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美术发展至今,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美术作品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观念,艺术观念也通过美术作品表现出来。艺术观念决定了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是艺术创作的思想基础,美术作品是艺术家艺术观念的外在物化。当代工笔人物画家通过作品的创作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语言符号,并通过自己的艺术观念表达出来,让观者感受到画面所带来的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2.
当代油画创作离不开油画艺术的观念性。油画艺术的观念性是在油画的发展过程中提炼出来的,艺术家凭借自己的观念创作了艺术作品并赋予其内涵。艺术家通过各种表达方式,借助艺术作品向观赏者呈现自身的思想观念,引发观赏者的共鸣。油画艺术的观念性和油画创作互相影响,相得益彰。油画创作不是纯技艺的艺术创作,艺术的观念性对当代油画创作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其对油画作品内在理念的支撑上,这种支撑尤为重要,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3.
万炜 《美与时代》2013,(11):112-113
公共艺术在当代已逐渐渗透到公众的生活中。公共艺术的产生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艺术家在创作中需要表达自己的观念,观念在形式之前;然而公共性是公共艺术的基本特征,公共艺术作品需要有普遍的公共精神,需要有公众的接受与参与。因此,观念与形式的问题是公共艺术创作中要面对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位后现代艺术家,里希特无论是在创作形式还是有关绘画的思辨性理解在当今艺术领域都有着一定的独到之处。然而他的艺术价值并不在于他创作了哪些作品,创作了怎样的作品,而在于他的创作动机,他是以何种意识观念介入艺术创作的,以及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又是用何种方式来置换自身观念的。在当代,对于他的艺术核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年轻艺术家邱飞的观念版画为切入点,着重介绍和阐释其作品所追求的价值空间.从而论述当代艺术价值取向问题:体现学术方向,具有文化内涵. 第一部分通过对传达学术性的艺术语言的产生和输出过程的论述,阐明在当代艺术语汇中,学术性对于艺术创作--这个一切艺术的根本的重要性之所在.第二部分论述当代艺术中的缺失的文化性.第三部分论述时代性,最后一部分论述,在市场化,全球化的今天,艺术是否还能保持其本质不变,保持艺术的纯洁性,艺术本质与商业无关,以延伸主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当代艺术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艺术家的创作通常不能被观众所理解。究其原因,就在于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仅仅凭借主观对艺术及作品的理解进行创作,只发挥了艺术创作的人本性,并没有真正将公众的意志融入作品中,失去了艺术的社会性,自然不能被公众接受。艺术是属于公众的艺术,只有当艺术被公众理解并接受,艺术作品才能凸显它存在的意义,反之,作品只能作为一个没有生命力的花瓶而存在。将公共意志与艺术结合,本应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方法,但在我国当代艺术中,人本性与社会性在艺术创作中却呈现出博弈的趋势。对这种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对我国未来的艺术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陶艺置身于现代艺术之中,在创作形式与思维观念上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现代陶艺注重从文字、图形、色彩三大视觉元素的组合变化,结合艺术家创作的内心情感思想,表现出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与感染力,从而达到观者在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8.
绘画艺术是伴随着人类文明流动的始终存在,它是时代脉搏最敏感的回音,述说历史每一个节点人类存在与"当下"产生的关系。身为艺术家应该保持着关于艺术、社会与自身的思考,但同时艺术家首先又是人,出在时代与社会的洪流之中,面对各种声音和现象,不免陷入矛盾与迷茫,艺术创作的出发点到底该如何权衡?绘画艺术创作与艺术评论的关系要如何处理?文章试图阐清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艺术理论家阿恩海姆说"眼睛是艺术的父亲".这一论断点出了观察对艺术家和欣赏家的重要作用.它可以使艺术家眼睛更加明亮,手更加灵巧,从而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同时他也指出,艺术欣赏活动本身也是一种能动的创造过程.主张运用心灵之眼进行创造和欣赏.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项研究立体空间的艺术,雕塑创作与对空间的理解是息息相关的。从古代雕塑到现代雕塑,从西方雕塑到东方雕塑,都很好的诠释了空间艺术创作的灵感。在空间的组成部分中,相对于人们较为熟悉的正空间(三维空间),还有一类负空间。在近几年的艺术创作中,负空间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渐受到雕塑艺术家的关注。本文就以以负空间意识在雕塑创作为出发点,对负空间意识运用在雕塑创作中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艺术长河中,女,陛艺术家以其独特的魅力闪烁着光辉.她们有着和男性艺术家同样的艺术热情和艺术追求,但由于她们自身的女性特征又使她们与男性艺术家之间存在着绘画差异,也正是这种差异的相互交织和冲撞磨擦,才使艺术之花常开.这一点,在当今的女画家作品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艺术家的创作离不开他的学术知识以及艺术观念,通过对艺术家吴冠中的部分作品研究对象来创作,结合自身作品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并对大师作品的表达意象、表达技法进行学习总结和思考,吴冠中的艺术创作实践给中国油画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感觉是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艺术家借助绘画把他的感觉表达出来。本文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感觉的生成、感觉的形态以及感觉的艺术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孕育了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即信息艺术,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和多维的向度,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与艺术握手的结果.而"分形艺术"-信息艺术宽阔海洋中的一个小点以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展示给人们,使人们认识到该艺术和传统艺术一样具有和谐、对称等特征的美学标准.同时,"分形艺术"的生命力也非常强大,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5.
克罗齐关于艺术与道德关系的论述内涵丰富,意蕴深刻.他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一种直觉活动,是形象与情感的审美表现,道德是起于意志且有理性目的的实践活动,二者在整个精神活动中分属不同的认识和实践阶段,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艺术活动不是道德活动,但是基于共同的人性基础,艺术与道德并非相互割裂、彼此分离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辩证联系,由于艺术家总是生活在现实的道德王国里,他必然肩负着一定的道德使命.克罗齐关于艺术与道德关系的论述对于我国艺术伦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当前的艺术创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美术学习评价的价值标准取决于美术教育观念和艺术观念,基础美术课程学习评价的核心意义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评价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习的过程性,以评价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艺术已经逐渐成为涉及现代哲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美学等的综合学科,艺术不仅仅在于单纯以纪实艺术功能创作为主,而是渐渐地转向了以一种表现当代艺术家独特个性的艺术观念和思想观念的语言。因此,文章基于非常态心理审美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后现代艺术与前卫艺术、图像艺术、数字化艺术等新艺术思潮与艺术样式的代表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描述。从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等要素 ,考察这些艺术观念、现象对原有艺术理论与形式法则、表现语言的冲击与挑战 ,并阐明从艺术形式、理论等方面进行新课题研究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19.
潘玉良的"合中西为一治"艺术追求观是她在多个时期进行绘画研究后,融合"中西调和"与"中西融合"等现当代艺术家们不断探索的艺术发展方向后提出的具有其绘画特色及女性语言魅力的艺术观念。她在西方油画中融入中国艺术元素,将中国画与西画绘画技巧相结合,使得在中西融合的艺术追求上开创其独特的风格,对今天的艺术创作有着很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西方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文艺复兴,证明了文艺的历史传承关系,以及传统与现实的对立统一关系。当代艺术不可能再以完全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今天的我们也不可能再变成古人。在艺术的革新中,古典传统是珍贵的遗产,是我们发展新文艺的出发点,但传统不能机械的重复,借鉴不等于模仿。停留在重复、模仿的阶段,必然导致艺术的僵化。我们现代的艺术家不管在艺术形式上采取何种方法,主要精力都应集中在整个社会的进步上,道德感、社会感是我们艺术家不可或缺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