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粗心怎么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少学生在考试中经常因粗心而丢失宝贵的分数。或因书写粗心把字多写、少写一笔;或因计算粗心,运算过程正确而计算结果错误;或因审题粗心,把题意看错……为此自己也很烦恼。那么怎样才能纠正这种毛病呢? 首先要进一步提高对粗心危害的认识。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同学认为粗心是小毛病。  相似文献   

2.
两笔人生     
一笔撇,一笔捺,人字只不过两笔,可写好一个大写的人字,需要长长的一生。一笔写出生时那哇哇哭声,一笔写临终时那欣慰的笑容。生在人世不过短短几十年,生时,自我的哭是向他人证明了我们生的艰辛,他人的笑是迎接我们生命的到来;死时,自我的笑是向他人表白了平生无憾事可揪心,他人的哭,说明我们一生为他人奉献过、付出过,从而赢得了他人的留恋。一笔写浪潮起时的喧哗,一笔写浪潮落时的叹息。人生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只要遇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领悟祸福相倚的古训,筑起人生的码头,何愁理想的船儿不到来?一时失意不要在意,人最可怕的是心志的放弃…  相似文献   

3.
<正>本文提到的“书写”一词,并非专指书法,包含同书法有相同属性的中国画中的用笔,即书写性的用笔。书写即情感表现,而且通过书写的方式心灵处在一种非常自由自在的状态,创造了最纯粹的艺术形式。画贵有诗意,诗意的生成才是作品内容的呈现。一、以“写”入画书与画用笔的相通之处,前人在书画实践中有略多的体会,周星莲云:“字画本自同工,字贵写,画亦贵写。以书法透入于画,而画无不妙;以画参入书,而书无不神:故曰善书者必善画,善画者亦必善书。”  相似文献   

4.
冯慧   《心理科学进展》1987,5(2):66-72
一、问题书写是一种技能,怎样才能提高中、小学生书写汉字的技能,是每一位家长、教师及学生普遍关心和迫切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怎样才能提高钢笔字书写技能?过去一直是强调学生多看、多写、多练,可是有的人虽然天天在写字,却终生写不出象样的字。什么原因呢?这个问题使我们思考。从心理学的观点去分析,我们知道为了成功地掌握某种技能,其主要条件是要有明确的练习目的,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了解练习的效果,合理分配练习时间。  相似文献   

5.
吴永波 《美与时代》2005,(10):92-93
电脑的普及冲击了书写,因此加强书法教育是极为迫切的.在中小学普遍开设书法艺术课程,不仅可以培养书写能力,同时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又一途径. 据报载,一些字写得不好看的小学生,大都喜欢使用电脑,至于用手书写,他们都嫌麻烦.一位每年都参与高考评卷的老师说,现在一些学生写字的水平实在令人感到可悲,快上大学了,字写得还跟小学生一样,歪歪扭扭的,有的甚至没有小学生写得工整.而有的成年人更甚,已发展到握着笔写不出字来的程度.前不久,媒体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一位女士的打字速度非常快,却很少用笔写字,有一次需要她提笔写字的时候,那非常熟悉、一触键盘立马就会从屏幕上闪出来的汉字,她竟然不知道怎么写了.再放眼看现在的大学生,钢笔字的水平,实在无法恭维.据记者调查,在不少高校,书法课不是必修课.一些学校的文秘、建筑等专业曾开设了书法选修课程,但只有很少的学生选课,绝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音乐等其他课程.  相似文献   

6.
笔迹是心灵的自然流露。俗话说:“字如其人”、“见字如见人”,正如《新华词典》中对笔迹一词的注解所说的:“笔迹反映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长期形成的思维活动习惯和书写动作习惯。” 我们只要细心察看一下周围人的笔迹,便不难发现每个人的书写习惯都不一样.同样的字,写出来的风格面貌为何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由此可见,习惯对我们何其重要,习惯可以影响人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命运。对学生而言,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培养做事耐心、有序的品性及审美的情趣。学生的数学作业中常常出现如下的现象:1.字迹潦草,数学数字写的不规范,有的还歪歪扭扭的,导致错误率严重:2.数学解题书写不规范,囚为解题书写不规范且混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体现。  相似文献   

