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音》2016,(2)
正经历"文革"浩劫之后,很多人都意识到我们当下面临的是文化断层期。有时候我们也去借鉴西方的上层建筑或社会生活模式,但物质层面的东西好模仿,精神层面——无形的文化却始终无法复制。原因是文化有历史脉络,有属地特征,尤其是中国的文化,它是植根于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植根于每个国人的血脉中的,我们只有去继承与发扬,才能形成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现在国家提倡"文化强国",作为传统文化的继承符号,对社会有  相似文献   

2.
社区文化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欣清 《学海》2001,(4):105-108
本文指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不仅包括社区物质文化建设层面,更重要的是包括社区文化精神和人的精神层面的建设,而后者在我们当前的社区文化建设中却没有被很好地重视.因此我们提出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中,应当注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协调发展问题;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沟通融合问题;注重社区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共同完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社区建设才能从根本上发生转变,社区才能真正成为居民心目中理想的"家园".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物质层面或许到了如赵本山小品中所说的"不差钱",但在精神领域却出现严重的价值失范现象.在中国走向强盛的现代化道路中,佛教智慧的贡献日益凸现.佛法不是坐而论道的玄学,佛法的社会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也就是说,佛教是以改变人心而改变世道的.  相似文献   

4.
释“善人”     
"善人"是儒家思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早期儒家关于"善人"的表达,基本都是政治性的。作为一种政治性话语,"善人"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从功能上讲,"善人"是具体负责施教的官吏,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善人",是因为他们的言行很好地展现了儒家政教和礼乐的精神所在。但从结构上讲,"善人"之所以成为"善人",需要面临来自人性论方面的责难,或"生而善",或"学而善",都需要上溯到对自然人性的追问。荀子和孟子的学说,大致体现了"善人"这一概念在人性论层面基本的解释方向。后来的解释者,多沿着上述区分,偏于一隅,因而作出的解释也就掩盖了"善人"概念的真正意涵:"善人"是儒家政教传统中担当"宣教"重任的官吏,是联结圣王与百姓的纽带,简单地说,他们是儒家礼乐精神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5.
忠心的仆人     
林曼红 《天风》2008,(13):14-15
舍己的生活是一种不断地去赞同基督、对基督说"是",从而促使自己心意更新而变化的生活.舍己是让基督成为我们生活的主宰,使顺服基督成为我们生活的最高目的.  相似文献   

6.
文明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物质生活和精神生产、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不同制度下的文明是不同物质生产形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比较跨越具体时间和空间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文明,首先必须建立科学的方法论,明确什么是比较二者应当遵循的根本方法,哪些是根本方法指导下具有现实操作意义的具体方法。在这里,根本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确认比较的基本依据和最终的标准;而具体方法则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对二者进行全方位的立体透视,以求经过比较所得出  相似文献   

7.
方华中 《美与时代》2008,(5):105-106
民族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导致对建筑这一实用艺术的忽视甚至贬低,作为与起居生息紧密相关的建筑理应不能简单被理解为"待风雨"与"辟群害"之功用特征,而应为技术与艺术、物质与精神、实用与审美的高度统一体,最后上升到终极层面--"诗意的栖居",从而将建筑艺术还原到其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对于物质生活和空间环境都有了新的追求,而"轻装修,重装饰"也已经变成我们普遍追求的空间要求。软装设计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们如精灵在家具间发挥着神奇的力量。任何经典设计的美,都不能离开特定的自然属性,也不能离开人和人的生活。中国有句古话说:"宜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因地因人制宜,二是宜简不宜繁,三是宜自然不宜雕琢",轻松愉快且富有自然气息的空间环境可以使我们因工作学习而长期绷紧的神经得以放松,拒绝华丽繁复的装饰与摆设,真正让设计走入生活,贴近自然,任何设计不能脱离大自然本身,同时也依赖于人和人类社会。自然与生命的主题被陈设艺术设计界反复诠释着,为陈设艺术注入了趣味十足、美仑美奂的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9.
暖意的附和     
正林教授是我们大学时的网红老师。他学识渊博,知天文、懂地理,简直就是一部奔跑的活字典。最关键的是他潜心钻研心理学多年,深谙各类人群的内心世界。据说,在课堂上,他不但能让同学们在捧腹中快速领会知识要点;在课后,他化身精神导师,又让同学们在希望中重拾对生活的热情。跟他聊过的学生无不豁然开朗,信心倍增。教授姓"林",意为"树木成片",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大树先生"。为了让更多同学  相似文献   

