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音》2016,(11)
正一、导言比叡山被称为日本佛教的母山,日本佛教各宗派祖师辈出。比叡山开山祖师最澄(766-822)入唐求法,从师修学,蒙授大法;佛法相传,即承师直接相传的"血脉相承"之法缘,奠定了比叡山日本佛教母山这一历史地位。关于佛法相承,奈良时代(710-794)布教开宗的所谓"南都六宗"(位于古都奈良的华严宗、法相宗、律宗、三论宗、俱舍宗、成实宗)自不待言,弘法大师空海(774-835)开创的真言宗,乃至镰仓时代  相似文献   

2.
《法音》1986,(3)
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交流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十三周年之际,日本《中外日报》根据有关资料,整理发表了从日本奈良时代到室町时代(即我国唐代到明代)两国著名高僧互相往来、从事佛教文化交流的简要情况。兹译介如下,供读者参考。来华的日本高僧一、入唐僧道昭奈良元兴寺僧人,公元六五三年入唐。曾在长安大慈恩寺从玄奘学法相唯  相似文献   

3.
1983年2月15日,日本北法相宗管长、清水寺贯主、日中友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大西良庆长老与世长辞了!今天,在班禅大师的主持下,中国佛教协会同人隆重举行追悼法会,同各界来宾和日本朋友一起沉痛悼念这位同中国人民和中国佛教徒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的良师挚友!此刻,我们瞻仰长老的遗像,缅怀长老的事迹,内心涌起了难以抑制的哀思! 大西长老1875年12月21日诞生于日本奈良县樱井市,享年一百零七岁。长老的一生是为佛教与人类友好和平事业忘我献身的一生。他从十三岁时开始就受到佛法的陶冶,在法相宗大本山奈良兴福寺出家,同时入法隆寺劝学院研习法相唯识之学。由于长老慧根早发,睿智过人,经过七年的执经问难,便能探骊得珠,取得优异的成就。1899年任兴福寺住职,升大  相似文献   

4.
《法音》1992,(8)
佛教自六世纪传入日本以后,经过奈良时代(710~785)、平安时代(794~1192)以至镰仓时代(1192~1380),前后约七百年间,产生了许多宗派。奈良时代有三论、法相、华严、律宗、成实、俱舍六宗,称为“南都六宗”;汉文大藏经亦在此时期传入日本。平安时代初期有天台、真言二宗,称为“平安二宗”;以上八宗,主要为当时日本贵族上层社会所信仰。到了镰仓时代,禅宗、净土宗、日莲宗相继兴起,佛教始流行于日本民间。佛教传入日本后,与日本传统文化结合,获得了新的发展,形成了一些氏族化的宗派。在历史上,佛教对日本文化发生过重大影响,直到今天,佛教在日本社会上仍有相当大的势力。为了方便了解日本佛教,现将日本佛教的主要宗派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任永生  张琳 《法音》2001,(2):35-38
清水寺座落在京都东山三十六峰之第二十九峰--音羽山的中西部腹地,占地13万平方米。始建于奈良时代(707-805)末期的宝龟9年(778),距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清水寺是日本北法相宗的大本山,也是为响应赵朴初先生提出的“黄金纽带”构想而由日本佛教界发起创立的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的所在地,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一、清水寺的历史沿革  1、清水寺的创建  相传日本奈良时代末期的宝龟9年(778),观音菩萨托梦给大和(今奈良)子岛寺高僧延镇上人(?-821),要他“去木津川北岸寻找清泉”。延镇上人…  相似文献   

6.
《法音》2006,(11):12-12
(2006年10月26日日本京都·奈良)2006年10月26日,日本·中国·韩国三国佛教界代表聚会京都、奈良,召开了第九届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立正佼成会京都教会,三国代表围绕本届会议主题“致力人类共生——三国佛教在宗教间对话中的作用”阐述了各自主张,交换了不同意见,并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在奈良法相宗大本山药师寺玄奘三藏院,三国代表还共同举行了祈祷世界和平法会,虔诚祈祷世界的安宁与发展,进一步加深了对佛教东渐的悠久历史培育起来的三国佛教“黄金纽带”意义的理解。放眼当今世界,纷争、难民、贫困、暴力、凶杀,以及以全球气候升温…  相似文献   

7.
《法华经》在日本是非常受欢迎的一部经典。厩户皇子(圣德太子)讲经的事情未必是事实,但他所著的《法华义疏》是在日本完成的可能性很高,①可以说最晚在奈良时代初期,《法华经》已被日本人所关注了。奈良时代,《法华经》作为护国经典及忏悔灭罪的经典被信仰,同时也成为法相宗、三论宗等各学派研究的对象。到了平安时代,天台宗更是将《法华经》奉为"皆成佛道"的经典,也可以说确立了《法华经》在日本佛教中的地位。此后,镰仓时代的日莲  相似文献   

8.
东福寺,是日本临济宗十四派之一的东福寺派大本山,位于京都市东山区本町,山号慧日山。历史上曾名列京都五山第四位,面积20公顷,约有25座塔头子院及425座地方寺院。嘉祯二年(1236)由摄政九条道家发愿,历时19年,于建长七年(1255)建成。开山是圆尔辨圆,本尊为释迦如来。由于当时奈良华严宗总本山东大寺及法相宗大本山兴福寺规模巨大,香火旺盛,遂各取一字,命名为东福寺。东福寺是当时京都最大的寺院。东福寺历史圆尔辨圆与东福寺日本临济宗从中国传人,并曾受到以幕府为代表的上层武士和皇室、贵族中一部分人的信奉,盛极一时。…  相似文献   

