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愚蠢的争斗     
从前,有一群人坐着一艘巨大的帆船去远洋旅行。船上有10个船员、5个富人和20个穷人。船舱一共分了3层,最底层装的是燃料、粮食和当成食物的少量牲畜。第2层住的是穷人们,环境恶劣而肮  相似文献   

2.
洪泽湖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近2万人漂泊生活在这片200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上,他们"以船为家、以湖为伴",祖祖辈辈在湖上劳作和生活。新滩教会,是洪泽湖周围百余位基督徒渔民礼拜聚会的地方,以固定在湖面的一艘大船为聚会场所。几年前,新滩教会在船上成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是为数不多在水上建立的聚会点,每到周末,周围"靠水吃水"的渔民便会相约开着自家渔船齐聚于此,一起唱诗祈祷、读经听道。最近,他们却要告别彼此,离开这间船上教会了。  相似文献   

3.
民以食为天,然而,在古今战争中,有时食物亦可作为出奇制胜的杀敌武器,为世界战争史及饮食文化写上了精彩的篇章。 大豆“炸沉”军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抗日军民得到消息,一艘满载军用物资的日本军舰秘密从日本某港口出发,将要经过上海、福州、广州等地,驶向泰国,最后去缅甸支援正在那里烧杀抢掠的日本侵略军。这艘船上装的是从我国东北三省掠夺来的1500吨大豆。当这艘日舰停靠我上海港口时,我特工人员巧妙地混上了日舰。他们利用物理原理:大豆吸收水膨胀而产生内压来炸沉日舰的方法,在船底灌了大量的水。放在底舱里的大豆吸…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七夕",是与日本农耕文化同时开始的,最初是为祈祷秋天的丰收而祭祀田神的一种活动.奈良时代,中国的"七夕"传入日本,被日本的"七夕"信仰所吸纳、复合,从而形成日本的七夕节.日本的"七夕"活动是日本固有信仰与外来仪式结合的产物,每个地区都各具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七夕"供品更具现代色彩.  相似文献   

5.
甲午战争以降,西学东渐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阶段的特点之一是在各类"西学"传入我国时有一个经日本"中转"的环节。英国哲学家T.H.格林的伦理学说传入我国的过程即属此类。本文梳理格林伦理学在19世纪末期先被引入日本、后在我国传播的过程,尝试厘清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因"日本环节"的存在而产生出的两个思想谱系。  相似文献   

6.
龚颖 《中国哲学史》2017,(4):92-100
甲午战争以降,西学东渐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此阶段的特点之一是在各类"西学"传入我国时有一个经日本"中转"的环节。英国哲学家T.H.格林的伦理学说传入我国的过程即属此类。本文梳理格林伦理学在19世纪末期先被引入日本、后在我国传播的过程,尝试厘清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因"日本环节"的存在而产生出的两个思想谱系。  相似文献   

7.
正有一位英国游客,搭乘美国"密西西比号"客轮出游。客轮在波澜壮阔的密西西比河上航行,一路风光无限。英国游客听说船长已经在这艘船上工作了几十年,便主动与船长搭起话来:"船长先生,您在这里航行了这么久,经验这么丰富,我想您对河中的每一处浅滩一定都摸得一清二楚了吧?"船长在这条人称"老人河"的大河上已经航行了无数次,当然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教训,可是他的回答却让英国游客大  相似文献   

