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宗教资源丰富,历史源远流长。一直以来,江西立足省情,把握各宗教特色,深入挖掘和引导宗教祖庭文化这一独特的文化资源,积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宗教文化资源是宝贵的历史资源,有许多是具有历史的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的资源,这些资源首先必须继承和保护好,所以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应坚持在继承保护基础上进行开发,尤其是许多有形的独特资源更是如此。宗教文化资源是当今中国社会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运用,使其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3.
林馨 《福建宗教》2001,(6):23-24
宗教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会发挥积极作用。一个国家的宗教文化既是其民族文化的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是中介行业,只要合乎其操作程序并能产生积极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都可以为其所用。在一定条件下,宗教文化可转换为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成为发展宗教文化旅游基础。如何摆正宗教与旅游业的关系,使之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  相似文献   

4.
在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宗教的信仰功能和文化功能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宗教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确保宗教合理有序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宗教学会于2007年9月26日发出通知,拟定于今年11月召,开第七次宗教学术研讨会,主题是:贵州宗教文化与旅游。这一选题,显示了组织者的远见卓识,因为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旅游这一休闲娱乐接受教育的机会驱之若鹜,我们国家也是如此,“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黄金周的旅游盛况,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贵州省在全国三十六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中,山川秀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旅游大省的战略决策,非常适时。省宗教学会顺应朝流,组织研讨这一问题,充分体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主题,非常具有超前意识。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中的宗教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贡献着有力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对当下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着多维精神资源。这种资源为促进社会整合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具体表现在民族的宗教性整合和宗教的民族性整合关系中。本文以四川硗碛藏族乡为研究个案,考察了硗碛藏族锅庄舞、丧葬仪式中蕴含的和谐宗教思想。文章得出结论:宗教的和谐思想是促进社会整合的有利资源,这种整合是在宗教与民族两方面同步进行的:一方面,宗教作为和谐资源,被当成社会资本促进了民族的整合,这是宗教的民族性整合;另一方面,从社会资本在族群中建构与生产时,宗教和谐思想无疑成了族群认同与凝聚的资源,在此意义上的整合是民族的宗教性整合。  相似文献   

7.
继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成立之后,大连第一家跟进成立了市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成立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宗教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特别是要为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弘扬做些实事。  相似文献   

8.
宗教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在现代化进程中还是一支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宗教伦理作为宗教世俗化的产物,在动员社会力量,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宗教伦理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只能间接地、潜在地影响社会发展,而体现现代性的社会制度才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宗教伦理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其现代转换水平自々高低,与宗教世俗化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继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成立之后,大连第一家跟进成立了市宗教文化交流协会。成立宗教文化交流协会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宗教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特别是要为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弘扬做些实事。  相似文献   

10.
正福建面对台湾、毗邻港澳,是全国宗教工作重点省份,既有十分丰富而独特的宗教文化资源,也有比较复杂的重点难点问题。近年来,福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做好宗教工作的优良传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不断提升宗教治理能力和水平,宗教领域持续保持和谐稳定向好局面。  相似文献   

11.
恢复性司法模式是一种极具宗教色彩的全新司法理念,其自身所具有的宗教因素对其运行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较而言,这些宗教因素的系统性和优质性是我国现有宗教文化资源因素所不具备的,短期内恢复性司法模式这颗种子在中国很难找到可以生根发芽的宗教土壤,利用我国现有宗教文化资源为恢复性司法服务也是困难重重。因此,中国对恢复性司法模式的引入不宜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12.
论点摘编     
《天风》2009,(2):36-36
<正>爱,可使和谐变为现实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教授在《中国民族报》793期《中国基督教"爱的神学"及其社会关怀》一文中认为:"爱"在中国的贡献既是出自基督宗教的思想资源,也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督宗教的"爱人"与儒  相似文献   

13.
今天,"体育"①已远远超越于狭义的传统教育属性范畴,而成为了一种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的普遍性文化载体.然而,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体育"究竟应该涵容哪些人文精神要素,并以何种方式来实现其固有的种种价值目标,却是需要大家不断进行思考的问题.就此,本文拟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的视阈,来揭示其所蕴藏着的原生性"体育"思想及人文资源.  相似文献   

14.
宗教旅游的类型、特点和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宗教旅游是宗教信仰旅游和宗教文化旅游的总和。宗教与旅游具有某种近乎天然的密切联系,旅游是宗教传播、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宗教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和动力。宗教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则促进这一资源价值的实现。本文就如何引导宗教旅游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如何使优质宗教文化资源与健康旅游活动充分良性互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行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一任何一种宗教都处于神圣与世俗之间。宗教信仰之花开在美丽缥缈的天国,宗教组织却必须扎根于现实的尘世,道教也不例外。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  相似文献   

16.
略论宗教世俗化对其社会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的现代化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传统的宗教观念,导致宗教神圣性逐渐衰退,亦即世俗化.这使得传统的宗教价值体系正日益减弱,并进而对宗教的社会功能演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韦伯的著作包括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和制度论与社会学两大部类。前者被称为文化论,后者被称为制度论。按照他的理解,现代性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制度现象,资本主义的兴起过程本身就是诸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在世界诸宗教之经济伦理这一主题下,他研究了思想、观念、精神因素在现代性生成过程与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个在宗教领域,一个在经济领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生了选择的亲和性,共同推动了西方现代文化和制度的演进。《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以文化论视角,强调精神和心理因素在资本主义兴起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反对马克思的学说,而是批驳经济决定论。  相似文献   

18.
佛教是我国五大宗教之一,长期以来,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引导下,佛教信众与其他宗教群体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宗教之间的和睦相处,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创造了基本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为引导,积极利用与借鉴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可以说,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可以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重要作用。同时,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为我国佛教功能的转换提供了契机。一佛教思想可以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积极的资源(一)佛教伦理道德资源的借鉴功能1、待人接物中的诚信意识佛教戒条很多,其中根本的被称为…  相似文献   

19.
宗教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我国的宗教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着自我调整、扬弃,促使自己更加适应时代的需要。如今,如何弘扬宗教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使其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思想文化大背景下考察古代医学的另一面,认为服食炼丹活动的兴衰是一个复杂的政治经济宗教道德的社会现象.古人肯定曾获过丹石之益,矿物药所含有的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与健康的关系会逐渐被现代医学所证明.人类在追求长生不老的过程中曾带来文化的交流,带动了医学、化学、药学、宗教、植物、矿物、饮食等方面的发展.人类医药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向"毒"宣战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