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约翰·卫斯理(1703-1791)是18世纪英国国教会的一位牧师和神学家,也是卫斯理宗的创立者.他在圣公会传统的三个神学资源——圣经、传统、理性——之上,加上经验.这就是所谓的“卫斯理四边形”.  相似文献   

2.
书如其人是传统书论中重要的认识论方法之一。其所指的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等是对技法、学养、品格等不同层面的价值观描述,折射着书法创作主体的精神面貌。书法修炼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进入到书家的精神显现,这是精神现象学阐释书家心理——审美——哲思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张荣明先生是宗教思想史和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专家,目前已有《殷周政治与宗教关系研究》、《权力的谎言——中国传统的政治宗教》、《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中国思想与信仰讲演录》、《信仰的考古——中国宗教思想史纲要》、《中华国学》等专著问世,表现了作者对于宗教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其中《信仰的考古——中国宗教思想史纲要》系统梳理了中国宗教思想史的发展脉络,读后使人颇受启发。该著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儒家文化,以及在它影响下所形成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促进了中国传统设计观的形成。设计的传统化与时代感是血脉相承的,将现代融合于传统、传统体现出现代感,这呈现的是设计文化的一种流动,一种前进,一种生机勃勃。继承与发扬传统的设计观念,融合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传统更好地体现出它的时代感,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义务,也是我们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编筐、编篓,家家都有,作为传统生活中必不可缺的柳编工艺,目前在连云港市塔山镇得到较好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柳编工艺有其特定的场所,柳编工艺中原材料的选取与制作有着特殊要求,柳编工具的种类也有很多,比如划子、篹刀。而传统柳编制品——笸箩、簸箕、兜圆更是有着深刻的民俗意义。传统柳编工艺是一种传统的成熟的民间技艺,它的传承与发展是我们当下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传统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毛泽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剖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两重性,指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动文化发展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出并阐述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方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继承方法;开创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现途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等等。这些历史性贡献对于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也是我们今天应当继承和弘扬的重要遗产。  相似文献   

7.
《学海》2016,(2):5-13
中国精神哲学传统一以贯之演绎的是伦理与道德"相濡以沫"的文化正剧,而拒绝向"相忘江湖"的道德自由方向发展。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哲学形态的"中国范式"就是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如果进行话语转换,与黑格尔"伦理世界——教化世界——道德世界"的"西方范式"相比,"礼——克己——仁"的"中国范式"最重要的"中国风情"便是"克己"。"中国范式"在现代以文化坚守与问题共识两种方式呈现,一方面表现为对伦理型文化的坚守,以及"伦理上守望传统,道德上走向现代"的转型轨迹,另一方面是在关于分配不公和官员腐败两大问题诊断的高度共识中所表现的伦理忧患意识。伦理道德的精神哲学形态的中国话语,就是"伦——理——道——德——得"的精神哲学过程和精神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一个与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药品价格虚高问题同样重要的问题——许多安全有效的传统药物正在退出“历史舞台”的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传统药物不应被抛弃。因为人们对于传统药物的了解,无论是在药理作用上,还是在不良反应方面,都大大优于新药。  相似文献   

9.
美国新教源于盎格鲁——撒克逊传统,但决不是这种传统的简单延伸,而是在开拓一个新大陆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整合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独特宗教。它突出的两个特征——上帝选择的“使命观”和“例外论”——成为美国扩张主义外交政策的思想旗帜。全面认识美国新教的这两个特征,对研究美国的扩张主义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气质的稳定性和发展性是心理学研究争论已久的问题。遗传×环境的研究视角再次打破了传统研究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气质稳定性与发展性的共存,遵循传统先天论——环境论——先天论——先天论×环境论的总体发展态势。该视角在拓展气质研究领域的同时,也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取向。本文首先综述了由于研究手段的更新和多元化而引发的气质稳定性和发展性两方面的最新实证研究,探讨了稳定性中遗传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脑生理基础以及个体气质发展性的内部、外部影响因素。然后,从研究样本的年龄段、气质的生理机制和儿童气质的纵向研究、亲子互动及师生互动方面的研究等方面提出目前我国气质研究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网络广告的传播提供了功能强大的交流平台。互动性——参与传播;广域性——跨越时空;指向性——信息可测;合成性——吸引眼球等构成了网络广告不同于其他传统媒介的典型特征,而网络作为一个广告载体也为广告的传播者和受传者提供了一个新型的沟通环境。  相似文献   

