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便的修行法门 擦擦艺术的源流与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擦擦”是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中的一个种类,藏语意为“脱模泥塑”,即捐用模具制成的各种小型泥佛像、佛塔等宗教艺术品。从创作于法上看,擦擦一般可分为高浮雕、浅浮雕、圆雕三种主要类型;从内容和人物造型上,可分为佛塔、佛像、菩萨像、护法神像、本尊、高僧和祖师像等。作为一种方便的供佛和修行方式,擦擦多流传于  相似文献   

2.
印度密宗怛特罗对于藏传佛教有很深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印度密宗的一些类型和宗派,并阐述这些怛特罗同印度佛教以及藏传佛教的关系,主张藏传佛教密宗除了全盘吸收印度佛教金刚乘密教以外,还对于非佛教的印度教密宗以及瑜伽实践亦有学习。藏传佛教是为融合多种宗教思想体系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从整体上看,佛教文献中有小乘经论和大乘经论之别,大乘经论中又有因乘显宗文献和果乘密宗文献之分。密宗文献,又称密续或续部文献,在佛教文献尤其在藏传佛教文献中受到格外重视和专门研究,并具有极其重要的文献学和宗教学价值。本文以藏传佛教高僧布顿·仁钦珠及其《续部总论》为实例,对藏传佛教密续学的建构、内涵及特质作了考述。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汉传佛教界内部,仍有一些人对藏传佛教持一种错误的认识,即认为藏传佛教(很多人俗称之为“喇嘛教”)就是密宗,而密宗,不是神秘莫测,就是异端邪说。因为对藏传佛教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再加上接触到非正规途径的宣传,不少人对藏传佛教的正统性抱有怀疑态度。这些错误认识和怀疑态度,也导致了在对待藏传佛教,包括汉族人学习藏传佛教及汉族地区藏传佛教道场的一些问题上,出现偏颇和排斥。为了说明事实,端正对藏传佛教的态度,以利于今后汉、藏佛教与文化之间的进一步交流,并在更远的前景中,顺应世界佛教不同语系各教派之间互为补充、共同促进的潮流,本文拟从佛教自身的角度和立场出发,通过如下几个问题对藏传佛教的实际情  相似文献   

5.
五台山密宗道场的建立,是从唐朝不空开始的。唐以后的五代十国和宋朝,密宗在五台山似乎没有什么发展。到了元、明、清三朝,由于封建王朝重视藏传佛教,密宗继唐朝之后,又重新兴旺起来。此后,五台山不单单是佛教圣地了,而且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象征。  相似文献   

6.
藏传佛教密宗蔓荼罗艺术探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蔓荼罗艺术是盛行于雪域西藏高原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密集艺术,它不仅以佛教教理身、语、意之所依的重要象征内涵,对藏传佛教艺术中的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等参生了巨大引响.同时,也渗透于藏民族的精神信仰生活和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本文就藏传佛教密宗蔓萘罗艺术的发展源流,种类形武、表现内容、形制构成、宗教象征意义、使用功能及审美内涵等作了较全面的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法音》1991,(5)
藏传佛教最初发祥于西藏中部地区,后来逐渐发展到康区、安多、内蒙、新疆和中原部分地区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苏联、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家的部分和全部地区。作为显、密宗俱全的佛教主要教派,藏传佛教有许多风格各异的寺庙和形式多样的佛塔,仅在西藏地区,过去就有数千座寺  相似文献   

8.
佟春燕 《法音》2007,(9):43-47
藏传佛教汇聚了佛教的显宗、密宗和藏地苯教等内容,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藏传佛教的信奉神系庞杂,除了信奉佛菩萨外,还将祖师、本尊、佛母和护法也作其特有的供养对象,其中又以祖师的供养为首位。本文试对藏传佛教的祖师像谈一些看法,不妥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9.
朱军 《美与时代》2005,(4):32-34
贵霜艺术在中亚文明的历史长卷中占据着辉煌的一页。其中,神像雕刻艺术贯穿了贵霜艺术发展的始终。人们从巴克特里亚、犍陀罗和马士拉三个艺术中心的考古和史实出发,运用历史的发展观和典型的范例揭示出三大艺术中心神像雕刻的相联又各异的风格:现实、多变而丰富的巴克特里亚神像风格,庄重而平静的犍陀罗佛像风格和更加人性化、世俗化的马士拉女神像风格。  相似文献   

