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轮功是中国当代的邪教组织,与世界上其他邪教一样都表现出强烈的反社会性。尽管如此,仍有一些痴迷深陷其中。为了有效地治理邪教法轮功,挽救痴迷,就必须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其宗教属性和邪教本质进行深入地研究,并据此寻找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相继采取法律措施,对“科学教”、“奥姆真理教”、“撒旦的孩子”等邪教进行严厉打击。邪教作为人类公敌,在世界上已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对“呼喊派”、“被立王”、“主神教”、“法轮功”等邪教开展查禁取缔斗争,进一步揭穿了邪教祸世害人的真正面目,有效遏制了邪教的发展蔓延,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识别和抵制邪教,正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但在某些地区,一些邪教残余势力仍在秘密活动,恢复、建立组织,散布谣言邪说,蒙骗群众,…  相似文献   

3.
邪教与宗教确是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明晰地将邪教与宗教、特别是将邪教与非法宗教活动加以界定和区分,既是现实理论问题,也是困扰基层办案单位正确执法的症结问题。本文结合近年来各地宗教工作的实际,以及在打击邪教、制止非法宗教活动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提出厘清宗教与邪教;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特别是邪教与非法宗教活动关系的若干关键性要素,并就进一步保护和管理正常的宗教活动、引导和深化宗教领域反邪教工作、防范和处理邪教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预防、治理“法轮功”等邪教,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本文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邪教治理方式的演进过程,对其不足进行了反思,并探讨了新形势下治理邪教问题的对策思路。 陈松涛,四川大学政治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  相似文献   

5.
对外宣传我国治理邪教的经验成就必须要依据国际惯例进行。对于如何预防和治理邪教,国际上很多学者提出了有意义的舆论宣传建议。我们首先有必要了解这些观点,明确西方人如何看待治理邪教的舆论宣传工作。美国学者主张,媒体宣传一定要让公众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宗教,树立一个信仰的  相似文献   

6.
1999年“法轮功”事件给全国人民敲响了警钟 ,邪教已经开始在威胁人们的正常生活。邪教的产生有其必然的原因 ,其后果又是那么可怕 ,不得不使我们要倍加警惕 ,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自我防范的意识。“法轮功”事件的教训告诉我们 :现在不仅要加大打击邪教的力度 ,而且还要继续深入研究邪教 ,本刊下面发表的三篇文章 ,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邪教的成因和解决的对策 ,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 ,增强自己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邪教治理和涉邪人员的教育转化工作遇到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我们的理论研究、理论能力与深入进行反邪教斗争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有效开展反邪教斗争,遏制邪教滋生蔓延,必须充分发挥学术研究及其机构在邪教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准确掌握邪教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从而达到防范未然、标本兼治的目的,最大限度减少邪教的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8.
法轮功是中国当代的邪教组织,与世界上其他邪教一样都表现出强烈的反社会性。尽管如此,仍有一些痴迷深陷其中。为了有效地治理邪教法轮功,挽救痴迷,就必须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其存在、蔓延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深入地研究,并据此寻找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兴宗教发育成为邪教,需要多重要素参与。就外部要素而言,意识形态和法律体系起着决定性作用;就内部要素而言,现世教主、信众、传播方式三者同构,是当代邪教发育共有特点。研究邪教发育过程,不能选取单一视角,而应引入结构思维,通过对邪教发育结构框架内要素的解读分析,全面展示邪教发育过程,为治理邪教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国内关于"邪教"的定义不下百种,但始终没有一个被社会各方广泛认同的统一定义,造成"邪教"界定之难的因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古今词汇演化过程中,同一概念内涵外延的变化导致理解和使用上的差异;二、中西方文明和语境不同,造成"邪教"概念理解上的较大分歧;三、邪教研究主体——研究者的学科背景、行业种类不同,研究客体——邪教组织的性质、类型、发展阶段、危害程度不同,均造成"邪教"的不同文字描述;四、理论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因工作特点和关注视角不同,形成对"邪教"概念的不同文字表述。由于邪教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邪教"概念的非同一性注定作为一种常态现象而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11.
20年反邪教斗争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新时代邪教隐秘性更强、类宗教邪教成为主流、信息化成为邪教传播和攻击的主要手段、弱危害邪教合法化、思想领域的反邪教成为新时代的主要任务、邪教国际化问题更加严重。由此反邪教理论研究,要站在国家安全的高度为反邪教斗争政治定位,站在马克思主义无神论高度遴选反邪教方法论,站在解决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的高度理解反邪教斗争任务,站在科学普及的角度为反邪教斗争脱敏,让无神论者在新时代反邪教斗争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12月2日至3日,由武汉大学国际邪教问题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国际邪教问题研究学术论坛——境外‘法轮功’新形态研究"在武汉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学者有来自浙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长江大学和武汉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长期从事国际邪教问题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吉尔吉斯斯坦、斯里兰卡等国的在邪教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学者。本次会议在学理上强调多元文化比较,在  相似文献   

