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律概念谈到规律,我们先来研究规律性的一般概念。与规律性对立的是无序,它们的对比将帮助我们在理解“合乎规律”中弄清最本质的因素(现代在物理学中无序概念被运用于伪无序模型的非线性系统)。“无序”概念意味着在同时共存的物质系统的部份之间,或者在先后相继的系统状态之间,没有任何稳固的、稳定的联系或关系。这样,  相似文献   

2.
信息论问世以来,信息的本质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哲学界就此继续进行了探讨,不同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下面三个问题上:一、信息与相互作用黎鸣认为,信息的本质“是物质世界普遍存在的相互作用”。他给信息下的定义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它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任何其它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刘长林认为,“信息的实质应是反映出来的事物属性,是物质固有的一种特殊的运  相似文献   

3.
张兴贵 《心理科学》2000,23(4):484-485
1 引言  自 1 965年 ,里伯 (Reber)发表了第一篇以“内隐学习”为题的文章———《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一文以来 ,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对其展开了系统的研究 ,这些研究涉及认知、情感、技能的各个领域。分别从不同角度证实了内隐学习及内隐知识的存在性、有效性、广泛性和相对独立性。内隐学习的研究对认知学习理论以理性思维为中心的外显学习的理论既是一个挑战 ,又是必要的补充。这为人们从多维角度看待学习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认为 ,人们存在着本质上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的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外显学习和内隐学…  相似文献   

4.
自然领域与社会历史领域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各自存在着本质上不同的因果律。在自然领域,随着科学的发展,相继出现了严格决定论、统计决定论和系统决定论。严格决定论根本不适合于社会领域。统计决定论和系统决定论虽然适合于社会领域,但它们只能说明历史规律的某些特征,而无法反映历史规律的本质。不少人在分析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的本质时,强调多线式因果关系、或然性规律等,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应看到,如果把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的本质说成是统计决定论或系统决定论,那么这仅仅同严格决定论划清了界限而没有从根本上把历史决定论同自然科学决定论区别开来。在自然决定论中,即使是高级形式的决定论,也都是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实践史上,邓小平同志首次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本质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在这里,他不仅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区分开来,而且进一步把市场经济视作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后期墨家所著《墨经》蕴含着相当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成就可观,堪与《荀子》比美。它们是先秦心理学思想的两颗明珠,值得发掘、整理。本文引文据伍非百先生著《墨辩解故》一书,对原文的理解也多受启迪。现作如下简单评介.一、关于心理和意识生命活动,心理、意识活动的实质,这是心理学的最根本问题。后期墨家的解答是非常明确的:“生:形与知处也”。(《经上》)意谓形具而知附,然后有生命活动,心理活动。这个“知”字,包括认知活动和意识活动.人的本质,生命的实质即在于人能认知、有意识。认知是“以其知(即智力)遇物(即接触客观事物)而能貌之(即描摹事物形象)”的反映过程;而意识则是意识到“已有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物质系统,它们都具有由诸要素构成的结构。结构和要素是一对具有辩证关系的范畴,系统是它们的统一。我们可以把结构和要素作为形式和内容这一对范畴的具体化定义如下:要素是形成结构内容的构成成分、被结合部分和相互关联的因子,而结构是诸要素构成、结合和相互关联的形式。当贝塔朗菲把系统定义为“相互作用的诸要素之复合体”时,这种相互作用的复合形式便是结构。虽然结构和要素并未出现于黑格  相似文献   

8.
另外,正如胡塞尔所明确坚持的那样,认识作为此刻的“对象性”的意义的构成行动,包含着这种行动的价值和意志(《观念(二)》,第79页)。价值、希望、意志和行动通过判断而涉及到判断和真理,而且在这点上,它们从价值论上被规定了。胡塞尔在这里完全从本质上把价值、希望、意志和行动同判断本身区别开来了,判断甚至不是价值、希望和意志,相反,从本质上说,它们仍然是区别于在物中被论证的判断。胡塞尔正是在对哲学、形而上学和一般科学的科学性提出要求的情况下,企图澄清这种对本质的理解。在《纯粹逻辑导论》中,他是从一个“有争议的原理的基本内容的明确观念”出发的(第3节8页)。他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体现”知识观念”的“体系形式”(第6节、第15节)。在讨论科学理论的问题时,他明确谈到了“理论”和“科学”的观念(第10节第25页)。他认  相似文献   

