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会的任务是根据《新约》倾听《旧约》,根据《旧约》倾听《新约》",克里斯托佛·赛茨(Christopher Seitz)恰如其分地说。[1]若不能完成这种双重的工作,就是否认这样的基督教会真理,即,《旧约》舍弃《新约》就不完整,《新约》舍弃《旧约》同样不完整。基督教给予犹太人的希伯来圣经(简称希伯来——亚兰文圣经)以"旧约"这个标题,这个标题传递出了一种清晰的信号。[2]这个信号作为依据《旧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耶稣君王     
立耶稣为君王,是教会的大道理,根据“启示”,我们知道这件事。“天主已经立他为王为基督了。”(《宗》二、36) 耶稣做万有的君王,原是天主立定的,我们要从《旧约》和《新约》上学习这端启示的真理。 1、《旧约》的启示先知依撒以亚说:“有一个婴儿为我们诞生了,有一个儿子赐给了我们。他的王权在他肩上,他的名字称为全能的天主,后世之父,和平的君王,他王权的平安必增加无穷,他必在达味的宝座上治理他的国,以公平正义使他的国坚定稳固,从现在直到永远。”(《依》九、6-7)  相似文献   

3.
天主教传世的著作《圣经》,分“古经”(旧约)和“新经”(新约)两大部份。“旧约”又称《旧约全书》共四十六卷,写人类起源之说和依斯赖耳人从部落到立国及其衰亡的历史等;“新约”又称《新约全书》,共二十七卷,记载耶稣的生平及宗徒传教的历史。依斯赖耳人的史籍和文学作品等都以古教圣典的形式流传下来。《旧约全书》约略可分三部份,即法律书,先知书和圣著。法律书共五卷,即梅瑟五经,即《创  相似文献   

4.
《圣经》汉译版本之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旧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原文为希伯莱文,共有39卷。“新约”原为希腊文,包括《福音书》、《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和《启示录》4个部分,共有27卷,是耶稣的门徒等著述的汇编。在19世纪以前,《圣经》只有个别天主教传教士翻译了部分内容。19世纪初,基督教传教士进入中国传教。他们从一开始,就非常热心于《圣经》的汉译工作,翻译了许多种版本。从语体角度可以分为三类:深文理译本(High Wen Li Version),即文言译本;浅文理译本(Easy Wen Li Version,Sample WenliVersion),即…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8,(10)
正中国教会编写和使用自己的经课(简而言之,是一本崇拜手册,可以根据耶稣的生平与教训,每一年、两年或三年,把整本圣经通读一遍。每个主日都选定了需要查考和诵读的经文,通常是旧约经文两段,包括《诗篇》,以及新约经文两段,包括福音书和使徒书信)。旧约经文的选择通常是配合新约经文。每个主日或数个主日,根据教会的节期,有相应的主题),对促进基督教中国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基督教中国化是为了中国基督教良性的、和谐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文海拾粹     
《天风》2018,(10):57-57
中国教会编写和使用自己的经课(简而言之,是一本崇拜手册,可以根据耶稣的生平与教训,每一年、两年或三年,把整本圣经通读一遍.每个主日都选定了需要查考和诵读的经文,通常是旧约经文两段,包括《诗篇》,以及新约经文两段,包括福音书和使徒书信).旧约经文的选择通常是配合新约经文.每个主日或数个主日,根据教会的节期,有相应的主题),对促进基督教中国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基督教中国化是为了中国基督教良性的、和谐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杨联涛 《天风》2024,(3):20-23
<正>登山宝训(《马太福音》5章至7章)独具魅力,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解读:进天国的条件、不可能达到的理想、另一时代的样式。1登山宝训是不接地气的伦理要求?是进天堂的行为指南?笔者拟在旧约故事脉络中解读《马太福音》5章。一、新约之民的守则登山宝训是新约之民的守则。《马太福音》5章可分为:登山(参太5∶1-2)、八福(参太5∶3-12)、盐和光(参太5∶13-16)、耶稣成全律法(参太5∶17-20),以及六个对比(参太5∶21-48)。  相似文献   

8.
正《旧约》是《圣经》的重要组成部分,旧约神学更是学习神学必不可少的功课。传道人想要传讲整全的福音信息,离不开对《旧约》的神学和灵命信息的深入挖掘和深切体认。注重《旧约》与《新约》信息的内在统一关系,教会建立健全合宜的圣经观,正确理解和推进神学思想建设和基督教中国化,对每一个基督徒灵性生命的健康、均衡整全的成长至关重要。"圣经神学又分为旧约神学、新约神学。它是近两个多世纪以来发展的新兴学科。不少基督徒认为有了《圣经》,  相似文献   

9.
王从联 《天风》2022,(2):50-51
<正>新约延续了旧约的教导,强调健康的生命来自于上帝。新约圣经中,耶稣论到健康,是以"蒙福"和"痊愈"为重心,福音书有关"拯救"的信息,是指身体得医治和灵魂得救赎1。福音书记载了耶稣不但拯救人的灵魂,也医治人身体的疾病,他应许赐人"更丰盛"的生命,可以理解为健康的圆满。因此,耶稣的救恩关乎全人的健康。不但如此,  相似文献   

