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苦难对于人生是残酷的,但它实存于这个世界之中,便成为一种奥秘,使人无法解释,不能明白,无可探究。又因它的普遍性,更使人无从避免,无法否认,不可逃脱。因此,如何面对苦难便成了摆在每个人面前的重大人生课题。 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世上并无绝对的幸运儿。如一位哲人所言:苦难可激发生机,也可扼杀生机;可磨练意志,也可摧毁意志;可启迪智慧,也可蒙蔽智慧;可高扬人格,也可贬抑人格。如此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更新     
张云 《天风》2008,(6):44-45
人生苦短.在我经历了28年苦难的生活后,当我认识神的时候,再去理解它的含义时,我有了新的认识. 28岁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应是开花结果的好季节,而我的人生却在经历着苦难.原因是我得了绝症,为了治病我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向亲戚借了债,但仍没有治好我的病.  相似文献   

3.
吴正银 《天风》2004,(8):33-33
让苦难不再成为屈辱的前提是坚强面对、不屈不挠、勇于奋斗、战胜苦难,让它成为我们人生中真正值得汲取的财富!  相似文献   

4.
主持寄语 讲到“人生是苦”,有的人总以为是消极的悲叹,或是“为赋新诗强说愁”。其实在这世上确实是存在着各种各类苦难的,即便是社会制度很好,即使是发展趋势甚妙,总会有一些人仍在苦中煎熬。本栏收到徐永亮先生的来信,便深深地为他一家的苦难惊叹,真是苦不堪言。其中的宿缘我们不想去猜测,但帮帮他们的心愿却自然地涌了上来。读过此文,许多读者一定也会有同感的。  相似文献   

5.
没有嫣然绽开的花蕾,便没有四季可人的温馨;没有潺潺流过心田的微笑,便没有人生的洒脱。我们虽然哭着来到世上,却应该用微笑面对人生。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4,(2):18-20
经文:《哥林多后书》1章3节至11节11章22节至30节苦难是人生一大奥秘,人人都会遇到,但不是人人都能了解。人生有许多痛苦:生老病死、工作劳苦、失业破产、婚姻失败……耶稣也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参约16:33)一、苦难的现实意义1.赐各样安慰的神"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神,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林后1:3)有些人以为,神安慰我们,我们的困难就会自动消失。但这样只会使我们为了消灾解难才寻找神,而非出于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7.
经文:《哥林多后书》1章3节至11节11章22节至30节苦难是人生一大奥秘,人人都会遇到,但不是人人都能了解。人生有许多痛苦:生老病死、工作劳苦、失业破产、婚姻失败……耶稣也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参约16:33)一、苦难的现实意义1.赐各样安慰的神"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神,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林后1:3)有些人以为,神安慰我们,我们的困难就会自动消失。但这样只会使我们为了消灾解难才寻找神,而非出于对他的爱。  相似文献   

8.
十字架,作为对人类苦难拯救的象征,在它诞生之初则是血迹斑斑、阴森可怖。从那时起,人生的受难通过基督的献身而赋予了伟大神圣的意义。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十字架的象征:对生命的救赎。 凭血与人类立约 耶稣毕生传播福音,以博爱的精神大行天下而奔波,却只有12个门徒跟随,周围充满敌意。就是这12个门徒中间,还有一个心怀不满的人——掌握  相似文献   

9.
贫穷可以培养人们的一种精神,一种勤俭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贫穷可以增加人们对弱者和底层人的了解、同情和体恤。贫穷的人还往往可以通过自己贫寒的生活经历和现状看到社会的弊端和不公平,产生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了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便能够明确地区分什么是正义和非正义,便能够主持公道。贫穷也是一种压力,能够激发起人们摆脱低贱地位和艰难处境的志向。贫穷的经历大多与苦难的经历紧密相关,这样的经历可以使有着这种经历的人比享用荣华富贵经历的人更能感触生活,看破世俗,挖掘人生的真谛;贫穷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自卑…  相似文献   

10.
四川安县出了个农民女作家雍晓华。她没有耀眼的本科学历,也不是出身于书香门第。是什么造就了这个农民女作家?是苦难,是一场绝对可以让人沉沦的人生苦难。  相似文献   