10.
当代学者基于幸福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指出孔颜二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带给他们的不是乐而是苦,孔颜二人只有或超越或辩证地转化这些外在条件才能获得"道德之乐"。从这一幸福观出发,"孔颜之乐"就是从"物质之苦"中获得的"道德之乐",是"苦中作乐"。而从《论语》文本出发,孔颜二人拥有知足常乐、视贫贱如富贵的幸福观,他们能够在"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箪食、瓢饮、陋巷"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获得幸福。在这一幸福观下,"孔颜之乐"不仅是"道德之乐",亦是"物质之乐",即是"乐中之乐"。  相似文献   

11.
儒学是有利于世界和谐的文化思想,但是外国人却并不能够理解儒学的精神,究其根源,乃在于中国人并不知道怎样才能把儒学解释清楚,亦即缺乏让儒学跨文化的能力。西方语言、概念、话语原本承载和叙述的是个"一多二元"故事,与之比照,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则是以"一多不分"为体。儒学的精神是"和",是"一多不分"的世界观、方法论、思维方式。中西比较哲学阐释给予我们一个启示,就是对于西方人来说,儒学乃至整个中华文化的可读性不是靠翻译成西方语言完成的,而是靠对中西哲学基本范畴和结构的比照阐释实现的。因此,要让儒学插上自己的翅膀,跨文化地飞起来,就必须重视利用中西比较哲学的阐释话语,即在西方自由主义"一多二元"和中华文化"一多不分"的"不和"与"和"的比较阐释中,实现儒学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2.
礼仪是教会行动的顶峰,七件圣事中的感恩祭更是基督徒生活的源泉。教会教导我们:感恩祭是基督徒生活的核心。因此,让我们的生活感恩祭化。一、生活:身在福中不知福修道八年,我的修道生活却一团糟。原因是尽管对教会礼仪已经相当熟悉,实际上对礼仪精神却  相似文献   

13.
邬焜先生在其建构的信息哲学体系中,主张只要承认了对世界进行物质、精神和信息的三元划分而无论认为其中谁是世界的本体,就意味着对哲学进行了全新的革命;同时他还重申了"信息是物质与精神之间的中介"以及"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范畴"等观点,这些主张和看法中存在诸多的不周延。信息作为对象的"虚化"存在方式,和精神属于同一序列的存在,它并构不成一个独立的"第三类存在",因此将信息引入哲学的视野没有在存在的分类上带来什么"根本性的变革",对信息的哲学分析也绕不开"传统"的哲学视角,同样需要以"实在"、"不实在"、"主观"、"客观"作为哲学分析的框架,所以基于"三分法"的信息哲学归根结底还是一种"两分法",因此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全新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14.
皖南徽派建筑与设计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祥强 《美与时代》2004,(10):33-35
历史悠久的皖南徽派建筑,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形式与丰富多彩的设计思想,为我们后人建造了一个丰富而充实的物质世界,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最具东方人文环境特色的精神世界,它在世界建筑艺术文化圈中独具一格.建筑艺术是人类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的产物,它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它完全融合于人们的全部生活中.因而,皖南徽派建筑群与其它传统文化艺术一样,更能实现它独特的审美,同时,徽派建筑形式的艺术美,在审美体验中既具有"艺术感的因素"也具有"自然感的因素",这就更加丰富了它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已经挥手远去,带走许多故事,留下精彩回忆。这一年,因为一则"预言"引发的荒诞、戏谑猜想让我们忍俊不禁,而由此衍生的一些不法行径却值得我们再度思考。你可以把它简单地理解为"一场电影惹的祸",你也可以把它解释成人性的脆弱或谣言的可畏。当"末日预言"再次沦为愚言,当所有的闹剧都尘埃落定,当新年的曙光照常升起,我们只想再一次敲醒警钟,告诉那些善良的人们,擦亮眼睛,拒绝上当……  相似文献   

