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新认识康德的“头上星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认识康德的“头上星空”叶秀山在康德的墓碑上刻着他《实践理性批判》最后“结论”部份开头第一句话:“有两种东西我们愈经常愈反复思想时,它们就给人灌注了时时更新、有加无已的惊赞和敬畏之情: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①这句话因为它的崇高的境界,学哲学的...  相似文献   

2.
哲学的未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于任何渴望了解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人,研究哲学史也许是最吸引人的事情。因为,建立某个时代、某个民族文化的人类本性的各种要素,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反映在那个时代或那个民族的哲学中。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现时是在学习核心价值观。理解核心价值观.要下大气力。可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据我当前的认识,这三组24个字表述的主张,可能是适应和满足全国各个民族、各种人群在价值诉求上的最大公约数,最广泛的共识;而唯一的底线是"社会主义"。所以也可以说,是在价值观上凝聚民心.团结一致.以反映和保障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方向。因此,它并不要求在世界观和人生观上的一致,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去解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这个民族和那个民族,信神的和不信神的,千差万别,民主自由平等,繁荣和谐。作为共产党的  相似文献   

4.
冯小刚导演的《1942》播出后,受到了极大的欢迎。电影以地主范殿元一家在1942年的逃荒经历为主线,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灾荒与战争的宏大场面。整体来说,电影《1942》向我们证明:在战争与灾荒面前,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扶持共度难关的;在那个命若草芥的年代里,人性意味着平等,意味着爱子情深以及无国界限制的同情与帮助,更意味着对生命的敬重。电影《1942》中所展现出来的人性之美正是我们这个民族在经历过无数灾难后还能生生不息的延续下去的力量之所在,而这也将值得今天的我们去深思。  相似文献   

5.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赫尔德和歌德,诺瓦利斯和格尔瑞斯都已经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东方是一个单一的整体。虽然他们知道东方各民族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性——事实上,欧洲只是在那个时候才通过东方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学的文献真正发现了东方,但这些人透过东方各民族有差异的外表看到了那统一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6.
大唐盛世,究竟给后人留下了哪些不朽的遗产?正如青春英年之于个体生命,往往因其喷薄而发的生命活力与新奇鲜活的经历体验,因而给人以毕生弥足珍贵的回味一样,大唐——那个属于我们整个民族的辉煌青壮年,究竟给今天的我们留下了些什么值得无穷回味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7.
我总是觉得,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伟大的艺术家是这个民族的福份。一切的民族都要生存,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的物质问题,但有什么样的精神生活,拥有什么样的艺术形式,有什么样的艺术家,各个民族就不一定都一样了。外国有的,中国未必有,也不一定都要有;中国有的,外国未必有,也不一定都要他们有。我们不要求西方人也普及中国的书法艺术,出一两个王表之;而必须承认人家有贝多芬、舒伯特是人家的福份,而我们有梅兰芳,也是我们的福份。梅兰芳的艺术中国人崇拜,外国人也崇拜,就像我们也崇拜贝多芬一样。我觉得应该提醒的事是:不要身在…  相似文献   

8.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哺育着伟大的中华民族。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贡献,都有自己的文化,否则它就不能存在。纵观世界,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民族在古代有过光辉灿烂的文化,而后来趋于消沉寂寥;也有的民族近代曾不可一世,而它们的古代踪迹却渺茫难考;也有的民族,曾震铄于中世纪,后来终归没落。可以说,有的民族有古而无今,也有的有今而  相似文献   

