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职学校面临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中职生日益面临着校园、家庭和社会的不同影响,他们的心理必将产生不可预知的变化。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中职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影响学生学习及就业效果,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因此,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对策措施的研究对于提高中职生的成才和成长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学校教育中,独生子女已成为教育的主要对象。可以说,下个世纪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将掌握在这代独生子女的手中。因此搞好独生子女的素质教育,其意义将是十分深远的。那么,对独生子女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哪里?如何实施?本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黄和林 《心理科学》2004,27(5):1245-1247
本文研究了农村初中特殊家庭学生在学习、人格特征以及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同正常家庭学生的差异,结果表明特殊家庭学生在这些方面是同正常家庭学生有明显不同的。据此提出开展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来提高农村特殊家庭学生的整体素质。实证结果表明,这些措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计秋萍 《大众心理学》2020,(3):25-25,24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旨在促进其更有效地适应学校学习和社会适应的一种教育。它的表现形式可称之为活动课,是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现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活动教学模式、"问、想、做、议"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多个方面,但是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单一化的倾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种状况势必会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本文系统阐释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必要性、途径和方法,并根据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生中的“心理贫困”问题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前各高校对贫困生的关心仅局限在物质、经济上的资助上。但笔者认为贫困生的问题并非单纯的经济解困,贫困生因经济困难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更应该引起高校重视。社会和学校应加强对贫困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在心理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与价值体系,积极引导贫困生自强不息、奋发努力,以切实保障贫困生身心的积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指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压力调节模式和三级预防模式,最后从个体和学校两个层面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农村初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叶俊杰 《心理科学》2001,24(3):367-367,347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日益突出。国内许多调查表明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令人担忧,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占到初中学生15%—20%左右。在我国,农村初中学生占大多数。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同时。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给家庭造成负担。  相似文献   

9.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多个方面,但是本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单一化的倾向,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这种状况势必会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本文系统阐释了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必要性、途径和方法,并根据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学校教育中,独生子女已成为教育的主要对象。可以说,下个世纪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将掌握在这代独生子女的手中。因此搞好独生子女的素质教育,其意义将是十分深远的。那么,对独生子女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哪里?如何实施?本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周宵  甄瑞 《应用心理学》2023,(4):317-325
灾难事件容易导致青少年出现创伤心理反应,影响其身心发展,因此青少年创伤心理干预已成为公众所关注的主要议题之一。不过,当前关于青少年创伤心理疏导存在着服务力量分散、系统协同性欠缺,心理服务侧重短期心理干预、忽视长期的心理疏导,心理干预视角片面,缺少家庭参与等方面的局限。为了弥补这些局限,帮助灾后青少年积极应对创伤及其相关情绪,有必要从家庭系统的视角对灾后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强化家庭与社会、学校和医院的协作,提升灾后青少年家庭心理疏导的能力;关注父母心理健康,提升其心理素养;改善夫妻关系和教养孩子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提升父母创伤心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协助父母对青少年开展长期心理呵护。  相似文献   

12.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在我国当代的家庭教育工作中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总体来看,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的基本状况是好的,但是也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期望值偏高;二是教育方法不当;三是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家庭陷入溺爱与过分管理相交织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和全面发展,有助于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切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和要求。一、中等职业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在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他们普遍有以下几个特点:1.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和行为,其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焦虑等心理  相似文献   

14.
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   总被引:64,自引:1,他引:63  
王东宇  王丽芬 《心理科学》2005,28(2):477-479
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问卷对427名中学留守孩进行测查,探讨了影响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为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父母与孩子分离时问的长短,代养人的教养方式,留守孩的性别、年级以及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是影响留守孩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值得关注。家庭、学校和社会应重视和加强对留守孩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5.
李宁宁 《学海》2002,(3):68-7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小学生所存在的日益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既表明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也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本文针对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剖析 ,并着重从教育体制、制度建设以及素质提升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正>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问题(一)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成为社会痛点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它已成社会问题。学生心理问题呈现以下特点:1.成因是多方面的,内外因子兼有。包括急剧变化的网络化的社会环境、家庭的教养方式、以学业表现为主要评价手段的学校环境、人格认知情绪尚未完善成熟的自身特点等。  相似文献   

17.
调查目的随着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思想的普遍深入,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要求日益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因此,近几年来,独生子女的数量及其在儿童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长。就青岛市胶南县来看,1到6岁的独生子女在同龄儿童中占39.8%,其中3岁的已达46.5%。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多,就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因此关于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问题,就成了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重要研究课题,进行着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18.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个新问题。作者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强调教育与发展模式;应突出教育对象的积极向上性;应强调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有效地给予帮助;应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促进内在潜力的开发,加速实现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作者还根据三年的实验实践,提出了一套学生心理困惑诊断模式。  相似文献   

19.
《大众心理学》2022,(4):2+49-50
<正>上海市回民中学是上海市唯一的一所部分寄宿制民族完全中学,现有教师140人,班级34个,学生共计11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60余人。学校以“创造适合各民族师生和谐发展的现代教育”的办学理念,同步规划和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围绕“身心健、学养厚、品行和”的办学目标,将身心健作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起点,高度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危机分析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工作,大力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预防、消除和减弱各种心理问题,让学生了解自我身心状况,以便更好地学习,减少或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