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辛塞波 《美与时代》2013,(5):126-128
建筑教育呼吁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办学模式和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当前,一批艺术院校的建筑学专业相继创立,突破了建筑教育的单一发展模式,为传统建筑学教育以工程技术为主导的教育体系充实了新的血液。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多元化显现,横向构建和拓展了建筑教育人文素养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塑造与个性发展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人文教育是实现来华医学留学生教育目标的必经之路和内在要求,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题中之义。目前我国来华医学留学生人文教育体系存在课时总量偏低、系统性不强、合格师资匮乏、缺少针对性设计、重视程度不足等突出问题。对此,结合天津医科大学现有人文课程教育体系及实践经验,提出应当从明确人文教育理念、确立人文教育目标、丰富教学资源、推动教学形式多样化等方面着手加强来华医学留学生人文教育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完善医学人文教育评价体系是保障和促进医学人文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阐述了医学人文教育形成性评价的内涵、功能及哲学基础,以及医学人文教育形成性评价的主体性、互动性和过程性。据此特性,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构建了医学人文教育形成性评价两级评价指标及观测点,并探究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方法,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及将医学人文教育形成性评价嵌入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评价方案设计、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实施、反馈调控及元评价四个阶段加以实施的路径,尝试构建完善的医学人文教育形成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医学生对医生职业形象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某医学院校一至五年级615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医学生对医生职业形象认知总体得分高,"外在形象"、"专业形象"评价相对较高,"服务形象"、"道德形象"评价相对较低,年级、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意愿与医学人文教育重视程度对医生职业形象评价有影响(P0.05)。建议完善医德教育方法、内容与环境,构建全过程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多路径内化医学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大均  胥兴春 《心理科学》2005,28(6):1418-1421
近20年我国教育心理学空前繁荣,不但学科体系13臻完善,其研究成果从多方面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学科体系构建、研究领域拓展及研究取向的中国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二是为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是为课程教学改革奠定了心理科学基础;四是致力于为中国当代教育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心理发展与教育》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1985年创刊,主要发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领域的高质量研究论文。《心理发展与教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来源刊;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来源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来源期刊;南京大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医学人文领域在理论研究、实践层面和方法学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医学与人文的全面"整合"成为新世纪医学人文实践的趋势。"数字人文"、"数字职业精神"、"健康人文"等新概念的提出,进一步拓展了医学人文研究的领域与实践的范围。我国目前医学人文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存在理论建设缺乏深度、实践层面与临床联系不紧密、缺乏系统研究等问题。建议加强学科体系顶层设计,形成中国医学人文的学术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8.
强化人文医学教育已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宁夏医科大学致力于强化人文医学教育.改革人文医学教育教学模式,强化临床教学阶段人文医学技能培养,建立人文医学专业技能培训基地,统筹校园文化建设和第二课堂,构建人文医学教育体系.强调专业课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功能,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和人文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9.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艺术鉴赏课内容引入高校教学体系,不仅能丰富高校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而且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都未将"非遗"的内容列入高等教育体系,导致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脱节。要构建完善的"非遗"课程体系,就要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观念、教学实施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0.
第三军医大学针对医学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两张皮"的现状,探索在考试中医学人文素养评价方法改革的途径和方法。以设置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医学人文独立考站为着力点,围绕医患沟通能力这一核心素养评价指标,精心设计符合临床实际的案例库,采用统一培训的标准化病人和临床中常见设施构建标准化场景,开展了医学人文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改革较好地发挥了考试在强化医学人文与医学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过程中的诊断、反馈、激励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引入"场域论"原理,通过客观分析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缺位、探求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应然效果,提出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教育场"的语境下构建医学院校、实习医院、社区、公益性教育基地等各方协同运转的人文素质教育场,达到联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2.
引入"场域论"原理,通过客观分析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缺位、探求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应然效果,提出了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教育场"的语境下构建医学院校、实习医院、社区、公益性教育基地等各方协同运转的人文素质教育场,达到联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与医学本科生的医学人文教育相比,医学研究生的医学人文教育普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不能形成有效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研究生导师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往往处于严重的缺位状态。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缺少明确的教育培养目标,缺少有效的教育主导平台,缺少必要的教育培养合力。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针对医学研究生自身的特点,构建适应医学专业需求的教育联动体系,优化注重精神引领的医学人文环境,提升强化实践融入的人文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4.
郑清 《美与时代》2021,(3):7-10
四川白鹿镇历史悠久且旅游资源丰富,经过汶川大地震后的重建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文章以天主教修院教育体系为切入点,探索白鹿镇教会书院的建筑发展历程和艺术风格,以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即领报修院这一遗存建筑的历史沿革和建筑特色为研究重点,进一步发掘当地宗教人文资源,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城镇发展提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初中即将迎来新一轮教育人才培养方式和课程的变革高潮,而拓展性课程开发实践必将是这一浪潮的重要改革形式。目前,初中阶段的拓展性课程开发实践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面临一些突出难题,这需要继续探讨构建拓展课程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拓展课程开发实践的深层次研究、增加拓展课程开发实践师资引进和培养力度和筹集必要的拓展课程开发实践经费。  相似文献   

16.
正尊敬的先生/女士: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17"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庆祝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建院60周年,加强全国哲学界的研讨和交流,增进全国社科院系统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所长之间的工作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决定于2020年7月3日—5日在贵州贵阳联合召开"首届全国哲学论坛暨全国社科系统第31届哲学大会",诚邀您惠赐佳作、拨冗参会。一、会议主题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二、主要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研究;中国现代性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哲学思考;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17.
当前卫生高职医学人文教育不同程度存在教育理念失衡、教学模式僵化、教学失效等问题,医学人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应在树立人文教育核心价值观、优化课程内容、革新教学方法、拓展实践教学渠道、推进医学人文教育全程化等方面努力,以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增强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8.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院(企)合作、医教结合"的机制下,通过校内、校外协同育人方式,以三个课堂(校内课堂、课外活动以及职场)为途径,通过"校院共育、专业培育、课程教育、校园蕴育"四个维度,建立全程化、全方位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吸收来自不同人文社科领域的师资,丰富医学专职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双师双能"医学人文教育团队;创建医学人文教育网络平台,实现知识传播、实践评价、案例学习和师生互动等功能;融入行业、企事业单位职场文化和真实场景,建设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基地,探索建立医学人文校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学海》2019,(1)
从普遍性角度看,任何一个学科建设都应遵循基本的"学术逻辑",这一逻辑主要表现为:从阅读到发表的独立研究,以及这一独立研究需要拓展到两个场域,一是在教室中展开的教学活动,二是参加学术会议与进行学术对话。另外,任何一个学科建设的核心乃是形成"师生学术共同体",而终极目标就是构建"学术流派"。从特殊性的角度看,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必须在学术思想史、概念体系与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等方面加以强化。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医师人文执业能力"的概念,认为培养该能力是现代医学教育的潮流,是新的医学模式对医师素质的要求,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迫切需要,是基于病人的需要;最后提出有关培养医师人文执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完善人文医学课程的设置,发挥专业教学的作用,营造良好的人文医学教育氛围,创建医学人文教育的平台和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