9.
“原始赝品”、“旅游艺术”和真实性的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十年来,许多作者已经揭示了潜在于我们那个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想象构造的有关其它原始民族的看法之下的复杂观念体系.在原始民族的表象上既有我们对于野蛮状态和性放纵的幻觉,也有我们对未受侵蚀的理想人性的憧憬.对原始艺术的传统处理一直是这种对“原始人”的混乱描述的一个部分,而最近对原始艺术概念的讨论(如克利福德、普赖斯、托果夫尼克等)对上述状况作出了尖锐的批评.但是如果说近来这批作者无情地剖析了“原始艺术”中“原始”概念上的混乱的话,那么他们中的某些人在遇到其中的“艺术”概念时也变得踌躇了.沃尔夫冈·哈伯兰的说法比较含糊:“我们主要的责任……是使艺术史学家们相信,北美土著民族的‘艺术’是大写的.”萨莉·普赖斯诉苦说,决不应仅在西方人眼里“人种学的对象才被提升到艺术的地位”.而对现代艺术概念的症结有着清楚意识的玛丽安娜·托果夫尼克坚持说:“对认定非洲、大洋洲和美洲土著的制品为‘艺术’这一点的任何挑战……都有与适宜于原始民族的思维方式失之交臂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作为民国时期新华影业公司发行的刊物,《新华画报》具有明显的商业诉求、明星消费、民族立场与现代启蒙等特点。因此,透过《新华画报》这个载体,管窥孤岛时期的电影作品及其相关论述,对于我们今天了解和研究那个特殊年代的新华影业与当时上海影人的理论表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小萌  李正 《美与时代》2014,(12):27-28
服装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外界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它对个人来说可以展现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和品位;对一个国家来说体现了国家的形象和精神;而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特有的民族服饰则是展示了民族特有的文化沉淀,以及这个民族的整体风格。到了现代以来,我国受西方文化影响,服饰设计中电参考了西方设计理念.但是却缺少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无法彰显我们民族的特色。因此对于服装设计来说,我们还要很长的路要走,在反映现代主流文化的同时也要保留民族文化和特色,因此对服装设计中的民族风格进行研究是一份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 我们在从事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要求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对现代化建设有指导意义的新的观念和理论。这意味着,我们在思想文化方面可以而且应该有新的创造。历史上的每个重要时代都产生过那个时代的各种思想体系,在我们现在的时代,思想文化方面的工作也应该着重于新的观念、理论的创造,提出多种思想体系,让人们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加以鉴别、选择和运用。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观念、理论,但都不能简单地搬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季剑虹 《天风》2002,(12):8-9
弗3∶19 王下4∶1—6以弗所书三章告诉我们,在神那里满有一切,他是充满万有的神,在他里面没有缺乏、满有恩典和祝福,不仅如此,他还应许我们,要将他那个满有一切的“满”要充满我们。列王记下四章那个卖油还债的故事,告诉我们:能获取多少油,关键是妇人有多少空的器皿。油的止住是由于没有空器皿而决定的。从以上两处经文,神让我们看到“满”与“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你们要完全     
阚保平 《天风》2002,(5):14-15
我们所读的经文里,耶稣是在谴责法利赛人,批评他们特别喜欢在人面前装模作样,好像自己多么敬虔、多么虔诚,但实际上他们心里都是罪恶。作为一个有信仰的人,他们一切的外表似乎都有了:祷告、圣经又熟、经常禁食,又不做这个又不做那个,但唯独内心没有;耶稣对法利赛人的批评也是对我们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避免像法利赛人一样;他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15.
略论振奋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略论振奋民族精神杨丙安我们经常说:要振奋民族精神,为把我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什么叫“民族精神”?什么是我们的民族精神以及怎样去落实它?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自觉性。“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其谋求生存发展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多作贡献──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长叶选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想,这句话可以形容和表达我们现在的共同心情。按照经学大师们“同门曰朋”的释义,可以说,我们都是师承中华文化门下的炎黄子孙,受“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这一命题的吸引,不远千里,今天会聚一堂,正所谓“同门相习”,“同气相求”,喜悦之情自然溢于言表。因此,我首先要热烈祝贺这次盛会的顺利开幕,并对诸位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次会议,海内外专家学者和有识人士共同切磋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的问题,我认为是很有意义的。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我想最根本的莫过于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文化。一个民族是否对人类有所贡献,其根本标志也就是这个民族的民族文化能否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发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我们中华民族为全人类缔造了东方智慧,创建了东方文明。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华民族不愧为一个伟大民族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她有源远流长的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就在于她有一种由优秀民族文化不断凝结升华而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就在于她有一种由优秀文化培育并由伟大民族精神指引的坚韧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因此,我相信,我们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张尚水同志在《关于专名》一文(简称张文)中,认为专名不表达概念。其主要理由概括起来有两条:第一,一个专名只是代表那个对象的名字.对那个对象的性质来说是外在的。名字和它所表示的对象的关系,是命名关系,是那个对象的符号;第二,专名没有反映那个对象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它没有概念所具有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与从小所受的教育有关,我一直是个有英雄情结的人。对为了理想不惜将生命当火把点燃血性贲张、酣畅淋漓的人与事,总会情不自禁地停下匆忙的双脚施以深长的敬意。而中国科学界不同领域的"大家",在我眼中,他们不仅是国家的精英,更是我们民族的英雄。《大梦飞天——王永志传》中的主人公王永志,是我国当今所有做出过伟大贡献的院士中,最为特殊的一个,因为在他那个年龄的杰出人士中,不是家学渊源即是家境殷实,很少有他那样贫  相似文献   

19.
国学大师钱宾四说过:“一部四千年中国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中国史,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故使中国屡仆屡起,屹然常在。”(见《钱宾四先生全集·双溪独语篇五》)我们民族的这种浩然正气,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根本。 文天祥和他的《正气歌》是这种浩然之气的一个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20.
孤独的密码     
正孤独的时候,我们才能进入自己的心灵,发现灵魂的渴望。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充满了神性,我们只有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才能在虚灵的宁静里感受到她的存在,就如修禅者在入定中,才能看到心头的那个无位真人!孤独的人,不一定有孤独感;如果你的手头有一本书,尽可以读得酣畅淋漓;如果你与孤月相对,尽可以让诗意的音符在朦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