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1986,(1)
斯里兰卡,古称狮子国,是东南亚重要的佛教国家之一。现有人口一千五百多万,其中67%的人信仰佛教。斯里兰卡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除佛教外,还有印度教、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但佛教的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信仰的人也最多。在斯里兰卡,信仰佛教的人,主要是狮子族人。其他各民族信仰佛教的人为数极少。佛教文化是狮子族的民族文化。现将斯里兰卡的佛教概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由19组、1196个环礁岛屿组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千岛之国,被誉为“印度洋花环”。全国陆地面积298平方公里,人口25万,属雅利安人。由于马尔代夫不允许非穆斯林定居,所以居民百分之百是穆斯林,绝大多数是逊尼派,遵奉沙斐仪学派,仅马累岛上有少数印度商人属十叶派。马尔代夫人的起源有个美丽的传说。狮子国(斯里兰卡)的一名叫科伊马拉的王子娶了一位公主,他们乘船来到岛上,被岛上居民挽留,科伊马拉登基为王。国王和王后生一子叫卡马敏加,后继承王位统治12年,然后改信伊斯兰教。国王死后,他的女儿与首相结婚,…  相似文献   

3.
常正 《法音》1988,(10)
不空(705~774),全称不空金刚(是他受灌顶的号),是狮子国(今斯里兰卡)人,生于公元705年(唐神龙元年),自幼丧父,随其叔来住东海,14岁时在闻婆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遇见密宗大师金刚智,随侍受学,并同来中国,720年(开元八年)到洛阳。20岁时在洛阳广福寺受具足戒。此后广学唐梵经论和密法,在金刚智译场充当译语,尽传其学。金刚智逝世后,不空秉师遗命并携朝廷国书,于天宝元年(742)率领弟子含光、慧(?)、李元宗等僧俗37人,乘昆仑舶,经诃陵国(在今爪哇中部)到达狮子国。因是大唐来使,不空受到狮子国王尸罗迷伽的优礼接待,安置于佛牙寺。不空遂依  相似文献   

4.
斯里兰卡旧称锡兰,我国古书上称之为“狮子国”。公元前3世纪中叶,佛教由印度传入斯里兰卡,迄今已成为该国大多数居民的信仰。两千余年来,佛教文化始终是斯里兰卡文化的主流。历代僧伽罗王朝的都城成为斯里兰卡文化艺术的中心,以斯里兰卡中部的康提、阿努拉德普勒和波隆纳鲁沃三大古都城所形成的僧伽罗文化三角最为重要。圣城康提位于文化三角的中心,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圣城康提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3年7月,笔者曾随中国佛教代表团访问斯里兰卡科伦坡和康提,并参拜了康提佛牙,见佛陀真身舍利如见佛陀,激动的心…  相似文献   

5.
罗喻臻  陈星桥 《法音》2015,(3):34-40,33,81,83
<正>一、斯里兰卡概况斯里兰卡,全称为斯里兰卡民主社会主义共和国,是位于南亚次大陆南端印度洋上的岛国。面积6.561万平方公里,人口2033万,僧伽罗族占74%,泰米尔族占10%。70%的居民信奉佛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僧伽罗语、泰米尔语同为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货币为卢比,首都为科伦坡(Colombo)。国旗底色为黄色,左侧为绿、橙两个垂直长方形,右侧为咖啡色长方形,四角各有  相似文献   

6.
传印 《法音》2010,(10)
<正>(2010年9月19日)尊敬的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先生,尊敬的国家宗教事务局领导,尊敬的学者专家、各位朋友、各位法师:当兹金风送爽、仲秋将近的美好时节,在这里隆重举行"法显的足迹——纪念法显西渡斯里兰卡1600周年学术研讨会",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中斯两国诸位大德法师、专家学者、朋友们,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并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中斯两国友好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两国佛教的交往为建立和发展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法音》1992,(10)
本刊讯应赵朴初会长之邀请,斯里兰卡佛教会会长、摩诃菩提会秘书长、著名的佛教艺术家维普拉萨拉长老于7月20日至8月4日在我国进行了友好访问。7月22日上午,赵朴初会长在中国佛教协会会见了斯里兰片维普拉萨拉长老,并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首先双方回顾了中斯友好交往的历程。维长老说:“1500年前,法显法师到狮子国游学,开创了中斯两国友好交往之先河。后来斯里兰卡铁萨罗比丘尼率众来到中国传授比丘尼戒,帮助中国建立起比丘尼僧团。近代太虚大师、法舫法师、李荣熙副会长、叶均  相似文献   

8.
斯里兰卡,古称师子国,又名扬兰,《大唐西域记》作僧迦罗,《元史》作僧伽刺,是亚洲南部印度洋中的一个岛国。其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文化古老,是一个佛教国家。在公元前三世纪,斯里兰卡就成为佛教文化中。心公元四世纪末与我国有了文化交流。《梁书》卷54载,东晋孝武帝(373—396)时,师子国王听到孝武帝崇信佛法,便派沙门昙摩航海送来一尊4尺2寸高的玉色洁润、形制殊胜、殆非人工所造的玉佛像。昙摩途径十年,几经艰险,终于于义熙二年(406年)到达晋都建康(南京)。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5,(4)
<正>本刊讯3月17日下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在广济寺怀远堂亲切会见了以斯里兰卡国家电视台台长索马拉特纳·迪萨纳亚克为团长的斯里兰卡记者团一行。学诚法师首先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对到访的斯里兰卡记者团一行表示欢迎,并向记者团一行介绍了中国佛教和中国佛教协会的概况。学诚法师表示,中斯两国友好往来源远流长,中斯两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也已超过1600多年。公元4世纪初,斯里兰卡曾派遣沙门昙摩渡海送来玉佛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6,(7)
正本刊讯6月22日上午,学诚会长在北京广济寺会见了以斯里兰卡阿斯羯利派副导师万达路维·乌帕里长老为团长的斯里兰卡佛教代表团一行13人,宾主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交流。会见中,学诚会长说,中国佛教已历经两千余年历史。在历史发展中,来自西域、天竺以及狮子国的僧人,与前往这些国家取经学习的中国僧人,都为佛教在中国的扎根及健康成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在弘传佛教的同时,也担当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友谊使者的角色。毫无疑问,东晋高僧法显大师便是其中最为杰出  相似文献   