16.
《原道》2017,(2)
传统中国社会实际上是以儒学为信仰的,今天我们却面临着信仰危机。信仰应该有四个层面的含义:超越性或终极性的价值诉求、心灵生活的意义来源、可以普遍化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原则、解释生活的理论和安顿日常生活的仪轨等。传统儒学具备信仰的内涵,并且作为信仰的儒学与宗教信仰不同,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信仰"。文化信仰包含三义,其一,信仰的核心是人文教化的理念,此人文教化的理念核心精神即是贯通于天地人的即内在即超越的精神。其二,信仰建立于人文教化的基础之上。人文教化的核心目的在于成就此信仰,信仰与理性是相辅相成的。第三,此信仰的超越性精神,是靠依托于日常生活中的人文教化而不是靠宗教的形式来传达的。要重建国人信仰的天空,必须复兴传统儒学,必须疏通儒学本有的义理系统,并且恢复儒学在民间的教化机制。  相似文献   

17.
"真正的分工"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历史地发生并形成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明确指出,随着"真正的分工"即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分离的出现,不同的个人分别承担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的现象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历史地看,这种"真正的分工",不仅意味着作为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的分工本身的巨大变化,而且意味着人类生存方式的结构性变迁,特别是随着不同于物质需要和物质生活的精神需要和精神生活的真正形成和发展,人类文明才真正发展繁荣起来。  相似文献   

18.
在历史哲学层面,通过与英法自由主义的比较,马克思指认德国自由主义秉赋"观念论"特质,并揭橥德国自由主义"观念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成因。在实践哲学层面,马克思认为德国自由主义"观念论"崇尚一种"理论实践"形态,并依据"群众-精神"实践主体、"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实践结构、"改变世界-解释世界"实践功能等实践唯物主义逻辑,揭示德国自由主义"理论实践"的抽象性和狭隘性。在政治哲学层面,马克思认为德国自由主义"理论实践"的重要指向是对英法自由主义的批判,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自由人"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所自诩的"自由主义批判"的批驳,马克思揭穿德国自由主义的错位历史观和保守政治观,彰显实践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9.
一、评精神文化决定论。有的论者认为:“只有物质层面、科技层面的现代化,没有精神层面,文化深层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腾飞只是一句空话”。这是一种精神文化决定论的观点。在物质层面没有现代化之前,精神层面是难于超前实现现代化的。而物质层面的落后,主要原因也不在于社会意识落后,而是体制的落后。体制则是由法律、规章制度确定下来的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范式、价值取向、思想作风的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属社会存在范畴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荀子·天论》"制天命而用之"的含义,通常认为是掌握自然规律而利用它,这种解释是把"制天命而用之"模糊化为"制天而用之",却没有对"命"字给出明确解释,既没有坚实的文本依据,也不符合《天论》主旨,合理的解释应为"裁制天所禀赋的自然材性而利用之"。《天论》乃至《荀子》全书认为,人在天面前并不能为所欲为,人只能在承认天所造就、原本就有的自然材性的前提下,进行裁制、改造、利用等活动,其核心逻辑是"天生人成"。"制天命而用之"被错误地理解为"掌握自然规律而利用它",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哲学史研究惯性的影响,潜意识地把"天命"理解为范畴、概念,却没有注意到"天命"首先是先秦诸子重要的观念用语之一,而对观念流变的忽略,往往是哲学史研究进路的盲点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