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世界就分为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尽管严格说来,意识、思维无非是一种高级物质运动的功能人类的智能活动,即也是一种物质现象。但是,具有意识能力的智能活动一经出现,它就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
宗教是人类社会最早就有的意识形态之一,也是较为普遍的历史、文化现象。自从宗教兴起后,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每一个民族始终都在信奉一种宗教,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不论对过去的历史,还是对现实生活都有较广泛的影响。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宗教。宗教对社会文化的影响较为深刻,所以我们把宗教称之为文化。从广义上可以把宗教看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狭义上可以看成一种文化,该文化是综合性的及涉及面较广的文化。我们通过宗教可以了解到一个民族的过去,也可以发现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  相似文献   

3.
探索宗教的组成要素和基本结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宗教自产生以来,尤其在阶级社会中,它就不是一般的简单的社会现象。它之所以长期存在,并对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除了各种历史、社会、阶级、认识和心理方面的原因以外,最重要的还同它自身的组成要素和基本结构密切相关。为此,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作探析,请学者专家指正。一、组成要素应该看到,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多要素、多功能的复合体系。自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著名宗教学家麦克斯·缪勒奠定了宗教学基础以来,许多学者便从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如林高楼中的一个个窗口构成了现代社会。家庭总要生存、繁衍,于是就有了家庭消费。不同国度、不同社区、不同家庭出现了不同的消费文化。 一、家庭消费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通常所言的家庭消费,是指家庭中的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一个家庭要生产就要有工具、原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和劳动的消耗,要生存又要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的  相似文献   

5.
论太平天国服饰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蓉 《学海》2003,(5):131-135
服饰作为人类物质生活中的一大要素 ,是人类文化和社会生活最直接、最生动的反映 ,同时也和各个时期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及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 ,除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之外 ,还代表着一个时期、一个地区的文化 ,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自从服饰走出了以遮体御寒为惟一目的的时代后 ,其功能就日趋复杂 ,逐渐成为政治的一部分 ,服饰制度也成为君王施政的重要制度之一。一百五十多年前 ,洪秀全在偏远的广西金田率众起义。短短两年后 ,这群当初大多衣裳褴褛的造反者竟“舆马服饰即有分别”① 。有鲜衣华服者 ,身裹绫罗绸缎、头戴金…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类生存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所以人类便创造了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中医学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混合一体的文化,我们既然要继承和发扬中医学遗产,就无法回避中医学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问题,需要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醒而明确的认识,否则就会真伪莫辩,是非难分。  相似文献   

7.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研究中医必须考察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类生存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所以人类便创造了两种文化,即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中医学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混合一体的文化,我们既然要继承和发挥中医学遗产,就无法回避中医学的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问题,需要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清醒而明确的认识,否则就会直伪莫辩,是非难分。  相似文献   

8.
来信摘登     
黄主编您好:2001年收到您的简短回函,十分感激!地球上的宗教现象,是在人类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对于人类的物质及精神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宗教在稳定人类秩序方面也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故此,宗教文化就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化,我们不能轻慢,更不能有消灭宗教文化的盲动行为。不同国家大都有宗教文化精神作支持,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活着的在继续万变不离其宗;逝去的也成为一种永恒。只要人类存在,宗教文化就存在,就会有万变不离其宗的宗教文化观点。过去,我认为宗教是与“神秘、天国”等有关的。现…  相似文献   

9.
论道教的妇女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从父系社会取代了母系社会以后,都是以男性文化为主体的社会,男人创造了适应于自己的政治、经济、法律以及伦理道德等文化,而妇女则沦为男性的奴仆,社会的附属品。妇女作为社会主体的身份被剥夺了,她们丧失了作为人的尊严、社会的人的价值和参予社会活动的平等地位。尤其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残酷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束缚着妇女,将她们禁锢在封闭的家庭中,成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家庭的附庸。总之,在男尊女卑,两性不平等的男人世界里,女性成为男人政治、经济、法律、伦理道德的统治对象。  相似文献   

10.
哲学人类学问答──访副研究员蔡俊生本刊记者蔡俊生,男,1939年生.籍贯河北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史前社会研究和文化人类学研究。已出版的专著有:《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原始社会形态》、《文明的跃升——社会信息的形成和发展》。译著有:《婚姻和家庭的起源》、《原始社会史》。问:目前国内的文化人类学出版物中,一类是翻译国外的作品,与我们的思路相距较远;另一类是我国民族学家、人类学家的作品,又多偏重于具体描述,觉得理论深度不够。而您翻译的《婚姻和家庭的起源》和您的专教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原始社会形态》这两本书,则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丰富的人类学资料,在学术界很受欢迎,颇有影响。请您谈谈,您为什么要选择这方面的学术研究?研究中有何体会?答:我的工作属于哲学人类学研究。这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工作。《婚姻和家庭的起源》的作者,是前苏联历史学博士IO.H·谢苗诺夫.他也是哲学教授,后转而研究史前社会的。我选择这样的研究方向,起初是想避免纯哲学研究的空泛性,找一个借以立足的具体领域,把理论思维和具体学科的科学资料结合起来。我选择了文化人类学。不过,一旦进入具体学科领域,就不可能只研究最一般的哲学原理,就会自然  相似文献   