8.
日本学者对《易经》的研究,随着儒学在公元五世纪传入日本就开始了,至公元757年,《易经》正式成为了日本古代国子监的教材之一。日本对《易经》的研究有伊藤仁斋、北村沢吉等人的"义理派",也有根本通明等人的"象数派",还有许多易学家既重视象数,也重视义理的"易理与象数兼容派"的研究。综括日本古今对《易经》的研究途径:一是对《易经》的讲读。通过讲读而研究《易经》博大精深的内涵。日本古代多次实施宫内讲学的制度,大规模皇室主持的讲《易经》活动极大地推进了日本的易学研究和普及程度。二是日本学者对中国易学文本的研究。日本江户时代对《易经》的研究,不仅研究《易经》《易传》原典,还研究中国历代对《易经》《易传》原典的注解。江户时代日本易学者主要依据朱熹对《易经》诠释的文本《周易本义》,也可以说日本江户时代盛行的是朱子易学。当然也有学者研究中国汉代易学文本,热衷于《易经》象数,但非主流。三是日本对中国《易经》分支"术数"的应用研究,并出版了诸多研究著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儒学传入日本,中国儒者推崇孔子的传统也随之传入日本。但日本江户时代中期的儒学家荻生徂徕却与其他的儒家学者不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孔子观。由于徂徕认为自己不是圣人,所以不能凭借私意来判断孔子是否为圣人,只好随众一起姑且称孔子为圣人。孔子将"先王之道"传于后世,所以徂徕认为孔子是"传礼者"或传道者。而徂徕认为自己同孔子一样也是将"先王之道"传于后世即当时的日本,所以徂徕也将自己定位为传道者;加之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政治主张同孔子十分相似,所以徂徕也以日本的孔子自居,即将孔子作为自己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10.
《法音》2017,(10)
<正>鉴真(688-763),俗姓淳于,广陵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唐代律宗高僧,为江淮一带"独秀无伦,道俗归心"的授戒师,在日本则被尊为"唐大和尚"和"过海大师"。鉴真与天台宗关系密切,是兼通天台和律学的高僧,他遵循天台宗弘扬菩萨戒的传统,在弘扬《四分律》的同时注重弘扬菩萨戒。鉴真东渡日本后,除了建立日本律宗外,还将菩萨戒正式传入日本,在日本为天皇及其皇室成员等近四百人授菩萨戒,初步确立了菩萨戒的地位,为后来最澄的戒律改革奠定了基础。因此,鉴真在历  相似文献   

11.
    
正很久以前,有一座孤岛,岛上住着所有的情感:快乐、忧伤、知识以及剩余的其他情感,其中也包括了爱。有一天,情感们得知,这座小岛将要沉没,他们都开始建造船只准备离开。除了一个:爱。 爱是唯一一个选择留下的,它固执地想坚守到最后一刻。 当整座岛屿几乎覆灭时,爱决定向他人求助。 财富驶着一艘豪华游轮经过爱的身旁,爱恳求道:"财富啊,你能带上我吗?" 财富回答说:"不,不行,我的船上装满了金银珠宝,没有空地留给你啦。"  相似文献   

12.
1989年6月4日清晨,一艘由香港驶来的客轮靠近广东汕头港,从船上走下七位笑容满面的外国客人,他们是应中国天主教教务委员会的邀请、专程来我国访问的加拿大天主教人士友好访华团。在汕头市,蔡体远主教和市“两会”负  相似文献   

13.
一、人的因素传入日本和人的因素研究在日本,使用“人的因素”这个术语已有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早在1920年,心理学研究所编辑的心理学杂志出版了一期《人的因素专辑》。1921年由田中编写的《作为效率研究的入的因素》是日本第一本关于人的因素的书。作者在书中讨论了提高效率、工作研究、疲劳以及关于人的动机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激励等等一些心理学问题。在日  相似文献   

14.
"哲学"、"真理"、"权利"在日本的定译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颖 《世界哲学》2001,1(3):68-71
我国自清末以来使用的一些重要学术用语的译名来自日本。要梳理这一段所谓“学术国缘”需要先从汉字传入日本的历史谈起。古代日本由于没有固有的民族文字 ,他们采用了中国大陆传来的汉字。早在《汉书·地理志》中就记录了公元一世纪前后日本人 (当时称“倭人”)到中国大陆朝贡的情况 ,很有可能汉字就是在这时候最初被带到日本列岛的。公元 2 85年 1月 ,百济人王仁向当时的日本天皇献上《论语》和《千字文》 ,汉字文献开始流入日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 ,汉字是日本人使用的唯一一种文字。现代日语是一种由汉字和假名共同构成的文字 ,其中的汉…  相似文献   

