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由中国道教协会主办,山东省道教协会、青岛市道教协会协办,崂山太清宫承办的丁酉(2017)年全真派道士传戒活动,于2017年8月22日至9月18日在山东崂山太清宫举办。活动礼请崂山太清宫方丈李宗贤道长为传戒大律师,传授全真初真、中极、天仙三坛大戒,同时礼请孙常德道长为首座大师,任宗权道长、杨崇定道长、侯诚凯道长、  相似文献   

2.
丘处机     
(1148—1227) 金代元初道士。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龙门派开创人。或作邱处机,字通密,号长春。世称长春真人。登州栖霞(今属山东)  相似文献   

3.
匡常修道长,字和阳,道号圆觉子,别号一?道人,是全真龙门派分支崂山金山派第二十一代玄裔。匡道长生前任青岛崂山太清宫住持,还身兼中国道教协会理事、山东省道教协会会长、青岛市道教协会会长、山东省政协委员、青岛市人大代表等职。匡老一生爱国爱教,精研丹道,传经讲学,弘扬武  相似文献   

4.
《中国宗教》2024,(3):22-23
<正>宋崇道,管理博士,道教全真龙门派第二十六代玄裔,崂山堂丁酉坛戒子,现任江西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宜春市袁州区道教协会会长、袁州区政协委员、宜春市崇道宫住持。宋崇道于2005年皈依入道,2011年冠巾出家,2017年在青岛崂山玉清宫领受三坛大戒。他始终秉持“爱国爱教,尊道贵德,以戒为师,崇文化人”的修行初心并身力践行,2022年12月,宋崇道被评为“首届全国宗教界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5.
丘处机道教思想述评郭武丘处机,又作邱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山东栖霞县滨都村人。生于金皇统8年(公元1148年),卒于元太祖22年(公元1227年)。系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高徒,“全真七子”之一,继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等人后执掌全真教,为全真教龙门派...  相似文献   

6.
刘一明(1734-1821),清代著名内丹家,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山西平阳府曲沃县(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人,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  相似文献   

7.
刘一明(1734—1821),清代著名内丹家,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山西平阳府曲沃县(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人,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  相似文献   

8.
道教龙门派源流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龙门派源流考略王志忠语有“龙门、临济半天下”,全真教龙门派自清初以来传播之广与徒众之多,实属罕见,在道教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地位和影响。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有关史料加以科学的甄别和分析,探讨了关于龙门派的派名由来、创派人以及形成和兴盛的过...  相似文献   

9.
崂山之行,山居六日,得暇访问了邱长春真人在崂山留下的遗迹。经过实地考察和书本资料参看比较,访得邱真人摩崖石刻诗四十首、词一首、圣旨刻石两方,其由来一一考之于下。据《元史》与《甘水仙源录》载:金天会十四年(1136年)全真道祖师王重阳至山东宁海州(今牟平县),邱处机、刘处玄、谭处端、马钰、郝太古、王处一、孙不二师从王重阳,学习道法,后为“七真”。《太清宫志》说:“南宋庆元元年乙卯(1195年)邱长春与刘长生同其他道侣五人,由宁海崑嵛来游崂山,止于本宫,讲道传玄,宏闻教义,道众大悦,各受戒律。”“邱长春这次来崂山留诗二十一首,改‘牢山’为‘鳌山’。(见《崂山餐  相似文献   

10.
道教全真派开山祖师王重阳于金大定七年(公元 1167年)前赴山东传道,两年中间,在数千信众中,度出了出类拔萃的七位弟子:邱长春、刘长生、谭长真、马丹阳、郝太古、王玉阳和孙不二。其中刘、谭、孙在洛阳传道,并各开一派,独树一帜,流传后世。今将三人传道事迹考述于后。 刘长生 刘长生,法号处玄,字通妙,号长生子。山东莱州(今掖县)武官庄人。世代官宦大家。生于金熙宗皇统七年(公元1147年)七月十二日。自幼丧父,谨事孀母,以孝名闻于乡里。青年时,誓不婚娶,并憎恶荣华富贵,夙愿修道。因母在,不敢违,清静固守。…  相似文献   

11.
据一九八七年八月十六日《青岛日报》报道:一支三十余人的专门演奏道家乐曲的农民乐队,最近在崂山县夏庄镇彭家台村成立。该乐队以演奏崂山道家外山派曲谱为主,现已能熟练地演奏《青杨》、《离恨天》、《游湖》《拜告》、《紫薇迎仙》等四十余首。农民道家乐队的建立,是挖掘、搜集、整理和继承崂山的古典道家音乐,研究我国北方道家各派经韵曲派的一项重要成果。崂山自古以来道派多而经韵杂。宋末元初,崂山道乐活动十分兴盛,形成了内山和外山两大派系。外山派道乐直接参与民俗活动,因而使许多道家曲谱流传民间,推动了崂山地区的民间器乐活动的蓬勃发展。到清初顺治四年,仅崂山西北部的民间乐队,就有七八个。  相似文献   

