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丽的谎言     
菲·蒙特娜是音乐天才。3岁时在微型木琴上模仿弹奏电视广告曲。父母常给她讲"狼来了"的故事,教她要诚实,不说谎话。蒙特娜聪明而刻苦,14岁练习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竟把手指磨出老茧。15岁那年冬天,她因晚上迎着暴风雪去上钢琴课而患了肺炎。  相似文献   

2.
一个数百年来被世人熟知并热爱的名字——莫扎特,被誉为“音乐史上绝无仅有的音乐神童”。他从三岁开始弹奏钢琴,四岁开始作曲,6岁开始他艰辛坎坷的艺术生涯,直到35岁那年,随着那首神密的《安魂曲》辞别人世。短短35个春夏秋冬,他历经磨难、备受贫寒,却为世间留下了许许多多高贵典雅、充满阳光般的音乐作品,那永恒  相似文献   

3.
正一段钢琴演奏视频在社交网站引来无数网友关注和点赞。令网友们唏嘘不已的不是行云流水般的优美旋律,而是15岁的无手少年用手臂弹奏钢琴的方式。他来自于俄罗斯喀山,生来就没有双手和一只脚。虽然如此,但他从小就对音乐情有独钟,只要听到优美的旋律,他就会情不自禁地舞动双臂,仿佛在空气中弹奏一首悠扬的钢琴曲。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音乐"中和"审美观是在长期的乐教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孔子之儒家继承了西周雅乐"尚中"、"尚和"的审美趣向,倡导"中庸"的音乐审美标准,提出了文质中道、尽善尽美、节情适度的"中和"审美观,由是而实现其"成于乐"的教化目的。子思以此为基础,以"致中和"为终极关怀,探究"天下之大本",为儒家乐教构建了形而上的哲学根据。公孙尼子、孟子、苟子等后儒相继而起,文献日益丰富,理论渐趋缜密,推动了先秦儒家乐教"中和"审美观的系统化,并为中华民族的音乐审美奠定了基调。  相似文献   

5.
王茹 《美与时代》2007,(10):110-111
舒伯特是奥地利近代杰出的音乐家.钢琴伴奏在他的艺术歌曲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他的艺术歌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歌曲伴奏特点是:伴奏音型与节奏符合人物自身特征及其活动特征,擅用前奏来创造歌曲的情绪氛围;伴奏音乐形象化,节奏型多样化;伴奏音乐简练活跃,易于弹奏;伴奏音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江至霖老道长,现为四川青城山常道观著名高功,也是四川全真道观中一位颇有影响的道教音乐传人,他在道教音乐方面的造诣以及对全真道音乐的继承和发扬,都有一定的贡献,深得研究道教和道教音乐的专家、学者的好评。江至霖对全真道音乐的掌握非常全面,他在“唱、念、做、打、写”五个方面都很出色。尽管他已是八十一岁高龄,但他的功夫仍不减当年。四川青城山以及成都青羊宫的许多  相似文献   

7.
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主张"非乐",他认为"乐非所以治天下"、"九有之所以亡者,徒从饰乐".他对当时贵族阶层无视人民的生死而不厌其乐的享乐行为给予了尖锐的揭露与抨击.墨子的思想无疑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和进步性.但墨子由此走向了一个极端,从极端功利的角度出发对音乐进行了彻底否定,完全排斥了音乐的社会功能性.这也是墨子思想的局限性之所在.总的来说,墨子丰富和深刻的音乐美学内涵,在中国美学史上的意义是令人瞩目的.  相似文献   

8.
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指挥家和作曲家梅纽因1999年3月12日在柏林一家医院治疗期间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享年82岁。梅纽因的一生一直对音乐充满着激情,他的音符响彻国际乐坛,他的演出以其优雅、敏锐与丰美令世人陶醉。梅纽因1916年4月22日生于美国纽约,他被认为是20世纪音乐史上"罕见的神童"。梅纽因4岁生日那天,得到了一把真正的小提琴,从此开始了展现他音乐  相似文献   

