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青少年在青春期身心发育的特点,进行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方面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青春期性教育是青春期主体教育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开发青春期性教育时,要注意纠正以下几种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性心理及性知识的现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青少年学生正值青春期 ,生理和心理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随之产生的问题很多 ,从我院青春期门诊就诊情况就证明了这一点。而使性教育更有针对性、更全面地开展的前提是对受教育者的性生理、性心理等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了解 ,为此我们对大连市部分青少年学生进行这次问卷调查 ,为顺利开展性教育提供一个充分的依据和参考。1 对象与方法对象 :大连市一所高中、三所初中的 92 0名学生。男生平均年龄为 1 5 .69岁 ,女生平均年龄为 1 5 .2 7岁。方法 :参考《初中学生性心理教育状况调查表》、《高中学生性心理教育状况调查表》自行编制调…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性心理与性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大学生性心理和性教育的现状,对重庆医科大学157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大学生性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容易发生性心理偏差.建议在高校开展性教育.  相似文献   

4.
基于比较视野下当代大学生性心理与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维芳  朱爱胜 《心理科学》2007,30(6):1449-1452
在从比较的视野对国内学者针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学校类型等的大学生性心理特点以及中外高校大学生性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性教育的对象、性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性教育的队伍、性教育的成效等差异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的基础上,从中获得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我国高校对当代大学生性教育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5.
女护士生性教育现状及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大连某卫校女护士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式问卷对女护士生的性教育现状及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卫校女生在性知识、性态度、性行为方面发展的主流是好的、健康的,但也有少数女护士生对自身正常的性生理、性心理现象不了解而产生心理困惑和压力,女护士生渴望从学校得到正规的性教育.为了使女护士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学校必须开展以性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正规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6.
性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青少年的性教育,研究者普遍认为我国性教育工作落后于其他国家,急需实施性教育。本文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了国内性教育研究的现状、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争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在阅读了多位研究者对国内外性教育方式的阐述,比较国内外性教育的差异,探讨产生不同结果的背景,分析国内外性教育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改善性教育课程的应对方式,帮助完善性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和学生朝夕相处,要主动占领性教育的阵地,把性教育纳入德育工作.积极开展“阳光性教育”.注重性教育的系统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教会学生掌握好异性交往的尺度.引导学生增强自我接触和调适能力.努力成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呵护着。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浙江省8所中小学的1241名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性教育现状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小学生家庭性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1)超过半数的家长在性教育的观念上存在着“障碍”。(2)在家庭性教育的实施中,持科学态度的家长还水多。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斯腾伯格和斯尔弗伯格编制的情感自主性量表 (EmotionalAutonomyScale)研究青春期情感自主性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青春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情感自主性 ;2 .情感自主性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呈显著性水平 ;3.青春期情感自主性与学业成绩呈现相关关系。父母形象的非理想化与学业成绩成正相关 ,即父母的非理想化程度越高 ,学业成绩越差 ;而个体化与学业成绩成负相关 ,即个体化程度越高 ,学业成绩越差。 4 .青春期情感自主性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女生的得分明显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1.
开放环境下,青少年交往意向和性意识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有进步的因素,也有令人忧虑的现象,如早恋、性罪错比例上升等。因此,如何指导青少年正确地进行交往,引导青少年的性意识健康地发展,养成良好的现代人格素质,是开放环境下学校、社会、家庭青少年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开放地区和内地中学生交往情况的比较分析,探讨开放环境下青少年性意识发展的特点和趋向,为科学地开展性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潘文岚 《道德与文明》2007,16(5):102-105
性欲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已演变成具有一定社会属性的自然属性,并构成与民族、宗教、文化、道德相一致的、独特的性文化和性道德.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强调人的性权利,更要规范这种权利,遵守性道德,并通过性教育完善我们的性文化与性道德,从而理性地实践并维护真正属于我们的性权利.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性是生理、心理及伦理系统的存在整体."三理"教育的实质是生理、心理及伦理的整合创新模式.从"三理"的视角理解,青少年性教育是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帮助青少年打破性无知、和谐性心理、内化性道德、培养性责任.其中以性生理教育为基础,性心理教育为重点,性道德教育为核心,做到"三理结合、三理同步".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使青少年性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之中,帮助青少年健康"性"成长.  相似文献   