10.
《圣经·新约》的第一部书《马太福音》,开篇便是耶稣的家谱。与《路加福音》3章中耶稣的家谱相比,《马太福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圣经》的苦修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列民  何光沪 《学海》2005,4(2):67-75
国人都熟知韦伯对新教苦修主义的分析阐述,而这种理论的经典性依据就是基督教《圣经》。《圣经》被认为是上帝默示的经典,也是基督教各教派苦修主义的根本性依据。从传统的“历史—文法释经法”视角来看,无论是《旧约》的各类书卷,还是《新约》中耶稣和使徒的各种教诲,都有大量涉及或清晰地指向苦修主义的经文。它们包括从完全的禁欲、独身,直至普通的斋戒、圣洁、施舍等十余种形式。《旧约》苦修主义以禁食和圣洁为主,意在使当事人或场所更加洁净,从而获得上帝的恩典或者赦免;《新约》则以基督道成肉身,拯救世人的福音进一步倡导奉献服侍的信仰生活,蕴含着隐修和非隐修的苦修主义思想和制度雏形。《圣经》苦修主义是理解基督宗教的基本纬度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天主圣三     
天主三位一体是教会信仰的基础。“耶稣上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一切权柄都交给了我,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因父及子及圣神之名给他们授洗。’”(玛:28·18) 天主三位一体的奥迹,按有些教父的意见,在《旧约》内已有所暗示,在《新约》时代,耶稣清楚地启示了天主三位一体的奥迹。天主圣三是万物的本原。因为创造万物是天主圣三的工程,这在《创世纪》、《若望福音》和圣保禄书信上是有所启示的,对我们信友来说,却另有特殊的关系:信友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旧约》、古代后期犹太文献和《新约》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弥赛亚观念衍变的脉络和特征,对不同时期的现世首领式弥赛亚、理想君王式弥赛亚、末世救主式弥赛亚、政治首领和军事统帅式弥赛亚,以及耶稣和保罗的弥赛亚观念做出多方面的辨析。认为耶稣承袭古犹太传统而自命为弥赛亚,但摒弃以往观念中的犹太民族主义倾向和政治性、世俗性、功利性动机,而大力张扬了普世主义和绝对宗教精神。保罗的弥赛亚观念进而致力于阐释耶稣生平(尤其受难和复活)对于超越历史和地域之普世民众的共同意义,为日后征服了整个世界的基督教奠定下重要的神学根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天主教》2004,(2):8-9
阅读“旧约”须知 七十三卷《圣经》,分“旧约”和“新约”两大部分:在基督降生之前写成的,称为“旧约”,共四十六卷;写于基督降生之后的,称为“新约”,共二十七卷。  相似文献   

15.
第七章达味王国有关达味王室的故事分布于《旧约》中的《撒慕尔纪》上·下,《列王纪》上·下,和《编年纪》上·下诸书之中。达味王国是将《旧约》和《新约》接入一种持续不断的救恩史脉络中的一个历史环节。这便是《新约》开篇所指,《玛窦福音》第一章回溯了天主通过从...  相似文献   

16.
爱的盟约     
《圣经》是天主的圣言,也是我们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源泉与力量。它记载了天主透过以色列民族,向全人类传递爱与救恩计划,最后在独子耶稣身上完成的启示。如果将圣经按时期大体分类的话,那么天主与以色列民族在西乃山上所立的约,称为"旧约";耶稣基督以自己的圣血和圣死为全人类所立的约,称为"新约"。  相似文献   

17.
"谁轻视法令,必遭灭亡;谁敬畏诫命,必得安全"(箴13:13);"敬畏上主的,必如此而行;谨守法律的,必获得智慧。"(德15:1)在新旧约圣经中,"法律"二字出现了547次之多,其中大部分出现在旧约里。在新约圣经中,耶稣的养父若瑟和母亲玛利亚树立了遵纪守法的模范。耶稣降生后,若瑟和玛利亚按照犹太人的法律,为耶稣行了割损礼。因为根据犹太旧俗,初生的男婴,满8天,应受割损。耶稣开始传教之后,尽管他多次打破了犹太民族  相似文献   

18.
谭静芝 《天风》2013,2(2):42-43
《诗篇》在教会崇拜中的重要性 《诗篇》在耶稣口中非常重要,不但经常被引用,而且耶稣也唱颂。他期望门徒们因着他的复活,明白他被父派来的侍奉,能紧紧抓住耶稣属天的身份,发现耶稣的教训、基督的事件都有旧约——就是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与《诗篇》的依据。因此人能借信靠耶稣,明白先前一切指向他的预言,并在耶稣里找到应许的成就,更热切地盼望神指向将来一切应许的应验。单是《诗篇》,在新约就被引用超过一百次,可见它是如何深入新约众作者的心,也能帮助福音的听众明白宏阔的神观并因认识耶稣基督,发现在《诗篇》中一切用作指向与预表耶稣的谜语。  相似文献   

19.
希伯来《圣经》(Tanakh)是饱经忧患的希伯来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一千多年的文学精品集。公元1世纪末至2世纪初,希伯来《圣经》被确立为犹太教的正典,后来被基督教继承,名为《旧约》,与《新约》相对应,二者合为《圣经》(Bible)——基督教的正典。  相似文献   

20.
<正>新约作者在引用旧约历史典故时,常常会溢出原来的含义,给典故以新的理解,即将历史事件当做新约的预表,旧约是影子,新约是实体,旧约是表象,新约是实现。这种新旧约的对比在保罗的著作中尤为明显,"摩西的帕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保罗在《哥林多后书》3章里提到,承当新约执事的凭据,不是凭着字句,乃是凭着精意。"字句"是第一层含义,文字都有其本义,意指实体世界的某件物品或精神世界的某种状态,例如"猫"这个字的本义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