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彤冉  施建农 《心理科学》2007,30(1):134-135,172
“知道自己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这种“元认知”能力被看成是人类最复杂的认知能力之一;目前学者们对人类的元认知能力进行了比较深入地研究,这时人们不禁会问:这种普遍存在于人类身上的基本认知能力,在动物身上是否也同样存在呢?一些学者做了实验研究加以考察,并提出两个相反的观点;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在这样的争论中不断发展,通过对动物元认知模式的研究,科学家可以回答这一问题并试图描绘出动物进化的图谱,以及认知因素在物种进化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从物种学角度探讨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起源提供了很好的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2.
放牧心灵     
心灵犹如寄居在我们身上的一种驯良动物,以我们的躯体为圈,以我们的年岁为寿,在岁月的草地上觅食、嬉戏、成长。作为它的主人,我们终身都在放牧。如果你的心灵像骏马,刚柔  相似文献   

3.
看动物世界,看惯了非州草原上陆地动物的厮杀,却不曾想,在海洋世界,鱼类的厮杀,一点也不比陆地上的动物逊色。在南美洲海域,大约生活着100种锯齿鱼,其中有一种叫猛鲑的锯齿鱼最为凶猛。猛鲑身长大约50厘米,身上长满了锋利的锯齿。虽然它个子不大,但敢攻击比它体形大上百倍的鱼类。如果碰上鳄鱼,它们会蜂拥而上,只一眨眼工夫,鳄鱼便被猛鲑切割成无数小片,再过一会儿,那些小片就进了猛鲑的肚子。  相似文献   

4.
漂泊的船     
一棵百年老树,訇然倒地之后,便化为一条木船。这是我的一个梦想。在我的思想里,船是一种生命活跃的“动物”。它的身上,既有牛一样的朴实耐劳的品质,又有鹰一般的不畏风雨,搏击长空的勇气。  相似文献   

5.
宋維真 《心理学报》1959,4(5):41-52
五十年前巴甫洛夫曾在动物身上造成实驗性神經症。他发現引起动物实驗性神經症的因素主要是在外界強烈的或长期持續的刺激下引起高級神經活动过程的过度紧张,并导致它們的破裂。这种破裂正如巴甫洛夫所說的:“表現在两种过程分別削弱或同时削弱中,表現在混乱的神經活动中”。当然,这种在实驗过程中引起神經症的原理,也可作为进一步探討人类神經官能症生理机制的理論基础。巴甫洛夫也曾提到过,在狗身上进行的此种实验研究是理解“人类神经病的电切近和电基本的根据”。根据我们的调查,目  相似文献   

6.
好莱坞电影《疯狂动物城》展示了对乌托邦思考的不同维度,它将乌托邦作为一种实存形态加以叙述,而非如传统乌托邦叙事中那样将乌托邦设置为未来形态。通过这一实存叙事展示了对动物乌托邦世界三个致命敌人的思考:动物野蛮化、族群分裂、阶层固化。它们是动物乌托邦世界的三个致命的敌人,只有通过朱迪身上展示的信心、勇气和公众领域良好的引导才能有效地克服它们。动物城作为非自然存在的"编织物",本身就面临着自然界和非自然界的双重夹击,它体现为城邦之外的"午夜嚎叫花"和城邦之内的权力侵蚀,二者叠合在一起会"溶解"城邦这一伟大的"编织物"。由于自身的限制,"动物城"这一乌托邦不可能是完美、永恒的,其存在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乌托邦的意义在于对现实的超越,它将在尝试一切中获得永生。  相似文献   

7.
视而不见     
每个人身上都带有钥匙,少则几把,多则十几把,每天掏来掏去,最少要用两次以上。但你是否留意过,这其中有你永远都不再用,但依然会挂在你身上的一些无用钥匙。据世界趣味组织调查,有些钥匙尽管永远都没有了用处,但它依然会被人们带在身上,少则  相似文献   

8.
习得无助感理论发展研究的简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志军  钟毅平 《心理科学》2003,26(2):374-375
习得无助感 (learnedhelplessness)是近年来西方动机研究中的一个焦点 ,它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 ,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自六十年代Seligman提出后就引起了许多心理学家的关注 ,并在多个领域开展了研究。1 以控制性为基础的早期理论在Seligman提出“习得无助感”之前 ,已有心理学家发现了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 ,并把这种现象当作一种烦恼或动物病理看待。它的提出源于Seligman&Maier(1967)对狗的实验 ,后来在其他动物和人类身上也发现了这种现象 ,发现了…  相似文献   

9.
“鲁侯莫”阿拉伯语“来哈莫”的复数名词,“肉类”的意思,指各种动物身上的肌肉。进言之,肉类一词包括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飞禽身上的肌肉。水生动物,普遍用不着屠宰就可以食用。《古兰经》里有“海里的动物和食物,都可以食用,以利于你们和旅客”(5:96)的明文。这里“旅  相似文献   

