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默想受难周     
雪松 《天风》2008,(5):28-30
我主耶稣从加利利海边行走到迦百农的会堂。从山上昼夜祈祷到平静风浪;从山上宝训到与文士的辩论,一路往耶路撒冷前进,在那里受难、复活,为要完成父神为他预备的旅程。如果耶稣的诞生与传道是福音书的序曲,进入耶路撒冷之后可说是高潮所在。从荣进圣城耶路撒冷开始,到受难、复活,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所发生的事,是主耶稣在世上一切工作的最高点,这期间,他抵挡了世间权位的试探,忍受了不被理解的孤单,承受了被门徒出卖的伤心,经受了十字架上被父神、世人弃绝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韦长安 《天风》2017,(4):52-54
第一天(荣耀日):“呼叫的石头” “奉主名来的王是应当称颂的!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处有荣光.” (参路19:38) 当主耶稣骑驴荣入圣城、开始受难之旅的时候,他的门徒“因所见过的一切异能,都欢乐起来,大声赞美神”(参路19:37).法利赛人说:“夫子,责备你的门徒吧!”耶稣回答说:“若是他们闭口不说,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参路19:40) 虽然受难周让我们感到忧伤,但第一天却是如此喜乐,不仅众门徒高声赞美,前行后随的众人也都欢乐颂扬,甚至连小孩子也都喊着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  相似文献   

3.
圣经记载了一位十分爱主耶稣的人,他就是"犹太亚利马太城的约瑟"。一般来说大家印象比较深的是他为受难的主耶稣奉献了新坟墓,其实他还为主耶稣做了很多事情。一、不趋炎附势,始终站在主耶稣一边“有一个人名叫约瑟,是个议士,为人善良公义。众人所谋所为,他并没有附从。他本是犹太亚利马太城里素常盼望神国的人。”  相似文献   

4.
主耶稣要用     
经文:可11:1—11 这段圣经,记载主耶稣荣进圣城耶路撒冷的经过。这件事,四福音都有记载(太21:1—11;路19:28—40;约12:12—19)。事情虽然简单,但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属灵教训。 一、主耶稣要用谁? 主耶稣吩咐门徒到对面村子里去,将拴在那里的驴驹牵来时,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主要  相似文献   

5.
李兰成 《天风》2004,(4):10-11
经文:约12:12—16 4月4日是2004年的棕枝节,4月11日是04年的复活节(教会定规每年春分后的第一次月圆后的主日定为复活节)。棕枝节是当年众人用棕树枝来欢迎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此后的一周称为“耶稣的受难周”。  相似文献   

6.
邓灵勇 《天风》2006,(6):34-35
马可福音11章12-17节,马太福音21章12-22节,这两段经文记载了主耶稣当年在受难周的第二天(星期一,也称权柄日)做两件事,咒诅无花果树和洁净圣殿。从这两件事中,让我们深深地领悟到了“有”和“没有”的属灵教训。  相似文献   

7.
读经:罗马书12:17 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理解、认识主的这一教导:众人以为美的事,我们首先当“在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留心审察,看是否是神看为美的,还是神所憎恶的?若是神看为美的,我们当努力去作,或谨慎而作;若为神所憎恶的,我们就当禁止去作,或劝阻众人去作。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5,(12)
<正>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坐在高天之上那一位全然超越的永活之神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使我们真真切切经历了以马内利的救赎大恩!道成肉身的主耶稣基督,在这普天同庆的节期里,我们众人屈膝颂赞你在众人中间成就的大事!愿主借着教会的见证,将你的大爱、荣耀彰显出来,使万民都  相似文献   

9.
《天风》1998,(6)
为纪念耶稣基督复活,4月5日—12日,乌鲁木齐市明德路教堂及九家湾、棉花街、八钢、西站等各聚会点先后举行了隆重聚会。通过“主耶稣受难周崇拜会”、“受难周  相似文献   

10.
李永和 《天风》2003,(2):14-14
保罗做了一件很不寻常的事,当时彼得在耶路撒冷作使徒,他教会的信徒都是犹太人,犹太人不与外邦人一同吃饭,最初是因为犹太人不吃不洁的牲畜,但后来渐变成犹太人一种带有优越感的传统习惯,以致看不起外邦人,认为他们是污秽的。彼得是使徒,当然明白在福音原理下并无犹太人与外邦人之分。在主耶稣里面,大家都靠他的恩典得救,本都是罪人,还有什么洁与不洁?所以他到安提阿时,也跟外邦人一同吃饭;但后来耶路撒冷教会的犹太人来了,他们习惯不与外邦人吃饭,彼得因怕那些犹太信徒,也就不跟外邦信徒一起吃饭了!甚至,连巴拿巴也跟着彼得,与外邦人隔开了。保罗一见他们所行的与福音真理不合,就在众人面前责备彼得,而且是非常严厉的责备。  相似文献   

