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佛教文化》期刊社接到的读者来信之中,有一种突出现象令编者们越来越注意,这就是读者自发地就一些与佛教有关的现实问题开展理论探讨,主动写文章发议论,对于佛法如何与现实人生很好地结合起来,表现出十分积极的探索精神。其中有两个议论得最多的话题就是——佛教是不是迷信?佛教与气功等“社会热点”有什么关系?这期发表的头一篇《佛教不是迷信》,就是山东省一位具有高级职称的科技专家的来稿,另外从第4期发表浙江李赓扬先生关于佛教与气功的文章后,读者有关这一话题的来稿就更多了,本期也选发了一篇。这些文章都不是“专业论文”,不拿架子,少引经据典,但往往很有动人之处,原因在哪里?我以为就在于这些读者朋友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善于反求诸己、现身说法,不是一听到别人批评就跳将起来,而是首先反省自己对不对,对在哪里?不对在哪里?不是讲些大道理而己,而是以亲身体会娓娓道来。以上这种良好态度我们往往习惯称之为“科学态度”,其实对真学佛的人们来说,勿宁说是“佛法态度”更贴切 。愿我们大家多多反求诸己、现身说法!  相似文献   

2.
补课     
今年第一期《佛教文化》发表“赵朴老与佛教文化”一文之后,我收到了天津许鸿文先生的来信对文中所说:“赵朴老在相当长的日子里,反复提到毛泽东、钱学森、范文澜关于佛教是文化的说法,他说‘一位革命领袖、一位大科学家、一位历史学家都肯定佛教是文化,不是迷信’。”表示不理解。原因是他从范文澜先生所著《中国通史简编》上看到范先生对佛教不仅“视为迷信”,而且指为“蠢国殃民”。这样一个“大谈佛教是戏论的人,怎么会一变成为称赞佛教是文化不是迷信的卫士?”这显然是有了误会。朴老这段话说得次数较多,不少刊物也有发表或引…  相似文献   

3.
“佛教不是迷信,它是一种科学;偏执科学主义和物质主义,反而是对科学和物顾的迷信。”“‘迷信’是人们对佛教的一种偏见,佛教自身面临着现代化的问题,首先必须破除人们对于佛教的偏见。”  相似文献   

4.
高斌 《佛教文化》1994,(6):43-44
我曾因迷信气功而走火入魔,幸得善知识引导学佛修行而走出魔境。其间,读到《佛教文化》、《法音》、《禅》等佛刊上不少谈及佛教与气功问题的文章,也读到许多大德论著中的有关论述,受益匪浅,并曾致函《佛教文化》请求刊登这类专题文章。  相似文献   

5.
止观与气功     
《法音》1989,(3)
早在本世纪初,蒋维乔居士在其《因是子静坐法》及《续编》中,把佛教六妙门、天台止观等作为一种身心锻炼之道,介绍给社会人士,开佛教禅法进入医疗气功园地之端。近几年来的气功热中,佛教禅定从气功、人体科学的角度,被重新认识,气功界把佛教禅定从客观上看做气功,尊佛家禅功为中国传统气功六大家(道、佛、儒、医、  相似文献   

6.
一、楔子近年来,一股气功热传遍中华大地,各种功法纷纷出山,大都自称糅儒释道三家精华而自成一家。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儒之气功是什么?释之气功是什么?道之气功又是什么?这三家气功的精华各是什么?懦、道两家暂且不谈,这儿讲讲佛教之气功。佛教有没有气功?这就是个争论中的问题。“气功”也者,顾名思义,即通过呼吸吐纳,也就是通过所谓“练气”以求达到健体强身目的的一种办法。那么佛教有没有这种气功呢?否定  相似文献   

7.
道家、佛家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子》、《庄子》等道家(教)文化典籍中“清净无为”的人生哲理及“赏善罚恶,善恶报应”等道德观念,是古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源头。佛教在中土的发展中一直伴随着对现实生活至善的追求并与传统伦理不断融合,使得中国佛教善恶观及劝善理论特别丰富。佛教在中国本土化之后,其社会功能也就趋向劝善化俗之道,即以通俗的教化劝导人们止恶从善,避恶趋善。  相似文献   

8.
略论佛教“气功”(二)◇陈星桥(二)佛教“气功”的基本理论如前所述,佛教修行可以用戒定慧三学来概括,若就与气功关系比较密切的当属定学。定即禅定。禅是梵语之略,义译静虑、思惟修,包括止与观两个方面,故止观常被作为禅定的别称。《大乘义章》解释说:“止者,...  相似文献   

9.
尚止 《法音》1997,(12)
佛教“气功”参考书概观尚止气功界通常将佛教“气功”视为气功的最高功夫,因此许多气功爱好者缘于气功而接触和信奉佛教。但由于佛教经典浩繁,义理博大精深,加上某些气功师对所谓佛家功的随意曲解,使他们对佛教“气功”或迷惑不解,或认假为真,或不得其门而入,乃至...  相似文献   

10.
略论佛教“气功”四陈星桥三、佛教“气功”与医疗保健祛病强身乃至怡情养性、延年却老,是各种气功具有的最基本的功用,也是现代气功修炼者共同的目标。佛教徒虽然认为由地水火风组成的四大之身无常、苦、空、不净,但同时也都希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以借假修真和弘扬佛法...  相似文献   

11.
赵朴初居士早就想要编一本科学常识答问的书。但据说他和个别科学家谈起这事时,他们觉得很为难。因为他们认为佛教与科学似乎是对立的。我想这些科学家实在是不大“科学”。(科学的定义是什么?或许大家看法不尽相同,此处暂存不议。)不少人常把科学与迷信作为一对反义词来说,而又错误地把宗教与迷信当作同义词,殊不知迷信一词本来就出自佛教,它的对面是正信,而正信与迷信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佛教中有正信与迷信之分,科学里也有正信与迷信之别。而正信的佛教与正信的科学是完全可以沟通的。在叶至善先生的帮助下,我们编了一本《科…  相似文献   