13.
2005年6月3日,在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本刊召开了一个“关于无神论、宗教、邪教等问题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无神论学会、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反邪教协会、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国家宗教事务局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共10人。会议讨论和交流了当前国内外无神论研究的基本情况;交流了世界宗教发展的基本动向,以及各国对邪教问题的认知态度与研究状况等。会议在交流这些情况的基础上,达到了一个共识,就是在大的国际环境下,三者之间的关联度愈来愈大,无神论与宗教问题、邪教问题的研究,应该加强融合与互补,开拓新的视角与资源,摆脱无神论与邪教问题研究在社会的尴尬局面。通过共享信息与专家资源,共建交流平台,实现优势互补,将研究的成果通过有效途径反映给政府和社会,达到厚积群众防范邪教的土壤目的。以下是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发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探讨网络信息传播和邪教的呈现趋势。在两者出现联姻的社会背景下,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以某邪教综合网站为例进行案例研究,从中挖掘邪教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特征。此外,通过探讨网络环境下一般舆情与邪教舆情的差异,为应对网络邪教提供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邪教的滋生、传播和受害者痴迷邪教都是在心理活动的基础上实现的,心理因素在防范抵御邪教滋生传播上也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别就此作了论证,并从形成我国邪教治理的长效机制出发,据此提出了建立全国性心理救助系统来防范抵御邪教滋生传播的构想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于文化背景和现实国情的差异,中美两国学者对邪教的理解不尽相同。中国学者在论及邪教的识别与防治时,往往更强调邪教冒用传统宗教名义的欺骗性及其对社会和国家的危害;美国学者则较少关注邪教同传统宗教的关系,往往更强调邪教形式的多样性及其在心理生理上对信徒个人和家庭的侵害。然而,两国学者对于邪教的破坏性、封闭性、教主崇拜、强制性劝诱和精神控制等特征的相似论述,不仅为双方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对话中介,而且为扩大两国在邪教问题上的共识和实现打击邪教犯罪的跨国合作提供了可能条件。  相似文献   

17.
邪教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在一些基本概念方面依然未能消除一些模糊看法,中西方之间在此问题上更存在很大分歧。本文从宗教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不同的维度,对邪教进行了剖析,并从中总结出邪教的宗教异端性和社会危害性这两个标志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没有系统研修过心理学的邪教教主,特别是邪教"法轮功"教主李洪志,却十分善于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去大量捕获信徒,并使他们死心塌地地跟着他走。文章以需要理论、心理挫折理论、认识过程理论和群体心理动力理论为代表,又以作者在同邪教的实际斗争中获取的案例揭示了这些理论是怎样被邪教盗用来设置骗局,快速发展邪教组织,驾驭和控制邪教信徒,为自己罪恶目的服务的。文章认为,当邪教教主猖狂窃取心理学理论欺世骗人、谋财害命时,我们也应当针锋相对地挥舞心理学利剑,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迎战邪教,将被邪教捕获的痴迷者解救出来,文章还为此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各地教会要展开区域合作,共防共治,做好反邪工作。邪教对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产生了不少危害,并且已经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安部也曾明确认定了在我国境内出现的14个邪教组织。反对邪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事,政府在打击邪教,社会在揭露邪教,学校在宣传反对邪教,教会自然不会也不能置身事外,为了办好教会,需要做好反邪工作。做好反邪工作,首当认清邪教真面目。教会需要尽可能地在一切合适的场合教导同工和信徒,认清邪教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邪教是一种普遍的病态社会文化现象。综观世界各国的邪教,其存在的共同基础之一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精神控制,不出现精神控制或及时消除了精神控制,邪教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所以,应该实施避免和预防精神控制战略以根治和预防邪教的发生。除了邪教的精神控制,还有其他类型的精神控制,如,准邪教,会道门,巫术迷信,非法传销等。预防精神控制可以收一箭双雕之效。 何谓精神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