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天主教》2010,(4):50-50
网络兴起对懒得进教堂的新一代年轻人来说既能保持宗教信仰,又不用去教堂做礼拜,创造出“教堂2.0世代”。《洛杉矶时报》报道说,网络兴起后,外界担忧年轻一代沉迷网络,也将逐渐失去对宗教的信仰,但结果似乎不然。  相似文献   

2.
大街教堂是地处湘北某地的一个基督教堂。该教堂自1999年成立以来,迅速发展成为当地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基督教堂。但是,大街教堂在当地取得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与其他基督教教堂和宗教管理部门之间发生了诸多复杂的互动现象。本研究在详细阐述大街教堂的发展历程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之上,尝试从"宗教权威"视角来理解这一宗教变迁,并以"宗教权威的建构与表达"为概念工具来把握个案。最后,本文提出了"宗教权威"的定义,并对其加以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宗教活动场所是经依法登记,供信教公民经常进行集体宗教活动的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和其他固定处所。寺观教堂管理是宗教事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法管理寺观教堂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寺观教堂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些考验。依法加强和创新寺观教堂管理,对于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促进宗教自身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宗教活动场所是指宗教徒进行宗教活动的固定场所。在我们国家,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是指寺庙、教堂、宫观或简易的宗教活动点。根据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府和法律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保护各教的宗教活动场所。设置一定量的宗教活动场所,是落实宗教政策,保障宗教活动正常化的物质条件。但宗教信仰自由并不等于可以随意开放宗教活动场所,一些地区滥建寺观教堂,宗教与迷信混杂交织,修建小寺小庙热有增无减,这种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必须坚持合理的原则,以免一哄而起,一放就乱。具体说来:(1)教徒聚居地原有寺观教堂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5.
第四章 宗教活动场所 第十九条 宗教活动场所包括寺观教堂和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 寺观教堂和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的区分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相似文献   

6.
<正>教堂是基督徒过宗教生活的重要场所,作为尘世与天堂、教会与基督的桥梁,教堂亦是信徒社会需求在宗教空间的表达。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批农民进城务工,村民赖以依靠的熟人社会逐渐解体;为此,基督徒村民则以教堂为平台,再造业已习惯并依赖的熟人社会。  相似文献   

7.
中世纪哥特式风格建筑在艺术史中占据着极其关键的位置,尤其是哥特式教堂,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时代价值,彩色玻璃窗是哥特式教堂的重要组成元素,牵引着光照艺术与宗教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力图通过对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建筑彩色玻璃窗的研究,探析光照艺术在宗教背景下的特色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既是实现宗教和睦的基本要求,也是对社会和谐做贡献的具体体现。为推动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保持创建活动的生机与活力,针对当前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宗教局决定,开展以“规范”为主题的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并指出通过开展“规范年”创建活动,促进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宗教》2012,(5):46-47
四、什么是宗教活动场所?答:宗教活动场所,是指经依法登记、拥有相关宗教设施、组织信教群众开展集体宗教活动、为信教群众信仰生活提供服务的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及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属于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宗教事务条例》将宗教活动场所分为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和其他  相似文献   

10.
正第四章宗教活动场所第十九条宗教活动场所包括寺观教堂和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寺观教堂和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的区分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宗教事务部门备案。【释义】本条是关于宗教活动场所分类的规定。本条将宗教活动场所分为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和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两类。其中,寺院包括佛教寺、庙、宫、庵、禅院等;宫观包括道教的宫、观、祠、庙、府、洞等;  相似文献   

11.
<正>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既是实现宗教和睦的基本要求,也是对社会和谐做贡献的具体体现。为推动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保持创建活动的生机与活力,针对当前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宗教局决定,开展以"规范"为主题的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并指出通过开展"规范年"创建活动,促进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规范化。一、清真寺规范管理的法规和制度来源我国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由政府行政管理和宗教界自我管理两个方面组成。  相似文献   

