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成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04,27(2):274-277
本研究以小学五年级292名学生为对象,考察了三种思维训练方式(元认知内隐训练、元认知外显训练和一般思维策略训练)对三种不同认知方式学生(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和中间型)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思维策略的元认知外显训练和元认知内隐训练比一般思维策略训练能蜓有效地提高场依存型、中间型和场独立型三类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2)元认知外显训练和内隐训练对于场独立型和中间型学生同等重要。但元认知外显训练更有助于场依存型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高。成为该类学生的优势圳练方式;(3)在小学五年级.场独立型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明显优于场依存型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在计算机辅助小学三年级学生建构两步应用题结构的教学中,对42名学生的错误反应,即时给予有关解题过程的提示,对另外42名学生只即时给予有关结果对错的反馈,以探讨有关解题过程的提示是否促进学生对两步应用题整体结构的理解以及对解题过程的自我监视.结果表明:①两班学生对结构的理解以及对解题的自我监视水平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但在解题成绩上并无显着性差异;②两班学生的阅读水平对他们的解题成绩都存在显着性影响,但对学生的结构理解和解题自我监视并不存在显着性影响;③学生解两步题成绩以及对两步题结构的理解水平与解题自我监视之间存在显着性相关.  相似文献   

3.
关于解题能力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题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形成、发展学生的解题能力。这一点,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中似乎没有分歧。可是,究竟解题能力是什么?包含哪些因素?它是怎样形成、发展的?这些有关解题能力的实质、结构及其形成发展途径问题并没有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关于小学生应用题结构认知发展的初步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纪全 《心理学报》1988,21(2):63-68
本文是《关于小学生应用题结构认知发展的初步研究(Ⅰ)》的继续,进一步介绍小学生在应用题数量关系结构方面的认知发展特点。指出帮助学生掌握一般解题数量关系式是应用题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学习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而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因此,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思维的研究是学习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目的在深入分析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活动,并由此探索低年级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不同思维模式,既为学习心理学的研究积累资料,又为改进算术应用题教学提供心理依据。学生解答应用题的三项指标是:(一)对应用题结构的认识;(二)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三)对应用题运算符号特定意义的理解,亦即说明采用解题方法的理由。本研究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3(年级)×2(场认知方式)×2(视空间能力水平)×3(问题表征方式)四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探讨了这四种因素对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年级、认知方式、空间能力以及问题表征方式均是影响小学生应用题解决水平的关键因素;问题表征方式、认知方式、空间能力以及年级四个因素对小学生解题水平存在交互作用,其中图形提示有利于场依存性学生解题水平的提高,低空间-场依存型的学生更适合图形提示;高空间-场依存型的学生随年级升高解题能力发展较快,而低空间-场依存型的学生解题水平提高较慢;随着年级的升高,图式表征对小学生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7.
数学应用题规则性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字应用题是连接数学知识与现实情境的一种练习任务,但现在大多数的教科书中出现的应用题忽视了学生对题目中现实情境的深入思考,这与应用题设计的初衷有所差距,由此研究者将应用题划分为规则应用题和不规则应用题。本文对规则应用题和不规则应用题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通过对其相关研究的介绍和分析,说明了学生对课本上规则应用题的解题成绩要好于与现实生活情境更为接近的不规则应用题,产生这一结果的关键在于规则应用题的形式、学生的心理表征、教师的态度和师生关系等方面原因,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对非规则应用题的情境进行分析,文章最后指出了规则应用题的局限,并对今后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学前儿童解算术应用题的表征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个别交谈的方法及两种心理语言学研究技术,调查了学前儿童对简单算术应用题的理解和解答。通过错误类型分析,证明解题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恰当的初始问题表征。儿童对应用题的认识,数量关系知识,以及语言理解能力都在表征构建中起作用。同时,这些知识或能力的发展程度可能促使儿童采取迥然不同的语义加工方式,因此,在语义结构相同的题上也可能产生明显的难度差异。  相似文献   

9.
从学生角度看,造成解题错误的原因有许多。主观有: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客观有:学科多、内容多,开始不适应,作业不能完成等。从老师的角度看,有部分教师上课还是老一套,还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很难主动去学习和思考。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对待和处理学生的解题错误,又如何才能减少学生的解题错误?我觉得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1.正确对待学生的解题错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尤其是有人听课时,对错误更是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持这种态度的教师只关心学生“用对知识”,而忽视学生“会用知识”。  相似文献   

10.
题材个体化和问题重述两策略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题材个体化和问题重述作为两种解题策略在解决加、减法应用题中的有效性,采用了4种策略类型×3种数学能力水平×2种问题题材×2种题材情境与解题操作关系的四因素混合设计。结论如下:学生基本上能够独立进行题材个体化和问题重述;在本实验条件下,水平高的学生,运用不同策略没有差异;水平中等的学生运用双策略、水平低的学生运用双策略以及题材个体化策略均产生了积极效果;题材个体化策略对于解决不熟悉题材的应用题将产生积极效果,运用以上两策略解决问题情境与解题操作相矛盾的问题没有帮助。除了应用题陈述图式以外,本实验证明还存在着应用题结构图式;可把题材个体化和问题重述作为解题策略教给学生运用。  相似文献   