8.
(一)那张纸上写的是什么呢?有位梵学者和他的女儿进行了一场争吵:女儿;您是一个骗子,您根本不能预百未来.梵学者:我肯定能。女儿:您肯定不能,我现在就可以证明您不能。于是,女儿找来一支笔和两张白纸,在其中的一张纸上写了些什么,写完后把它夹进一本书里.将另一张送给父亲,说道:“我写了一件事,它在下午三点之前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请您预言它究竟发生还是不发生.若预言它发生,就在这张白纸上写个‘是’,否则就写个‘不’.要是预言错了,您必须同意我这个暑假与同学一起去外去旅游,行吗?”梵学者点了点头,爽快…  相似文献   

9.
书写痉挛(writer's Cramp)是以在试图书写时,手部肌肉发生痉挛为主要临床特点。这是神经肌肉系统的一种功能性疾病。Bindman 和Tibbets1977年曾对书写痉挛作过具体的描述:“这是书写之手的手指和手掌的一组肌肉痉挛,这种痉挛传导到前臂和上臂,甚至肩带肌,导致松软无力、疼痛和常见的震颤……,这种不协调使笔越握越紧,书写姿势变得越来越僵硬、强迫……,最后便不能写字。”传统认为书写痉挛症的治疗是困难的,有关材料也很少见到。然而回顾文献,却不乏治疗成功的报道。Crisp 和Maldofsky(1965)报道采用行为方法结合精神分析治疗7例书写痉挛症,其中6例书写活动有了明显的改善。Cottraux 等人(1983)报道采用综合行为方法治疗13例,平均病程为3.6年的书写痉挛症,经过1~9个月的随访,其中9例也均有明显的改善。国内尚未见到有关书写痉挛的治疗报告。  相似文献   

10.
正简媜说,像每一滴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我回不了年少。像那些纯真无惧的快乐年少光阴一样,可有几人坚持了最初的理想?有几人活回了最本真的自己,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无邪真纯的时光里,我们都曾坐在明朗的窗下被问及理想。然后端然而立,豪迈万分地大声回答。或者拿起笔,郑重其事地写在宝贝的上了锁的日记本上。那时真是心怀阔大,仿佛世界是自  相似文献   

11.
快速书写条件下硬笔笔迹变量与认知及个性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圆珠笔为书写工具.北京市某中学高一学生为被试,有效数据169人.探讨了在快速抄写条件下,笔迹书写特征与认知及个性的关系:18个笔迹变量可抽取笔压、结构、特征、字体和空间五个反映字的书写特征的因素;书写特征与认知因素间,横、竖笔压与概念形成速度。整篇压与视力追踪、字位与眼手协调相关显著;横笔压与16PF测验中的畏缩退怯——冒险敢为有正相关;竖笔压与艾森克个性因素的N有高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朗读是语言行为的读——说模式,是从写的或印刷的言语符号中通过有声的读取得意义的过程。个体汲取前人和同时代人的经验,学习适应环境,进而改造环境的本领,主要的就是通过阅读途径。我们知道,在儿童言语发展的进程中,发声速度比识字速度快,内部言语和有意注意的发展也需要有一定的过程。所以,个体从书写的或印刷的文字符号汲取信息,转化为内部言  相似文献   

13.
上帝的启示     
沈承恩 《天风》2004,(5):2-4
经文:诗19 这篇诗篇有两个内容:一是讲上帝所创造的天地万物,一是讲上帝所赐给以色列人的律法。我们粗粗地一看,会觉得这两个内容似乎放不到一起,天地万物与律法是怎样的关系呢?是的,似乎是两个不同的题目,应该分开来写两篇文章,或写两首诗。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看一看,就会发现,大卫写这首诗,有一个主题,他要通过写上帝的创造和上帝的律法,告诉人上帝的启示。所以这篇诗篇有两个内容,一个  相似文献   