11.
历史发展到今天,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其人口素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家庭成员结构和生活环境均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文化、科学和技术的长足进步,长期影响人类精神世界的宗教神学观念,逐渐失去了原先的魔力;另一方面,现代生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生活和社会问题日趋复杂。在这种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里,人们的各种适应性障碍以及一系列新的家庭心理和行为问题应运而生。家庭心理咨询与辅导事业愈来愈引起人们  相似文献   

12.
智慧之光     
自从混沌初启,在这个星球上出现了生命,进而自然又产生了人类,那么智慧之光就开始毫不悯惜地普照着这个绿色的大家族,智慧就成了人类生存的依托,人类本身就成了智慧的象征,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智慧的光芒。智者有智者的智慧;强者有强者的智慧;只要生存着,智慧就...  相似文献   

13.
贾丽莉 《美与时代》2003,(12):87-88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现象,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现象的探讨和认识也发展起来,美育作为我国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已经显得日益重要起来。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们就爱好美、追求美,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和历史的发展,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美与人们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它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高尚,使人有美好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使人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积极从事劳动、工作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音乐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对人类发生作用并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对于社会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古代社会人们就意识到它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时时刻刻都在对社会、对人产生着影响。人们对于音乐的社会功能以及其在人类文化中的位置,历来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准确而深刻地认识和利用音乐的社会功能,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是每一位音乐家从事音乐文化活动的美学思想基础,也是音乐艺术得以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5.
家庭收入与儿童早期的社会能力: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25名幼儿为被试,收集母亲报告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儿童一般社会能力和家庭环境,及教师报告的师生关系,考察了家庭收入在儿童早期社会能力中的作用,及家庭社会文化环境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家庭情感环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 高收入家庭儿童的一般社会能力及师生关系质量显著高于低收入家庭的儿童;(2) 在家庭收入对儿童一般社会能力的预测中,家庭社会文化环境中的智力-文化取向与社交-娱乐取向均发挥了中介作用,家庭情感环境中的控制性发挥了调节作用,且家庭智力-文化取向的中介作用受到了家庭控制性的调节;(3) 在家庭收入对师生关系质量的预测中,家庭情感环境中的控制性和矛盾性发挥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优秀的孝道文化.孝道观念,就是遵循人的本性,人本性所欲的仁爱敬让之心.孝的基本含义是养与敬.养偏重于物质和事功方面;敬则偏重于精神与心理方面.而它们的核心则是内心的爱.传统孝遒还有一个十分可贵的精华,是从家庭这个社会细胞和基础出发,推而广之,广到博爱.今天我们要建设、发展、促进新时代的孝道文化,将家庭的孝道,推广到社会上,成为敬老博爱的民俗.  相似文献   

17.
吴容锡韩 《法音》2010,(9):32-32,33-36
<正>佛教自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就不断创新着自己的形式与内容。佛教深知,如果它失去了创造之主体性的话,那么它就不可能在中土扎下根来,更不可能延续到现代社会。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里,佛教是  相似文献   

18.
1989年,联合国第44届大会宣布1994年为“世界家庭年”。就在1994年即将到来的前两个月,湖南出版社出版了陈宗瑜的新著《婚姻家庭制度论》(以下简称“陈著”)。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演变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之,早在上一个世纪,西方学术界就开始重视对婚姻家庭制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自从有犯罪现象以来,女性犯罪所占的比率是较低的。但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价值观念的改变,使女性犯罪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急剧增长的势头。这种趋势的出现,归根到底还是女性的犯罪心理在作怪。因此,本就从女性的性别、心理特征这两方面来剖析女性的犯罪心理。  相似文献   

20.
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因素。人自身生命的和谐至关重要。人在社会中的一切表现,者陟及到社会,都是社会行为。因为社会就包括家庭、国家、及整个人类大家庭。有位西方学者说,生与死都包括了人类问题的全部。所以,每人自身生命的和谐,自然与所有社会的和谐有关。一个人他自身生命是和谐的,他的生活才能是和谐的,个人道德才能符合社会公德,他才能愉快地使自己融入社会大家庭,完成社会和历史赋予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