12.
贵刊1995年第5期刊载的七人谈《佛教图书评论》和刘先和先生撰的《弘法要当机》两篇文章很好,真正谈到了当今佛教的根本问题。吕建福先生讲的:今天的佛教与上个世纪的佛教相比,可以说还没有根本的转变,基本上还是传统佛教的形态,有许多方面是与现代脱节的,是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突出的现象就是民间佛教非常兴盛,而正信的佛教相当衰微。在大多数人,C目中,佛教的形象仍』然是传统的宗教,是迷信,至多也只是“劝人向善”、“安慰亡灵”而已,与时代文化的主流——“科学”是相去甚远的。我认为这种对佛教现实的看法是正确的。我…  相似文献   

13.
“佛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观点。但是,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的80年代初,人们对佛教仍然怀着“迷信”的恐惧与误解,佛教的发展以及佛学研究的展开,步履艰难。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佛教界以及学界有识之士,毅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由于工作关系,我们读到了一部名为《有神论的新载体和新时代、新宗教运动》的书稿,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钟科文先生。 1996年5月,此书以《气功与特异功能解析》为名公开出版。钟科文先生在书中主要批评的是以科学的名义神化、巫化气功与特异功能的现象,并从宗教发生学角度提请人们注意那些打着传统“气功”和“人体特异功能”招牌,宣传有神论的活动。细读此书,不难发现类似今天“法轮功”这  相似文献   

15.
这些年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极为反常的现象。一些地方超出宗教政策允许的范围,出现了滥建庙宇之风。“气功热”、“传统文化热”、“特异功能热”遍及全国城乡,而其中的许多内容是在宣扬封建迷信。一些宣传鬼神迷信的出版物大量出版,充斥街头书摊,看相、算卦、看风水一类的迷信现象沉渣泛起。“一些迷信、愚昧活动日渐泛滥,反科学、伪科学活动频频发生,令人触目惊心”(199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法轮功”一类邪教孳生、蔓延、坐大成势。一些共产党员、党员干部也迷失方向,放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相信迷信邪说、相信有神论,有的人陷入了“法轮功”  相似文献   

16.
1998年6月,国内第一部,也是邪教“法轮功”被取缔之前唯一一部批判“法轮功”的专著──《佛教气功与“法轮功”》,由国家宗教事务局直属的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它既是对佛教界前一时期揭批“法轮功”邪教的斗争的一个总结,也标志着中国佛教界拉开了全面揭批“法轮功”邪教的序幕。 其实,“法轮功”1992年出笼后,李洪志以“最高佛法”相标榜,肆意歪曲、诬蔑、盗用佛教的行径就引起了佛教界的注意和不满。到1996年,佛教界已开始公开揭露和批判“法轮功”。 1996年,浙江台州佛协主办的《台州佛教》月刊连续刊出多篇…  相似文献   

17.
释演相 《佛教文化》2013,(4):120-121
众所周知,《金刚经》是佛教最核心的经典之一,而“有”和“无”则是佛法中最关键的问题,因此,只言片语难以尽述。不过,古印度有句名言,“尝一滴水可知大海的成味”。因此我想,我们可以从一个细小的话题谈起,或许能够见微知著,窥一斑而得全豹!那么,这个话题是什么呢?就是“佛陀到底有没有说过佛法?”  相似文献   

18.
陈坚 《周易研究》2003,(5):55-65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便不断地中国化,至宋明以后,中国化的佛教便完全成熟。作为成熟的中国化佛教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佛教僧人将中国本土经典“佛经化”,以佛教的道理来诠释中国本土经典,形成了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的一个新运动,作为这一新运动的一个典型实例,晚明时期的高僧真可将《易经》“佛经化”,用佛理来诠释《易经》。通过这种诠释,真可不但从总的方面论述了《易经》中所蕴含的佛理,更是深入到《易经》六十四卦的具体卦例中去探索佛理,向人们昭示了《易经》的卦爻逻辑在表达佛理方面所具的特有功能,并使人们得以借助易理来通晓佛理。  相似文献   

19.
赵朴初先生近年来在很多场合强调佛教是文化现象。据赵先生介绍,毛泽东在延安时,有一天和他的警卫员李银桥出去散步,毛泽东说:“我们去看看寺庙好吗?”李银桥说:“有什么看头,都是一些迷信。”毛主席说:“片面片面,那是文化。情吗?那是名胜古迹,是历史文化遗产。”①遗憾的是,毛泽东关于佛教是文化的论述在我国很长时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把佛教视为迷信、落后的思想仍大有人在。在学术研究领域,人们的视野也比较狭窄,虽有人认为佛教是文化现象,但多是一两句现成结论,详细论证的“文章并不多见。本文试图揭示佛教做为文化…  相似文献   

20.
“迷信”这个词广泛地被人应用,大概不是从“文化大革命”之后开始的。虽然“破除迷信”是当时人们的口头禅,但是那多指“现代迷信”。其实,“破除迷信”已经是将近一百年的老生常谈了,迄今人们一听到自己不能相信的事物还喜欢用“迷信”二字驳斥对方,或指责对方的愚昧,而且还喜欢在前面加上“封建”二字,名曰“封建迷信”。要是你反问一句,“什么叫封建迷信?”他也许干瞪眼,说不出什么道道来。因为总爱指责别人搞迷信的人,往往迷信自己就是真理的化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