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幼儿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丁芳  李其维 《心理科学》2005,28(3):544-549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幼儿的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主要是抑制控制)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系。给39名3~4岁的幼儿施测多种心理理论任务、抑制控制任务、非心理状态任务和智力测量。结果发现:(1)在控制相关因素后,心理理论各任务之间的相关仍然存在;(2)在控制相关因素后,抑制控制诸任务之间仍保持高相关;(3)幼儿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表现与其在抑制控制任务上的表现呈显著相关,即使控制了年龄、性别、智力(包括言语智力和操作智力)、非心理状态控制任务之后,这种相关仍旧存在。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多元概化理论对情绪智力量表(EIS)的测量信度进行探讨,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EIS的整体测量信度较高,它既可用于常模参照测验,也可用于标准参照测验;在它的四个维度中,感知情绪、自我调控情绪和调控他人情绪维度有较好的测量信度,而运用情绪维度的测量信度稍差,需要改善;(2)EIS在决定各因子的分量比例方面不尽完善;(3)要想提高运用情绪因子的测量信度,除了增加运用情绪分量表的题目数外,还得改进题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无论是关于思维结构的问题,还是多元智力的问题,均得到心理学界的极大关注.本文的目的是(1)分析和比较加登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与中国古代"六艺"教育的多元智力观的异同;(2)从思维的目的、过程、材料、品质、自我监控以及非认知因素等六个方面分析思维的结构,并提出自己的"三棱结构"理论;(3)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认知与社会认知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分析和讨论智力结构的难以穷尽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智力落后儿童在实验情景下用手抓物的方式、及其与大脑侧偏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智力落后儿童混用手情况多。被试在取物时,使用左手或右手次数的比率平均约为1:2,相当于1—2岁正常儿童用左、右手取物的比率;(2)性别与年龄对落后儿童用手方式无明显影响;(3)病情等级对用手方式有明显影响: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使用左、右手的比率大于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的同样比率;(4)智力落后儿童抓物的线索在四个实验中不完全相同:实验Ⅰ至Ⅲ的线索为位置(近手),实验Ⅳ为对实验用具的喜爱;(5)在混用手与大脑侧偏化(或优势脑未分化)不完善之间,可能有直接关系。此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为了考察农村留守老人感恩、情绪智力和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153名子女打工在外的农村老人。结果表明:(1)农村留守老人的感恩和情绪智力水平较高,自我和谐程度偏低;(2)自我和谐在健康状况上的主效应显著,健康状况与子女联系状况的交互作用也显著;(3)感恩与农村留守老人的自我和谐呈显著负相关;(4)情绪智力在感恩与自我和谐的关系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5)情绪智力不是调节变量,不会显著影响感恩与自我和谐之间关系的强度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影响中小学教师评估学生智力水平的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心理测量和调查分析法,调查了36名中小学教师对360名中小学生智力的主观评价与学生智力水平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讲,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智力的评价与学生智力水平的相关是显着的,而小学教师对学生智力的评价与学生智力水平的相关程度又明显高于中学教师;(2)任教科目、跟班时间、是否班主任、性别、年龄与教龄并不影响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智力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以423名高中艺体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元认知和情绪智力在心理素质与应对方式间的多重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元认知和情绪智力分别在心理素质与问题解决、求助的应对方式间起多重中介作用;(2)情绪智力在心理素质与退避应对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相较于情绪智力,元认知在心理素质与问题解决间的中介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8.
基于授权认知模型、社会认同理论等理论考察了心理授权对农村小学校长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以及职业认同的中介效应和情绪智力的调节效应。采用心理授权量表、职业认同量表、情绪智力量表与工作满意度量表对随机抽取的269名农村小学校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心理授权、职业认同、情绪智力与工作满意度这四个变量均两两正相关;(2)心理授权、职业认同会正向预测农村小学校长工作满意度,心理授权会正向预测职业认同;(3)职业认同在心理授权与工作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4)情绪智力调节了职业认同对农村小学校长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此,心理授权对农村小学校长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9.
心理因素对高中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法和量表法考察了原有知识、学习策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心理因素对高中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程度及其作用机制。结论如下:(l)高中生的主要心理因素与学业成就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2)原有知识、学习策略和非智力因素是导致高中生学业成就出现差异的直接影响因素。原有知识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学习策略和非智力因素;(3)智力通过原有知识对学业成就发挥重要的间接影响;(4)非智力因素还通过原有知识对学业成就有显著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考察父母支持、大学生情绪智力对其人际适应性的影响。以22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父母支持、情绪智力与人际适应性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结果显示:(1)父母支持与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相关显著,父母的肯定价值对于他们的人际互动性解释力最强;(2)大学生情绪智力能够正向预测其人际适应性,情绪感知与其人际认知性的相关性较高;(3)大学生情绪智力在父母支持与人际适应性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格智力(PI)是指个体在对人格及其相关信息推理的基础上,利用这些信息提高一个人的思想、计划和生活经验的能力,包括识别人格信息、形成人格模型、引导个人选择以及系统化计划和目标等相关领域。作为一种新兴的“热智力”,PI并没有像当年情绪智力(EI)那样受人关注。文章从PI的范畴、领域及其局限性等角度分析了这一新能力遭遇“冷落”的原因,指出了PI在整合以人为中心的智力过程中存在概念宽泛、界限模糊、测量的科学性及其形成与发展等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庆安  吴国宏 《心理科学》2006,29(1):216-220
林崇德的思维结构模型,是其智力理论的核心。因此,林崇德的智力理论,是一种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不过,林崇德的智力理论,远不止其思维结构模型。他所提出的“智力结构是一个多元结构”的观点、“思维核心说”、“概括基础说”和“思维发展的模式”,也同样是其智力理论的重要内容。通观林崇德的智力理论,不难看出其四大特点:第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第二,两点论与重点论的有机统一;第三,智力培养与智力评价的有机统一;第四,不变性与可变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马娟 《心理学探新》2004,24(1):54-58
在比较了传统的老年智力变化观和卡特尔的老年智力变化观后,本文依据现代神经生理研究新成果和智力实验新资料,对卡特尔的晶体智力—液体智力发展理论从四个方面提出质疑,对现代老年人智力的“衰退”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解释,为开发现代老年人智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影响,采用智力和人格内隐观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抑郁量表对62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如下:(1)变量中心的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大学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仅对积极应对的预测作用显著。(2)为考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组合类型,采用个体中心的分析思路对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得分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可将大学生的内隐观划分为四种类型:智力/人格固存观型、智力/人格内隐观适中型、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四类大学生在智力内隐观上的得分两两差异显著;除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与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外,四类大学生在人格内隐观上的得分也两两差异显著。(3)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大学生的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大学生,而消极应对和抑郁显著低于其他三类大学生;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大学生的消极应对和抑郁显著高于其他三类大学生。  相似文献   

