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药山禅指要     
药山禅指要本光三十六世药山惟俨禅师湖南澧州药山惟俨禅师,禅道继承石头希迁禅师。希迁禅师乃青原行思之惟一得法弟子。青原系六祖慧能上首法嗣。以故,惟俨禅师禅道与从上祖师一脉相承。师住澧州药山,大弘禅道,参学衲子甚众,当时即形成参药山禅之风气。与百丈怀海禅...  相似文献   

2.
潮汕历史上流传唐代大颠宝通禅师作过《心经注》,应源自于元代灵山寺僧释了性的误会,以致长期以讹传讹。民国时期潮州学人饶锷就论证此书为大颠宝通所作;在日本学者及饶宗颐的研究下得到纠正,认为是宋代大颠了通所作。近年出版的《大颠宝通禅师文存》则认为《心经注》作者是宝通原述,了通续述,是宝通和了通禅师两人隔代合作的成果。通过对《心经注》的细读分析,认为宋代了通禅师是《心经注》的唯一著作权人。  相似文献   

3.
《法音》1986,(5)
广东潮阳县灵山护国禅寺是全国重点寺院之一。它位于潮阳县西铜盂区界内的小北山麓,唐贞元七年(791),由高僧大颠倡建。历史悠久,文物丰富,自然环境十分幽雅。寺后有座保护完好的开山祖大颠和尚墓塔。据明朝隆庆《潮阳县志》记载:大颠和尚“长庆四年(824)一日告辞大众而逝,年九十有三……墓塔在灵山寺左(因历史兴废、寺院改建、塔今处寺后)。至唐末有发其窣堵而葺之者,骨髀尽化,惟舌根尚存如生,复瘗  相似文献   

4.
船子和尚原称德诚禅师,为唐代高僧药山俨禅师法嗣,节操高逸,度量不群。他在药山尽道三十年以后,自念“率性疏野,惟好山水,乐情自遣”,就隐居在华亭洙泾(今属上海市金山县),日常泛一小舟,接送四方来者,往来上下百余里,林塘佳处,意所适则维舟汀烟渚蒲间,咏歌道妙,随缘度日。唐人称舟夫为船子,和尚操小舟为人渡水,故时人以“船子和尚”称之。待夹山前来拜谒,他向夹山授以生平学道所得以后,就覆船入水而逝。至唐咸通十年(869)  相似文献   

5.
《法音》1991,(11)
福建省长乐县莲花山,涧古松幽,映红掩绿,林壑苍翠,龙井清澈,座落在这里的千年古刹龙泉禅寺驰名中外,是百丈禅师的出家落发之地。龙泉寺原名西山寺,开山于六朝梁承圣三年(554)。百丈怀海禅师(720~814),福州长乐沙京人,俗姓王,名术尊,儿时随祖母到西山寺进香,指佛像问祖母:“此是何物?”祖母答是佛,木尊说:“看他与人无异,我将来亦要做佛。”成年后,木尊入西山寺侍奉慧照和尚。一日师令浣巾于井,木尊见青黄二龙戏井中,玩之迟归。师诘之,遂以钵探二龙戏于师前,师奇之,为剃度,令游方,临行嘱之:逢马则恭,逢丈则止。后怀海于江西洪州得法于马祖道一,为入室弟子,住洪州百丈山(今江西省奉新县)创立  相似文献   

6.
大朗禅师名今玺,姓杨氏,渝州人。清初破山海明禅师再传弟子。祝发于天峰山,受戒于慧剑寺,主大邑龙兴及成都圆通诸刹。平生行谊以开渠、施屦二事为最著。金马江者,岷江正流也。旧析为二渠:曰杨柳、曰清水。惟杨柳之南、金马之东、自温江达新津百余里间,高田数万顷,末由灌溉。大朗德行为众所钦,欲导(?)以利民,而虑其弗  相似文献   