12.
教堂是引领基督徒宗教信仰生活的重要场域。教堂引领的宗教生活主要通过各种基督教仪式表现出来,通过对乡村基督教堂仪式的考察发现,教堂仪式在建立神圣关系的同时,亦满足了传统乡土群体团结整合的需求。乡村教堂仪式,融合了传统关系的经营与宗教互动的意向,增加了基督徒村民的团结感,增强了他们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和心理能量,使得他们以某种程度的群体稳定性适应着乡村社会的变迁。我们对乡村教堂的礼拜、圣餐、婚礼、葬礼、融合性仪式进行分析,来观察这些教堂仪式在维系信徒"与神同在"的同时,又是如何发挥其乡村团结的社会功能的。  相似文献   

13.
中世纪的艺术表现在建筑方面是各种形式的大教堂。其中,以中世纪艺术高峰与末期盛行的哥特式建筑为典型之一,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在哥特式建筑中,彩色的玻璃花窗成为一道独特风景,哥特式教堂台廊、楼廊的取消与侧廊窗面积的增加,使教堂大面积采用排窗,而彩色的玻璃花窗赋予了教堂光线与色彩,使教堂内部充满了神圣和光幻。智慧的工匠以彩色玻璃镶嵌出一幅幅画作,新的艺术形式绽放在哥特式教堂中,为教堂的内部空间营造了浓重宗教氛围和艺术气息,也为中世纪宗教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堂是建立在现实世界的神圣空间,是基督宗教信徒举行宗教礼仪的场所和教徒聚众祈祷的地方。为了显示对上帝的至诚和对“天国”尽善尽美的追求,在漫长的历史上,耶稣基督的信徒们不惜在教堂上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财力,欧洲中世纪不少教堂往往历时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  相似文献   

15.
今年,我们借力《中国宗教》进宗教活动场所工程,结合我市开展的“双创”活动(设立“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指导员”和创建星级和谐寺观教堂),其订阅《中国宗教》604份,发放到市级分管宗教工作的党政主要领导,22个基层宗教工作部门、全市性五大宗教团体和创建指导员手中,做到了《中国宗教》杂志在全市宗教活动场所的全覆盖.同时,大力推广“微言宗教”公众号向基层宗教工作干部、宗教教职人员和广大信教群众辐射.  相似文献   

16.
<正>重庆五大宗教俱全,宗教工作量大面宽。多年来,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与支持下,市民宗委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断推进"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切实为宗教界办好事、办实事,倾力打造宗教文化精  相似文献   

17.
为规范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秩序,将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推向入,2010年1月,国家宗教局颁布了《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下简称《办法》),并于3月1日起施行。《办法》颁布以来,全国各地宗教工作部门宗教活动场所高度重视,主动将落实《办法》与创建和谐寺观教堂活动联系起来,探出一些值得借鉴的有益经验。本期刊发江苏省宗教局、福建省民宗厅、广州市光孝寺经验,希望能对各地宗教活动场所贯彻落实《办法》有所启迪,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是引导宗教界正常开展宗教活动、促进宗教和谐的重要途径,也是促使宗教界加强自身建设、确保宗教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管理规范是和谐寺观教堂的八项创建标准之一,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管理组织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方式民主、管理机制有效、管理措施到位、财务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19.
论哥特式教堂所营造的独特道德教育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西方学校道德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 ,宗教教育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宗教教育首先是宗教信仰教育 ,同时也是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宗教信仰与宗教倡导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自觉的信念与行为。在这种内化 ,即促使道德规范自律的过程中 ,作为宗教教育重要场所的教堂 ,通过营造出独特的精神氛围 ,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教堂营造出独特道德教育环境的做法中 ,可以梳理出一些具有普遍价值的因素 ,对我们进行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世界宗教文化形态在建筑造型艺术、宗教礼仪等各方面都各有特点,而基督教因以“颂赞"为祭,以歌唱来抒发宗教感情,表达宗教信念,从而使它的文化形态独具一种审美的魅力。  每当教堂的礼拜开始,钢琴、管风琴奏起,唱诗班唱起了赞美神的诗歌,众信徒也同声歌唱,那虔诚、庄严、优美的歌声响彻教堂的拱宇,回响萦绕在人们的耳际,飘向茫茫云天。人们走过教堂,往往被这歌声吸引,每每驻足侧耳倾听这不同凡响、仿佛来自天上的“福音”;或引颈翘首眺望,试图透过教堂那显得有些神秘的高墙尖顶和色彩斑斓的玻璃窗,穿过一重重拱型的门廊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