9.
张浩 《心理学探新》1992,(3):30-34,51
阅读是极为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目前各国已经把阅读研究的重点集中在阅读过程的本质上,以期找到能够较好地解释阅读现象的模式。许多心理学家通过较多的研究,提出了阐明阅读过程的一些理论。一般来说,这些理论可以分为三类:自下而上的理论,以高夫(Philip B.Gough)的模型为代表;自上而下的理论,以哥德曼的模型为代表;相互作用的理论.以鲁梅哈特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基本概念、理论与编制构思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为《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的研制》的开篇报告,本文界定了《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中所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素质,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素质。在经典的素质-应激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应激-素质相互作用模型",作为心理素质影响健康的理论模型。确定了可以用来反映中国成年人心理健康素质的8种心理特质和"类特质"(自我概念,人际心理素质,坚韧性,弹性特质,情绪性,社会期许性,生活信念和健康信念)和两种"亚特质"(认知风格和应对风格)。制定了测评系统的研制计划,并规定了量表编制的技术要求和所要达到的心理测量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系统联系与非系统联系都是建立在物质客体客观地存在着普遍联系的基础上的,区别在于,系统联系是强调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有机程度高的,或已构成某种特定有机整体结构的联系,而非系统联系是指不存在有机联系的整体或部分的联系。 为了进一步弄清什么是系统联系,首先必须从什么是“系统”说起。关于系统的定义可以有很多种,最基本的定义是一般系统论的奠基人,奥地利学者贝塔朗菲在他的《一般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一文中所概括的:“系统的意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转引自《科学学译文集》,第315页)这个定义明确显示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1)整体性或统一性。(2)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所谓整体性就是整体出现了部分所没有的性质或者丧失了部分所具有的性质,而组成要素的有机相互作用是系统的整体性的根源。系统的整体性则是组成要素有机相互作用的表现,比方说水分子  相似文献   

12.
评《量子力学的“性质观”和“实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近来,我们读到了王玉北同志新撰写的《量子力学的“性质观”和“实在观”》(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11期。以下简称“王文”)的论文,这一文章的要点是把量子力学所研究的量子世界,划分为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1)微观客体的第一性质是指微观客体自身具有的性质,如质量、电荷、自旋等;微观客体的第二性质是指微观客体同观测仪器相互作用的性质,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针对Ф.Ф.维亚克列夫的《辩证矛盾的结构》一文(译文见本刊1964年第12期)而写的。作者反对维亚克列夫把矛盾的本质主要与对立面的同一、相互渗透联系起来,把矛盾的本质的表现主要与对立面的相互排斥联系起来。他认为,随着条件、特别是矛盾发展水平的不同,在现象中被提到首位的或者是对立面的分裂为二,或者是对立面的相互渗透。在不够成熟的矛盾中,统一具有更重大的意义,而在成熟的矛盾中,“斗争”具有更重大的意义。他认为“对立面的相互作用”这个命题包含有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的思想,抓住了任何矛盾的最本质内容,表现出一切矛盾的一般结构。他认为辩证矛盾的结构中包括:作为矛盾双方的对立面;对立面的统一;对立面的“斗争”;矛盾中统一因素和“斗争”因素的相互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由于矛盾的发展水平和特点的不同而发生的变化。他反对把一切对立面都归结为两极的对立,而认为事物通常只是在其中某些特征方面是对立的。他认为统一有三种表现,即不可分离性、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统一在矛盾中也是能动的本质,而且是冲突和“斗争”的基础。他认为差别是处于可能状态中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矛盾。他还反对维亚克列夫否认外部矛盾的存在,而肯定外部矛盾是存在着的。  相似文献   

14.
宇宙可分为内外吗?对此,本文作者认为在主观认识上可把总星系看作内宇宙,把视界面以外的称为外宇宙,前者是有限的,后者则无限。自然科学研究内宇宙。内宇宙中不同层次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表明它是开放性的非平衡系统,但其中有些子系统如太阳系在能量消耗过程中走向平衡态而“热寂”,可见,内宇宙也是熵与负熵的统一体,在平衡态与非平衡态的相互作用中运动;它并且能从外宇宙吸收负熵流,使其各子系统协同调节,可以阻碍、减少内宇宙各子系统的熵增加,使它们向无序性的平衡态发展的趋势得到延缓、停止,以至彻底破坏,使无序性转为新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15.
论坛荟萃     
夏甄陶:实践—认识系统中主—客体相关联的物质中介 主体和客体作为实践—认识系统的“解剖”结构中互相关联的两极,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直接的二项式关系。在主体和客体这两个单元子系统之间,还有一个把它们关联起来并借以发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系统的中介单元子系统。这就是说,主体和客体这两个单元  相似文献   