9.
克洛德·德彪西是法国音乐最富于创造性、最杰出的大师之一.他熟悉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迷恋肖邦和瓦格纳,热爱拉莫和法国古钢琴音乐家,继承了古诺、马斯涅为代表的法国音乐传统.他在文学、音乐上的修养不仅在广度上而且在深度上都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由于受法兰西艺术美学(文学上的象征主义、绘画上的印象主义、抒情歌剧和舞剧)的影响并在青年时代同俄罗斯音乐家巴拉基列夫、鲍罗丁、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和穆索尔斯基等人创作的接触,以及1889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听到的国外艺术,为他打开了新的音响世界加强了自己对音乐的认识,摆脱了浪漫派的影响,开创了被称作"印象主义"的音乐学派.该学派在音乐史上独树一帜代表着19世纪的音乐和现代音乐之间的一个最重要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荀子·乐论》是集中体现荀子音乐思想特别是其音乐伦理思想的专论.荀子的音乐伦理思想深刻体现了儒家乐教思想,并以其完备的系统性构建起儒家乐教的音乐伦理思想体系架构,其主要包括"乐者乐也"的音乐本质论、"乐尚和正"的音乐审美观、"礼乐统管"的社会综治说、"移风易俗"的音乐教化论、"以道制欲"的艺术修养观.《荀子·乐论》是对先秦时期儒家音乐思想特别是音乐伦理思想的集大成,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音乐伦理思想的主基调,在中国传统音乐伦理思想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晏婴音乐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蔚 《管子学刊》2009,(4):33-35,111
晏婴是我国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从所流传下来的史料中可以看出他在音乐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他继承了前人的音乐观点并有新的发展,这与他的从政生涯密切相关,他的音乐主张对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晏婴音乐思想的分析,阐述了晏婴音乐思想的主要观点与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刘文杰 《美与时代》2004,(11):63-64
巴托克是20世纪西方音乐史上最富创新精神和影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植根于东欧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的土壤,本着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在继承中发展的指导思想,他创作出了大量的有别于西欧专业音乐的成功作品。他的成功经验对建设我国现代民族音乐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宁 《美与时代》2006,(10):87-89
该文从如何尽可能地加强和提高钢琴弹奏者的艺术素质方面入手,从不同的方面分析、归纳、说明如何对学生进行艺术素质培养,挖掘其潜在能力,增强其对音乐的感悟性及音乐表现力,进而更好地学习并演奏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4.
朱熹和王阳明就"大学之道在亲民"的"亲"字进行了各自的阐释.朱熹强调的是对民众的教化,"亲"应作"新";而王阳明强调不仅要对民众进行"教",更要对民众的生计给予关怀.注重从物质上对民众进行"养","亲"不能只解释为"新".王阳明从良知出发,认为明德、亲民是体与用的关系,政不亲民则明德不明.因此,王阳明在治世中表现出了重教、贵生、富民的爱民情怀.但是由于王阳明的政治立场的限制,他的"亲民"思想并不彻底,不可能在为政活动中一以贯之地践行.  相似文献   

15.
简讯     
苏州道教协会受到省、市表彰江苏省苏州道教协会积极整理、继承道教音乐,抢救祖国文化遗产,于1989年10月25日分别被江苏省民族宗教事务局、苏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处评为省、市宗教界为四化建设服务先进集体。为整理、继承苏州道教音乐,近几年来,苏州道教协会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自始至终把抢救道教音乐,培养道乐演奏接班人紧抓不放,他们依靠老前辈,献宝传技,于一九八六年成立了道教音乐组,汇编了《苏州道教音乐选》一书,并注意把培养青年道士学习和继承道教音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已形成了一支技术比较熟练的道乐演奏队伍,受  相似文献   

16.
16世纪英国改教时,英国教会对教会音乐也进行改革,在圣诗歌词的选用方面选择加尔文路线,与加尔文改革宗一样继承了早期教会的音乐传统——诗篇;另外,为了能保持圣经原文且符合英文语言特点,在音乐方面创立了"安立甘颂调"(Anglican Chant),以此曲调颂唱散文诗篇。到了启蒙运动理性主义兴盛时期,英国教会正统基督教信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被历代教会推崇为"英国赞美诗之父"的以撒·瓦茨(Isaac Watts,1674一1748)于18世纪开始对英国教会传统圣诗进行改革,提倡"唱福音",开创了基督教赞美诗的新时代。他不仅改革英国教会的传统圣诗,而且藉着神赐给他的恩赐创作很多圣诗,并将他那时代的教会,带进一个属灵的复兴。同时,他的改革还激励了后来众多神所使用的仆人,藉着时代的语言和文化,将自身从神那里所得到的启示、灵感、亮光、经历,写成许多宝贵的赞美诗,使后世的众教会获益无穷。本文首先叙述瓦茨改革前英国教会传统圣诗的发展概况,其次阐述十八世纪瓦茨改革英国教会传统圣诗的基本见解以及他的创新理念对后世教会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钢琴曲《珊瑚舞》改编于舞剧《鱼美人》中的一个片段,是一首短小、优美动听、非常容易识谱,为业余八级难度的钢琴独奏小品,但乐曲中对于提高钢琴弹奏技术如手指控制、快速跑动中的慢速触键,左手为主旋律右手为伴奏的平衡控制,乐曲所表现的水中晶莹剔透、波光粼粼的音色与音乐形象以及风格特征等方面有很高的学习、训练价值。在教学过程中,钢琴老师应指导学生提早准备触键方法,做好指法的标记与统一,加强跟节拍器练习与慢速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音乐表现力,这样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弹奏能力及水平。  相似文献   

18.
智灯千万亿     
家振 《佛教文化》2011,(6):126-127
赵朴老八十四岁那年,一个人独坐病房中,写了一首诗,最后几句是: "尚有平生志,还思老骥图.智灯千万亿,一一耀明珠."反映了他对佛教文化的热心衷肠. 回顾一九八七年他倡办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时提出的研究所的任务: "研究所将对佛教教理、教史以及与佛教有关的文化遗产进行如实的研究,注意延揽研究佛教文化的高级知识分子,培养年轻...  相似文献   

19.
郭瑞 《美与时代》2014,(9):85-86
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专业性钢琴人才不可或缺的一门技能专业课,更是提高音乐专业人才自身素质和修养的必修课。高校钢琴教学加入了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这既有利于提高钢琴的理论知识和弹奏技巧,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直觉、视奏和快速反啦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从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角度出发,在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学中加强钢琴即兴伴奏的比重,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并且不断加强音乐专业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的实践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黄幸平 《天风》2013,8(8):22-23
天音音乐培训中心继承传统,不断求新,殷勤侍主,为河南商丘教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信仰纯正、委身教会的音乐侍奉专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