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工记》中记载建筑的文章成为周人等级观念和礼乐制度的载体。其中"匠人营国"重点不在讲解营造技巧,而在于营造等级制度。这种严格的建筑方法处处体现着古代王朝井然有序的礼制文化,并且被汉代至清代大部分王朝的都城所沿用。对古代都城建筑的营造与中国古代礼制文化进行研究,选取平遥古城为案例,从方向、位置来确定城市构图,研究井然有序的棋盘形道路和"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城市布局是如何将礼制、政治、生活融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2.
《考工记》作为我国春秋时期记录古代传统技术的开端文献,集中体现了齐国的工艺美学思想,其记录内容丰富而繁杂,为现代工艺美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自德国出现的未来引领西方现代设计的包豪斯精神,其设计理念和设计教育精神直至今日仍然是设计领域研究的主题。本文一方面研究《考工记》的工艺美学思想,挖掘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设计思想和原则,另一方面与对世界现代设计影响深远的包豪斯精神相比较,研究现代设计的起源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第一部手工艺技术汇编,《考工记》是一部记录古代科学技术与手工艺的重要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工艺学和器物思想。《考工记》中记录了朴素的工艺技巧,分析东周"百工居肆"时期物质文化生产生活中所体现的"中和之美",而"中和之美"对于"百家争鸣"这上层建筑的哲学抽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秀荣 《管子学刊》2010,(4):87-88,98
周村铜响乐器的制作历史,据《考工记》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时至明清,已是作坊林立、品种多样、四海扬名、南北畅销。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又有了显著发展,出现了"周村铜响漫五洲"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在各方面越来越全球资源共享化的二十一世纪中,现代服装设计在表达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的同时,必然或隐或显地表达古代传统文化中有活力的价值取向和认知经验,《考工记》作为中国春秋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讲究应天之时运、承地之气养,人与自然相通融合的审美宇宙观,它开创了具有典范性和普遍性的造物审美原则,尤其是书中提及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先进造物思想对现代服装设计有着相当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分析了《考工记》中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提出中国当代服装设计师应当秉承历史的使命,传承传统艺术精神,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和理念,塑造风格浓郁的个人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6.
《考工记》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名著,是最早的手工艺著作。其崇尚"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设计美学,非常前卫,是一个时代设计的突破,也预示着那个时代设计者的睿智。其中,"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在《考工记》中的"钟氏染羽"和"氏丝"两个章节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们分别记载了服装的染色工艺和练丝工艺,不论从精巧的工艺,还是严谨的工作态度上来说,都是服装业质的飞跃,对现代服装设计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考工记》与儒学——兼论李约瑟之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工记》与儒学——兼论李约瑟之得失李志超李约瑟主张道家主导古代中国科技,这不能解释很多重大科技史现象。《考工记》即为儒家经典,郑玄作注,沈括读引,戴震制图。其中造车、冶金、建筑、水利等项目何曾见道家主导?道家可曾著得一部农书?作过一任河官?自汉武帝...  相似文献   

8.
先秦时期特殊的诸侯纷乱历史阶段,孕育了百花齐放的城市规划思想,主要包括《周礼·考工记》《管子》《商君书》等作品的主要思想,涉及城市形制、规模、选址、管理、产业等诸多方面。这些思想对当代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而长久的影响。这些规划思想各有侧重,在服务对象、精英规划、多层面影响这三个方面又有极大的相似性。在当代的城市规划中,要更加注意对这些思想的传承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9.
《离》卦美学对中国古代建筑有重要影响。《离》卦以"丽"、"明"二义为主。"丽"蕴含着相互附丽、利贞后亨的文化思想,呈现联系、利贞之美;"明"蕴含着上下重明、前后继明的文化思想,呈现"重明丽乎正"、"大人继明照于四方"之美。《离》卦揭示的丽、明的美学思想,将天文之明和人文之明建立联系,以人文之明德传承发展为旨向,成为中国古代建筑门窗艺术的文化根基,是中国古代建筑门窗艺术的美学根源,明德相继是门窗艺术"活"的生命,对当今的建筑门窗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因借体宜"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我国著名造园家计成在《园冶·兴造论》中提出"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造园思想。文章着重研究其中"借"的思想,探索国内乡村民宿的创新和发展,结合湖北省阳新县妹思湖乡村民宿整体规划设计,探索民宿建筑空间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手法,从借地、借光和借物三个方面以及人文艺术隐喻的角度,分析乡村民宿的建筑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它"创造性地继承了文言小说的传统,用唐人传奇法来志怪,既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又有很高的艺术造诣"[1],"可说是晋宋以来志怪、人情小说和唐人传奇的集大成者"[2].在前代文言小说中,唐传奇对《聊斋志异》的影响可以说是最直接、最显著的.鲁迅的"模拟论"(存在争议,但肯定了唐传奇与《聊斋志异》的重大联系,此处不谈)足以说明唐传奇为《聊斋志异》提供的营养.仅从题材上说,《聊斋志异》中的部分篇章就是从唐传奇中直接化用而来的,例如《莲花公主》化用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凤阳士人》化用白行简《三梦记》,《织成》化用李朝威《柳毅传》,《续黄梁》化用沈既济《枕中记》,狐妖形象也受到沈既济《任氏传》的影响.魏晋六朝以来,随着佛教、道教的兴起,佛道内容愈来愈多地渗入文学作品中.宗教对文学的影响在"志怪传奇"小说中表现得最明显,唐传奇中就有不少是直接选用宗教母题创作的,沈既济《枕中记》便是典型.《聊斋志异》内容丰富,思想复杂,鬼狐志怪中也必然渗透了大量宗教内容,比较典型的如《席方平》、《成仙》、《陆判官》、《李伯言》、《崂山道士》、《续黄梁》等.然而,佛道等宗教内容并不是《聊斋志异》所表达的主题,其发生了世俗化的改良.从《续黄梁》与《枕中记》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文言小说中的宗教世俗化现象及其演变.  相似文献   

