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建筑·造型·自然”是建筑设计中亘古不变的话题,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现代建筑的重要关注点之一。现以“亘古”美术馆概念设计方案为研究对象,从“亘古”概念的来源、“亘古”美术馆概念设计、“亘古”美术馆对未来建筑的价值三个视角剖析设计师从自然环境中汲取灵感的方式,从而探讨建筑、造型、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佛教的生态理念和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佛教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识。通过解读佛教经典,考察古往今来佛教徒的实践,都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点。这种生态意识也许能够为解决当代生态危机提供帮助。佛教的生态理念主要表现在它的自然观、生命观和理想观三个方面。佛教徒将自然看作是佛性的显现,万物都有佛性,都有自己的价值。中国天台宗大师湛然将此明确表述为“无情有性”,即没有情感意识的山川、草木、大地、瓦石等,都具有佛性。排家更是强调: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价值。基于这一缘由,清净国土、珍爱自然是佛教徒天然的使命,这对…  相似文献   

3.
自《道德经》问世以来 ,人们对其研究探讨从未间断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我认为 ,“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道法自然”的处事原则、“无为而治”的行为方式 ,是其思想精髓 ,值得认真研究 ,深刻思考。一、“天人合一”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人类养生和环境保护的哲学基础《道德经》通篇渗透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是从“道”的概念出发 ,间接从各个不同侧面进行阐述的。“道”是虚空之间的一切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本源 ,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总法则。“道可道 ,非常道”。“道”是难以言说的 ,能说清楚的就不是…  相似文献   

4.
在浩如烟海的佛经中,我们随处可见关于山川大地、日月星辰、奇花异树、走兽飞禽、琴箫梵呗、细雨和风等种种美景妙境的描写,由此可见佛教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与重视。 佛教徒善于在内心“造境”,造清净之境;佛教徒也善于造心外清净之境。此为内外同一的不二法门。 “因果”规律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佛教徒可以从“因”预知其果;佛教徒也可以从“果”推知其因。今日地球环境日趋恶化,就是人类所种恶因所致。 佛教徒对虫蚁鸟兽,从不加害,视之“平等众生”。这是佛教慈悲思想的具体体现。在佛教徒的眼中,雪山飞瀑、残荷败柳,无一不是“无情说法”而赋予她们深邃的哲学思辨。  相似文献   

5.
水在佛教僧侣修行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佛教徒的洗浴,在佛教中有着特殊的规定。“僧者,净也。”(《六祖坛经·忏悔品第六》)佛教徒不仅要洗去自己身体上的污垢,重要的是惟有净心,才可心中无垢,得净法门。《维摩经》言:“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  相似文献   

6.
《法音》2009,(3):48-52
发愿与发誓 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意思到底相不相同? “誓”和“愿”都是一种希望、一种承诺,譬如说青年男女互订终身,男孩说非她不娶,女孩说非君不嫁,这是山盟海誓,可以说发誓,也可以说许愿。  相似文献   

7.
宗性 《法音》2003,(2):17-22
绪言自佛陀于鹿野苑初转法轮,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从现行流通的佛陀言教来看,佛陀不但鼓励佛教徒应遵循五戒、十善、八正道等修持方法,努力净化身心、升华自我,完善个人修养,更倡导佛教徒把完善个人修养的观行融入到为社会大众无私奉献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佛教徒在“自利”的同时还要“利他”的修行理念。在大乘佛教中,“利他”是作为菩萨道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来加以提倡的,为此佛陀提出了许多“利他”的修行理念和方法,四摄法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说是菩萨“利他”原则的细化和行动准则。千百年来,高僧大…  相似文献   

8.
作为哲学人类学意义上的儒家生态学,其论述“人与自然之关系”的思想由以下五个基本观念组成:1.“天人合一”的本体论,它指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固然之理”;2.“赞天地之化育”的价值论,它谈的是如何将“天人合一”的“固然之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实然”;3.“德性之知”的认识论,它强调要从“生存意义”方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作通观地了解;4.“民胞物与”的义务论,它认为人类要以平等之心去看待自然万物,这是人的义务和“特权”;5.“执两用中”的方法论,它提出人类在与自然打交道时,既要考虑人类的利益与价值,也要顾及到自然的利益与价值,要在二者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太和”。  相似文献   

9.
岳帅 《佛教文化》2013,(2):124-124
“合十”又称“合掌”,是佛教徒常用的生活礼仪。“合十”就是透过肢体的动作,端正仪容,清净身心,在自在、宁静的身心状态,修持佛法。具体做法就是合起双掌,手指并拢,手肘自然弯曲,  相似文献   

