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顾云涛 《天风》1996,(3):40-41
谁都知道当今中国教会的信徒中绝大多数仍然是老年人。但可喜的是青年基督徒的队伍日渐壮大,犹如旭日东升渐放光芒。教会应当看到这远像。未来的中国教会将是属于当今的这些青年信徒。  相似文献   

2.
《天风》2008,(23):48-50
贵阳教会与南宁教会首次联合举行圣乐文化交流晚会2008年9月20日晚7时,贵阳教会与南宁市教会唱诗班、芥菜种诗班、灵感乐队以及瞽目诗班,共同举办一场以"促交流、构和谐"为主题的圣乐文化交流晚会。这是贵阳市基督教会为了响应十七大关于繁荣文化的号召,丰富教会信徒的信仰文化生活,提高信徒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进  相似文献   

3.
发挥平信徒作用是推进民主办教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普世性问题。中国教会现阶段如何发挥平信徒作用,概括起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平信徒如何发挥自身作用;二是教会负有领导责任的主教、神长如何发挥平信徒的作用。三是发挥平信徒作用也是推进民主办教的具体体现。一、平信徒如何发挥自身作用回顾历史,我们深深体会到,平信徒在天主救赎工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平信徒在坚持信仰,努力开展福传工作和尽好  相似文献   

4.
吴永兵 《天风》2007,(22):45
他是一名很平凡的神学毕业生。从圣经学校毕业后.他被市级教会组织安排在山村一所很不起眼的教会作传道工作。他对信徒很亲切.信徒对他也很爱护。几年的侍奉过去了,教会里的信徒他几乎都认识.而且能够叫出他们的名字.还知道他们住在哪个村庄哪个小组。在众多信徒中,有一位很特殊的信徒.是一名五保户老人。他(神学生)和他(五保户老人)之间的一些故事.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5.
一所教堂是周边信徒的"家",是信徒心目中崇高、圣洁的地方,是信徒得以安息、得到牧养的地方;一所教堂是周边非信徒心目中认为高尚、神圣的地方.无论信徒与非信徒,每个人都希望所看见的教堂能够发出好的亮光. 在我心目中,一所教堂必须是一个和谐的教堂,也只有和谐的教堂才能真正荣神益人,才能真正实践圣经教导,才能成为信徒的家,才能成为基督信仰的见证,才能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广发 《天风》1997,(11):14-15
《天风》1980年开始复刊以来,成为抚顺市迎宾路教会的重要学习渠道。 一、教会重视发行 每年从10月初开始,两会主任何荣海同工,都是利用各种聚会的会后,向信徒动员订购《天风》。由于领导重视《天风》发行工作,在这个教会,从领导班子、圣工人员、各堂点负责人、教牧人员、义工传道员等都是人手一份。订购份数。  相似文献   

7.
福贡县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和基督教协会分别于1988年、1990年先后成立。由于白手起家,驻会人员先后借住在信徒群众家里和县政协爱国人士住房里。这对牧养全县5万多信徒,教牧生活、信徒来访带来了极大不便。针对这些实际困难,县基督教两会于1994年召开第二届二次常委扩大会议,提出了坚持三自方针,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7,(3):12-13
2017年的复活节已临近,中国信徒如何过好复活节,借此增长灵命,造就教会?这是本期议题的主要内容。许多信徒很重视圣诞节,却淡忘了复活节,但圣经教导我们,“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的信心也是枉然”。  相似文献   

9.
陈丰盛 《天风》2011,(2):56-57
一、"信徒为本"的危险 将信徒放在服侍的重要地位,是传道者的天职。教会以"牧人"来形容传道人,而将信徒形容为"羊"。身为牧者的传道人,牧养羊群乃是本职所在,但若盲目地将信徒高举,忽略传道者本身应当高举的,则必然面临服侍的危机,也必将教会带到危险的境地。在以人为本的理念驱使下,信徒的需要有时使传道者偏离服侍正道。在民主的原则指导下,信徒的意见左右着传道者的服侍。  相似文献   

10.
快速传播是本研究新近发现的邪教特征,境内外邪教快速发展的事实说明了这一点。邪教快速传播的秘辛是将信徒变成"传教狂",而这一变化是通过利用"神"的法力让信徒自动化地传播邪教;利用"教主崇拜"驱使信徒自动化地传播邪教;利用信徒想进天国的需要促使其传教;利用信徒的"阿基米德效应"推动其传教;巧用激励驱使信徒传教;靠内滋激励(成就感所致的自我满足)使信徒自发传教。揭示这一秘辛和它的心理机制,对防范邪教乃至最终消除邪教都会有极大裨益。  相似文献   

