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读了叶永在同志《序变和质量互变规律》(《哲学研究》1982年第10期)一文后,觉得有些问题亟需商榷,兹提出以就教于叶永在同志。 “量变、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三个层次”吗?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质和量的对立统一体。量和质并非互不相关,而是紧密联系、互相依存的。哪里有质,就必定有  相似文献   

2.
通常认为事物结构形式的变化(即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上排列次序的变化)引起事物性质的变化,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一种基本形式。近几年来,一些同志发表文章对此提出疑义。但如何看待结构变化与质量互变规律的关系,又有多种意见。现将讨论中的几种主要观点概述如下: 第一种意见认为,事物的结构形式属于质而不属于量,因而结构形式的变化属于质变而不属于量变。其主要理由是: (1)就质和量这两种规定性的固有特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通用的几本哲学教材中,一般都把量变的基本形式分为两种:一是数量的增减引起的事物质变;一是由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关系即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见肖前等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第186页;李秀林等主编的  相似文献   

4.
读了在《哲学研究》1982年第10期上发表的叶永在同志的文章《序变和质量互变规律》,有所启发。叶永在同志运用现代化学、分子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新材料,着重论述了事物的结构形式的变化(叶永在同志称之为“序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序变的关节区的问题,进而具体分析了序变关节区的两种情况;在结构的空间区域上可以区分为引起质变的关节区和非关节区,从组成要素相互关系上区分为最佳组合形式和最劣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间,理论界对于我们多年来,由于曲解马克思关于“不断革命”的论述,而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论断,已经作过不少剖析。但是,作为这种继续革命论(亦称不断革命论)的哲学基础的“部分质变”论,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实,所谓“部分质变”论,乃是一种把量变夸大为质变,从而否定事物的量变过程,否定质的稳定性的错误理论,是“左”倾路线和政策的哲学基础,不从理论上把这个问题探讨清楚,就不能进一步分清是非,彻底肃清极左路线的流毒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易传》的“先乾后坤”说和老子、《易纬·乾凿度》、《序卦》、邵雍的“天地有始”说,王夫之提出了“乾坤并建”的宇宙生成发展学说。就易卦而言,他认为乾坤二卦是变化的主体,六十二卦是变化的作用,二者统一于《易》,这是对《易学》的根本改造。“乾坤并建”思想体现在宇宙本体和万物万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上,王夫之确信“乾坤之合撰”的“太极”和万物万象之间是“体”和“用”的关系,即宇宙本体和万物是同时发生的。王夫之认为“天地之化日新”,没有“起灭”,无始无终。他把日新之化概括两种形式:一是“内成”,即在事物内部的质和量的渐变,二是“外生”,即由一种事物发展为另一种事物的质变。指出“推陈致新”是事物发展的不可抵抗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关于王夫之“内成”、“外生”概念的辨析衷尔钜王夫之在所撰《周易外传·系辞上传第六章》中提出过“内成”、“外生”两词语,与他改造佛教的“能、所”并赋于其崭新的内容还有所不同,这似乎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前所未见的独创。有不少具较高声望的学者也据此论证王夫之把事物的变化概括为两种形式:“内成”为事物内部的量变、质的渐变;“外生”为超出其规定性范围而发生的质变。笔者在由张岱年先生主编的《中国唯物论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所执笔的《王夫之的唯物论思想》一章中亦曾沿袭此说。今经进一步研究,却疑惑丛…  相似文献   

8.
浅谈食管癌研究中的质量互变大连市友谊医院胸心血管外科(116001)董志扬范明慧王文钊邓世平食管粘膜上皮癌变的发生与发展和一切事物一样,是一个不断地由量变到质变、质量互变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致癌作用的阶段性:致癌作用的两阶段学说认为,第...  相似文献   

9.
事物不仅具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具有量的规定性。事物的运动表现为两种状态:量变状态,即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处于相对统一的状态;质变状态,即统一物分解,一事物向另一事物转化的状态。事物内部矛盾着的双方互相斗争,引起事物不断地发生由量到质和由质到量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要“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真正做到“胸中有‘数’”。我们在工作中,要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就要分析事物的矛盾,真正弄清和掌握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工农兵群众和革命干部,在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逐步地学会了运用质量互变这一辩证法规律。例如,在当前的工业生产高潮中,各厂矿企业的职工同志们普遍地注意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辩证关系,他们在质量第一的前提下,不断努力地去提高产量。他们认为,好中求多才能真正多,好中求快才能真正快,好中求省才能真正省。无数生动的事例说明,无论做什么工作,只有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掌握“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真正做到“胸中有‘数’”,才能把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0.
学界一般认为 ,南、北禅宗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南顿北渐。本文认为 ,所谓渐修与顿悟 ,实际上是一个修行过程线上的两个不同点 ,即事物变化时的量变和质变。北宗所追求的也是刹那间的顿悟成佛 ,却强调渐修的重要 ;南宗默认渐修过程的存在 ,却强调顿悟。由于强调点不同 ,导致了南北二宗兴衰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哲学研究”1955年第4期第155頁上,讀者杨君瑞同志提出了一个問題,即罗森塔尔、尤金編的“简明哲学辞典”对“同一性”这一概念的解釋与毛主席在“矛盾論”中的解釋存在着分歧,应該怎样理解?編辑部認为正确地理解这一問題还有待于继續討論研究。在这里我想把我个人对这个問題的不成熟的看法提出來和同志們討論。我認为首先应該指出的是:“简明哲学辞典”(以下简称“辞典”)所理解的“同一性”与毛主席在“矛盾論”中所阐释的“同一性”在涵义上是不同的。“辞典”說“同一性”是“表示事物、现象同它自身相等、相同的范疇。这就是說,所謂“同一性”是指同一事物在一定时期內的相对的固定性,即事物在处于量变狀态时質的相对不  相似文献   

