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福建省是天主教传入最早的省份之一。据《泉州市志》记载,"天主教传入泉州时间颇早……或可追溯到唐代。"唐代景教的传播主要集中在中国北部,福建远离唐朝中心长安,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唐代景教在福建传播的确切证据,但许多学者认为,明代在福建南安、泉州东禅寺和水陆寺三地发现的三座十字架石碑是景教遗物,由此,有学者认为,唐朝时景教已传入泉州。一、元朝时期天主教传入福建元朝时期,天主教传入中国。1289年,方济各会  相似文献   

2.
十字架是基督宗教一个十分重要的标记。天主教把带有被钉耶稣身体的十字架称为“苦像”。基督徒在教堂、祭台、屋内、墓地、旗帜上置放十字架,也在胸前或衣服上佩带十字架,在举行各种圣事礼仪和祈祷时在胸前恭请十字圣号。天主教藉着十字架的标记不断提醒教徒和其他人有关耶稣的死亡与复活的救赎意义。十字架是天主教信仰的根本基础与核心。  相似文献   

3.
明清之际来华耶稣会士卜弥格的《中国地图册》手稿中,存有关于中国基督宗教传播的丰富史料。本文分析《中国地图册》中描述基督宗教在华传播的5种历史遗物,包括江西庐陵的铁十字架、陕西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泉州的3块十字架碑,尤其是厘清卜弥格及艾儒略、张赓等人及现代学者对庐陵铁十字架的误读;结合当时的其他文献,探讨图上所记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华史事迹;利用意大利地理学家里乔利1661年出版著作所保存的卜弥格中国城市及耶稣会住院纬度表,并参照卫匡国《中国新地图集》等著,探讨卜弥格地图集中标注的各地耶稣会士住院。  相似文献   

4.
天主教在武汉地区的传播及影响张笃勤历史上,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三派都曾先后传入武汉。其中,尤以天主教传入最早,经济实力最强。直至今日,它依然是武汉市拥有众多信徒的教会之一。天主教在武汉地区的传播,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明朝末年至清朝康熙年间,是...  相似文献   

5.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天主教著名学者徐光启墓将按原貌修复,修复工程于2003年6月6日动工。根据规划,徐光启墓除了要恢复墓道、设置华表、石兽、翁仲外,还要复原墓碑、十字架、坟体、托山、牌坊、石像生等。墓碑上的龟跌将依据嘉定孔庙进行复原。天主教十字架则采用大理石质,上面刻有拉丁文的颂词。徐光启墓在上海市南丹路光启公园内。  相似文献   

6.
去年我随省市民委主任访问团访问巴西,从而有机会领略到了这个足球王国的宗教实景。巴西是一个主要由移民组成的国家,移民来自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因而集中了西方到东方的多种宗教信仰。在巴西的城市中,到处可见各种教堂、庙宇。在巴西的各种宗教中,天主教是最大的宗教。在全国人口中,天主教徒占90%以上,人数比例在全世界也是比较高的。天主教是伴随葡萄牙殖民者一起进入巴西的。1500年4月22日,佩德罗·卡布拉尔发现巴西,把它取名为“圣十字架岛”,后改为“圣十字架地”,从此,天主教便同巴西紧密联系起来。来到巴西的葡萄牙移民,只有是天主…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的天主教历史上,曾先后出现过两位受人景仰的人物:徐光启和马相伯。前者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科学家,天主教在中国传播的先驱者;而后者一生“爱国益世,荣主爱教”的德表则成为世人所仰慕的楷模。  相似文献   

8.
魏晋时,中国道教随着移民的脚步开始向日本传播,在唐宋时达到了高潮。但与儒学、佛教在日本的传播相比,道教在日本历史上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态,一方面道教因曾被日本朝廷明确禁止,故在史籍文献中很难找到有组织的教团道教进入古代日本的记录,也找不到可确证的道士和道观;但另一方面,日本历史和社会文化中却留存有许多道教因素,成为日本在道教存在的鲜活证据。本文通过回顾近百年来日本学者有关道教在日本的研究成果,反思他们有关"日本的道教"的争议,并提出用"道教在日本"来概括道教在日本的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9.
话说十字架     
十字架本是古罗马处罚罪犯的一种刑具,后成为基督宗教的神圣标志。现在许多青年佩戴十字架项链,把它作为一种艺术装饰品。那么,十字架在天主教、基督教和东正教中,其信仰内容及形状上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特约请有关专家做如下解答:  相似文献   

