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彝族尼木措毕的研究较多,但从仪式与女性角色的角度讨论凉山彝族尼木措毕仪式,是一个崭新的视角。尼木措毕是凉山彝族祖先崇拜中最为重要的送灵仪式,彝族人一般将其理解为晚辈对长辈的债务关系,因此该仪式基本上被当作活人对逝者的义务来践行。文章通过凉山彝族尼木措毕仪式中女性角色的研究说明,女性在尼木措毕仪式中既是祭祀的对象,也是仪式的参与者和服务者,更是仪式禁忌的排斥对象,这些既互相矛盾也互相联结的观念与行为呈现了彝族女性在宗教和仪式中角色及其象征。妇女既在仪式之中,也在仪式之外,这似乎也就是凉山彝族女性角色的仪式性表达与反映。笔者试图用宗教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从仪式之外看仪式,虽然彝族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但仪式行为却趋于高度保守。仪式象征对于执着于它们的人来说,具有理智和情感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凉山彝族尼木措毕仪式也即祭祖送灵仪式或超度送灵仪式,意为恭送祖先回归祖灵地,并祈求祖灵护佑子孙后代生活富足、人畜兴旺。这是凉山彝族最隆重、盛大的宗教仪式。本文运用美学、宗教学、民族学的相关理论,结合田野调查,分析了凉山彝族尼木措毕仪式及其神圣观念,阐释了尼木措毕仪式中黑、花、白三色神枝的审美追求、神树崇拜的审美意象、毕摩剪纸的审美情趣、魂归"兹兹普乌"祖界的审美理想等。笔者认为彝族宗教美学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学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扎根于深厚的彝族文化土壤之中,其丰富的审美文化内涵和美学思想,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团结和谐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云南直苴村为个案,通过田野调查,从彝族村落组织伙头制的组织形式、伙头主持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等为切入点,探讨彝族村寨组织(伙头制)与宗教信仰在彝族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直苴村彝族正是通过伙头制与伙头主持祭祀的神灵一起来对村落日常社会生活进行规范,从而达到禳灾祈福、护佑村落、和谐生活的目的.同时把祖先有关的神话故事传说粘连在宗教祭祀仪式中,在伙头担任者与伙头主持祭祀的神灵的禁忌中,凝聚对其祖先的历史记忆和族群认同.  相似文献   

4.
彝族先民在生存斗争中构筑了人神共处的信仰世界 ,其宗教信仰反映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本文考察了《普兹楠兹》反映的云南撒尼支系彝人的原始信仰 ,分析了其宗教祭祀活动的特征 ,讨论了古代撒尼人对神灵依赖与超脱的矛盾情结。  相似文献   

5.
祖灵筒是彝族用以盛装“祖先灵魂”及其生活用品的竹筒,而更换祖灵筒是生者为免受祖灵影响所举行的仪式。文章基于对元山村彝族更换祖灵筒仪式的田野考察,较为完整地展示了仪式活动的全部过程,认为元山村彝族的宗教观念仍然保持着原始宗教的基本特征。更换祖灵筒仪式体现出元山村彝族浓厚的祖先崇拜,在心理调适、促进族群认同和人际关系整合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6.
高翔 《宗教学研究》2017,(1):199-207
黔西北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以“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观”为核心,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宗教信仰系统,对杜鹃花的自然崇拜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杜鹃花崇拜的“祭花神”仪式,尽管因历史原因停止了几十年,但是近年来又得到了复苏。本文以“祭花神”仪式田野调查为分析文本,通过对仪式的神话传说、法器、祭祀群体、仪式准备过程及展演过程的描述,运用宗教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对仪式的起源、结构、变迁、象征及功能进行分析,以挖掘“祭花神”仪式的宗教内涵及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大量的田野访谈资料和相关的毕摩经籍分析凉山彝族毕摩卡巴从传统到现代发展过程及特点.传统毕摩卡巴是献给神灵的物品、卡巴种类多样化,传统毕摩卡巴呈现神圣性的特征.如今凉山彝族神职人员毕摩的卡巴呈现出神圣与世俗二元性共存的特点.毕摩卡巴的收受方式反映了凉山彝族宗教信仰神圣性与世俗性并存的现状.从毕摩卡巴的现状中可以解读出彝族文化变与不变的“规律”,而这些“规律”为我们理解和研究凉山彝族社会的宗教文化将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凉山彝族的宗教和我国北方萨满教都属于原始宗教,凉山彝族的宗教职业者之一尼与北方萨满在传承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各自社会发展的差异性,因此也带来了各自的区别与特色.  相似文献   

9.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彝族是古代西南地区分布最广、文化辐射最强的民族之一,又因其宗教信仰与道教有诸多共通、相融之处,因而道教产生后便与彝族的原始巫教、祖先崇拜、毕摩祭祀等宗教活动互动、融合,进而促进了道教和彝族原始宗教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凉山彝族的疾病信仰与仪式医疗(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凉山彝族的疾病认知与其传统信仰密切相关 ,仪式医疗是彝族传统医疗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 ,仪式医疗活动在大小凉山彝族乡村仍很活跃。笔者根据田野调查资料和彝文仪式文献的相关记载 ,对凉山彝族的传统信仰与疾病认知进行考察 ,初步认为在彝族信仰中疾病具有七类超自然的病源 ;进而分析彝族仪式疗者的类型及其特点 ;最后对仪式疗者的医疗活动如疾病诊卜、防病仪式和治病仪式进行归类描述。这是第一篇从医疗与宗教关系的新视角考察彝族传统信仰的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