10.
有一段时间,学者们把“信仰的基督”和“历史的基督”置于对立面。史学研究倾向于怀疑上帝在地上进行工作的断言,假定从自然,以及人类的进程的解释是可行的。许多人对历史研究和信仰生活能发生关联表示怀疑。  相似文献   

11.
戒律是佛教徒的基本行为规范,体现着佛教的基本精神。戒律一传入中国,就与中国传统的礼文化产生了激烈冲突。在区分戒与礼异同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实现“道并行而不悖”,成为佛教徒努力的方向。本文将从“义”和“制””两个层面分析戒与礼各自的内容、性质,梳理戒与礼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从冲突斗争走向融和并存的主要发展阶段,考察戒与礼在互相影响下的双向扩充,在一个特定方面展现佛教中国化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2.
“听”禅     
上次,我讲到了我们在生活中的弹修(特别是针对居士们),也讲到佛教徒(特别是我们出家师父们)比较欠缺的职业精神、职业素质。虽然我们出家修行佛法,并不是把它当职业,而是把它当“志业”,就是它符合我们的人生价值,是我们信仰之所维系、愿意献身的一个事业;但是怎样把这个志业做好,  相似文献   

13.
体育并不仅是体形、体能的简单训练,它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都有密切的关系。从审美视角认识体育,无疑会促进我们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体育实践。  相似文献   

14.
有一条鱼每日在海里不停地游,仿佛在找寻着什么。有一天它去问鱼王:“人们所说的大海究竟在哪里呢?”鱼王说:“我的孩子,海既在你身外,又在你身内,你无时不在海中啊!”它又问:“那么,尊敬的鱼王,为什么我感觉不到海的美丽呢?”鱼王说:“我的孩子,那是因为你离海太近了,反而感觉不到它的恩惠。从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主要是天主教、基督教等)的论述颇多,但专门涉及佛教的甚少,目前发现的仅有两处。一处是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一书中谈到的:“辩证的思维——正因为它是以概念自身的性质的研究为前提——只有对于人才是可能的,并且只对于相对高级发展阶段上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是可能的。”这里,恩格斯明确肯定了佛教徒是“相对高级发展阶段上的人”,具有辩证思维。另一处则是马克思对于一部佛学专著的关切和评定。1861年5月10日,马克思在伦敦致信当时在曼彻斯特的恩格斯时提到:“在柏林还访问了弗里德里希·科本,发现他  相似文献   

16.
五台山自然环境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五台山佛教文化传承两千年来,与其自身的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五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为其成为佛教圣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佛教徒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清修环境。本文试从自然地理、气候等方面来探讨最初佛教徒选址五台山的原因,以及后来五台山佛教蓬勃发展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相较于中国学者,美国学者对本国佛教徒分类问题的研究可谓先我着鞭。他们在二分法与三分法的学术争论中,从诸多维度对美国佛教徒进行分类,不仅异见迭出,而且对有些说法习焉不察。通过对诸多观点的剖析而缕分,本文认为,对该问题的探讨必须回到宗教信仰本身,并以此作为分类的首要标准。  相似文献   

18.
佛国纪行     
游览泰国,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这里浓郁的佛教氛围。无论是曼谷、清迈等大市、府,还是偏远的小乡镇,佛教的庙宇几乎无处不在。有时走在街上,经常可以看见三三两两,身披袈裟的僧侣。听朋友说,全泰国的僧侣人数至少有50多万,占总人口的1%。仅曼谷就有佛教寺庙420多座。难怪它素有“黄袍佛国”的美誉了。提起佛教,在泰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是他们的“国教”。居民有近95%都是佛教徒。而且宪法还明文规定,国王必须是佛教徒,否则不能继承王位。可见,几百年来,佛教思想已融入到了泰国人的生活当…  相似文献   

19.
“返回自然”是卢梭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有着多重含义,它不仅是一个审美问题、环境问题,更是一个哲学和美学高度上的问题。从卢梭对自然人性的关注以及期望重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真诚的社会环境的角度,剖析“返回自然”这一命题的当代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保护与难民救济池田莹辉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顾问真言宗中山寺派大本山中山寺元长老这次的共同宣言文(草案)之中,讲到“三国佛教徒的保护环境与实现和平的任务”。以此事为中心,我们三国佛教徒是否可以将这样一些事情来付诸实行呢?下面我就试着对此作一下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