11.
唐高宗李治乾封二年(667),沙门慧祥陪狮子国(今斯里兰卡)高僧释迦密多罗礼五台山文殊师利菩萨。其后撰写了《古清凉传》一书,这是一本有关五台山佛教的最早专著。书中指定了五台山就是《华严经》中所说的“清凉山”;叙述了五台山早期佛教的发展沿革;记录了有关...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7,(5)
<正>为纪念佛陀诞辰,传承佛教优良传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国佛教界交流团结,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营造良好的氛围,中国佛教协会于5月3日(农历四月初八),在佛牙舍利供奉地——北京灵光寺举办盛大的佛诞节庆祝活动。来自全国三大语系佛教界人士,柬埔寨、老挝、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等五国驻华大使,泰国、越南驻华使馆代表,以及佛教信众千余人,欢聚一堂,  相似文献   

13.
<正>今天,中国和斯里兰卡两国佛教界、学术界在佛牙舍利所在地北京灵光寺集会,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东晋著名高僧法显大师西渡斯里兰卡1600年学术研讨会,可谓因缘殊胜、法喜遍满。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已进入务实合作阶段,斯里兰卡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节点国家备受关注,国内对斯里兰卡的研究也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全球政治局势波涛汹涌的当今社会,宗教有值得关注和总结的经验:中斯两国悠久的历史往来中,佛教文化因素不可忽视,两国交流史带有强烈的佛教因缘。中斯佛教交流研究因对当下有积极启发,无疑成为前沿热点问题,引起了学界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可潜 《法音》2007,(9):51-54
本刊讯8月26日至31日,应斯里兰卡佛牙寺的邀请,以一诚会长为团长、祜巴龙庄·勐副会长为副团长、张琳副秘书长为秘书长、中国佛学院传印副院长、北京灵光寺住持常藏等为团员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9人,赴斯里兰卡参加康提佛牙节。访斯期间,受到了斯里兰卡总统和总理的亲切会见;一诚会长还接受了斯里兰卡佛教界专门为他颁发的"弘法旗帜奖"和"弘法功勋奖"。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7,(10)
<正>本刊讯9月20日,斯里兰卡议员、总统顾问拉特纳法师一行3人参访我会,受到演觉副会长的热情接待。演觉副会长首先代表学诚会长对拉特纳法师访问我会表示诚挚欢迎。他深情回顾了中斯两国佛教界友好交流历史以及近年来的友好交往盛事,指出,新的历史时期,中斯两国佛教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交流与合作持续增多,具有广阔前景。希望两国佛教界进一步弘扬中斯两国佛教界先驱的精神,以佛教交流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促进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共同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5,(6):64-64
5月20日至24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生法师率广东佛教友好交流团一行67人赴斯里兰卡进行友好交流访问。21日,斯里兰卡总统西里塞纳在科伦坡会见代表团,对代表团表示欢迎。他说,中斯两国佛教交流源远流长,自东晋高僧法显来到斯里兰卡求法开始,中斯佛教界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关系。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了沿岸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佛教的传播。斯里兰卡支持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希望两国佛教界以此为契机加强交流,促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7,(6)
<正>本刊讯5月12日至14日,应斯里兰卡政府和"联合国卫塞节"国际执委会的邀请,以我会明生法师为团长、演觉法师为副团长、刘威为秘书长、常藏法师为副秘书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144人,于斯里兰卡出席第14届"联合国卫塞节"庆典活动。本次会议为期3天,会议主题为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92,(10)
斯里兰卡的佛教分为三大派:(1)暹罗派(Siyam Nikaya),(2)阿摩罗布罗派(Amurapura)(3)罗曼罗派(Ramanna Nikaya)。其实这三派是不能称为派的,因为他们既没有教义上的区别,也没有戒律上的分歧,三派的不同点主要是他们的等级和产生的原因不同而已。遏罗派产生于1740年。当时拉加辛诃(SriWjokrama Rajaasingha)国王以康提为首都统治着斯里兰卡。由于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传入,佛教僧伽几乎面临灭绝的边缘,甚至连受戒时的三师七证的十位大比丘都找不到。于是国王便派斯里  相似文献   

20.
惟善 《中国宗教》2006,(7):62-62
惟善在2006年第2期《世界宗教文化》上发表文章《当代中国佛教留学僧运动——以斯里兰卡国留学僧为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陆掀起出国留学的热潮,中国佛教界也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僧人出国留学潮。斯里兰卡是亚洲的佛教留学中心,为中国培养了不少佛教优秀人才。作者是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佛学博士,主要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当代在斯里兰卡的中国学僧的留学情况。主要包括7个方面:留学僧的类别、学校的选择、留学生活、所学的课程、留学僧的数目和名单、留学僧在斯里兰卡的影响、留学僧的去向和留学僧的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