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和阐述宗教问题的重要著作,蕴含着丰富的宗教研究方法。恩格斯运用历史分析法把原始基督教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实,将其放在人类历史的过程中考察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及演变过程;运用阶级分析法将宗教视为一种带有阶级属性的特殊社会现象,揭示原始基督教的社会阶级属性及其本质;运用比较分析法指出原始基督教同现代工人运动二者之间既有值得注意的共同点又存在本质区别;运用实证分析法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抽象逻辑建构是以具体案例分析为基础的。这些方法在其宗教研究的过程中并不是割裂独立的,而是综合运用、交叉并存的。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此,基督教中国化首先要把握新时代脉搏,找准新发展定位,在探索新路径新实践上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将基督教中国化转化为中国基督教的成功实践和普遍共识,本文尝试从政治、国家、文化、社会和法治这五个路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当今无疑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尤其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从人类历史上看,最早、最成功的全球化应该是宗教的全球化,而不是经济的全球化.然而,过去却很少提及宗教的全球化问题.目前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无一不经历了全球化的历程,跨越了地区、种族与文化的界限,最终形成了具有普世性的世界宗教.在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各宗教全球化的历程也必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以基督教为例,基督教早期的全球化是伴随着罗马帝国的军事与政治扩张,近代以来更是依靠殖民全球的霸权势力,才使基督教从欧美传播到更广泛的亚非拉地区.那么,在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基督教在全球的发展又有哪些最深刻的变化呢?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历史与宗教学教授菲利普·詹金斯(Philip Jenkins)在2002年出版的新著<下一个基督王国:基督宗教全球化的到来>(The Next Christendom:The Coming of Global Christianity)为我们提供了富有启示的解说.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此,基督教中国化首先要把握新时代脉搏,找准新发展定位,在探索新路径新实践上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将基督教中国化转化为中国基督教的成功实践和普遍共识,本文尝试从政治、国家、文化、社会和法治这五个路向进行阐述。一是政治认同。必须坚持以习  相似文献   

5.
翁开心 《哲学动态》2007,(10):19-24
伴随着许多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基督教新教文明的兴起为思想和制度背景,充分保障每个人良心的自由不受逼迫和免予恐惧成为人类宪法权利的核心理念之一;与此相应,宗教自由及其真正实现不可缺乏的表达自由、结社自由等基本权利为各国宪法所承认。在这些宪法权利被确认之初,宗教在道德和公共生活中具有毋庸置疑的地位,而且是抹不去的底色。然而,20世纪以来,在地球上许多地区保有和出现宗教复兴的同时,对于主要以基督教文明为文化主体的西方社会,宗教在社会和政治问题上的作用却日益衰微,传统宗教似乎已经失去了其道德力量。有研究提到,在欧洲历史…  相似文献   

6.
宗教的出现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演变,加上复杂的历史原因,作为一种信仰,宗教在世界上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据说信仰各种宗教的人,今天已有26亿左右,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以上。其中以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一些国家被尊为国教,它们在国际上各自有着广泛的联系。如今,宗教不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社会力量。作为在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宗教,在人类文化史上发生过广泛、深刻的影响。在中华民  相似文献   

7.
王从友 《天风》2012,(2):8-12
十七届六中全会所作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宗教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大宗教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基督教作为普世性的宗教,其文化底蕴之深厚,并且这些文化资源经过人类漫长的历史的洗礼,不断且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发展的进程。本刊在今年第一期摘登部分教会领袖的发言,本期特摘编新年伊始的常委会上部分同工的发言,共同寻求基督教为文化繁荣发展做贡献的可能与途径。  相似文献   

8.
赞比亚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活动的历史十分悠久。宗教在其社会发展和民族独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赞比亚不同的宗教之间存在一些冲突或紧张关系;宗教组织和政府之间有时也出现一些冲突甚至武力对抗。赞比亚在宪法中明确宣告为基督教国家,宗教国家的口号写入宪法提高了宗教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赞比亚宗教自由的实现,还受到许多法律上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圣经》包含了对财产、商业、利息的否定性看法,不少神学家和信徒也坚持这些看法。而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时代面临私有制社会财产私有、人人逐利的环境,在中世纪也面临私有制社会私有财产、商业、利息发展的环境。基督教通过对《圣经》的创新性诠释,以及在《圣经》之外的观念阐释,进行了理论构建,以适应这些变化的环境,从而适应私有制社会。理论构建的方式说明了基督教生存、发展策略的灵活性。从宗教与世俗社会的关系看,基督教的理论构建符合宗教逐渐适应世俗社会的历史趋势;从宗教与私有制社会的关系看,这表明基督教同私有制原则的契合越来越深入。  相似文献   

