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穆斯林捐资助学发展民族教育彭年伊斯兰教注重学习与教育,把学习视为天职,先知穆罕默德说:“学习,从摇篮至坟墓”,“良好的教育,乃是父母对子女最大的恩惠”。又说:“你们求学吧!哪怕去遥远的中国。”“求学对每一个穆斯林都是天命”。这些教诲对穆斯林影响是很深...  相似文献   

2.
一位爱国爱教青年阿訇的追求河北省泊头市清真寺驻寺阿訇石同强,现年30岁,出生在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家庭。1986年他入寺随白玉宽阿訇学习伊斯兰经文知识,1992年9月考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深造。在经学院老师们的严格要求及谆谆教导下,他刻苦学习,掌握了较深...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的"和谐"主张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和原则有相通之处,发扬伊斯兰教爱国、诚信、平等友爱和鼓励学习的优良传统,引导穆斯林讲和谐、促和谐,是新时期伊斯兰教工作的重要任务,应当认真研究,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4.
清真女学又称女子经学,是对穆斯林妇女进行伊斯兰教教育的学校,专门为穆斯林妇女设立的学习宗教知识的场所。在中国,以清真女学、女阿訇为代表的女性宗教文化是伊斯兰教本土化过程中较为独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元代穆斯林遍布中国,中原是穆斯林较多的地区,伊斯兰经堂教育最先在中原建立、发展,先后形成陕西、山东学派,其影响范围遍及全国所有穆斯林聚居区。  相似文献   

5.
《中国穆斯林》2023,(3):17-22
<正>1957年7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成立8周年的喜庆时刻,《中国穆斯林》杂志汉文、维吾尔文两种版本应运而生。从此,这本承载着全国穆斯林群众美好心愿的综合性伊斯兰文化刊物,成为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弘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传播伊斯兰教知识、开展伊斯兰学术文化交流、讲述穆斯林爱国爱教故事的新园地。从创刊起,《中国穆斯林》杂志始终坚持爱国爱教、在教言教的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到现在,各族穆斯林人口已达两千万。在伊斯兰文化的各个领域,中国穆斯林人才济济,对世界伊斯兰文化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古兰经》诵读作为伊斯兰文化的一个分支,向来受到各国穆斯林的重视。在许多伊斯兰国家,都经常举办...  相似文献   

7.
中国各族穆斯林都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我国各族穆斯林在政治、经济、文学、天文历法、医药、航海等领域,人才辈出,对祖国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伊斯兰文化典籍中蕴藏有丰富的劝学箴言,催人上进。发掘中国伊斯兰文化典籍中蕴藏的劝学思想,正确阐释中国穆斯林的学习观,不仅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精华,也有利于振兴穆斯林文化教育事业,促进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一、伊斯兰教重视知识和学习作为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古兰经》在许多处经文中提到了知识和智慧,并且从宗教的角度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古兰经》上说:“你…  相似文献   

8.
本刊稿约     
首先,本刊编辑部全体同仁谨向多年来关心、支持、帮助本刊的广大作者、读者朋友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中国穆斯林》杂志自1981年复刊至今,在全国各族、各界人士的亲切关怀下,以她独具特色的伊斯兰文化风貌,赢得了广大读者朋友的厚爱。本刊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平等、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传播伊斯兰文化知识,弘扬伊斯兰教优良道德传统,促进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中国穆斯林》杂志作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倡导慈善、推广慈善、鼓励慈善。慈善是伊斯兰教的起点和终点[1],是穆斯林信仰的完美体现。它既包含在五项基本义务之中,又覆盖了全部,是伊斯兰教内与外、信仰与行动的结合,是穆斯林信仰与品德的展示。一、慈善的含义慈善包括“慈”和“善”,“慈”即仁慈,属于真主99个尊名中的一个,是真主的属性。穆斯林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念“泰斯密”(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目的也是为了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仁慈的性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伊斯兰教经训为基础,对其人才理念和成才之道作了初步的探讨。本文认为,伊斯兰教是一个十分重视人才培养的宗教。《古兰经》要求穆斯林们尊重学者、尊重教师、鼓励求知,并将求知与信仰结合在一起,赋予了学习与人才神圣的宗教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盐亭县伊斯兰教协会充分发挥宗教团体作用,积极为两个文明建设出力,取得可喜成绩。一、爱国爱教。县伊协除协同各寺办好教务外,还认真协助政府贯彻党的宗教政策。每月定期安排政治学习,召开阿訇会议,工作得井井有条。会长还利用讲卧尔兹的机会引经据典,鼓励穆斯林发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要求止恶扬善、助人为乐,注重科学,爱国爱教。  相似文献   