15.
傣族笃信南传上座部佛教,也称为小乘佛教。该教是明初传入今天的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至明中叶已经“寺塔遍村落”(明《洪武实录》卷二五五),使得小乘佛教在傣族中具有全民性质。据傣族佛教经典记载及传说:该教一是从印度传至缅甸,再传入我国傣族地区;二是缅甸传入暹罗,再由暹罗传入;百多年前有印度高僧九人到缅甸讲经,其中一人到盈江县,一人  相似文献   

16.
16世纪40年代(欧洲人首次来到日本)至17世纪30年代(日本锁国)被史学界某些学者称为日本"切支丹(基督教)世纪",在这一特殊时期,西欧人在日本的主要活动是传教和经商.西洋画在这时被传入日本,西洋画指区别于东方传统绘画的西洋绘画,包括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和铅笔画等画种,传人日本的西洋画以油画为主.  相似文献   

17.
禅宗是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所产生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宗派,在中国佛敦史和世界佛教史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唐末时禅宗就传播到了朝鲜、日本,近代又传入东南亚和欧美等地。我国学术界对禅宗作科学的研究是本世纪初的事情,建国以前著名的学者陈垣、胡适等人都做过这方面的专题研究。以后又有汤用彤、吕澂、  相似文献   

18.
耶稣在船上     
经文:可4:35—41 主耶稣在船上用比喻教训众人之后,他没有离开这只船,他仍在船上。他仍在船上作什么呢, 一、他叫门徒渡到对岸去救人 对岸是什么地方呢?就是格拉森地方。在那地方,有一个人被群鬼所附,主耶稣要同门徒去拯救他。因此,“他们就把他一同带去。” 马可在这里所用的词句颇有涵意:“耶稣仍在船上,他们就把他一同带去。”拯救人,并且又暗示耶稣在整天劳累工作之余,已精疲力竭了;他的门徒迅速把他带开,要让他休息一下,轻松一  相似文献   

19.
朱子学"有广狭两义,朱子理学为狭义朱子学,而朱子后学及后世学者对朱子哲学的理论解释与创新发展则属于广义朱子学。13世纪末,传入日本与朝鲜的朱子学经与当地文化的冲撞、对话、吸收与转化而发展出来的日韩朱子学,是广义朱子学的典型形态。不过,朱子学在江户日本经历了一番乖舛的命运,传入伊始便出现了朱子学与反朱子学等多重势力交错缠斗的现象;由于江户日本属于武士国家,缺乏科举制度对儒士身份的保障,故朱子学在江户社会的地位显得十分微妙,历来以为朱子学是德川幕府政治意识形态的看法无法成立。然而日本朱子学也有独到之处,如崎门派朱子学在"智藏"说等方面对朱子学有理论推进和思想转化,值得我们进行批判性反思。韩国朱子学则有另一番奇特的景象,在朝鲜时代,朱子学获得了独尊天下的国家意识形态的思想地位;与此同时,有关朱子学的义理辨析而引发的思想论辩也极为激烈,例如"四端七情"之辩便是一场贯穿整个韩国儒学史的思想论辩,从中可以发现对中国朱子学的重要理论转进。可以说,东亚朱子学已构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朱子学在东亚地域的传承、发展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哲学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近邻 ,两国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交流关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称佛教是联结中、日、韩三国的黄金纽带。6、7世纪 ,日本曾经派遣了众多的遣唐使和留学僧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 ,他们将儒家文化和大乘佛教传入日本 ,铸成了日本民族化的佛教。到了近代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又向西方国家学习 ,在科技方面取得了领先的地位 ,而在佛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为世界学术界注目。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到日本留学的人不少 ,其中有不少人学的是佛教或从事佛学研究。但是此时有一位日本的僧人自愿来中国留学 ,并在河北赵县柏林寺修持6年之久 ,这是当代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中很有意义的一个事例 ,为此本刊对他做了专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