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东梅 《天风》2018,(8):47-47
近日,我喜欢上了多肉植物的盆栽,面对多彩多姿的植物,我除了感到生命的成长,也为上帝的创造赞叹不已。这些叶片和种子到处旅行,来到我家的阳台,寻找可以好好长大的新家。造物主创造的美妙,就是把整个大自然的奥秘都隐藏在一粒种子和一片叶片上。我在花盆里松土,挖好一个小洞,把种子埋进,然后轻轻地把泥土盖好,填平和压实。  相似文献   

2.
正我家那十几平方米的阳台,是我最喜欢的休憩场所。这阳台,朝南偏西。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正午一过,阳光就透过窗台玻璃照射入内,直到夕阳西下。充足的阳光、明亮的光线,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于是我在那里种上了大小二十几盆的花草。步入其中,令人顿觉满目生机,空气清新,于是精神焕发,神清气爽。阳台种养得最多的是吊兰。吊兰非兰,本是种草,却有  相似文献   

3.
正我家那十几平方米的阳台,使我的生活富有规律,也略显刻板。这两种说法所描述的,其实是同一种生活状态,说不上有多好,也不一定就有多坏,习惯了,也就自然了。朝着窗外,左顾右盼,是人到中年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再紧张匆忙,却渐渐地有了闲适、淡定的意味。  相似文献   

4.
留一道缝     
冬天,我家阳台的窗扇常被冻住,推拉不开,只得用温水浇窗扇的推拉糟以便开启。一天,我无意中将此事与一位邻居讲,邻居说:“这好办,只要将窗户留一道缝透透气,就不会冻住了。”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我家阳台外有了风景。原先那是一大块空地。在北京三环内,有一块能摆下两三幢楼的空地,实在是奇怪的事。空地空了十多年了,说最早设计图上是个小学校,小区建成后,小学不建了。于是各家为争这块地的消息不断传出,但最终都没人动土。今年总算有了模样,一半是社区花园,一半是一幢低层办公楼,于是阳台外有了可看的风景。这风景也有价,常在社区出没的房屋中介,见面就道喜,你家阳台面对花园,现在可以卖个好价,比去年多50万元,卖不?风景有价?想起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站在我  相似文献   

6.
种子与修行     
冬去春来,各种植物的种子陆续发芽。我想,今春会有一种葫芦种子更多地在家乡土地上露出头来。记得去年秋天,家乡曹妃甸爆出一件新鲜事儿,一株葫芦结了五百“娃儿”,小院种出“吉尼斯”。农人谚语:什么种子什么苗,什么葫芦什么瓢。真的是这样,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片天地。这株葫芦如果有双眸,那眸子里一定闪烁的是对水土的感恩。好种子种下去,要有适合它的好水土。那种源于自然的好土壤,富含有机质,富含微量元素,才能让良种达到提纯、复壮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利未 《天风》2009,(7):12-14
家庭是牧者的另一个牧场。我们不但要把教会众多肢体牧养好,也要把自己家里的人照管好。神家和我家,都很重要,两者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不然的话,圣经上就不会有“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的话了。让我家融入神家,我家事奉神家,约书亚这样做了。我们从小受过“舍小家,保大家”的教导,听过为国家治水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故事,  相似文献   

8.
蒲公英“借”风的力量把种子撒向四方,植物“借”阳光雨露以求生存和繁茂;雄鹰“借”风向变化维持在高空的盘旋以搜索地上的猎物。原始人类“借”山洞以躲避风雨雷电,“借”树巢以躲避野兽的袭击;风筝是人类在“借”字上做的好文章,“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可以说:“借”,是所有生物(特别是人类)具有的一种本能,更是一种手段和谋略;而善“借”,则是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9.
正植物比动物更忠诚于大地,它们一旦把根须扎到泥土中,就不再移动。但它们一般不让后代死守在这里,而是想方设法把种子传播出去。植物进行繁殖和开疆拓土需要的所有基因信息都蕴含在种子内部。植物有很多种传播种子的方法:有的会乘风飞扬;有的会随波逐流;有的身上有钩刺,  相似文献   

10.
创造学奠基人奥斯本曾在《创造性想象》一书中写道:“一天早晨,我从家里出来,经过厨房时,看见我的妻子和女儿正在计划一天的食谱,在订菜单的时候,她们首先想到所需的原料。然后把这些东西切开,搅拌在一起,一边烹调,一边添加佐料。鸡肉、白菜和面团做成了炒面,其味道十分好。她们的技术就在于把这些材料综合并充分搅拌在一起。人们常常把这种本领称之为创造想象力的实质。” 这样的事例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但通常人们很少意识到这也是创造。其实,这种综合的方式就是一种创造的技法,如果把这种综合的方式应用到各种创造活动中…  相似文献   