11.
桑伟 《天风》1996,(11):39-39
谈到聚会秩序,使我们想起主耶稣用五饼二鱼吃饱了五千人之前,首先是吩咐人“坐下”。经上是这样写的:“耶稣说‘你们叫众人坐下’”(约6∶10)“耶稣吩咐他们,叫众人一帮一帮地坐在青草地上。众人就一排一排地坐下’有一百一排的,有五十一排的。”(可6∶39—40)主耶稣的吩咐也完全适用于今天的聚会秩序。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5,(6)
<正>经文:太14:13-21;可6:30-44"耶稣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擘开饼,递给门徒,摆在众人面前,也把那两条鱼分给众人。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主耶稣所行的"五饼二鱼让五千人吃饱"(除妇女孩子外约有五千人,实际上约有一万人)的神迹,能给我们不少启发和帮助。一、勇于面对难题,设法积极解决门徒遇到需让约一万人吃饱的重大难题时,所采取的行动是:请主耶稣"叫众人散开",好让他们"往村子里去,自己买吃的"(参太14:15)。门徒采取的是消极面对困难的态度。而主耶稣却不是这样,他对门徒说:"不用他们去,  相似文献   

13.
"主要用它"     
谢炳国 《天风》2017,(4):8-9
<正>若有人对你们说什么,你们就说:‘主要用它。'经文:太21:1-11根据教会的传统,从耶稣骑驴进耶路撒冷开始到耶稣复活,这一个星期通常被称为"受难周"或"圣周"。许多神学家或圣经学者认为,受难周是教会最重要的节期。在新约四本福音书中,至少有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圣经》告诉我们,主耶稣受难时在十字架上说了七句话,耶稣为什么在十字架上只说了七句话呢?在圣经中"七"是个圆满的数字,比如:七件圣事、七罪宗、圣神七恩、一个星期七天……耶稣说了七句话。这七句话,好像一座房屋开了七个窗户,从窗户可以看到屋内的一切。同样,从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七句话,我们就知道主在极度痛苦中,生  相似文献   

15.
王伟 《天风》2007,(20):20-21
安息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受难周的安息日更加特别。在受难周里来思想这个不同寻常的日子,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个安息日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日子,第二天人类将要跨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当主耶稣被捉拿、受审、被钉、受死的时候,人们却要为着遵守摩西律法去守安  相似文献   

16.
“慎”用     
《天风》2015,(8)
<正>经文:箴10:19;来12:25;雅2:22-24"你们总要谨慎、不可弃绝那向你们说话的。"慎,就是谨慎、小心、留意。一名合格的基督徒,至少应在三个方面做到谨慎,即慎言、慎闻、慎行。一、慎言在慎言方面,圣经有宝贵的教导:"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10:19)主耶稣有三个最亲近的门徒——彼得、雅各和约翰,他们没有秉承主的口才与智慧,常在言语上显出不慎的愚拙来。当主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时,彼得对主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  相似文献   

17.
耶稣在船上     
经文:可4:35—41 主耶稣在船上用比喻教训众人之后,他没有离开这只船,他仍在船上。他仍在船上作什么呢, 一、他叫门徒渡到对岸去救人 对岸是什么地方呢?就是格拉森地方。在那地方,有一个人被群鬼所附,主耶稣要同门徒去拯救他。因此,“他们就把他一同带去。” 马可在这里所用的词句颇有涵意:“耶稣仍在船上,他们就把他一同带去。”拯救人,并且又暗示耶稣在整天劳累工作之余,已精疲力竭了;他的门徒迅速把他带开,要让他休息一下,轻松一  相似文献   

18.
朱鹂 《天风》2014,(7):23-23
笔者在港学习期间受邀参加了一个在教堂举行的晚间音乐会。那天正是棕枝主日,献演的是布克斯特胡德的受难合唱曲《主耶稣的身体》(Membra Jesu Nostri)。  相似文献   

19.
姚红岭 《天风》2007,(18):10-12
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马利亚)所作的以为记念。在福音书中,从没有一个人像马利亚这样得到过耶稣如此赞赏。那是受难周的前两天,也就是受难节的前六日(约12:1),耶稣来到伯大尼——这个在耶路撒冷东边仅2.5公里的小村庄。耶稣在世  相似文献   

20.
礼拜     
周志治 《天风》2002,(12):19
什么叫“礼拜”?《辞海》是这样讲论教会的礼拜的,“耶稣基督受难后,在星期日复活,故以该日为礼拜日。多在礼拜堂举行。由牧师主礼。内容包括祈祷、唱诗、读经、讲道等。星期天也称礼拜日,或主日。《辞海》里有这样的一句话:“耶稣基督受难后,在星期日复活,故以该日为礼拜日。“诚然,以星期日为礼拜日,是与主耶稣的复活有极大的关系。圣经说,耶和华上帝用六日造天地万物,第七日歇了他的工。又经过了几千年,神藉这先知摩西向以色列民颁布了十条诫命。这十条诫命中有九条是命令,唯独第四条乃是叫人“纪念”安息日。怎样纪念呢?“无论何工都不可作,因为六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