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唱是一种团队活动,是集体成员共同参与的一种声乐表演艺术。合唱的声部区分明显,要求高音和低音相互配合协调,各个声部之间是一种内在融合的关系,这就对合唱的共性提出了要求。合唱训练中的共性训练非常重要,一般而言,根据混声合唱和同声合唱的特点,注重发声、音色、咬文吐字和整体平衡方面的共性训练,实现合唱艺术的协调之美。  相似文献   

2.
杨映屏 《天风》2008,(10):38-39
圣乐合唱也是一种典型的集体艺术,其统一性和整体性取决于各个诗班成员良好的素质,要调试好诗班的声音,成员之间强烈的相互配合意识及集体的凝聚力是成败的关键。因而我在带领诗班成员进行训练时,大家都要力求做到:心齐而气息平稳,讲授的声音方法领悟快而声音和谐,才能不断提高训练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     
《天风》2017,(6)
正《圣歌选集第11辑》为弥补中国教会诗班训练材料,尤其是少儿诗班材料的缺乏,本辑提供以二声部为主、三声部为辅的合唱编曲,可供初、中级水平的唱诗班使用。譬如:旋律富有民族气息的由汕头青年作曲家黄彼思弟兄创作的《你使我双脚跳舞》等;美籍华人曾勤生先生改编的女声三部合唱《微声盼望》等;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王茕弟兄改编的童声合唱《桥》,均可在父亲节或母亲节献唱。  相似文献   

4.
米丽 《美与时代》2005,(9):92-93
中国群众性歌咏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历程.但目前的合唱活动普遍存在团体演唱能力低下、各种比赛泛滥、适合合唱的音乐作品偏少等问题.因此,在中小学生中进行正规的合唱训练,既能提高国民的音乐素质、演唱能力,又可以陶冶情操,激发爱国热情,提高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5.
康慨 《美与时代》2007,(10):122-124
如何更快更好地普及合唱艺术,提高合唱水平,关键在于要尽快地培养出一支合格的合唱指挥人才队伍,这就给我们高校合唱指挥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怎样更快、更好地培养合格的合唱指挥人才,已是合唱与指挥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合唱指挥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归纳出"合唱指挥知识、素质、能力几个方面的要求及对应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红 《四川心理科学》2014,(11):151-151
合唱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都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合唱训练能发展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感,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鉴赏水平,理解和掌握各种音乐表现手段;通过合唱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科学的、高位置的发声方法以及各种歌唱技能技巧;通过合唱,加强对学生集体观、群体意识的教育等等,尤其可培养学生的和声感觉。演唱合唱歌曲不但要做到节奏整齐,音调准确,还要做到声音协调统一,各声部均衡和谐,感受“轻、柔、美、高”的合唱表现力和艺术的感染力。我在实际工作当中从以下四个阶段来进行合唱教学,和大家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7.
儿童先天的声音自然、甜美、清脆、稚嫩,具有成人无法比拟之美,按照科学的方法予以训练,便可以使之突破声音初始的自然状态,有效地美化和优化其音域、音量和音色,大大增加声音的艺术表现力.实践证明,童声期不仅能进行歌唱训练,而且是歌唱训练的大好时期.笔者根据多年声乐教学经验,总结出开发自然声区、由浅入深或气息练习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8.
冯晔 《美与时代》2008,(5):87-88
合唱艺术这颗音乐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是全人类音乐艺术高度发展的结果.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在经历三百多年的演化与发展之后,其艺术表现已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把钢琴与合唱相结合,不但可以发挥乐器演奏技巧与表现的巨大潜力,而且也使合唱找到了新颖、广阔的艺术表现天地,形成两者紧密结合、相依共存的有机整体.在合唱艺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钢琴伴奏在合唱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心理状态在整个歌唱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歌唱心理是成功演唱的前提,歌唱活动时心理因素将直接影响到其技巧的发挥,因此,心理素质的锻炼与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同等重要.了解学生演唱时的各种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有利于学生在声乐方面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合唱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其在陶冶人们情操、规范人们的道德品行、提高人们的素质、增强团队凝聚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目前的群众合唱活动中存在着部分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合唱曲目单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合唱的基础训练、拓宽合唱曲目的选择范围、培养群众合唱的骨干人员、加强合唱人员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群众合唱向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梅 《美与时代》2005,(5):66-67
什么是合唱艺术,怎样演唱和欣赏合唱艺术?欣赏合唱艺术首先要看合唱的音准,其次要倾听合唱的音色,第三要注意合唱的声部均衡,第四要看是否准确表达了合唱作品的内容和情绪。  相似文献   

12.
我用这套学具给二年级小学生上《智能基本功训练课》.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训练儿童的概括能力,并把这方面的训练紧密地与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数学结合起来.这样做,收到了较好的势果.  相似文献   

13.
夏加尔的艺术,抒情性地表现了自己生活环境中的人物、家乡、亲人、宗教永远是他画面的主题,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神秘气息,这种与众不同的神秘气息正是夏加尔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4.
"合唱指挥"课程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重要的必修课之一.目前,在基础教育改革逐步推进的形势下,师专"合唱指挥"课程表现出诸多与现代教学目标不符合的地方,制约着师专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马革顺教授其名,也许并不为国内公众所熟悉,但其人,却是中国合唱界泰斗级人物(尽管他自己并不喜欢这一说法).他所写的<合唱学>被誉为合唱指挥界的"圣经";他所作的<受膏者>是中国近现代,以至当代最好的基督教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16.
合唱是一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的综合艺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的合喝艺术如同雨后春笋般迅猛的发展起来,不同于专业的合唱队,群众合唱也日益兴起,本文从合唱队的编制、合唱的声音概念和合唱音准与语言的把我谈谈群众合唱的“群众性”。  相似文献   

17.
声乐艺术是把精练优美的语言通过极富魅力的声音传达给听众,以此引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语言的高度准确和清晰是艺术歌唱的基础,是培养正确的发声方法的保证,声乐训练是基于自然,建立在科学原则之上的.下面本文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咬字在歌唱中对气息的作用,咬字对共鸣的作用,以及良好的咬字习惯的形成和培养.  相似文献   

18.
巴金的中篇《春天里的秋天》(写于一九三二年春天)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专制家庭摧残下爱情的悲剧,是一个“温和地哭泣的故事”,也是“整整一代的青年的呼吁”。小说全篇成功而娴熟地运用第一人称手法,通过男主人公林叙述和描写了他和少女郑佩瑢的恋爱生活、爱情悲剧,笔调柔婉,简洁细腻,抒情气息浓郁,就象一首精妙隽永的散文诗,充满媚人的诗情味。具体考察这种动人的抒情气息和媚人的诗情味的来源,存在于内容、语言形式诸多方面,而各种修辞手法精当贴切的运用,尤其是比喻的运用,则尤有不可忽视的突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晓望 《天风》2010,(9):28-29
世界合唱比赛由总部设在德国的国际文化交流基金会主办,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合唱比赛,被誉为合唱界的“奥林匹克”,业已成为世界合唱音乐运动崭新的最具生命力、最有影响力的亮点。  相似文献   

20.
常柳 《美与时代》2014,(12):119-119
音准对于合唱艺术来说是最基本的问题,它起着协调合唱演唱各声部声线横向与纵向色彩的协和程度。可以说直接关乎合唱演绎的总体水平与效果。但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很多合唱指挥对于音准问题多采用模糊处理,合唱队员对音准的辩听能力的不足等等都直接导致音准偏差,甚至影响合唱意蕴的准确传达。因此探讨音准在合唱教学中的重要性问题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