11.
王学富 《天风》2022,(1):51-52
<正>教牧辅导者会从故事里发现奇妙的力量,并且在辅导中充分地使用它。人类是在故事中长大的,好的故事塑造好的人生,甚至一个好的故事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耶稣是一个伟大的叙事者,他讲述故事,阐释故事,并且把他的生命活成了一个伟大的故事,而他的故事也一直在影响无数的人。我们在圣经里读到,耶稣在传道的时候,用寓言故事讲释天国的道理,用寓言故事医治心灵有疾苦的人,用寓言故事给人带来希望,提升他们的信心与自尊。像耶稣一样,丁光训主教也讲述寓言故事,其中的一个寓言,就像一颗种子播种在我内心里,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让我从中体会出无穷的深意。  相似文献   

12.
腊梅花     
我家背阴的阳台外,有一株孱弱的腊梅,在这个异常寒冷的冬季,花骨朵象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孩子顾不得穿得暖就跑到户外玩耍。它们对开放的执着是那么地强烈,以至于等不及绿叶的保护和陪衬,就傻傻地绽开了。一缕清芬被严厉的冰雪割裂得七  相似文献   

13.
爱又如何     
纯子和我是一个村的。上小学时,我俩一个班。那时她文静、秀丽,学习成绩又好,我们这群男孩子都喜欢她。她爹是村里的干部,高个黑脸,说话瓮声瓮气,我们一见他就躲得远远的。我家很穷,所以我即使喜欢纯子,也只能在梦里与她相近。她就像一个一尘不染的仙子,让我们不能亵渎。小学毕业后,全村就我和纯子上了乡中,这就为我接近纯子创造了绝好的条件。每天早晨我早早地出来,一边看书一边慢慢地走,等着纯子出来,然后她在前面我跟在后面一起向学校走。那时我总在想,如果半路上出现几  相似文献   

14.
一、亚当与诺厄:亚当是天主创造的第一个人。天主喜悦自己所创造的人,因为,天主是按照自己的形象和样式造人,并“降福他们说:‘你们要生育繁殖,充满大地,治理大地,管理海中的鱼、天空的飞鸟、牲畜、各种野兽、在地上爬行的各种爬虫。’天主说:‘看,全地面上结种子的各种蔬菜,在果内含有种子的各种果树,我都给你们食物;至于地上各种野兽,天空中的各种飞鸟,在地上爬行有生魂的各种动物,我把一切青草给它们作食物。”’(《创世记》1:28—30)亚当在天主造的乐园里,为天主修理看守所造万物,尽享伊甸之乐。  相似文献   

15.
在圣经《创世记》中,"上帝看着是好的"这句话伴随着上帝的创造过程反复出现。这句话一方面表达了创造者对创造之物的欣赏,另一方面表达了创造者在进行创造时的喜悦之情。而我从这句话里感受到了一个辅导者的心情。当一个辅导者看见他辅导的对象不断经历成长,他的心情也如上帝一样,"看着是好的"。  相似文献   

16.
恩光照我心     
薛小东 《天风》2002,(7):47-47
我是一个残疾人,是双溪教会唯一的一名残疾信徒。在未信主之前,是一名游乡串户的算命先生,那时也有一个灵与我同在指引带领,这个灵的同在使我每走一个乡村,都能得到了小钱几块的欢畅与惊叹赞绝之声的愉快,也显示了“先生”二字的风度与不愧,为自己迈向社会拉开了序幕。当我算命之路拉长的时候,心中忽觉有一股莫名其妙的惆怅,虽然我能算出每一个寻求我的人的命运,但还是不能消除我心头之闷。蒙主厚爱,神差遣我父亲的一位好友到我家,把福音的种子撒在我父子的心中,也蒙双溪堂陈牧师厚爱送《赞美诗》一本,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我喜欢把一个凳子搬到我家的门口,坐在凳子上远望。我家的凳子真高,比家门口的那块石头还要高。那时候,我要踩在那块石头上才能跨上凳子。那时,母亲常常在门边洗衣服、做针线,我坐在凳子上远望着天,也远望着远处大路上的行人和那棵很高大、很孤独的老槐树。总是坐在凳子上挺累的,母  相似文献   

18.
有些人总爱把或是表象,或是片面的东西当真理。 那是一个仲夏的早上,我与父亲去赶集。当我们走过邻村一片稻田时,见到南边一块地里的水稻宛然乌云一般,呈现出一片黛绿色,那叶片,宽大而肥厚,叶与叶挨挨挤挤,密不透风。而北边一块呢,叶片之间却要疏落得多,整个稻田绿中略透出一丝橙色。我对南边的水稻赞赏不已,说它一定高产。父亲却说:未必,说不定只收一把稻草呢,倒是北边的才是一地好苗子。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和心理需求也在变化,越来越多人们将植物应用到建筑空间内,室内植物的应用已得到高度的重视。室内植物根据植物器官进行的色彩分类和室内植物的配置原则,结合植物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合理地将植物色彩应用到室内空间的入口、客厅、卧室、书房以及阳台等。  相似文献   

20.
耶稣设了一个比喻说:天国好像一个人,在自己田里撤了好种子;但在人睡觉的时候,他的仇人来,在麦子中间撒了莠子,就走了。……把莠子捆成捆,好燃烧,把麦子却收入我的仓里。(玛十三.24—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