7.
药山寺纪胜     
共由 《佛教文化》1994,(3):31-31
三十年前早知道,韩愈大弟子李翱,贬任朗州刺史时,曾访津市与常德交界的药山寺,问道惟俨掸师,并作偈云:“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事,云在青天水在瓶”。十五年后又读《澧州志》,知山上多芍药,故名药山,“北接白云,群峰峭立晴岚摩天,南连红岩,金刚伏其下”,传说惟俨大师“尝夜行,云开见月,长啸一声应澧阳九十里”,所以“中峰曰长啸峰,出云当日即雨。”放下如今叫特异功能的灵迹不说。  相似文献   

8.
百丈怀海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嗣法弟子。他与西堂智藏、南泉普愿禅师同为马祖道一门下的高足。因后住新吴百丈山,人称其为百丈禅师。百丈禅师不仅对中国禅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他所创立的百丈清规,千百年来已成为禅宗丛林统一规制。百丈禅师还经常以言简意深的警语开示弟子学人。他所讲述的警训,给人启迪,发人深省,是我们为人处世的指南。  相似文献   

9.
药山寺纪胜     
三十年前早知道,韩愈大弟子李翱,贬任朗州刺史时,曾访津市与常德交界的药山寺,问道惟俨掸师,并作偈云:“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事,云在青天水在瓶”。十五年后又读《澧州志》,知山上多芍药,故名药山,“北接白云,群峰峭立晴岚摩天,南连红岩,金刚伏其下”,传说惟俨大师“尝夜行,云开见月,长啸一声应澧阳九十里”,所以“中峰曰长啸峰,出云当日即雨。”放下如今叫特异功能的灵迹不说,光是红  相似文献   

10.
自从游本昌先生把贫僧搬上屏幕后,一度被人遗忘的我,重又声名大噪。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盛名之下,弄得我一则以喜,一则以忧。纵观视听艺坛不知何时又冒出一股“和尚热”,而且大有炙手可热之势。从“三个和尚”到“少林弟子”,谁料有幸轮到我的头上。凡事总有个限度,这“热”那“热”亦然。“热”过头则“昏”矣,所谓“热昏”也。今有此“星”彼“星”者,假我等和尚  相似文献   

11.
镇澄(1547—1617)是明代五台山狮子窝的高僧,俗姓李,字月川,别号空印,金台宛平桑峪(今属北京市)人。十五岁上出家于西山广应寺(今北京市西),引公度为沙弥。三年后,登坛受戒,成为僧人,开始了他一生的和尚生涯。万历三年(1575年),贤首高僧一江澧、西峰深、守庵中诸大师在京都讲解《华严》、《唯识》、《金刚》诸经,镇澄和尚即席听讲,认真学习,仔细研究佛教义理。七年寒窗,终于参究性相宗旨,通达华严妙理。但他学而不厌,又从小山、笑岩研习禅学。  相似文献   

12.
《药山寺纪胜》发表于《佛教文化》的那年秋天,津市市委和统战部领导两次进京汇报情况,争取到国家宗教局的拨款,翌年建成啸峰山腰的惟俨禅师化城新塔。大约三年前,住持谷泽师亲口告诉我:古历十月廿六日晚(阴历12月14日),惟俨墓塔的小圆窗内闪现红光,历时四个多小时,住  相似文献   

13.
邱环 《宗教学研究》2003,(1):112-115
百丈怀海是马祖道一禅师的门下弟子 ,其地位其实并不像一些灯史说的那样是马祖门下“三大士”之一和禅宗九祖。不过 ,他确实是马祖所器重的弟子之一。他在对前人进行总结和发展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禅法 ,对后世禅宗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有弟子求教于三个和尚。“我家道小康,冷暖不愁,但常,C烦意乱,坐卧不宁。”二、胖和尚问:“知何事扰。c否?”弟子答:“终因世间种种令人眼花燎乱,。c思难定。”三、建和尚:“身外之物,可以不顾,何必受其干扰。”答:“不顾。G中不甘,求之又怕得不偿失,难啊!”三四、小和尚道:李有一水域,水草肥,食物丰富,居此之_群龟,生活三二/安然。”4五、大龟告诫小龟:“前方水域水草更美,但彼处有人张网放线,意欲捕捉我们,切不可去。”六、小龟公伯被捉,但忍不住贪食好玩,偷偷前去。三个和尚新传——理净编,后素绘七、…  相似文献   