9.
日本真言宗由弘法大师空海(774-835)创立,视我国西安青龙寺为祖庭。青龙寺创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原名感应寺,唐睿宗景云二年(711)更名青龙寺,为唐代密宗名刹。日僧空海于公元804年随第17次遣唐使入唐求法,师事青龙寺东塔院惠果和尚,回国后开创日本真言宗。东寺是日本真言宗总本山,位于古城京都市南区九条町一番地,又名教王护国寺,也是日本真言宗开宗的根本道场。  一、东寺的历史沿革 1、弘法大师空海与东寺的创建  延历十三年(794),桓武天皇将都城迁至京都,开始营造新的王城,同时在新城正门罗城门的东西两侧营造…  相似文献   

10.
佛教在线10月23日西安报导:今年是空海大师入唐求法1200周年,为了隆重纪念这位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日本文化巨人、弘法大师和中日佛教界友好往来的伟大先驱者,从年初开始省、市有关部门积极筹划各种纪念活动,至10月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83,(3)
日本北法相宗管长、日中友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大西良庆(1875—1983)大长老因患脑溢血症,于二月十五日拂晓在京都安详舍报,享年一百零七岁。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班禅大师、会长赵朴初居士分别致电日本北法相宗宗务总长松本大圆法师,对大西长老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  相似文献   

12.
正佛教逻辑源自古印度,但传入中国后,中国成了它的第二故乡,因为中国是大乘瑜伽行宗和陈那新因明的主要传承国,唯识学派和新因明的理论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地诠释和研究。新罗国(古朝鲜)和日本古代都曾派遣学问僧来华师从唐玄奘及奘门大德,并将唯识论和因明论传回新罗和日本,陈那的新因明由此在新罗和日本得到传承。一、古朝鲜的法相宗与因明传承因明最早是由中国传入朝鲜的。如圆测(613-696,圆测文雅)、神昉(诏命入驻玄奘译场的十二位证义大德之一)、知仁(智仁)、玄范、胜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92,(6)
日本佛教天台寺门宗,为追思开祖智证大师(814~891)于唐大中七年(853)入唐学习天台教义,回国后,在近江开创日本佛教天台寺门宗的光辉业绩,今年3月6日该宗宗务总长小林庆存等一行来天台山国清寺,同方丈可明法师商谈建造智证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86,(1)
本刊讯残佚千年的重要佛典——《解深密经(圆测)疏》四十卷本,最近已由中国佛教协会所属之金陵刻经处出版发行。《解深密经》是唯识法相宗立宗所依的根本经典之一,共有四译。圆测(613—696)所疏为玄奘译本。同时撰疏的有四家,其余三家的疏本均已失传;圆测疏因流传日本,得以保存,但缺少后六卷。清末杨仁山居士自日本取回刊版流通,其后六卷仍付缺如。可喜的是,圆测疏在唐代即由法成法师译为藏文,收在《丹珠藏》中,一直流通不替。  相似文献   

15.
杨笑天 《法音》2002,(12):34-35
本刊讯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和日本佛教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九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于10月29日至10月30日在日本京都佛教大学四条中心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净土教之研究———关于昙鸾、道绰、善导。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是在中国佛教协会已故赵朴初会长和日本佛教大学前校长、现任日本净土宗宗务总长水谷幸正先生等中日佛教界人士的共同倡议下,于1986年开始举办的,每隔两年双方轮流举办一次,至今已圆满举办了9届。参加此次学术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人员为:传印(团长)、姚长寿、向学、传明、伍先林、杨笑天。对于此次…  相似文献   

16.
引言欧阳渐(1871-1943年),字竟无,江西宜黄人。1911年,欧阳继承杨文会(1837-1911年)主持金陵刻经处的佛经校刻事宜,1922年创立支那内学院,是当时佛教界、学术界景仰的一代佛学宗师。梁漱仅曾评论道:“大家若求真佛教、真唯识,不必以我的话为准据,最好去问南京的欧阳竟无先生。我只承认欧阳先生的佛教是佛教,欧阳先生的佛学是佛学。”(《梁漱读全集》第1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44页)梁氏此评最早揭示南欧学的特质,南欧学以探求“真佛教、真唯识”为旨归,是清季民初源始化唯识复兴思潮中的重要体系之一。此一源始…  相似文献   

17.
张化蒙  王小明 《法音》2009,(1):56-57
本刊讯2008年12月20日至21日,由杭州市佛教协会、杭州市宗教研究会主办,杭州佛学院承办的"杭州佛学院十周年校庆暨第六届吴越佛教唯识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花家山庄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明学法师,杭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杭州佛学院院长、杭州灵隐寺监院光泉法师,国家宗  相似文献   

18.
近代佛教名家名著提要──法相唯识学太虚《法相唯识学》,全二册,近代太虚撰。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七年(1938)印行。后收入《太虚大师全书》第14至18册。太虚在近代佛教史上以唯识大家著称于世,在他所创办的闽南佛学院、武昌佛学院、汉藏教理院等佛学院中,皆...  相似文献   

19.
中观心论·入决择瑜伽师真实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印度佛教哲学家清辩所造《中观心论》(含颂文和注释),其中第五品《入决择瑜伽师真实品》专门驳破唯识的主张,大乘佛教因此遂裂为中观和瑜伽行(唯识)二派,史称“空有之诤”。这一品曾由佛学家吕敬在20世纪50年代依藏文译本翻出,但一直没有正式出版。今整理者据金陵刻经处所藏稿本刊出,供印度哲学史、佛学和梵藏文佛典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药师寺,位于奈良市西京町,是日本法相宗大本山,为奈良七大寺之一,始建于日本天武九年(680)。本尊是药师三尊(日本国宝)。历史沿革日本天武九年(680),日本第四十代天皇为了祈祷皇后疾病痊愈,发愿在飞鸟藤原京建造佛寺,这便是药师寺建寺之始。七年后,药师寺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