16.
"模型的构建"不是"科学的目的"--与张其成同志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其成同志在《模型与原型:中西医的本质区别———兼论走出中医现代化悖论的怪圈》一文(见《医学与哲学》1999年第12期,以下简称“张文”)中提出,“中医学关注的是‘模型’,‘原型’往往服从于‘模型’,‘藏象’即是一种典型的模型,对藏象模型的构建成为中医人体生命科学的目的”。对于此论,笔者不敢苟同,我们认为,中西医学虽然思维方式有别,采用的模型不同,但其模型的构建都是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其目的都是在于认识、掌握和应用于原型———人和疾病及其相关因素。原型是他们共同的研究对象,决定了作为医学的本质。张文关于中医学里的原型…  相似文献   

17.
所谓元认知(metacognition)是指相对认知(cognition)和再认(recognition)更高层次的心理加工形式。有人把它看作是关于自己认知系统如何工作的知识水平(lesgold,A.1989)。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较多,为认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所重视。美国NotreDame大学心理学家Borkowski,J.G.(1987)基于大量对特殊儿童(包括天才、弱智、学习无能儿童)的研究,给出一明确实在的元认知模型。他把元认知理解成几个互相依赖成份的组合体,证明这些成份均具有独特(唯一)的发展规律,它们分别接受经验和教育的影响,它们对解释常态和特殊儿童学习和记忆操作的差异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如果多个并列从句之间又有连词“又”“而且”关联的,从句后置更明显地受到这种限制: (49)假如这样,又假如突围后的领导稍为聪明一点,情况便将有很大的不同。 (《毛泽东选集》219页) (50)如果这个被遗忘了的辩证法从“纯粹思维”的观点出发就已经得出这样的结果,而且,如果它轻而易举地就结束了过去的全部逻辑学和形而上学,那末,在它里面除了诡辩和烦琐言辞之外一定还有别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21页) 八、受到多个假设复句并列使用的限制: 多个假设复句并列使用,其中任何一个假设复句的从句,都不可单独后置(但可一并后置): (51)如果把相同的主语消去,剩余部分意思不  相似文献   

19.
从线性到非线性的哲学思考何曼杰非线性最初是作为一个数学名词出现的,它是指两个变量之间没有象正比那样的"直线"关系。这种非线性数学模型能够说明或解决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比如,采用了非线性模型以后,可以说明为什么同一前提会导致几种不同的后果,可以说明什么时候两种效应不能"叠加",这两种现象会怎样彼此影响,发生"耦合"作用。近年来,人of又将非线性数学模型和非线性理论推广到生物和社会领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于是,非线性成了各门科学普遍使用的概念。非线性是工程系统、生物系统、社会系统等一切实际系统所固有的动态属性,也是一切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因而,非线性是各门科学和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线性相互作用的特点是(1)独立性;(2)均匀性;(3)对称性。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特点是(1)非独立的相干性;(2)在时空中的非均匀性;(3)多体间的不对称性。现代科学对系统非线性本质属性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研究所形成的一些新的科学概念和范畴,必然要发生方法论的作用,促进科学和人类思维方式,认识图景的变革,能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1)从简单到复杂;(2)从机械决定论到辩证决定论;(3)从封闭、被动到开放、能动。(  相似文献   

20.
西方的符号学与《周易》从出发点到落脚点都是不同的。尽管有这种胎生的异质性,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所谓符号这样的重要交点。本文将对形成西方符号学分支之一的人物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的符号学思想与《周易》进行比较哲学的考察。皮尔斯符号学的特征在于泛符号主义(pansemiotism)和连续主义(synechism),即把存在于宇宙中的所有一切都作为其对象领域,把所有事物都当作连续体来把握。与弗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以语言为中心来分析符号相比,皮尔斯更倾向于根据思维来分析符号,即通过表象体、对象体和解释体三者关系来分析符号。为了再现本质对象,皮尔斯提出了符号三分法,即指示符、像似符和规约符。他还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方法论的假设推理法,即对现有事实推论出最好或最近似的说明的方法。把皮尔斯符号学观点运用于《周易》,则卦象、卦辞和卦意是实现《周易》符号过程的三要素,《周易》符号具有类像的规约符号性质。占术范式是根据其定性的本性而被规定特征的特殊知识模型,假设推理法是占术范式中特征性的思维方式,对于科学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