10.
黄春和 《佛教文化》2009,(5):107-111
明清两朝,封建统治者为笼络我国蒙藏民族,达到稳定边疆社会的目的,同时也为了满足个人和皇家崇佛祈福的精神需求,皆对藏传佛教大加推崇,或礼敬高僧,或广兴寺塔,或大造佛像,为藏传佛教所作功德无计。在两朝统治者的一切崇佛活动中,雕造佛像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事项。为达到政治和奉佛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1.
潮州开元寺石经幢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亮 《法音》2012,(7):48-50
幢,原是中国古代仪仗中的旌幡,是由丝绸做成的伞盖状制品,顶上装着宝珠,又称幢幡。由于印度佛教的传入,特别是唐代中期佛教密宗的传入,将经或佛像起先书写在丝织的幢幡上。为保持经久不毁,后来改为刻在石柱上,因刻的主要是《陀罗尼经》,因此称为石经幢。[1]石经幢是指刻有经文之多角形石柱,又名石幢,是汉化佛教一种最重要的刻石,属密宗系统。经  相似文献   

12.
藏传佛教,高深莫测;密宗修法,罕为人知。为了介绍藏传佛教文化,满足佛学、藏学研究和佛教信仰者、气功爱好者的需要,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周绍良先生、吕铁钢先生精选藏密经典,编成《藏密修法秘典》,已由华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五册,5000页,影印,精装,定价1060.00元  相似文献   

13.
说起格鲁、萨迪、噶举、宁玛等藏传佛教的派别,很多人都误以为这些由藏传佛教当中分支出来的教派之间有着根本上的区别.甚至矛盾。很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是有·必要加以解释和纠正的。藏传佛教分为密之前译派和密宗后译派两大派系,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旧译派和新译派。那么什么是旧译派和新译派?藏传佛教的众多教派有哪些是属于旧译派,又有哪些是属于新译派呢?简单说吧,七世纪初,藏王松赞干布由印度请来译师始至十世纪末之间.历代所译密宗教法的推崇者即旧译派;而奉行由佛教后宏期仁钦桑布译师以后所译密乘经典的佛教徒即新…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08,(3):55-56
本刊讯2月24日,2008年度藏传佛教学经僧人考核晋升格西拉让巴学位立宗活动暨颁证仪式在拉萨大昭寺隆重举行,在藏传佛教最神圣的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在200多名僧人的瞩目下,僧人丹增多吉、罗桑贡布、江白拉桑、阿旺曲扎获得了藏传佛教最高学位——格西拉让巴。  相似文献   

15.
藏传佛教的判教是判别佛教显密教法次第和高下的理论.多罗那他大师作为明代藏地藏传佛教觉囊派的中兴大师,他通过宗义阐释和密宗经典梳理的方式,对佛教显密教法进行了判释,立“大中观”为自派的“了义”见.这既是多罗那他大师修证体悟的结果,也是当时时代背景下回击藏传佛教其它教派诋毁、维护觉囊派独立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一、密宗前行修法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是一本非常著名的藏传佛教典籍,是宁玛派修行佛法所依据的重要经典,是开始修行所必须的基础课程和重要的修行教法,也是一切密法修行的基础,其内容包括藏传佛教各个教派修行的重要理论和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五台山佛教研究出现新气象,即五台山特有的藏传佛教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在研究五台山文化时,必须面对藏传佛教。学术界触角的延伸,对于深刻理解汉藏佛教在五台山的融合与交流有较大的启迪作用,藏传佛教朝代研究、教派及高僧研究、寺庙及佛像建造艺术研究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研究领域有待扩展和深化,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理论有待升华。  相似文献   

18.
觉域派是公元 1 1世纪产生于西藏的藏传佛教重要宗派之一 ,由藏族著名的女密宗大师玛久拉仲所创立。觉域派的教法 ,主要是以般若波罗蜜多为宗义 ,结合大手印觉法修持的一种法门 ,就是以菩提心或慈悲心来断灭自利心 ,以般若性空来断除我执。故觉域派的教法 ,又称般若波罗蜜多之觉域法或大手印觉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传统佛教而倡导人间佛教的太虚大师,对民国时期的密宗热潮进行抉择,并着力于汉藏显密佛教的融通。在戒律与判教方面,他批评日本密宗,赞扬重视戒律与次第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针对藏传佛教的缺陷,太虚强调树立人间佛教大旗的重要性。他从教理、行持、果证等方面说明显密佛教圆融不二,提倡汉藏佛教互相修学,坚持汉传佛教立足自身以求振兴。  相似文献   

20.
藏族是安多藏区的主体民族,其基本上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然而,汉民族广泛信仰的二郎神在该区域内也有较为普遍的崇拜和信仰。二郎神传入热贡地区后既在神像特征,又在供奉体系、模式,祭祀仪式等方面完成本地化,建构起较为成熟的信仰体系。在热贡二郎神信仰的历史传承过程中,通过与苯教和藏传佛教的长期互动和调适,而发展演变为具有跨族际、多元文化整合的神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