12.
正伊斯兰教的和谐理念对穆斯林做好一名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虔诚的穆斯林,应该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发扬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做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合格公民,这不仅是穆斯林自身的需求,而且是全社会的要求。一、伊斯兰教和谐理念对穆斯林的公民意识的影响伊斯兰教拥有积极进取谋求两世吉庆的人生观,爱国和服从主事者的政治观,宽容中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第七届委员,第八、九届常务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原副秘书长兼《中国穆斯林》杂志编辑部主任、主编龚清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11月16日在北京归真,享年81岁。龚清志同志1924年出生于河南省襄城县一个贫困的回族穆斯林家庭。1943年9月在甘肃省平凉国立陇东师范阿拉伯语专修班学习,后于1946年在北平回教经学院学习伊斯兰教经典。由于他学习努力,刻苦钻研,打下深厚的伊斯兰教知识功底。1949年10月北平刚解放即报考华北革命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西北民委工作。在西北民委工作四年期间曾三次随中央西北访问团赴甘南…  相似文献   

14.
在伊斯兰文明的诸多领域中,宗教教育始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伊斯兰教育不仅是伊斯兰教传播的重要手段,也是穆斯林修身和培育后代的主要途径。在穆斯林看来,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精神培育、灵魂的铸造和品性的修炼。因此,穆斯林历来对教育极为重视,将其视为具有切身利益的日常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那么,作为一种独特的宗教教育体系,伊斯兰教育观具有哪些基本特点呢 ?本文从伊斯兰教育 体系的主要内容出发,分析伊斯兰教育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义务教育观   教育作为传授知识的途径,各个民族在…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中国伊斯兰教的本土经验伊斯兰教在中国经过1300多年的本土化、民族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穆斯林成功协调伊斯兰文化与中国社会及文化间的关系,伊斯兰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尽管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尤其穆斯林的生活习俗(包括饮食、婚姻、丧葬等)与中国传统有很大差异,但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中国穆斯林在强调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国家宗教事务局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了穆斯林散居区伊斯兰教工作座谈会。国家宗教局杨同祥副局长在会上强调:穆斯林散居地区的伊斯兰教工作是全国宗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央19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穆斯林散居地区伊斯兰教上作的形势很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的宗教政策得到厂贯彻落实。二是依法加强了对伊斯兰教事务的管理。三是妥善处理伊斯兰教突发事件,取得了经验,维护了社会稳定。四是伊协组织和教职人员队伍的建设有所加强。五是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  相似文献   

17.
<正>明代中后期,是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由中国穆斯林学者发起的经堂教育、以儒诠经等运动,促进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会通,为伊斯兰教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实践经验。一唐宋时期,来华蕃客及后裔除少部分在官学接受教育外,其余多在专为蕃客设立的教育机构“蕃学”中学习,  相似文献   

18.
马鞍山市穆斯林为甘肃贫困山区捐赠衣物1995年5月,马鞍山市穆斯林在阿訇的倡导下,遵照穆圣(愿真主赐福他)"不关心穆斯林大众事业的人不是穆斯林"的教导,学习伟大真主至仁至慈的德性,发扬伊斯兰教扶危济贫的传统美德,积极为甘肃张家川贫困山区穆斯林兄弟捐赠...  相似文献   

19.
马鞍山市穆斯林为甘肃贫困山区捐赠衣物1995年5月,马鞍山市穆斯林在阿訇的倡导下,遵照穆圣(愿真主赐福他)"不关心穆斯林大众事业的人不是穆斯林"的教导,学习伟大真主至仁至慈的德性,发扬伊斯兰教扶危济贫的传统美德,积极为甘肃张家川贫困山区穆斯林兄弟捐赠...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在德国从恩霖德国是中欧大国,北临北海和波罗的海。面积356562平方公里。人口77986000万。首都波恩。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其次是伊斯兰教,穆斯林人口为400万,其中本国穆斯林5万多人。犹太教徒占少数,约5万人。伊斯兰教的传入德国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