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个体完成系列回忆任务时错误类型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和大学生为被试,选择三种类型的汉字(普通字、形似字和同音字)为实验材料,要求被试完成系列回忆任务。结果发现:各组被试在完成系列回忆任务时,出现了四种错误,即遗漏错误、侵入错误、移动错误和重复错误。其中遗漏错误、侵入错误和移动错误随年级升高而降低;移动错误的相对比例最高,重复错误的相对比例最低。同时还发现同音字引起的错误率明显高于普通字和形似字。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初中一、三年级和高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以三种类型的汉字(普通字、形似字和同音字)为实验材料,采用系列回忆任务的个别实验法,考察中学生完成系列回忆任务的错误类型特点。结果发现:1.各年级都出现了遗漏错误、侵入错误、移动错误和重复错误,其中移动错误随年级升高而减少且错误率最高。2.四种错误类型表现出不同的位置效应。3.同音字引起的错误率明显高于普通字和形似字。  相似文献   

3.
以小学一、三、五年级学生为被试,以同音汉字为实验材料,要求被试完成系列回忆任务。实验发现:移动错误随年级的增高而减少,年级差异显著;移动错误出现最多的是在移动距离为1个和2个的时候,移动距离差异显著;重复错误年级差异和移动距离差异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采用错误联接的实验范式考察汉字记忆中的码相加效应。实验1采用形码加义码,结果发现对义似形似组的特征诱字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义异形似组的。实验2采用形码加音码.结果发现对音似形似组的诱字的错误再认率显著高于音异形似组的。研究表明汉语记忆中的错误联接存在码相加效应。研究结果可用激活混淆来源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5.
根据汉字特点采用义同、形似、音同、无关四种实验材料,采用字表范式探讨不同提取练习次数(0、1、3次)在定向遗忘中的作用及是否会受到材料关系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 (1)对于形似、音同材料,提取练习提高了最后回忆成绩.对于义同、无关材料,提取练习对不同组别两列字表的最后回忆成绩影响不同; (2)提取练习0次时,义同、音同、无关材料都表现出定向遗忘效应.提取练习1次时,无关材料表现出定向遗忘效应.提取练习3次时,形似、音同材料下表现出定向遗忘效应.义同、无关材料定向遗忘效应随着提取练习次数的增加而消失,形似材料随着提取练习次数的增加出现定向遗忘效应; (3)对于四种材料,遗忘组被试都没有随提取练习次数的增加而更多抑制字表1回忆,即字表l的回忆成绩都没有表现出随提取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所以能否用提取诱发遗忘来解释定向遗忘的提取抑制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6.
陈本友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7,30(1):177-180
从时间管理倾向和目标设置的有关理论出发,设计了两个实验任务,考察了中学优、差生目标设置的效果。结果发现,中学优、差生在目标设置效果上存在一定差异。在简单任务上,中学优差生在完成任务的时间和准确率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复杂任务上,二者都存在显著差异,优生好于差生。研究还发现,在完成任务的时间上,目标设置对中学优生和差生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复杂任务明确目标的成绩明显好于不明确目标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再认性同一判断中汉字信息的提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用Condry和Levy(1979)的实验方法,研究了在同一性判断中汉字信息的提取。实验中,大学生和小学生各30名在四种干扰条件(形似干扰、音近干扰、意同干扰和控制干扰)下,分别对汉字进行同一性判断(形似、音近、意同)。结果表明,大学生与小学生进行同一性判断的反应时,有明显的年龄差异;在同一年龄组内,形似判断的反应时最短,音近判断稍长.而意同判断最长。音近和意同的差别不显著。形似对意同判断的干扰,大于音近对意同判断的干扰。这说明,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语音编码并不是提取意义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这一结论是和神经心理学的某些发现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学习判断是指对当前已经学习的项目在以后测验中成绩的预见性判断。本研究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被试,选取正向词对和反向词对为实验材料,考察不同回忆任务下小学生学习判断的准确性及偏差。研究发现,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即时学习判断的准确性受到词对类型和回忆任务的影响:(1)小学生线索回忆任务下的学习判断中,正向词对的准确性较好,反向词对出现了高估,表现出了学习判断的预见偏差;(2)自由回忆任务下的学习判断中,两种词对都出现了显著的高估。研究结果丰富和细化了流畅性假说对学习判断加工机制的解释,并提出即时学习判断准确性的偏差是由于编码流畅性和提取流畅性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考察解题反思对数学学业优生和差生解题结果及所用策略的不同影响。选取初一至初三年级的数学学业优生和差生为被试,以一套连加数问题为实验材料,进行一对一的测试,前后进行两次测试。对反思组优差生(优生12人,差生10人)和无反思组优差生(优生14人,差生14人)解题过程的比较,发现:1)解题后立即进行反思能够提高差生的解题正确率,但是延长解题时间;2)先前的解题反思对优生和差生后续解题时的正确率和解题时间均不产生明显影响;3)解题后立即进行反思能够促进优生和差生使用高效策略,放弃低效策略;4)先前的解题反思在后续解题中仍然促进学生使用高效策略,对优生的促进作用比对差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袁冬华  李晓东 《心理科学》2012,35(3):608-613
