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现代人类文明最稀缺的价值资源是"精神"与"伦理精神"。当全球性的生态难题开始挑战人类的生存底线,当全球化的浪潮甚至思潮妄图主宰生态时代的价值判断,生态主义"伦理精神"的回归成为共同的时代期待。如果说,"精神"的本性是"自由","伦理精神"是超越了个体的道德精神与人格精神而形成的"共同体精神"与"实体精神",那么,生态主义伦理精神则是重要的"伦理生态人"精神、"道德实践人"精神和"人类人"精神。在国际局势错综复杂的当今时代,应当构建生态主义伦理精神与民族精神,消解"经济中心"与"科技至上"的价值霸权、避免文化殖民主义的侵略扩张并扬弃文化相对主义,在异质文明的生态对话、生态融通与生态合作的基础上促成生态发展,唯有如此,生态主义"伦理精神"才能融入"民族精神",并最终成为"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在道德哲学视域中,"自我"是基于"自然"的同一性与整体性的生命存在。而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对"自然自我"的干预和颠覆导致了纯粹"自然自我"的消逝和"精神自我"的绝望,并由此引发"自我"的分裂。对生命伦理而言,重新弘扬"自我"的主体性,致力于"自我"向伦理实体的回归,乃是重拾"自我"生命尊严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道德哲学视域中,"自我"是基于"自然"的同一性与整体性的生命存在.而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对"自然自我"的干预和颠覆导致了纯粹"自然自我"的消逝和"精神自我"的绝望,并由此引发"自我"的分裂.对生命伦理而言,重新弘扬"自我"的主体性,致力于"自我"向伦理实体的回归,乃是重拾"自我"生命尊严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易传》通过对《易经》进行诠释,表达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从人与生态自然的关系、社会和个人人格三个层面,可将《易传》人文精神宏观地分为:"大德曰生"、"天下随时"的宇宙精神,"保合太和"、"容民畜众"的爱民精神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格精神。《易传》中这些人文精神中"阴阳合德""刚柔有体"的原则、"损以远害""明罚敕法"的主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品质,对当代生态保护、和谐社会建设以及个人人格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为我们给出了践行标准,也为人类文明的合理发展提供人文方面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豫南古人居环境设计在"天人合一"的哲理指导下,主要受到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徽文化的影响,从选址布局到环境设计、从室内陈设到营造技术等方面,均充满了朴素的生态精神和人文理念。即崇尚自然、引入自然的生态精神,把自然看作是人化的自然,又将中原美术等人文要素融入居住环境之中,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6.
寻求自由与规范的和解是人类面临的永恒问题之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是人的本性,但人有规范性约束。"人生而自由"既意味着人是"生而为自由斗争",又意味着"人生而平等"。只有在自我立法、自我规范的意义上,人才能真正打碎枷锁并获得自由。自我立法是普遍立法的自我限制,自由的自我限制可以消解规范的异己性使规范成为自由的。自我普遍立法以人格平等尊严为前提。人无论在现实现象形态上具有怎样的不平等,这些不平等都不应当伤害到人格及其平等尊严,都应当有尊严地生活。规范性总是离不开权力,自我立法的自我规范关键是对权力的限制与规范。自由与规范的和解是一开放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7.
论理想人格模式之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民 《学海》2001,(2):168-172
1 .理想人格的问题实即做人的问题 ,即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对此 ,中国现代佛学巨擘关于如何成佛、如何做人的格言在这里颇有启发意义 :“仰止唯佛陀 ,完成在人格 ,人成佛亦成 ,是名真现实。”学佛的最高目标是成佛 ,而成佛的过程实即做人的过程 ,完满人格的过程。我们一般人何尝不是这样呢 ?我们每个人都要做人 ,而人做得怎样完全在于人格 ,做好人的过程就是完满人格的过程 ,其极致就是人格的完满。这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问题 ,当然也是哲学的主题。冯友兰先生在《新原道·绪论》中说 :“圣人的人格就是内圣外王的人格 ,照中国哲…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朗吉努斯"伟大的心灵"论入手,用美学视角剖析"伟大的心灵"在古希腊罗马民主政治社会时期的形成、运动和跃迁,从而在"伟大的心灵"的阐释中把这一崇高的主体精神实体有意识完满建构的美学意义引向主体塑造意义、审美创造意义和民主政治社会意义.以期为我们发掘古希腊罗马这部美学打开一条通道,为建构现代美学接通一根古希腊罗马时代的人本思想和人性文化的主血脉.  相似文献   

9.
马尔库塞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同资本主义的统治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开辟出生态伦理向度的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道路,提出了承认自然主体的自然解放观点。认为生态伦理向度的自然主体重建可以唤回人对自然存在意义的肯定,找回被遮蔽的主体——自然,找回失落的主体——人,在人与自然共为"存在"的基点上实现人与自然从两极到统一、从对抗到同盟、从对峙到融合的和谐发展,恢复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由状态。自然主体的伦理重建是人类摆脱异化、走出单面人生、重塑多维生命的重要维度,使形而上学(生态伦理)对世界的终极关怀(和谐世界)成为可能,体现了马尔库塞对本体论存在之源的反思,奠定了马尔库塞生态伦理思想的本体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7,(5):147-152
"孝"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觉悟,也是中国社会发生最早的伦理启蒙,从孝慈伦理,到"孝"治天下,再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大同理想,其文明精髓是追求人的终极关怀。当代中国社会的重大难题之一是"超载老龄化",它使原有的家庭-社会-国家伦理实体的有机体系面临解构,老龄人难以透过"孝"的自然伦理安全系统达到伦理上的终极回归,因而难以完成伦理型文化背景下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即终极伦理关怀。老龄化社会期待孝道伦理的新启蒙,在孝道传统的回归和创新性发展中学会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学会伦理地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阐释孟子人权理念的生态意蕴及其在当下社会中的价值应用。从其人性思想中的人权寓意、伦理实践中的人权关照、"民本"与"王道"思维中的人权觉解直至到以生态精神为主要基点的人权致思,试图以此逻辑脉相探掘孟子思想中的人权因子及其生态价值。孟子的"人权"理念虽然与当下"人权"定义有着无可讳言的层次疏离,但通过对人权理念、人权关照与人权理想的人文生态考辩,在颂扬人类生命尊严与人们存在意义的同时,也手绘并给予了当下关怀人权境况的有识之士一份人权生态的诠解蓝图。  相似文献   