11.
林峰 《天风》2006,(19):12-13
圣经中的约伯是个最好的典型,约伯受的苦难比谁都多,开头讲到他完全正直,远离恶事,敬畏神,后来受撒旦的试探,进入人生最低谷,甚至他的妻子也攻击约伯,使他的苦难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2.
在一般人的眼里,佛教通常被视为一种以出世为追求目标的宗教.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佛教从来也没有完全游离于现实的社会人生之外,它自有人世的一面存在.佛陀释迦牟尼在创立佛教时,最为关注的就是现实的人生问题.佛教"四圣谛"的根本教义,"八正道"的基本内涵,无不以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怀为基点.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佛教的精神内核乃是其人生哲学."佛"不是全智全能、具有无限威权的至上神灵,而是自觉觉他的人生导师.大乘佛教虽然有把佛、菩萨神化的一面,但是这种神化依然是以解救现实的人生苦难为基点的.佛教对所谓出世理想的追求,不是通过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简单否定、一味逃避或故意轻忽,而是通过对它的热切关注、积极参与和努力改造来实现的.离开了积极的人世精神,超然的出世理想就缺少了根基,关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闲自心生     
正闲,是一份清静之境,是一种不受世俗物欲干扰的人生状态。乌尤寺有对联云:"事到无心皆可乐,人非有品不能闲。"意思是说,世间万事万物,只要人不以功利为目的对待,便都会呈现出让人赏心悦目的姿态。做到了这一点的人,也就是拥有心品之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保持悠闲之心,相反,则终日浮躁难安,无法清静。我们来到世上,都得品味生活的苦难与艰辛,快乐与幸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的际遇是变幻莫测的,事实上,顺境也好,逆境也罢,有心  相似文献   

14.
林俊龙 《天风》2022,(7):34-35
<正>“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这都是人生现实。圣经也说:“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火星飞腾。”(伯5∶7)对于基督徒而言,我们当如何看待苦难?又如何透过苦难正确、积极地看待我们的信仰?论到苦难,就不得不提及圣经中的约伯。他本是一个安富尊荣的人,却在一夜之间一无所有,不管是肉体还是内心,他都经历了极大的熬炼。  相似文献   

15.
思索之舟     
一茫茫云海,思索之舟出没其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因为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如暗礁,似恶浪。思索之舟,使我们从容自如。驾驭它,人生便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16.
苦难的价值     
张志祥 《天风》2001,(11):18
有许多人经历苦难,也有许多人研究苦难。但当苦难真正临到,人又不知如何面对?若单单去分析其中原因,一个没有上帝的人也许会推脱责任,也许会怨天尤人。接着,便会出现许多功利色彩的想法,比如,“上帝公平吗?”“好人为什么受苦?”……如果我们暂且撇开苦难和消极方面去思考其积极意义,也许能带给我们  相似文献   

17.
思索之舟     
(一) 茫茫云海,思索之舟出没其间。 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因为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如暗礁,似恶浪。 思索之舟,使我们从容自如。 驾驭它,人生便化险为夷。  相似文献   

18.
静默的上帝     
涂静 《天风》2008,(7):14-15
对于现代人业说,遭遇苦难逆境第一考虑的问题是放弃还是继续信仰,在苦难的进修如果上帝是静默的,我们就会想,信神还有什么用处?实用主义的观点使我们在信仰的路上无法走远.  相似文献   

19.
正从黑暗走向黑暗。一个人曾经遭受的挫折无助于其成长,而是让他在黑暗的迷宫中和苦难的泥潭里失去人生方向,甚至怨天尤人,对自己也丧失了信心,放纵人生,自甘堕落,把生命的最后一缕光亮推出心门之外。从黑暗走向光明。知道人生的苦难或挫折只是无常,也就意味着一定有机会改变,因此心存希望,无论逆境多么严峻,以坚忍不拔的勇气和努力保持心灯不灭。如是之人,只要有生机,就会全力以赴,功到自然成。从光明走向黑暗。人生拥有良好的起点,却不  相似文献   

20.
正确的宗教信仰,必然是可以充实人类的心灵,促进人生的美满,并进而安定社会秩序,有益于社会文明之发展的.所以现代文明国家,在宪法上都有明确的条文规定,公民皆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一切宗教,都是从人生的现实中开启出来的.宗教的根本,是要解脱人类与生俱有的不幸和苦难.基督教唤芸芸众生为"迷途的羔羊",佛教以为众生的烦恼和苦难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