11.
甘远英 《心理学报》1966,11(2):21-28
研 究 目 的 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是目前小学算术教学中“老、大、难”的问题之一。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已涉及这问题,并说明,在应用题的复习教学中运用交错对比能有效地防止或减少解题错误。但是,他们认为:“在新授教学过程中难以应用交错对比。能不能在新授教学过程中运用对比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法中有哪些效果?我们想通过实验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为改进分数应用题教学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应用题表征的类型和特点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董妍  路海东  俞国良 《心理科学》2004,27(6):1352-1355
以124名小学六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应用题解决问卷考查了我国小学生应用题表征的类型和特点。结果表明小学生应用题的表征方式有复述内容、图式表征、图片表征、直译表征、语义结构分析等;成功解题者和不成功解题者对各种表征方式的使用次数上没有显着差异;成功解题者和不成功解题者在各种表征方式下的解题成绩有显着差异,成功解题者在图式表征、直译表征和语义结构分析表征下的成绩显着优于不成功解题者。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解决分数应用题认知加工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取个别交谈临床法研究了76名五、六年级小学生解决分数应用题认知加工的过程.结果表明:1.小学生解分数应用题认知加工可划分为三级水平;2.小学生解分数应用题的认知图式从分数图式发展到份总关系图式;3.分数认知图式的形成和发展受心理发展水平和教育的制约;4.问题表征和解题结果存在表征正确——结果正确、表征不完全正确——结果正确、表征错误——结果错误三种关系.  相似文献   

14.
姜子云  邓铸 《心理科学》2008,31(3):620-624
以代数应用题为材料,考察领域知识不同的学生在问题表征过程中的信息提取特点以及解题成绩的差异.结果表明:初中生更倾向于按照问题的表面特征对应用题分类;领域知识丰富组和领域知识贫乏组在问题表征过程中对四类信息的提取存在差异;解题成功者对关键信息的再认率高于解题不成功者,而在多余信息和混淆信息的再认上,解题不成功者高于解题成功者.  相似文献   

15.
分析数集和构图求解关系应用题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林  张梅玲 《心理科学》2000,23(5):611-611,608
1 问题的提出  关系应用题是以比较、倍数和分数等数集关系为题材的问题。一道标准的关系应用题均有三种数集 :标准集、比较集和关系集 (差集、倍数集或分数集 )。根据未知数集的类型又可以把关系应用题分为标准集未知题、比较集未知题和关系集未知题。大量实验表明标准集未知题的解题错误率高于比较集未知题的解题错误率[1] ,对于解题熟练者也是如此。有些人认为 ,成熟的解题者表征关系型应用题时是对数集及其关系的表征[2 ] 。据此 ,如果要求学生在解题时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集 ,则能促进问题表征。这是一种语义分析的观点。从非语义分析…  相似文献   

16.
数学解题过程的眼动研究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数字运算过程的眼动研究,第二阶段是对数学应用题解题过程的眼动研究,第三阶段是对几何题解题过程的眼动研究。在我国,对数学解题过程的眼动研究尚为空白。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深化对数学问题表征的认识,对数学学科的教与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 解答算术应用题,对小学生来说,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应用题的结构是制约学生解题的智力活动的外部条件。解题的心理活动是这种智力活动过程的具体表现,它包括解答者理解题文、分析题目情节、找出其数量关系并进行计算等一系列的心理动作。算式则是以数学语言表达解题心理活动的结果,它标志着算术运算的程序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小学生表征数学应用题策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一个2(成功与否)×2(提示与否)×2(题型)的混合实验设计,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解决和差应用题的表征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与比较应用题的表征相类似,小学生对和差应用题的表征也存在着直译策略和问题模型策略;(2)不成功组解题者在表征和差应用题时倾向于运用直译策略,而成功组的解题者更倾向于运用问题模型策略,这导致了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列式上的差异,特别是在不一致题型上表现得更明显;(3)在读题前给以“请注意理解这道题的意思”这样简单的提示,对不成功的解题者对和差问题的正确表征并不能起到作用;(4)成功的和差应用题解题者和不成功的解题者在列式正确性的自我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采用四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不同的问题呈现方式对不同视空间能力、场认知方式以及不同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应用题解题水平的影响情况,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有一定视觉提示的问题呈现方式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水平的提高,但不同的问题呈现方式对不同被试影响情况不同;低空间能力-场依存型被试在图形提示的呈现方式下解题水平提高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由中美两国教育心理研究工作者合作进行。研究对在应用题中加入了无关信息后对小学生解题产生的影响,从时间、正确列式、正确答案三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学生无论是哪个年级、性别或地区,无关信息的加入对解题的影响非常显著。此外,本文还对中国学生解题中各年级、男女、城乡学生之间的数据作了比较,以及应用题的列式与语文、算术成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