实验1考察了自我损耗对工作记忆的影响。40名6年级小学生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分别完成损耗任务和非损耗任务。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实验组被试的工作记忆容量明显降低。实验2考察积极情绪能否克服自我损耗对工作记忆的负面影响。40名6年级小学生参加了实验。在完成损耗任务后,采用自传式回忆的方法诱发实验组的积极情绪。结果发现,诱发被试的积极情绪体验,能够克服自我损耗对于工作记忆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词汇判断任务,以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儿童以及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单字词识别中的多义词识别优势效应的年龄特点.结果发现:(1)三组被试都表现出单字词识别中的多义词识别优势效应,且效应发生在低频字上;(2)随年龄的增长和识字能力的提高,儿童汉字识别的错误率降低;而多义词识别优势效应呈现递减的趋势.小学三年级已经发展出多义词的识别优势,小学五年级的反应模式与大学生的基本接近.最后,从语义反馈量、加工方式差异等角度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两个实验探讨同音字密度对于汉字识别的影响。实验一采用命名任务,结果发现高同音字密度的汉字的加工时间短于低同音字密度的汉字,说明在汉字识别中,同音字密度起促进作用;实验二运用眼动分析的方法,考察在句子阅读中的同音字密度效应。结果发现,读者对高、低同音字密度汉字的加工在各眼动指标上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在正常句子阅读中,同音字密度的效应消失。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语文学习观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选择题与开放题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方法,调查207名二、四、六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观(包括对语文知识性质与语文知识学习的认识),结果表明:(1)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对语文知识性质和学习过程的认识显著地越来越明确;(2)六、四年级的语文知识性质观平均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语文知识是相对的、相互联系的、开放性的;(3)六年级的语文学习过程观平均得分显著高于四、二年级,越来越倾向于认为语文学习不只是接受性的和练习性的,还是建构性的、想象的和探索性的。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眼动仪为工具,借助移动窗口技术,比较了16名高阅读水平和14名低阅读水平的五年级维吾尔族小学生维吾尔语阅读知觉广度的大小及其对称性。结果发现:高阅读水平学生的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左侧8~11个字符到右侧2~3个字符,而低阅读水平学生的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左侧8~11个字符到右侧2个字符。在本研究条件下,可得出以下结论:(1)五年级不同阅读水平的学生维吾尔语阅读知觉广度都具有不对称性,左侧范围大于右侧;(2)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其阅读知觉广度略大于低阅读水平的学生,差异主要体现在右侧知觉广度。  相似文献   

15.
数学焦虑对初中生数学应用题成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筛选出的391名初中1~3年级学生进行《数学应用题问卷》、《数学焦虑问卷》测试,探讨了数学焦虑对初中数优生、数困生数学应用题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1)应用题成绩性别差异不显著,性别不是影响应用题成绩的主要因素;2)数优生的焦虑程度远远低于数困生;3)数学焦虑的年级差异不显著;4)数学焦虑的性别差异不显著;5)数学焦虑对应用题成绩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语音回路与阅读理解关系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锦红  王丽燕 《心理学报》2006,38(5):694-701
语音回路是工作记忆中的一个重要成分。由于工作记忆在言语理解中有重要作用,所以负责加工语音信息的语音回路可能也和阅读理解有密切关系。但是,迄今为止直接研究语音回路影响阅读理解的研究不是很多,而且得出的结论也不太一致。研究使用眼动分析方法探讨语音回路与汉语阅读理解的关系。研究采用抑制发音和错误干扰相结合的范式考查正常条件下和抑制发音条件下的阅读特点的差别性。结果表明:(1)在一般阅读难度情况下,语音回路会延缓阅读速度;(2)两种阅读条件下都出现了同音效应,即同音字的首次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都比非同音字短;(3)语音在汉语阅读的早期就发挥了作用,而且同音字错误比非同音字错误更容易被恢复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归因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研究通过对 42 0名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毕业生的问卷调查 ,考察了当前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和学历差异 ,并进一步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毕业生自我评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整体上看毕业生职业决策中问题解决部分的自我效能比较低 ;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自我评估的 4个维度对职业决策困难中的五个部分分别也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