14.
老师在黑板写个“或”字,问:你们懂得它吗?全班都投以疑惑的眼光。一学生自言自语:简单的小学生问题,却用来问大学生!师:你懂得它吗?生不置可否。师:人们都轻视它,但每天都用上它。虽然不少时候用对了,但不时仍会产生误解。我们稍作分析,以后一辈子可省却许多麻烦。设甲、乙两句,如果甲真、乙假,那么,“甲或乙”是真呢?还是假呢?生:我从没上过逻辑课或读过这类书!师:也应该懂得啊!你刚好用上“或”呢!你有小弟弟吗。生:有。师:你曾否对他说过:明天我送你一支笔或一本书。生;当然有。师;那正好又是“甲或乙”。当…  相似文献   

15.
蒿志强 《天风》2014,(1):7-8
<正>而基督教文字工作者在这个欠缺互信和温暖的世界中,要成为信望爱的播种者,正能量的传递者这里笔者想讨论一下当今基督教文字书写形式。一、书写形态1.证道讲章牧者每天被动或主动都在做的事就是写讲章。为什么基督教叫"证道","讲道"又是什么意思?当我预备一篇信息时,  相似文献   

16.
感动,是人生一笔莫大的财富,拥有感动是一种莫大的幸福。翻书时,一片银杏叶悄然而落,上面写着“朋友,珍重”。那是一片不平常的树叶,是高中时同桌送给我的。当时我可能流过泪,枯黄的叶片上还有滴滴泪痕。这让我想起世上还有一种心情叫感动。  相似文献   

17.
"书写性"是一种将书写笔意融入绘画造型,追求画面意象造型的表现语言,呈现笔精墨妙的绘画元素。书法是一种最为抽象,观念形态也最为纯粹的艺术门类,它最集中地体现出了中国人的美学观和艺术观。书写性是中国式绘画区别于其他民族绘画的一大特征,也是当下中国油画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像中国汉字这样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这为发展中国式油画提供了重要的范式,这也是中华民族艺术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当下西方绘画样式和观念涌入,国内一些画家已渐渐迷失了自己,很多只是相互模仿的样式和空泛的观念,所以从当下中国油画的"书写性"展开论述和实践显得特别有意义,而"书写性"不是为了书写而书写,是书写作者之意,造其意境,是具有中国当下时代精神的书写。  相似文献   

18.
<正>45.三点水。这三点可以分开书写,各不相连,也可以一分二合,以牵丝映带,将两点组合并成一点来写。如“凌”字的三点呈散射状分开,成一弧形,切忌写在一条线上,与右边结构部分形成疏密对比。而“流”字的三点写成一分二合并,纯粹是行书写法,增加了字的变化与动感。  相似文献   

19.
张悦 《思维与智慧》2023,(18):12-13
<正>米芾在《海岳名言》中曾说:“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可见在其心中,“意”作为本心的体现,能写我心,而落笔之处皆为心性与意趣的外在流露,行笔之间也都是自然率性的表现,书写的目的是表情达意,学书毕生所求,不过是“自然意趣”,不计工拙却终得圆满。他以“集古字”闻名,但学古却不拘泥于古,有法但不恪守法度,自然趣味性成了他追求的审美境界与准则,所谓“意足”而“形似”次之。米芾逸笔草草间,尽显自己的综合修养,达到“随心所欲却不逾矩”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汉字笔迹与个性测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卿华 《心理科学》1998,21(4):301-305
本文采用汉字笔迹测量法和80-8神经类型量表法对大、中、小学生共计2153人进行了团体测验,各项测量指标所得到的数据,经统计检验,其主要结论如下:1.笔迹特征表现为年龄越小,以直笔、重笔、慢速、光边占的比例越大,13岁以后,笔迹特征出现明显分化,这表明,个性在13、14岁年龄阶段开始加速形成与发展.2.笔迹书写形式、书写速度、书写压力及稳定性等心理特征指标与其神经类型特征有密切的关系.3.根据笔迹书写形式、速度、压力及稳定性等基本特征指标的不同组合,划分为8种气质类型,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