12.
在音乐研究中,人们往往把能弹奏古琴者称为琴人。据考,在我国的一些道教名山宫观,曾有过一些道士琴人弹奏古琴的事迹,如南北朝时期隐居庐山修道的陆修静、隐居茅山的陶弘景,唐代隐居天台山的司马承祯,宋代隐居终南山的种放、隐居浙江余杭大涤山的邓牧等。到了明清时期,一些道教名山的道士琴人更多,活动也更频繁,并自成系统。其中,最为有影响的是在山东崂山有一个道士琴人系统,他们师徒相传,人才辈出,在道教琴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另外,四川青城山道士琴人对川派古琴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崂山宫观中的道教琴人系…  相似文献   

13.
清代龙门道教演派识略王志忠全真教龙门派萌生于明代中晚期,迄乎清初,在该派第七代律师昆阳子王常月的推动下走向鼎盛。王常月也因此被尊为龙门派“中兴之祖”。王常月的传教活动和传戒语录为龙门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和思想基础。龙门派道教迅速发展,高道迭出...  相似文献   

14.
太清宫道教音乐源远流长;有的道乐一直传至今日。《即墨县志》载:后汉著名经学家张恭祖到太清宫创办康成学院,聚众讲学,传播经文与经曲,是崂山较早的真正经乐始祖之一。太清宫历代道士传说,唐李白与浙江道士吴筠同到崂山旅居时,在太清宫北之阳,蟠桃峰下一块巨石上饮酒唱和,为峰顶的“王母瑶池”咏叹抒怀,共创一支曲子名《清平调》,随之传给太清宫道士,此曲即为太清宫等山庙一直沿用至今的《步虚》殿坛经韵曲牌。据《甘水仙源录》载,南宋、金代龙门派祖师邱处机到崂山各道场传玄讲道,又积极改革道观和各派的经乐。又据《玉清乐引》  相似文献   

15.
清雍正、乾隆年间,道教全真龙门派第十代道士张清夜,先后在成都武侯祠、青羊宫开启了道教法嗣,而成启派祖师。张清夜,字子还,号自牧道人,初名尊,江南长洲人(今苏州)生于清康熙十五年(1667)丙辰岁。少为诸生,善书翰,博学工诗,书法颜鲁公,乃东吴名士。常  相似文献   

16.
北七真     
道教全真道尊奉的北方七位真人,均系王重阳嫡传弟子。因对全真道的传播和发展作出贡献,被尊为真人,并得列元世祖的诏封。他们是:马钰,字玄宝,号丹阳,原名从义、字宜甫。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创全真遇仙派。著有《洞玄金玉集》,《神光灿》《渐悟集》等。谭处端,字通正,号长真。原名玉、字伯玉。山东宁海人。创全真南无派。著有《水云集》等。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龙门派几成全真道之主脉,传遍大江南北,江南地区尤盛。本文对龙门派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在江南传播的龙门派承丘处机之传,形成了"龙门心法"的传承系统,虽然出现了一些分支,但大都具有崇拜吕祖、精严戒律、重视内丹、与正一道相融合等特点。龙门派推动了全真道在江南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曲雁 《中国宗教》2023,(4):82-83
<正>截至目前,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山东道教音乐共有4项,包括崂山道教音乐、泰山道教音乐、胶东全真道教音乐、腊山道教音乐。山东道教音乐虽然各有特色,但是整体而言以全真派道教音乐为主体,融合了宫廷祭祀音乐、地方民间音乐的多种元素,内容和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呈现出独特的音乐体系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常月(?-1680),号昆阳子,原名平,山西潞安府长治县人.全真道龙门派第七代律师.他在清初所进行的公开传戒活动,是道教史上的一件大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所确立的全真道开坛传戒制度,一直延续到今天.  相似文献   

20.
王常月是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被誉为“中兴之祖”。他在长期的宗教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点的道教教育思想。 公开传戒 因人施教 这是王常月道教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据王常月《钵鉴》记述,全真龙门派传至明代,出现以戒律密传的“龙门律宗”。此宗以丘处机门下赵道坚为龙门第一代律师,赵传张德纯,张传陈微通,陈传周玄朴,传至王常月为龙门第七代律师,七代律师,代代都是“单传秘授”。这种师徒授受,口口相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道教龙门派的发展。龙门派传至第四代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