10.
十字架本是古罗马处罚罪犯的一种刑具,后成为基督宗教的神圣标志。现在许多青年佩戴十字架项链,把它作为一种艺术装饰品。那么,十字架在天主教、基督教和东正教中,其信仰内容及形状上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特约请有关专家做如下解答:  相似文献   

11.
元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有景教和罗马天主教两部分,它们在传播目的,传播方式,传播地域上都有不同,导致其传播效果也有很大不同:表现在经典文本翻译多少的不同,墓葬形式和墓葬碑铭风格的不同,文化领域传播程度的不同。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虽然罗马天主教在中国有一定程度的本土化,但景教表现的更丰富,更具有典型性。景教的本土化是其能在中国传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种对中土文化的亲近和接受,导致了景教虽然没有天主教有组织的传教,但其传播范围与影响远远大于天主教。  相似文献   

12.
宝岛台湾省,全境天主堂林立,分布着420多所公开举行弥撒的教堂,规模庞大的哥特式或罗马式的教堂建筑不多见,一般都是中小型圣堂为主,历史较短。近年新造的教堂建筑,无论是外观还是内装饰,趋向造型简洁、线条明快、格局新颖、色彩和谐,体现出现代气息。特征标志:十字架古老的十字架,历来是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共同标志。在一般情况下,教堂的十字架总是安置在建筑物的制高点,好让人们从老远的距离就看到,引起注目;也  相似文献   

13.
当地时间4月15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突然遭遇大火,大殿中部高耸的十字架塔楼和约三分之二的屋顶被焚毁。巴黎圣母院是近9个世纪法国历史和法国天主教生活的亲历者,是世界宗教艺术的瑰宝。本刊特刊此文,对巴黎圣母院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查阅相关中外文献资料和多次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中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梳理了晚清以来天主教在桂西民族山区、桂中大瑶山区、桂南十万大山等三个广西民族山区的传播历史与现状,并分析了其传播特点及由此形成的地处边缘而文化多元的"山区教会"特点。  相似文献   

15.
“梵二”会议是当代天主教神学从新 托马斯主义为一统转向多元神学的分水 岭,“梵二”会议前后的天主教神学运动表 现为一种在纷杂多变的社会中为信仰寻根 的向度。天主教神学家爱瑞克·普茨瓦纳 (Erich Przywara)的十字架神学就是这 种神学理论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6.
1620~1723年是天主教在山西合法传入的阶段,山西官方在此阶段对天主教的政策是允许传播,甚或支持利用.1724~1859年间,山西官方将天主教视作邪教加以严禁,但该教禁而不绝,终于在山西扎根立足.1860~1900年间,山西官方对天主教虽然被迫弛禁,但仍极力压抑;这一阶段天主教有外国强力支持,山西社会的诸多问题又为其传播提供了历史机遇,因此该教在山西传播日益广泛、初步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7.
受韩国汉城教区金寿昌神父的邀请,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组织了修女代表团访韩。感谢天主,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访问。与其说是交流访问,不如说是四旬期的朝圣之旅。沿着韩国教会发展的脚印,踩着一处处致命者曾洒下鲜血的圣地,我们分享了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苦难和他光荣的复活。  相似文献   

18.
清代前期正处于天主教在华本土化的关键阶段。历经长时期的传播,此时期天主教已经逐渐融入中国社会,成为中国宗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前期天主教在华本土化过程中,形成了若干值得学术界重视的特点。本文利用清代官方禁教文献,分析清代前期天主教在华传播所具有的传教持续性、传播家族性、习教自立性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介绍了天主教在湖北利川传播的历史渊源及其演变,分析了天主教在土家族山区得以传播的原因,阐述了天主教传播现代变迁的特点,认为天主教在当代土家族地区的传播强度逐步削弱,信徒对天主教的信仰趋于理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历史学家的记载,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13年亲自目睹了十字架在空中显现,之后不久,他便领洗入教。为感谢天主赏赐的宏恩,君士坦丁的母后亲自前往耶路撒冷,寻找钉死耶稣的十字圣架。当时,曾钉死耶稣的哥尔哥达山,即今日教友们称的加尔瓦略山(拉丁文译音)上建有宏伟的维纳斯神庙。母后下令将神庙拆除,在山上开始挖掘,结果发现了三具完整的十字架。为了鉴别哪具是钉死耶稣的,耶路撒冷主教命令抬来一个临终的病妇,让她用手接触三具十字架,当接触到第一和第二具十字架时,她毫无反应,但当接触到第三具十字架时,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