12.
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皆有“兵学盛国”之称,作为其军事思想主要载体的军事著作,更是世界军事艺术宝库中的珍奇瑰宝。《孙子》是公认的中国兵学代表作,被誉为古希腊、罗马军事名著的则有《历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长征记》、》高卢战记》、《内战记》、《谋略》、》亚历山大远征记》、《论军事》等书。由于它们所产生的时代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大体相近,这就为我们进行横向比较,分析他们的差异之处,揭示东、西方军事理论不同发展道路的历史源头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美学界一般以1949年为分界线,将朱光潜(1897-1986)长达60多年的学术历程划分为民国时期(1920-1949)和共和国时期(1950-1986)两大阶段.建国前夕,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就曾受到郭沫若等左派人士的激烈批评.学界有一种流行观点就是在建国后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和学术语境下,1956年,朱光潜在《文艺报》发表了著名的《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一文,以示"自我检讨",清算自己前期的一系列美学思想,对直觉论、移情说、人生艺术化等诸多观点进行自我批评.在这次思想改造之后,朱光潜的美学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朱先生此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与时俱进"的学术思想与人生观"改造"中完成了后期的"美学涅槃".但是,朱光潜后期的美学真的就是一个全新构建的思想体系吗?问题恐怕并非如此简单.本文以朱氏后期的《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为参照文本,初步分析朱光潜后期美学的马克思主义转向,以及他努力建构一种有别于前期美学的"新实践美学"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弘扬     
在佛教中,指佛菩萨传播教法,化导众生.后世泛指大力宣扬一切思想或观念.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当于此地建国安人,弘扬佛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黄老之学中"天道环周"思想的内涵及其萌芽、发展和成熟的表述,以及《黄帝内经》中有关营卫运行的概括,分析两者在思维方式和理论构建等方面的相似性,"天道环周"对《黄帝内经》中营卫运行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考工记》的色彩观看"五色审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仲先 《美与时代》2006,(12):55-57
我国三千年前的《考工记》中说:“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它提出了五行色彩学原色同方位观念的联系;同时指出了“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的配色和审美基本规范。最终落实在,无论是服饰上、绘画上,还是社会各领域的用色规范上,都要以“五采备谓之绣”。本文就试图探讨《考工记》的色彩观是如何将五行色彩学界定为华夏民族“五色审美观”的最高标准的。  相似文献   

17.
"循环建造"是指将废弃的材料重新运用到建筑之中,带上匠人特有的文化情感,形成一个循环再用。它是近代中国建筑设计中一直被遗忘的伟大传统,代表着人类"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观念,也体现出勤俭节约这一中国传统美德。当今的建筑设计应该更多地考虑到生态问题,不仅在观念上有所改变,还需要体现在具体的建造方式中。文章在探讨"循环建造"设计语言的基础上,以瓦爿墙与再生砖为例,用材料的循环、情感文化的循环、可持续发展观念三个方面,来研究"循环建造"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考工记》既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总结手工业生产工艺的典籍,也是我国音乐史上最早记述乐器制作工艺技术的著作。笔者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齐国乐器制造业在当时社会经济中所处的地位、科技含量及品牌效应所带来的市场空间,从而坚定了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9.
《法苑珠林》所征引的外典文献中,与佛教关系并不密切的《搜神记》占很大比例,共有一百二十九条,其中半数以上集中在巫史思想和阴阳五行观念方面。本文认为,以宣佛为主旨的《法苑珠林》广征《搜神记》,集中体现了撰者释道世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巫史思想与阴阳五行观念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了释道世以史弘法的观念和自身通过佛教思想融摄传统志怪思想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拟物化"是当代建筑设计中一种常用的设计手法。文章通过对建筑"拟物化"设计的溯源、审美、类型等主要方面的梳理,将"拟物化"这一抽象思想与具体问题相结合,展开对建筑"拟物化"设计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