12.
只有确证和阐明中国无神论思想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表征,才能使中国无神论彰显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中国传统文化重"明心性"的价值取向和主"一天人"的思维方式皆是以"无神"为其本质特征的。"无神"是符合人性地对待且是幸福的生活方式,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欲共同昭示的精神。无神论最终指向的乃是——"真善美"。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语     
正"工夫"或"功夫"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与观念,在中国传统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朱熹曾专门思考并回答过"工夫"问题:"所谓功夫者,不过居敬穷理以修身也。"(《朱子语类》卷二十八)这段话从三个方面揭示了工夫的内涵——居敬是方法、穷理是内容、修身是目的——,从而全面地回答了工夫的内涵。工夫能够使人修身以成人。因此,学术界常常将工夫当作一种修身方法。工夫固然是一种修身方法,但是,并非所有的修身方法都是工夫。传统儒家十分重视修身的目的。为此,他们提出了不少值得关注的方法,如《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古代经典文本语言基本构成要素——词、句、章节,研究中国传统认知途径与方式,探讨传统认知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紧密关联,是文化研究的重要角度和方法。《管子》之《幼官》与《幼官图》文本语言要素研究发现,先秦认知具有三方面特性:自然特性、感悟特性、整体特性。这些特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民生传统、审美传统、中庸传统密切关联,二者在历史发展中互相影响与强化,逐渐鲜明而稳定。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佛教     
《法音》1991,(9)
19世纪新加坡城成为重要的贸易转口岸和商埠,大量移民进入城区定居。一些华人和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的侨民在此谋生之际,同时带去了传统的佛教信仰,大乘佛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同时并举。早期的新加坡大乘僧人主要是中国广东、福建一带的禅宗和净土宗僧侣。1989年中国僧人贤慧、会辉和转道等人在新加坡建造了第一座寺院——莲山双林禅寺。稍晚,爱尔兰和尚达磨卢迦创立了第一个佛教组织——新加坡佛教传统教会。  相似文献   

16.
实学与西学的结合过程是中西两种学术范式的转换过程,学术范式转换依赖于厘清文化传统——间距——解构——建构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复杂关系,这是破解实学与西学互释的关键所在。用学术范式转换的理论,以实学与西学互释的方法分析西学东渐的基础和动力关系能够有效阐释西学东渐的内在机制,说明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基础和动力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17.
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传统——关于怎样正确对待传统道德的一点思考罗国杰怎样对待传统?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怎样对待传统道德,这是我们在文化问题的研究中,特别是在伦理学研究中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传统”一词,从字源意义上来考察,不论在西方或中国,都表示...  相似文献   

18.
要理解阿多诺首先要弄明白两大生产、接受条件。第一条可以称之为家系学的,即他与被称为批判理论的几代人一脉相承。阿多诺是瓦尔特.本雅明的学生——据我所知,是其第一个学生——很多问题上他也再度误解了本雅明。哈贝尔马斯是阿多诺的学生,在他身上我们也可发现其对先行理论基本部分的误解——例如尼采与法兰克福传统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从中国传统文化精典——《周易》阴阳互补思想的角度来阐释其对书法创作的影响。即:《周易》太极图中黑白相间的S型线条与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中的线条之间如何联系;论述《周易》阴阳互补思想在书法创作中的思想碰撞;学习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活着的传统——关于传统文化现实作用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活着的传统——关于传统文化现实作用的若干思考丁伟志传统文化具有现实价值,本来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自打人类从兽类中分化出来以后,人总得生活在某种既成的文化环境中。这正像婴儿牙牙学语只能学习母语那样,不存在选择的自由或拒绝的可能。现实的人活在传统中,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