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的权利与地球环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一个有规律的过程,人作为自然的产物、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其存在和发展也必然是合自然规律的.从理论上说,人的存在和发展本不应该破坏自然的存在和发展.但现实却相反,诚如许多研究者所预言,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会带来地球环境发展的“限界”.或许这是最不愿承认的预言,因为谁都明白地球环境的“限界”也就是人类自身的“限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保护地球自然环境,使地球环境的存在成为一个无限界的发展过程,同时这也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持续性.但是保持自然环境并不意味着人不再对之改造和利用,因为人是在改造环境中才成其为人并获得存在和发展的.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既要改造自然又不破坏自然,即在改造自然中实现保护自然发展的目标,这也就是所谓的“人与自然共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农业、林业等各方面的生产力也是齐头并进,迅速发展,在这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代,乱砍乱伐,随意破坏等破坏环境的现象随处可见,日复一日,等到资源枯竭,只会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无法持续地进行资源供给,最终危害的是人类自己,使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所以,人类要认清现实,坚持发展可持续道路,进行生态化设计,这也是人类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经济主义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主义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经济行为 ,个人幸福和社会福利绝对依赖于经济增长 ,科技进步可保证经济无限增长。但人的许多行为都不是经济行为 ,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 ,生活幸福就不再依赖于经济增长 ,科技也不能保证经济的无限增长。科技不是万能的 ,科技进步不能使人类随心所欲地改造环境 ,也不能把人类带入只有幸福没有痛苦的天堂。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得越强烈 ,受到的惩罚就越严厉。经济主义的可行性 (现实性 )不是与自然规律相符合的可行性 ,而是顺从贪欲的可行性。生态学和现实的生态危机都表明经济主义所指导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经济主义在中国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但中国不能允许经济主义泛滥 ,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伦理责任与生态环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人类即将进入 2 1世纪 ,这决不仅仅是一次一般的世纪转折点 ,它将是一个对人类自身命运如何发展的重要时期。当前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 ,人们对大自然的开发和利用 ,也愈来愈向纵深的方向发展 ,随着人的欲望的增长 ,人们向自然界的索取 ,也愈来愈无止境。环境的问题 ,已经从资源的破坏、水和空气的污染 ,发展到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一些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正在不断地重演。由于无限制地运用现代技术 ,追求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加 ,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消耗 ,人类怎样继续生…  相似文献   

5.
我没读过姓氏起源考一类专著,不知道人的姓始于何时。不过,人类从原始群体混沌不分状态,终于有了姓,应该看作是一大进步;虽然最初或许只是氏族集团的某种标志,但这也可看作是人类自我意识发展的一  相似文献   

6.
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的主体性视角,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沙文主义”的区别。人的主体性是指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性。人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受着两种自然必然性的制约,从而形成人的主体性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我们不能否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特殊地位———主体地位,而一概地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我们反对的是,片面地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对自然采取狭隘实践态度的“人类沙文主义”  相似文献   

7.
环境悬崖是指环境因持续超强外部压力推动突破生态临界点而滑向自我崩溃的进程状态。目前,"竭泽而渔"的经济发展运动指向对环境造成持续超强压力,推动环境突破了自身生态临界点,以全面失性的它在方式展开逆向编程;并且,现行经济增长模式统摄下的单向环境治理方式又加速了环境逆向编程。正是这两种持续增强的惯性力量将环境推上了悬崖。面对此状况,其可能解救的根本方式是向环境学习,尊重环境的自性智慧和自在力量,有限度地发展经济,让环境休养生息,自修复其生境功能。  相似文献   

8.
论环境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环境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任平赵文(苏州大学管理学院215006)一、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本世纪末对世界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人口膨胀、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贫富分化悬殊、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等一系列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正道家生存法是一种利用道家道教的养生法,通过保持身心无为自然的状态,摆脱人类至上主义的思维方式,与宇宙共生的生存之道。道家生存法也是教导我们不应该惧怕天灾的威胁,消极地在恐惧中生存下去,而应该快乐、积极地度过每一天,积极地迎接未来的生存之道。这种生存方式并不意味着人类只是放慢破坏环境的速度,而是人类下决心回归到无为自然,与道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0.
自从有了人类及人类劳动以后,自然界原有的天然物质循环系统就被改变了。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日益严重,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能量变换的裂缝日益增大,生态危机不断加剧。究其原因,根本就在于资本的扩张和资本家无限追求利润的贪婪本性。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所造成的各种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基础上,指出在生产过程中应该将排泄物再利用、减少废料、清洁生产等。这实际上已经说明了现代循环经济思想的核心,即资源再利用、废物减量化、清洁生产等。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具有重大的伦理价值,它的提出明确了人类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新转向,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兼顾经济、生态、社会等多重效益;循环经济内在地要求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预示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有利于愈合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过程中产生的巨大裂缝,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解。  相似文献   