10.
正在广袤的自然界,生长着一种全身有刺、外形长得像纺锤的植物,它就是苍耳。苍耳是菊科植物,身上长有刺,刺呈弯曲倒钩状,形如刺猬。苍耳最喜欢挂在经过它的各种纤维上,比如动物的毛发和人类的衣服上,是令人讨厌的一种小果子。丑陋的外表,果实有毒,再加上没有观赏的价值,并且还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使得农人们在野外砍柴、放牧时,常常会避开它。苍耳虽然令人讨厌,但它却可以抵抗干旱,是开拓荒山野岭、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苦恼烦闷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外界,必须正视;而大多数困扰则源于内心,这就是所谓“自寻烦恼”。有一个和尚,每次坐禅都幻觉有一只大蜘蛛跟他捣蛋,无论怎样也赶不走。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师父。师父让他下次坐禅时拿一支笔,等蜘蛛来了在它身上画个记号,看它来自什么地方,和尚照办了,在蜘蛛身上画了一个圆圈,蜘蛛走后,他安然入定了。当和尚做完功,睁开眼睛一看,那个圆圈原来就在自己的肚皮上。可见,许多我们推给他人或外物的过失,毛病竟在自己身上。当然,这种来自自身的困扰我们往往不易察觉,更难以用笔“圈”定。天…  相似文献   

12.
致命的习性     
正习性,是在某种条件或环境中长期养成的特性,一般是有利于适应环境而生长的。但一些偏执型的习性却是致命的。西伯利亚的银狐有一种洁癖,它十分爱惜自己那身洁白的皮毛,只要身上沾了水珠、草叶什么的,它就会用舌头舔得一干二净。当地的猎人十分了解银狐的这个习性,他们在银狐经  相似文献   

13.
丑鼻与命运     
造物主在造大象的时候,一时疏忽把大象的鼻子拉得又大又长,使大象变得奇丑无比。它想为大象重新造一个鼻子,但是转念一想,世界上已经有很多美丽的动物了,比如老虎、长颈鹿、天鹅、孔雀等,也应该有一些丑陋的动物才是,这样会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于是,它决定让大象接受丑陋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我曾读过一篇印度小说,讲的是:一种巨蟒,喜吞尸体。人若想猎到这种巨蟒,就在身上涂满油膏,装成"尸体"。当油膏散发出特别的香味儿将蛇引出洞吞食人时,人再用刀削掉蛇的头,进而捕获它。一个少年采用这种方式捕杀时,因一只小蚂蚁钻入他的鼻孔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而丧失了性命。狡猾往往是弱类被生存环境逼迫出来的心计,而人却不同。人将狡猾的能力用以对付自己的同类,显然是在人比一切动物都强大了之后。当一切动物都不能再  相似文献   

15.
花鸟画题材种类繁多,不仅仅是花与鸟,它几乎攘括了所有的动植物,以及一些静物器具等。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古代花鸟画家们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除了画家们喜爱的花鸟鱼虫等,一些畜兽等动物也是画家经常描绘的物象,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万物生长的世界。中国当代花鸟画家们不仅延续了古代花鸟画中繁杂的动物题材,而且在其选择上愈加宽泛。这些题材在当代语境的影响下,被画家们赋予了另类的气息,也可以说,当代画家们更为自我,用一些富有自我个性的当代图式来展现这些动物题材,给了我们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作画者的四幅图画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作画者把魔法师定位为男朋友,或者反过来说,她把男朋友定位为魔法师,这对作画者理解自己的亲密关系非常有意义。她希望男朋友具有魔法,能够满足她的心愿;她希望自己的爱情像是在魔法世界中那样完美甜蜜;她希望自己关于理想爱情的想象能够全部实现。把男朋友定位为魔法师,其实是把全能感投射在他人身上。在婴儿身上我们会看到极端的全能感,婴儿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围绕着自己在转。在成人身上也会有残留的全能感,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幻想,大部分情况下,如果全能感不损害我们的现实检测能力,它就是健康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动物权利的激进的平等主义观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自认是动物权利的捍卫者──是动物权利运动的一部分。在我看来,这个运动力图实现一系列目标,包括:1,完全废除把动物应用于科学研究[的传统习俗];2,完全取消商业性的动物饲养业;3,完全禁止商业性的和娱乐性的打猎和捕兽行为。我知道,许多人都声称,他们相信动物的权利,但他们不赞成这些目标。他们说,工厂化的农场是错误的──侵犯了动物的权利,但传统的动物农业无可指责。在动物身上做化妆品毒性测试是侵犯了它们的权利,但重要的医学研究──例如癌症研究却不是。用棍棒猛打海豹幼仔的行为令人发指,但对成年海豹的定期捕…  相似文献   

18.
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极寰  林文娟 《心理学报》2002,34(5):104-108
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 (CIS)模式基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的机理 ,通过大脑对免疫系统进行调节 ,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神经免疫学方法。近 10年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首先 ,条件反射性免疫抑制模型已证实是非常稳定可靠的心理神经免疫模型。其次 ,关于CIS的机制在体液、细胞、神经学方面都有广泛的研究 ,而近年来更趋向于对神经性通路的探讨。而CIS的临床应用性研究也在实验动物身上取得了稳定可靠的结果 ,证实了其未来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潜力  相似文献   

19.
邬勤娥 《心理学报》1959,4(3):48-52
巴甫洛夫学派大都是运用經典的先后对比的方法在狗身上建立条件反射分化的,用同时辨別的方法为数极少。英美学者則都应用同时辨別的方法研究动物对形状、大小、明度的辨別,但解释生理机制时只局限于感受部份,很少提及中枢作用。 早在1911年耶克斯-华生(Yerkes-Watson)創制了辨別箱,研究动物对图形的同时辨  相似文献   

20.
一夜睡眠剥夺对大学生短时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研究了一夜睡眠剥夺对大学生短时记忆的影响。我们在动物身上也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睡眠剥夺对于动物的短时记忆也可能有不利影响,其跳台模式短时记忆受损程度的大小与睡眠剥夺时间的长短有关系。本研究比较了一夜睡眠剥夺对于青年人五项分测验短时记忆的影响,其目的是为探讨睡眠与记忆的关系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