12.
按照通常的解释,作为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之一的“内容”,系指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而“形式”则是指内容诸要素的结构(即内部形式)和外部表现方式(即外部形式)。这样,事物的内部形式即被排除于它的内容之外,而事物的内部形式和外部形式则被统括于“形式”之中。因此,在探讨和阐述内容和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时候,尽管人们也注意到了事物的内部形式和外部形式之间的区别,指出了这两种形式同内容之间具有根本不同的关系和联系,但从总体上说,还是将它们当作和内容相对立的同一个东西来看待的。那么,究竟  相似文献   

13.
儿童智力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儿童通过掌握物体的外部特征及表面联系,以事物形象作为思维的依据,在形象及其联系积累的基础上,使形象思维不断提高,从而产生新的质变,促进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这是儿童智力的核心——思维发展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14.
量变质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表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的统一体。对高密度脂蛋白(HDL)研究角度的变化(从关注其血清水平到关注其结构功能关系),反映出量变质变规律对医学研究的重要指导作用。以系统论的方法来认识HDL,并在实际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就能更有成效地开展对HDL生理病理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量变质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它表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的统一体.对高密度脂蛋白(HDL)研究角度的变化(从关注其血清水平到关注其结构功能关系),反映出量变质变规律对医学研究的重要指导作用.以系统论的方法来认识HDL,并在实际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就能更有成效地开展对HDL生理病理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客观存在着的万千事物,都是由矛盾构成的,所以说事物即矛盾。事物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运动中,转化是一个关节点。一个事物向另一个事物的转化就是矛盾的转化。矛盾的转化,反映了事物性质的变化。 矛盾的转化是需要条件的。对矛盾转化条件的研究,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结构研究     
近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对结构范畴作了广泛的探讨,现综述其中三个问题。一什么是结构大体有六种意见:1、结构是事物中的要素和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如“社会道德风尚结构,就是构成社会主体道德的各种因素和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意见是把事物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都包容于结构范畴之中。2、结构是事物内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形式及其事物内部诸因素和外部环境诸因素的关系形式。如“所谓高等教育结构,就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各单元、各要素相互关联的方式和相互作用的形式,及其高等教育内部诸因素和外部环境诸因素的关系形式,即高等教育系统的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传统的道德取向中,既有皮亚杰、科尔伯格的“道德公正”,也有吉利根、诺丁斯的“道德关怀”,但是,这两种道德取向在中国社会是以“差序格局”的样态运作的,即以“差序公正”和“差序关怀”的形式存在于中国人的道德判断中。“差序公正”和“差序关怀”的概念准确地表征了中国人道德取向的集体偏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项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人们的现代化层次不断提高,这种集体偏见正在逐渐得到克服和纠正。  相似文献   

19.
沈秋 《现代哲学》2023,(6):99-107
本文主要通过对黑格尔《逻辑学》本质论开端的“Reflexion”(返回自身)这一概念进行梳理,探究本质逻辑中包含的原初主体性结构。首先,展示存在逻辑如何通过“绝对的无区别”这一概念完成向本质逻辑的过渡;其次,说明在本质逻辑的开端,返回自身是如何通过“自行设立”“外在的返回”以及“自我规定”这三个环节展开其结构的;最后,证明返回自身是最基本的主体性结构或形态,而不是一般意义上作为主体的反思活动。  相似文献   

20.
王娜 《美与时代》2014,(2):55-55
为了弥补版式设计中的文化空缺,使视觉版面除了具有信息可传递性及审美功能外,更具民族性和文化性,这就需要赋予版式设计一种全新的设计思想。《道德经》中指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指太极,“二”指两仪,即阴阳,“三”则指两仪互动。两仪互动可生成万物,包括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也包括具体的设计形式和抽象的设计理念。版式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必然存在“易”的过程,有“易”则有“变”,变则通,通则达。因此,探究版面设计中蕴含的“易经思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