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在中国文化史上,嵇康以清淡出尘、掩儒扬道而名垂千古。在嵇康的思想体系中,阐述音乐本质的《声无哀乐论》最为人们所熟知。但长期以来,人们对嵇康的音乐思想,特别是他的“声无哀乐”一说贬多扬少,实属不公。 嵇康的音乐思想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嵇康认为“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也就是说音声来自自然本体的谐和,自然本身并不包含人类的哀乐之情,因此音声本身并不表现人类的情感。不过,嵇康虽然认为音乐没有哀乐的情感,但从主体评价的角度看,却  相似文献   

2.
《庄子》中包含诸多"音声"意象,"托音寄声"是其喻事明理的重要表现。由于深受老子的影响,庄子的音声思想首先表现在对"无声"的推崇上,即认为道体不可言、不可称。庄子既认为道体"无声",又以得道为终极归宿,故体悟与契合"无声"遂转化为主体心性修养的至高境界及修道、进道之工夫。尽管道体无声无臭,但道既生万有之后的世界不可能"鸦雀无声"。《庄子》中或显或隐的众多音声论述中,大多内在包含着或合道或悖道的价值评判。庄子的音声思想对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音声思想的视角解读《庄子》,不失为同情理解庄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明中叶以来儒者复兴古乐、古歌法的历史背景中,王阳明基于心学理论创制了九声四气歌法作为致良知的重要工夫,在讲会及书院教育中得到广泛流传。阳明歌法以春夏秋冬四气互摄的结构,演绎道体生生变化的丰富节律,具有两层唱法与境界:普通唱法通过调适音声,达到平和气机、怡情养性之目的;深层唱法以音声直入心体本原,呈现心体—元气—元声—天地运化一体贯通的生命结构,体现了阳明学“心物同构互摄、同一运化节律”的宇宙观。阳明歌法的义理体现了儒家以先天心气建构本真世界的一脉传衍。  相似文献   

4.
《法音》2000,(2)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以诸最胜妙华燮,伎乐涂香及伞盖,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  相似文献   

5.
老子是我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老子的“音声相和”与“大音希声”是其以哲学的慧眼,对音乐美的深刻推断,本文从音声相和-音乐美的哲学,大音希声-音乐美的境界,探讨老子的音乐审美观。  相似文献   

6.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独居田园,静享天籁之音,让妙响涤尘,月籁洗心,把心沉淀于浮尘之底,把时光隔在尘世之外!  相似文献   

7.
“和”是古代中国美学思想史上一个基本并很早就出现的音乐审美范畴,从先秦的《左传》、《国语》到魏晋的《声无哀乐论》,各个时期的美学史料都对“和”的美学内涵有多种辩论,它是民族音乐美学核心范畴之一。先秦齐地是诸子百家学术活动频繁的地区,诸子将“和”作为重要音乐美学观层层论述,管子、晏子等人在“和”的音乐观基础上,树立“五声为和”、“心平德和”的美学观,总结出齐乐论之“音声之和”、“乐与人和”的至纯境界,为后世学者各抒己见、百花齐放开拓一片广阔的天空。  相似文献   

8.
身受     
我身为业报果,四大假合而成。身受以身为基础,同样了无自性。然而,众生业报未了,身受不断,我执之念,由是而生。身受依于五根,眼耳鼻舌身是也;根尘相对而生五境,色声香味触是也。五境映现于心,心又生境。故有五根五境或六根六境之说。同尘而异境,乃众生阿赖耶识种子有异使然;同尘同境,乃众生共业所感。身受于心之影响最为直接,实乃生般若智慧之第一障碍。凡夫迷失,多为身受所牵,趋乐避苦,心力耗尽,烦恼不断,生死末了,终为境转,而不能转境。解身受之缚,最根本处着力,在于超越心境之对待。《七佛渴》有云,“假借四大以…  相似文献   

9.
念(唱)诵佛号是佛教净土宗派的重要修行方式。在宗教实践中,佛号总是与仪式紧密结合,承担着重要的宗教意义和仪式功能。在仪式之外,还有不同版本的"佛号"歌曲。运用音乐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以庐山东林寺的佛号为例,考察仪式中的佛号特点和音声属性,通过"佛号"不同版本的比较,从其内部音声构成、仪式的有无、是否具有宗教功能等几个层面来讨论其存在的本质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佛号"出现的不同场域和功能,对梵呗的音声属性作相关的讨论,指出梵呗与佛教音乐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李卓 《中国宗教》2018,(4):68-69
佛教舞蹈是指以佛教寺院为中心而发展起来舞蹈,或者是源自于佛教、带有佛教文化色彩的舞蹈,主要以供养佛菩萨或者弘扬佛教为目的,正所谓“巧把音声作佛事”。佛教舞蹈本源于印度古俗,是所谓的“舞祭”,在古印度佛教的无遮大会上通常也有乐舞。佛典中有很多关于舞蹈的记载。比如《妙法莲华经》云:“香花伎乐,常以供养。”  相似文献   