10.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历久不衰,影响深远,普遍的社会现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我国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时常是伴随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产生和发展并受到制约的。同时,它也对各自相应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及各个领域发生影响。宗教信仰德,不但影响教徒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还规范教徒的社会行为:宗教仪式则维护了宗教活动的基本规范、价值和宗教感情。佛教提倡“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基督教提出“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等等,藉此陶冶教徒的人格,同时也主导着教徒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1.
宗教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化现象,它随着人类社会生存、演变、发展至今。宗教有其严密的组织和独立的行动,成为国际关系中一种不可轻视的力量。伊斯兰的扩张、十字军的东征,以极其惨烈的形式向世界显示了宗教的威力。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宗教因素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内生变量,印巴冲突、巴以冲突、原教旨主义的兴起使宗教与政治联成一体,对宗教的任何忽视将会犯下大错。目前,世界性的宗教主要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民族性宗教主要有道教、犹太教、印度教、锡克教、神道教,还有许多新兴的宗教和大众神秘文化等等。当代宗教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的存在和发展均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自然状况和社会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宗教的存在是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是社会压迫和自然压迫的结果。因此,当宗教的社会物质根源还存在的时候,宗教信仰便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从人类早期的原始宗教到以后陆续出现的哲理深邃的宗教、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吸引着众多的信徒。在四川的历史上,先后出现的主要宗教有原始宗教、道教、佛教、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各种宗教的信徒在社会总人口中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各种宗教的教理、教规所形成的生育观以及它们对教徒婚姻家庭生活的干与,不能不对社会人口繁衍的数量和素质程度不同地带来一些影响。四川历史上所出现的主要宗教均延续到现在,即使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马克思关于"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理论"的论述,追述了宗教观念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总地位,宗教观念演变在人类思想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人类信仰宗教的总效果。宗教观念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古代社会的总理论,指导着国家和社会生活,同时也是人类思想的皮壳;宗教观念的演变就是人类思想皮壳的蜕变,反映了人类思想的进步;人类信仰宗教的历史表明,无论是原始宗教、国家宗教还是世界宗教,总体上并没有满足人类的需求也没有改变人类的总体状况,只有摆脱神祇思想的束缚,诉诸人类自身的创造力,人类才创造出了巨大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自15世纪传入撒哈拉以南非洲开始,至19世纪上半叶,在非洲的传播初见成效;19世纪中叶开始的殖民探险活动揭开了基督教在非洲大传播、大发展的序幕,使得基督教的影响逐渐遍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区;基督教的非洲化进程进一步促进了其在非洲的传播,并使之成为非洲第一大宗教;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非洲基督教呈现出快速发展及多样化的特点。目前,非洲是世界基督徒人数增长最为迅速的地区,与此同时,以五旬节—灵恩派为代表的新宗教运动成为当今非洲基督教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这其中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同时,非洲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全球化及世俗化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或许是引发这种现象的更深层次因素。从对非洲基督教历史与现实的梳理中可以看出,植根于非洲文化的土壤是基督教在非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基督宗教在中国有四次传入的曲折经历,展示了基督宗教与中国文化相互接触、交流、碰撞、融合的漫长历史和独特意义。其长达1300多年的在华传播构成了基督宗教在中国存在与发展的复杂图景。 就基督宗教四传中国的历史而言,在前两次传播过程中,作为西方基督宗教近代历史上宗教改革运动之产物的基督教(新教)尚不存在;而基督宗教第三次传入中国则以天主教各修会为主,特别是耶稣会的作用和影响极为突出。但在基督宗教第三次入华传播的历史过程中,宗教改革运动后发展起来的基督教亦开始来华传教,在中国沿海各省留下痕迹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宗教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历史现象将长期存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依然如此。如何解决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问题。由于时代的局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问题没有作过全面论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缺乏成功的经验。在2001年召开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在总结新中国50多年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从理论和政策上解决了宗教与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妥善处理好宗教方面的矛盾,特别是做好基督教治“乱”工作,保持宗教和睦,维护宗教领域稳定,是统战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本文结合基督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力图从思想认识上、工作观念上就基督教治“乱”工作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以更有效地指导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8.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宗教界始终不懈努力的目标。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既是中国的一种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的结果,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在我国,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五大宗教间和睦相处,荣辱与共。由此可以想见,如果缺少中国信教公民的积极参与和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然就少了一支重要力量。在基督教的历史上,在《创世记》、《以赛亚书》等新旧约圣经部分经卷的章节中,已经给人类勾画出…  相似文献   

19.
宗教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是与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相适应的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核心,西方绘画艺术必然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圣经》中的神话故事、传说成为西方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表现题材。在基督教文明近两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不同时期、不同  相似文献   

20.
靳云鹏 《天风》2023,(7):4-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创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新发展。基督教中国化不仅是党和政府的殷切期望,也是中国教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一直以来,河北教会高度重视推动基督教中国化工作,积极引导全省教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自身建设,依法依规办好河北教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