14.
张建人  秦启文 《心理科学》2013,36(4):870-875
目的:探讨青春期开始时间早晚对初中女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初一至初三年龄12-14岁的女生共658人,采用青春期发育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进行测量。结果:①绝大多数12至14岁的女生青春期发育状态处于青春期中和青春期晚期(二者合占90%);②年龄×青春期发育水平的方差分析显示,在自我概念各因子分及总分上,年龄和青春期发育水平的主效应均不显著;③在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自我行动以及自我概念总分上年龄与青春期发育水平交互效应显著,高年龄低青春期发展水平和低年龄高青春期发展水平的初中女生的得分均较低。结论:青春期开始时间早晚可能对初中女生的自我概念的发展有一定影响,青春期开始时间晚或早均不利于女生自我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一、中学性教育的现实背景1.性早熟与性教育严重滞后的矛盾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社会文化刺激的日益增多,我国青少年的性发育相对前移。根据我国社会学家刘达临等于1989~1990年进行的2万例性调查来看,男中学生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是14.4岁,女中学生月经初潮的平均年龄是13.04岁,都比50年代以前的青少年要提前一年半左右。伴随青少年性生理发育的前移和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接受性信息的广泛与频繁,他们的性心理发展也大大提前。青少年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提前,迫切要求中学的性教育能够适应学…  相似文献   

16.
林爽  刘文  王薇薇  张雪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6):1042-1055
Moffitt的反社会行为发展理论将反社会行为分为两种类型, 即终身型和青春期型, 其中, 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生的频率更高, 它一般在青春期早期产生, 在青春期晚期或成年期早期结束, 青春期个体的发育成熟会对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产生影响。成熟包括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两方面, 生理成熟或心理成熟的单独影响和共同影响均从不同角度解释了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停止:生理成熟对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具有发展和强化作用; 心理成熟对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具有减缓和削弱作用; 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交互作用减弱或强化了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 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之间的成熟差距抑制了青春期型反社会行为。未来的研究还需就拓展不同类型成熟的研究、改进成熟度的计算方法、结合青少年成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干预等方面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也发生着变化,一般说来,心理变化中常具有以下几种矛盾心理。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点上最突出的表现为成人感出现,成人感的出现则增强了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其表现为:1生活上不愿受父母的过多照顾或干预,否则便产生厌烦的情绪、态度;2.对一些问题的处理不愿跟父母商量,喜用自己的尺度去衡量,由自己来决定;3对父母的话和意见不再被动地听从,而有了自己的看法并有强烈的表现愿望;4.对一些传统或权威的结论执异端,钻牛角尖地提出批评。虽然这时的青少年在其心中有独立、自由  相似文献   

18.
“青春期”的异性关系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最容易被误解、又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忽视这个问题的,当然不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们。他们对异性的兴趣、与异性交往的需求是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成熟而自然产生的。对此,他们不可能视而不见,麻木不仁。有意或无意地忽视“青春期”异性关系的,是大多数家长和教师。他们忽视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它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19.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二战以来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作者准确地捕捉到了青春期少年复杂、矛盾、焦虑、彷徨、危机等心理特征,主人公的精神世界是备受关注的研究题材.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霍尔顿的心理变化加以研究,这在对青少年心理日趋受到重视的今天,将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往研究指出青少年阶段是情绪障碍的高发时期, 各种情绪问题深刻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通过文献分析得出青春期压力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即个体对压力事件做出反应的稳定方式)可能是决定青少年情绪障碍易感程度的核心因素; 而认知训练可降低该易感性, 从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了验证上述观点, 综合采用行为调查与生理测量, EEG/ERP与fMRI手段, 拟开展如下4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青春期发育阶段影响个体负性情绪易感性的大脑机制; 2)认知应对方式与青春期发育阶段的交互作用对负性情绪易感性的影响及大脑机制; 3)认知训练(包括注意训练、解释训练与接受训练)对健康青少年负面情绪易感性的调节作用及大脑可塑性机制; 4)认知训练对青少年抑郁/焦虑症患者情绪应对方式与临床症状的影响及大脑可塑性机制。通过上述系列研究, 揭示青少年更高情绪障碍易感性的认知神经机制, 找出并培养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情绪应对方法, 从而为情绪障碍的临床治疗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