11.
吴立民 《法音》2000,(2):13-17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艺。道无艺不显,艺无道不明。佛教音乐亦然。佛教之乐道大都与修证有关,佛教把通声音与明中阴视为小悟。实际上真通声音实相,即可证悟大觉。弘法大师《声字实相义》曰:"夫妇来说法必藉文字,文字所在六尘其体,六尘之本法佛三密即是也。平等三密遍法界而常恒,五智四身具十界而无缺。悟者号大觉,迷者名众生。众生痴暗,无由自觉,如来加持,示其归趣。归趣之本非名教不立,名教之兴非声字不成,声字分明而实相显。所谓声字实相者,即是法佛平等之三密,众生本有之曼茶罗也。故大日如来说此声字实相之义,…  相似文献   

12.
说到钟的来源,可谓历史悠久,然而在古代士人的心目中真正引起共鸣的是钟声,是历史化、情思化、艺术化的钟声意象。诗人在金声玉振的天籁神赐中一次次感受和倾诉着思古幽情,一次次与钟声共鸣而进入审美的谛听。“钟,音之君也。”(《淮南子·本经训》)古人对钟声的推崇,使它的作用更神圣、更广泛。“钟声是艺术的,愉神的,代表着人类对神的诉说,也传答着神的‘言语’,所以远古钟声用于宗教祭祀。”古人在神圣庄严的钟鼓声中许下了心中美好的愿望,唐太宗有诗道:“羽旄飞驰道,钟鼓振岩廊。”(《正日临朝》)这是庄严的政治意识的流露,而真正进入古…  相似文献   

13.
一般谈到语言,通常都是指口头语言,即以音声表达的语言,以及由此而派生的,表记音声语言的书面语。可是近几年来,在日益技术化的社会中,把人工编制的,计算机使用的程序语言也为语言来处理的现象迅速增加着。例如,在美国的大学,把博士课程的外语课改为程序语言来替代的尝试也得到了承认。另外,随着图象终端机的发展,使同计算机的语言的融合越来越视觉化。为了视觉化的图象语言的对话更适宜,现在关于图象语言的研究越发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14.
五月的祷声     
五月— 弹起心爱的琵琶。玫瑰花丛间, 亲切地叫一声:“妈妈!千弦万律难谱出, 孩儿铭心的一句话. 那就是: “莫随江山岁月流, 抖落一身尘与沙!洗礼净俗灵,坚振志凌云,入主林园葡萄下。 “万福至圣玫瑰之后!’ 献我.公灵一串花! 一澳清泉伊甸水, 尽向人间倾洒。 盼母情眷眷, 唱幸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佛经的赞讽、偈咒、回向,还是供养,都离不开音声的参与,作为佛教这样一种外来宗教进入中土就音声的使用却在戒律与现实的矛盾之间走过了相当曲折的道路。相关文献表明,作为中土佛教圣地的五台,其接  相似文献   

16.
唐代五台山文殊信仰的盛行,使得敦煌地区也表演《苏幕遮·五台山曲子六首》,主要在佛教节日行像节上演出,表演者是军队乐营、官府乐营或寺属音声人,以戴“浑脱”、踏歌的形式边歌边舞。敦煌佛教活动中的踏“苏幕遮”,实际是礼佛活动与百姓娱乐、禳灾行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梵呗”是指以七声曲折歌颂、赞叹佛德的一种唱诵式音声,多用于佛教仪式中,是佛弟子日常修行中的必修法门,也是中国佛教佛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梵呗中,“鱼山梵呗”作为“合汉曲制梵呗之始”,将外来声闻声明有效“中国化”,对后世佛教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008年,“鱼山梵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18.
“溪声尽是广长舌”,苏东坡居士在溪声中能听出“以一音说万法”的佛语,是机敏的悟觉,也是巧妙的联想。其实,佛经中早有这样的警句。例如《无量寿经》中就写到,在无量寿佛说法的地方,有一种“道场树”,由各种宝物构成,“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听到这种声音,众生便可以大彻大悟,成就佛道。  相似文献   

19.
鸟语流和雅,澳声出广长。 四纹天母韵,三聚法王章。 罗什莲花舌,图澄锦绣肠。 半规合完璧,白净发心光,。*藏传韵音母像,持琵琶,加持五明, 文殊化身。满月人争仰,清辉千里共,雅叶鱼山梵,方诸甘露满,希声耳共倾。长夜一钟鸣。圆回鹿野轮。寿世养和平。《法音》改月刊志喜@隆莲~~  相似文献   

20.
真主说:“谁行尘微之善,谁必将见它;谁作尘微之恶,谁必将见它”。(99∶7—8)穆圣说:“真主的拷算是神速的。”在“给衙埋台”日(复生日)真主复活人类,并对每人生前言行进行审算,这是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之一。安拉是公正严明的主,那一日,无我能逃脱他的拿问。为祈求真主减轻或赦免亡人的罪责,穆斯林可以为穆斯林以一定的方式作“都阿宜”(祈祷),尤其是亡人子女的“都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