15.
释佛心 《法音》2014,(6):53-57
正前言千岩禅师[1],俗姓董,浙江萧山人,乃是天目中峰明本禅师之法嗣,属临济宗虎丘派。7岁入私塾,所学诸书,过目成诵,行为举止,循规蹈矩。年稍长,即入寺院,从授经师学习《法华经》,19岁时于灵芝寺落发受戒。朝廷三度派遣重臣,降香褒扬,赐予"普应妙智弘辩禅师"及"佛慧圆鉴大元普济大禅师"之尊号,并赐金襕法衣。千岩禅师圆寂于大元至正丁酉年(1357),春秋74岁,临终有辞世偈云:"平生饶舌,今日败阙;一句轰天,正法眼灭。"本文主要依据千岩禅师所撰《示众》文为主线,从短短近200  相似文献   

16.
《佛教文化》2009,(3):96-101
佛祖戒法传至中土之始,可远溯自公元250年前。公元6世纪,道宣大师开创中华律宗,兹后中土律典,粲然大备。公元753年,鉴真和尚远涉重洋,传授戒律,开日本律宗之先河。与此同时,马祖道一兴丛林,百丈怀海立清规;从此佛教戒学,得以延续与发扬,迄至当代,千年法脉,薪火相承。近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示寂之际,殷殷寄语后学:“保守如来家业,只有一字:曰戒。”于今,言犹在耳。  相似文献   

17.
国内新闻     
博鳌禅寺举行圣辉法师晋院仪式4月19日,海南省琼海市博鳌禅寺隆重举行圣辉法师晋院庆典仪式。来自海内外的诸山长老,四众弟子、各界嘉宾三千多人出席了庆典仪式。晋院仪式后,按照佛教仪轨在大雄宝殿还举行了居士受戒仪式,数百位居士礼圣辉大和尚为师皈依三宝。圣辉大和尚表示将  相似文献   

18.
赵州从谂和尚生于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卒于唐干宁四年(公元897年亦即唐亡前十年),山东曹州人,俗姓郝,从小在本州的扈通院出家(依《古尊宿语录》),另一说为青州临淄人(依《宋高僧传》)。未受戒便抵池阳,参南泉,拜南泉普愿为师,后于言下悟理,乃往嵩岳琉璃坛受具足戒后,仍近南泉。八十岁左右,众僧请往赵州观音院作住持,所以,世称赵州从谂禅师。  相似文献   

19.
释自晖 《法音》2022,(9):41-46
<正>马祖道一禅师(709-788)是中晚唐时期禅门中的大成者,也是中国禅宗史上继六祖慧能后禅宗中国化的重要弘扬者和实践者之一,同时还是中国丛林寺院发展的奠基者,素有“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之说。道一禅师开创的洪州禅,也称为洪州宗,门下弟子遍布天下,以百丈怀海、西堂智藏、南泉普愿最为闻名。其“即心是佛,非心非佛,平常心是道”的禅修理念和佛性思想对中国禅宗的发展和革新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吴言生 《法音》2007,(4):57-64
僧问百丈大师:“如何是奇特事?”——什么是禅修中的独特体验与受用?百丈大师回答:“独坐大雄峰。”(《古尊宿语录》卷一)“独坐大雄峰”这句禅语,蕴含着无穷的意味。其一,“大雄峰”喻圣境或本体界,以“独坐大雄峰”喻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