11.
科技发展与当代环境科技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长期以来 ,由于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复杂矛盾 ,一些人和社会势力的科技发展视野只是局限于科技自身 ,而置生态环境于不顾。科技发展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生活的同时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广泛而深远 ,并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这种负面影响甚至危及人类生存。如核武器有可能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产生毁灭性的破坏 ,使地球进入核冬眠状态。这种情况表明 ,科技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发展相匹配和协调 ,当代科技发展需要环境科技观作为方法论指导。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当代人的发展 ,而且要考虑到后代人…  相似文献   

12.
文化经济、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马云驰 《学海》2007,1(1):195-199
文化经济意味着经济发展的基点和目标都已经从资本和利润回归到人的立场,因而更有利于人的自由与解放。其所蕴涵的深厚的人文和伦理底蕴为经济也为人类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更为光明的前景。企业社会责任可以说是人类经济发展到文化经济阶段对企业的必然要求。它不仅可以使企业获得文化道德的长久生命力,而且也能使企业从根本上融入文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立起来之后,经济发展就成为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这一历史趋势的内在的本质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经济必须是一种发展型经济。 一、发展型经济的特征 人类的历史是一个不断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面貌不断发展变化的基础;人类物质生产力的增进,是人类社会历史进化的一般条件。  相似文献   

14.
对传统文化的“剔”与“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与自己的社会政治背景及文化背景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经济发展特色。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亦不可免地受到传统文化影响,打上它的烙印。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包括的内容极其丰富,范围极其广泛。但是应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儒家学说。故而,探讨传统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应以儒学为探讨的主要对象。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经济发展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但是,自从进入Zo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现代经济的兴起,为推进中国经济进步而努力的志士们察觉的…  相似文献   

15.
追求自由是人类永恒的一个话题,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不断征服自然,人类也从最原始的自然中解放出来获得自由,但人在获得自由和独立之时也是以打破已有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为代价的,这时人便会感到彷徨和孤独,于是使会产生一种无能为力感和焦虑感。面对这种困境,个体便会选择逃避自由,逃避自我的本性,产生破坏心理或者与其他势力相结合来打破现存的格局。本文通过分析弗洛姆“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来分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困惑心里,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治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意味着要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财富的积聚,还意味着要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还折射出政治价值的变迁,从整体上来说是由注重物化目标转而开始关照人的目的性与人的发展。而具体来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蕴着一些良善的政治价值目标:人的独立尊严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蕴的首要的政治价值;而人的自由发展不仅是人的独立尊严的应有之义,也是后者实现的基础;社会公平正义则是人的独立尊严与自由发展的基本要求;民主参与是人的独立尊严与自由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作者认为,当代印度的"城里人"身份应在既有的世界观———如包容观以及与之相对的主张排斥的观点———语境中去理解,应在从"道德"方面而不是从目的方面去诠释合理性的语境中去理解。作者主要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是否能够脱离开与"城市"普遍相连的物质特性来定义"都市"?是否有一天可以把"城市规划"定义为生活方式?在思考一个城市及其人口、经济乃至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式时,是否可以脱离开对国内政治、世界经济和环境变化对全球非城市地区的治理或影响的分析?作者最后指出,我们应该回到作为整体论学科的人类学上,应该回到下列观点,即城市、乡村或其他类别都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在人类和社会史上是盘根错节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一年一年地逝去,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地提高、消费水平及享受意识也在增长,各个年龄段的人也在不断地替换。一代代的青少年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是未来社会的主力,所以对青少年的培育及塑造是相当重要的,未来的社会交在他们手中,可相对地,他们又生活在当今的社会状态中。我们怎样栽种、培植他们,将来也会在他们身上收获相应的果实。在这个“变”的社会浪潮下,生活在变,环境在改善,人心也在变,什么都是讲“提速”,可最应提速的是人的素质。在受造界,环境可变,可改善,但唯一不变且应该提高的是…  相似文献   

19.
环境伦理学中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环境或生态伦理学的讨论中,如同“非人类中心主义”有种种不尽相同的观点,“人类中心主义”也可能有各种不完全~样的理论看法。已经有许多作者就其所持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做了说明,我也曾撰文表明过自己粗浅的看法(见《哲学研究))1995年第4期)。我认为,所谓伦理学,就是研究人际关系的一般规范或准则的学科,而生态伦理学或环境伦理学应该是研究涉及到生态或环境问题的人际关系原则的。这与有的“生态中心主义者”认为环境伦理学研究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或人对其它生物物种的道德原则的看法是不同的。但是我想,从人…  相似文献   

20.
工业文明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环境)的面貌,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看法:原来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现在被“物”化了;人类在不断增强认识和控制自然的能力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观便为世界环境运动所称道,甚至被簇拥为一面环保旗帜。问题是,这面旗帜能够引导人们克服现代环境危机吗?它本身有过弥补中国古代环境状况的业绩吗?它的实际效用往往语焉不详。事实上,支持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口、耕地和农耕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