12.
当代生活中,社会冲突与社会矛盾的表现,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尊严问题;社会理想与社会目标的实现,也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捍卫人的尊严。社会生活的这种特点,使尊严问题在当今时代具有一种现实的敏感性。究竟是什么导致人的尊严丧失?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异化劳动"和"商品拜物教"两个角  相似文献   

13.
不关注环境问题,给资源环境、生态平衡造成巨大破坏。生态伦理兴起。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生态观历经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非人类中主义再到弱人类中心的过程,理论上逐渐完善了生态伦理学,开始了更加关注自然价值存在的环境伦理学,并开始"东方转向",事实上,中国先哲早在两千年多前就已经开始把人和自然放在统一的"道"的背景下,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于人的重要价值,提出了"天人合一",值得现代人借鉴反思。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佛道,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文明的思想智慧。儒家仁爱为本的生态思想,以成人成己、中正和谐、天人合一为追求的目标,"天地人一体同仁"充分体现出儒家"仁民而爱物"的社会伦理与生态伦理相融的人文精神。道家道教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提倡"因天地之自然",以实现"人与天合","神与道合"。"天地人一体同道"表达了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追求,形成了与儒家从人伦推及人与自然不同的思维路径与生态文化特色。中国佛教圆融慈悲的生态精神,以缘起论阐发了心与物、理与事、天地与人之间的圆融互具、相即相融的整体关系,提倡对万物众生的慈爱和悲悯,丰富发展了佛教的生态思想和哲学智慧。基于共同的价值追求,儒佛道分别从人的本性、道法自然、缘起净心出发,异辙同归地指向了天地人的同体与和谐共存。三家相异互补的生态思想,既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也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5.
基因伦理学中的实体论认为,在道德讨论中,人的自然体以及附着在自然体上的精神过程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实体,通过基因技术对人进行干预和操纵是极不道德的.然而从社会实践来看,自然基础不能作为反对基因技术干预的基础,对技术责任的担忧也不能成为否定人之自由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不能仅仅在实践主体性意义上贬低自然,也要肯定作为正当性和合理性意义上的两种"自然":作为社会历史前提与基础的"自然"和现代人类实践塑造的社会历史的"自然"。由此,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只能是以现代文明的诞生、发展和前途为核心的"历史",没有尼采"永恒轮回"说超越现代文明史的意义,更没有恩格斯"永恒循环"说的天体运行史意义。从自然正当论视角看,绝对的自由、完满的利益和谐,是传统形而上学的想象。马克思类似语汇的表达只具修辞学意义,没有实质性意义。所以,回归正当性意义上的"自然"与超越意识形态塑造以及历史累积意义上的"自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论尊严     
对人的存在而言,尊严与权利相提并论.尊严是指个体和共同体的存在所享有的权利,是不可侵犯的,包括尊重和自尊.同时,不能把尊严仅仅理解为权利,尊严还是心灵的情感、感觉,尊严是一种道德情感,具有道德属性.人的尊严是对人存在的基本价值主要是内在价值、人格价值的确定.人因为会思想,因为有理性而配享尊严.尊严感丧失,造成了现代人生存的困境:物质主义、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盛行.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尊严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和建设一个崇尚尊严的社会,对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和幸福人生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诗可以兴"作为人类"轴心时代"所创造的诗学范式,与西方人类学批评存在巨大的差异,奠定了中国诗学的人类性探索的基础。"兴"的本义是祭祀礼仪,孔子首次提出"诗可以兴"这个诗学命题,是将《诗经》的功能与祭祀作用相提并论,不是在宗教的迷狂中而是从对祖先的崇拜中寻求精神文化原型;"兴"的内在意义就是"复礼",精神文化原型不是回归到人的原始自由状态,而是呼唤人的理性精神的勃发;"兴"在形式上"托物于事","草木鸟兽"等自然物象作为精神文化原型的外在形式,不是泯灭人的情感成为精神考古,而是在与人的情感的会通中形成的,具有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9.
生起次第观想通过佛慢的观想,达到自我认同的完满、自我身心感受的完满和自我生存世界的完满,最终修复儿童天生的全能感.其心理意义,在于使人在意识层面形成一个自我感觉完满的人格形象和崭新的人格系统,人生处于一种整体的稳定状态,并为后面圆满次第修行提供扎实可靠的心理基础,但用之不当也会造成病态的偏执和狂妄.其所运用的象征性想象的观想修行只是一种感觉调节方式,并不是佛法的内明性智慧.  相似文献   

20.
吕建高  谢萍 《学海》2011,(5):129-134
人的尊严是一项古老价值,历史上的思想家对人的尊严理论的分歧在于它是内生的还是获得的。尽管这种争论至今未有定论,但二战后的法律文件将人的尊严地位提升到人权基础的高度。就临终病人的死亡权而言,康德"基于道德自主的人的尊严"之哲学智慧受到挑战。人的尊严之现代意蕴主张以"尊重人"替代"尊重选择"而成为首要原则。人的尊严是病人自主的基础。死亡权的尊严内涵是作为选择的尊严和作为关系的尊严之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