11.
福贡县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和基督教协会分别于1988年、1990年先后成立。由于白手起家,驻会人员先后借住在信徒群众家里和县政协爱国人士住房里。这对牧养全县5万多信徒,教牧生活、信徒来访带来了极大不便。针对这些实际困难,县基督教两会于1994年召开第二届二次常委扩大会议,提出了坚持三自方针,  相似文献   

12.
李林洲 《天风》2012,(4):61-62
福州市盘屿基督教会临近新开发的福州福湾开发区,有不少省内外的外来农民工租住在村里,他们中的许多信徒主日到教堂参加礼拜。但普遍存在“寄人篱下”的心理,缺乏参与教会事务管理的理念。为了让外来务工信徒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基督的平等、博爱,盘屿基督教会出台了牧养外来务工信徒的一系列举措:一是宣布给予外来务工信徒与本地信徒的同等待遇,  相似文献   

13.
作者于1988年12月上旬至1989年1月上旬,在成都市青羊宫对道教信徒的基本情况作了初步调查。现将其基本情况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与分析。 一、道教信徒的性别和年龄构成。 就这个问题,我用观察的方法进行了解,在12月4日和11日两个星期天从上午10点到下午2点这两个高峰期内,我们把凡是烧香和行跪拜礼的人都算作道教信徒。一共看到信徒96人。其中男性42人,女性54人,分别占44%和50%。这说明在道教信徒中,女性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14.
《天风》1995,(2)
祝愿《天风》在今后五十年向信徒及时提供更多的灵性上、思想上的粮食,受到更多信徒的爱戴,读者继续倍增。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5,(7)
<正>当下的中国教会拥有大量在不同教会间流动,而不归属于任何一间教会的信徒。如何看待这些流动信徒?本文希望与主内肢体做一点探讨。一、为何会有流动信徒1.信徒在自己的教会受伤,游走而寻找疗伤。有些信徒原本隶属某教会,但可能在教会有了痛苦的经历,从此不想去自己的教会,而到处游走。他们或许是真诚却遭遇挫折的信徒,需要教会挽回。2.信徒因工作的调动,以致不能委身某一教会。有些信徒工作地、居住地都不稳定,常随  相似文献   

16.
在教会中老年信徒占了一定的比例,老年信徒一般来说有敬畏主、爱主等等的特点,是青年信徒应该学习的榜样。但是有相当数目的老年信徒(尤其为城市里的老年人),身体都不大强健,甚至有各样的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肺气肿、糖尿病、关节炎等等,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平时缺乏身体锻炼。好多老年信徒在青壮年时就不锻炼,何况到了年老更无力去注意了,好多老年信徒患了病以后,身体衰弱无  相似文献   

17.
钟向阳  邝桂荣 《天风》2001,(7):12-13
基督教河南堂位于海珠区洪德路洪德五巷23号,原名洪德堂,属中华基督教同寅会。该堂始建于1890年,1981年改名为河南堂至今。 河南堂的人员由同工、执事、义工和信徒四个层次构成。“同工”包括牧师、传道,“执事”则是被按立的信徒,“义工”顾名思义是义务在教堂帮忙的信徒。堂委会是教堂的管理机构。堂委会下设教务组、总务组、财务组、妇女组、青年组、儿童组、探访组、慈善友爱组等事工和谢以信活动中心。堂委会三年改选一  相似文献   

18.
前几年,在三门峡地区一个偏僻乡镇发生了一件奇事。夏天,收麦的日子临近,当时这个乡镇有信徒200多人,有一位“传道人”就给信徒讲“世界末日”的事,他告诉信徒说:“耶稣马上就要来了,  相似文献   

19.
严青 《天风》2004,(6):23-23
传道人应该作信徒的榜样。保罗说,首先是在言语方面。传道人在教会第一要紧的是,作话语的执事。讲台上的工作就是话语的事奉,讲台下的教会生活,与信徒的交通、同工之间的话动,也是靠言语来传递我们内心世界,正所谓的"言为心声"。另有一个更为要紧的是,信徒对待传道人所讲的话不分台上台下,换言之,传道人在台下所讲的,信徒也在留意。  相似文献   

20.
金丽琴 《天风》1996,(9):14-15
苏州市基督教两会长期以来一直重视义工培训工作,自1984年至1995年市两会共举办了6期培训班,培养义工170人次。经过培训的义工绝大部分在当地教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市“庄稼多、工人少”的矛盾,义工成为我市办好教会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队伍。 随着形势的发展,教会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是如何提高信徒素质。改革开放和党的宗教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信徒人数增长较快,但初信的信徒往往信仰上素质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