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由中国伦理学会、宁夏大学、宁夏伦理学会主办,宁夏大学政法学院承办的"全国民族伦理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民族伦理学会民族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11年8月22日至25日在宁夏银川召开,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15个民族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七十余篇。与会成员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由中国伦理学会民族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宁夏伦理学会和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共同主办的"民族伦理与共有精神家园"学术论坛在宁夏银川召开。来自全国十几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正>由中国伦理学会民族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云南省民族伦理学会、宁夏大学民族伦理研究所共同主办,云南省民族伦理学会承办的"民族伦理与国家治理"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1月20日至24日在大理学院古城校区隆重召开。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教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吉首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石家  相似文献   

4.
<正>为深化应用伦理与民族伦理研究,促进伦理学学科建设,加强与韩国学术界的交流,第21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8月18日在银川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伦理学会、韩国伦理学会会、宁夏大学、宁夏伦理学会共同主办,宁夏大学政法学院承办。本次研讨会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正>由中国伦理学会民族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道德文化专业委员会主办,宁夏大学民族伦理文化研究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呼伦贝尔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全国"民族伦理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7月24—26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举行。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收到论文五十余篇。与会代表紧紧围绕会议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7月24-26日,"民族伦理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道德文化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伦理学会民族伦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宁夏大学民族伦理文化研究院、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10月27-28日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筹)、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期刊杂志社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简称"中国教育伦理学会")成立大会暨全国首届教育伦理学学术研讨会。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教授万俊人,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燕爽,上海师范大学校长张民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刘世军,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领导代表以及来自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教  相似文献   

8.
美国医学伦理学见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美国医学伦理学见闻根据1996年11月中华医学伦理学会主任委员杜治政教授与美国生命伦理学会主席DanielWikler教授的商谈,美国生命伦理学会主席D.Wikler教授邀请中国医学伦理学学者访问美国。1997年11月10日~27日,中华医学伦理学会...  相似文献   

9.
张曦 《道德与文明》2010,(6):157-158
2010年10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伦理学会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伦理学会经济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四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湖北、湖南、浙江等地的六十余位专家学者和媒体代表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围绕"面向实践的中国经济伦理学"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角度,分别就"经济伦理基础理论与经济发展的伦理反思"、"公平正义与财富伦理"、"企业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金融危机的伦理审视"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2012年6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与中国青年伦理学会共同主办、井冈山大学与江西伦理学会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在井冈山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等几十个科研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了关于"当前伦理学研究与青年伦理学家的学术使命"的主题发言.与会代表围绕"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精神"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伦理学不是以"个体的人"为基础的"抽象的人道主义"伦理学,而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通过社会历史科学和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建立的"制度伦理"。马克思的伦理学实现了从个体本位的"抽象人道主义伦理学"向社会关系本位的"社会批判伦理学"的转变。正是因为马克思实现了上述伦理学的根本性变革,这一变革被称为"哥白尼式革命"。这一革命为共产主义的人类自由和解放的伦理承诺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伦理学原理。但马克思并非是"伦理中心主义"的,在其现实性上,马克思的伦理学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科学和政治经济学规律为基础的"制度伦理学"。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伦理学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与上海市伦理学会承办,以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为后援的第19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5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4月15-17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120多位中外学者参加会议,从以下四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中国伦理学会少数民族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云南省民族伦理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伦理学会共同主办,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承办的"民族伦理与少数民族道德生活史"研讨会,于2014年4月12日在云南民族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生命伦理学的“问题域”还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生命伦理学在问题域上呈现日益明晰的还原路径:由"历史还原"展现其文化路向;由"逻辑还原"凸显其原则进路;由"实践还原"揭示其难题取向。从该视角审查中国生命伦理学的研究范式不可避免地遇到从"一般性话语"到"具体项目"之间的断裂。由此两翼出发,中国生命伦理学亟须进行三种认知旨趣的问题域还原:"一般性话语"之旨趣,在于辨识中国生命伦理学的文化路向与原则进路;"具体项目"治理之旨趣,在于诉诸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实践智慧;"具体项目"与"一般性话语"之关联的旨趣,在于展现生命伦理学的"伦理分层"路线。这些认知旨趣唯有落实于中国生命伦理学的语境勘测与国情应对,才能进入中国生命伦理学之"问题域"。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伦理学会政治伦理学分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共广东省委党校、中共广州市委党校联合主办的中国政治伦理学分会年会暨全国党校系统“政治伦理与干部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于2003年12月1日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党校和部分高校的60余名伦理学界的专家学者就什么是政治伦理学、政治伦理的功能、中国政治伦理的建构、政治伦理学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民族伦理学日益成为民族学和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对新中国成立后民族伦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民族伦理学研究成果、民族伦理学研究的现状与特点等进行概述,既是对我国民族伦理学研究状况60年来的回顾和总结,又对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当前,加强对民族伦理学的研究,相信对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是对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9年4月16日至18日,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伦理学会主办,浙江财经学院与浙江省伦理学会承办.来自中直机关和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思想宣传部门的170多名伦理学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本次会员大会产生了新一届的理事、常务理事、会长、秘书长、副会长等并围绕"中国伦理学三十年"这一主题展开了多维度、多层面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8.
2011年4月15日至17日,经济伦理与社会发展——第19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韩国和全国各地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100余篇。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李进,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韩国伦理学会会长、韩国全南大学金荣泰教授出席开幕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开启了民族伦理学的研究。经过20余年的发展,民族伦理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不仅有多部民族伦理学专著出版、大量的研究论文问世,而且在一些民族高等院校设立了民族伦理学研究所,招收民族伦理学方向的研究生。但是,在民族伦理学研究一派繁荣的表象  相似文献   

20.
赵浩 《道德与文明》2018,(4):119-123
当代伦理学研究呈现越来越明显的经验趋向,这一趋向的实质可以概括为回到"道德生活",以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实践为理论建构的基石。它肇始于美德伦理学对传统规范伦理学的批判,兴盛于后现代伦理学,并在当代多元社会现实中继续深化,逐渐形成崭新的研究范式。回到"道德生活"将给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伦理学提供参与当代伦理学理论形态建构的主体机遇,推动西方伦理学理论的本土化与中国伦理学理论的全球化。同时也需要对这一趋向进行反思,避免研究的碎片化,将研究提升到本体论层面上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