15.
钟建军 《心理科学》2007,30(2):394-399
智力功能个体差异星正态分布有不同观点:g因素决定特殊能力分化程度差异论、因素搭配差异论;单一认知机能、认知机能系统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认知机能缺陷影响智力功能差异论;认知发展理论的要素功能大小和要素关联关系强弱、结构差异论;文化活动结构差异和遗传进化的神经效率差异论;神经活动特性水平和神经活动区域效率差异、人格中介情景任务和人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wo unlikely debates over intelligence. One debate took place in 1550 at Valladolid, Spain, between Bartolomé de las Casas and Juan Gines de Sepúlveda over the intelligence of the Amerindian. The other debate is contemporary, between John Searle and various representatives of the "stro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community over the adequacy of the Turing test for intelligence. Although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has yet to die down, the Valladolid debate has been over for four hundred years. The question asked here is whether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can profit from the previous one. The common bond providing the basis for contrast is the issue of the "other" which is present in both debates. From this contrast, the observation is made that the question of meaning is intimately tied to the question of intelligence.  相似文献   

17.
智力理论的新进展及其教育涵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常洁 《心理科学》2003,26(4):676-679
当代智力研究取得了不少新的进展:从静态智力观走向动态智力观、从纯智力观走向文化智力观、从单维智力观走向整合的智力观。这些新进展给予教育新的启示:智力开发能成为教育的现实的目标;正确认识个别差异,实施多元评价;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发智力;将智力开发当作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8.
于国庆  李其维 《心理科学》2003,26(4):612-616
本文以智力的约定性为立论,把超越界定为智力的约定性的广度、深度和效度的大幅度提高。将斯腾伯格对智力的研究放到智力理论研究的历史过程中,对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及成功智力理论对IQ的超越做了分析。指出传统IQ是学业差异约定,三元智力是多元权变约定,成功智力是人生成功约定,后者都是对前者的超越,成功智力是对IQ的再次超越。最后尝试性地提出智力约定性的“树”的隐喻。本文对智力理论的研究和教育实践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Psychologie Fran?aise》2023,68(1):137-155
Introduction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 are beliefs that people form regarding the malleability of intelligence. The so-called “growth” and “fixed” mindsets respectively view intelligence as a characteristic that can or cannot be changed. Psychology, as a science, also offers diverging responses. The developmental and differential traditions in the study of intelligence merely provide different answers because they do not focus on the same sources of variability nor on the same dimensions of intelligence.ObjectivesThe research question that guided the present studies was: Are people's naïve theories influenced by the same factors that drive developmental and differential psychologists to different conclusions?MethodIn Study 1, we first assessed participants’ (n = 509) reference norm orientation (i.e. whether they tend to focus on individual or social comparison), using a task in which they had to predict the school results of an hypothetical child. Then we administered a French version of Dweck's (2007) mindset scale. In study 2, we first asked participants (n = 530) to choose between two definitions of intelligence focusing either on its fluid or crystalized dimensions. Then we administered the French Mindset Scale and asked participants to justify their conclusion.ResultsBoth variables of interest (reference norm orientation and preferred definition of intelligence)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participant's incremental beliefs.ConclusionThe results of the two studies as well as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participants’ arguments suggest that mindsets, like scientific theories, partly stem from the fact that the same question regarding intelligence malleability can be approached with two different perspectives.  相似文献   

20.
并非所有的愚蠢都是由弱智、知识有欠缺、社会阅历不足或低情商造成的,也不可将愚蠢简单地视作聪明的反义词。愚蠢是指个体因自身在品行或才智上有欠缺,导致无法以睿智、豁达的态度看待人生、展现人生,无法洞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与事,从而易做出不理智的举动,或当其面临一个复杂问题情境时,因自身在品行或才智上有欠缺,导致做出错误的判断、决定或行动,由此而损害了他人或自己与他人的正当权益,最终可能既害人害己,甚至还给单位、国家或人类的健康与可持续性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愚蠢的实质是个体因自身在品行或才智上有欠缺而犯的错误。从类型上看,根据愚蠢的成因不同,可将愚蠢分为少智式和缺德式两大类型,二者在内涵、成因、子类型多寡、危害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