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跨文化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跨文化心理学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而跨文化发展心理学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中不同年龄的个体行为表现或心理发展的类似性和差异性。跨文化发展心理学的成果有助于解释人类行为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有助干区别在文化依赖和文化独立两种情况下产生、发展的行为,还有助于揭示影响儿童如何仿效成人行为的各种因素,如家庭结构,宗教、经济状况等。跨文化发展心理学可以为社会科学和生理科学提供具体的证据以验证它们的理论假设或预测,这种研究的成果有利于消除民族中心主义和狭隘的民族偏见,也可以促进普通心理学的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心理学导论》介绍郑雪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广州510631)跨文化心理学是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个心理学研究方向,它以比较的研究策略探讨不同文化中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差异性和普遍性,以揭示社会文化与个体心理行为的关系。由于这个学科对于整个心理科学有...  相似文献   

3.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06,29(3):520-525
从基因的角度认识人的社会行为,以遗传决定论的观点看待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这种生物还原论的观点近年来在西方心理学中有着很大的市场。社会生物学、进化心理学和对行为遗传学研究成果的错误理解和解释是这一思潮的主要代表。实际上,基因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并不能决定个体的行为选择。个体发展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心理与行为是受文化制约的,文化决定了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与人的思想以及行为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并具有一定的影响性,但是文化如何作用于人的心理以及行为一直以来是学术界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心理学范畴内很多文化学者认为个体心理学并不能将心理学完整地体现出来,这是由于人类心理是长时间得到的产物,而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所知晓的是微乎其微的,换句话说人的行为、传统、风俗等必然与文化有着潜在的联系,而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度发掘就需要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本文对文化心理学视野中的思维方式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关观点,供以参考。  相似文献   

5.
工业心理学     
工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应用心理学的知识,科学地研究人们在工作场所中的行为。这一领域强调两个研究目的:一是增长关于人在工作中的行为原因和行为方式的理解;二是应用有关人类行为的知识来更好地满足雇员和雇主的需要。工业心理学由心理学中的两个研究领域综合而成。第一是个别差异的研究。对人类能力素有研究的心理学家把他们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各种工作中去,并致力于使工作要求与人的技能和能力相匹配。通过细致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工作中人的工作绩效可以有大的改进。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批心理学家把有关人类能力的知识应用于军事中的人事问题,这  相似文献   

6.
刘善循   《心理科学进展》1984,2(3):80-81
管理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任务是研究企业管理中被称为人—人系统的人与人的关系。它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心理的一般规律解决企业管理人—人系统中的心理学问题,诸如工业生产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人的具体心理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社会排斥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深层根源,长期为社会学者、政策研究者所关注。近年来,心理学者也将目光转向了社会排斥研究。在心理学者的视野中,社会排斥是指个体被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排斥或拒绝,一个人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文章主要介绍了社会排斥影响个体认知、情绪和行为的研究。文章认为,在我国开展社会排斥的心理学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冥想(meditation)是一些综合性的心理和行为训练, 它有助于个体建立一种特殊的注意机制, 达到心理上的整体提升。心理学目前对冥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冥想的脑机制及冥想的功能(心理恢复、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常使用的研究工具主要有量表和EEG、fMRI、SPECT等仪器设备。未来的冥想研究应该在进一步规范冥想训练技术的基础上, 侧重于各种冥想技术的比较并对冥想结果开展长期的跟踪研究。  相似文献   

9.
彭运石  谢立平 《心理科学》2006,29(3):763-766
本文考察了主客二分研究范式的内涵、发展脉络与历史地位。作者认为,主客二分研究范式张扬着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定向,体现的是人作为自然物的形象,展示的是将人的心理、行为视作“现象”,试图以实证方法揭示人的心理、行为规律的“外观心理学”境界。它和主客同一研究范式均可在未来心理学中获得各自合理存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认知心理学是关于人怎样在心理上呈现和加工信息的科学。知觉、学习、记忆、推理、解决问题和做决定等诸种心理能力都属于它的研究范围。认知心理学既研究智力测验所测得的能力,也研究由较为特殊的能力倾向测验所测得的能力。因此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将会影响到心理测量学的心理能力测验。大部分心理能力测验的内容是从差异心理学的研究中得到的,虽然认知心理学家倾向于强调刺激变异的重要性,差异心理学家倾向于强调个体变异的重要性,但它们都研究类似的、在有些情况下是  相似文献   

11.
健康心理学     
段淑贞   《心理科学进展》1984,2(1):20-23
(一)健康心理学的出现当前的医学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医学研究不仅探索健康和疾病的生物因素,还应查明心理社会因素,如流行病学的、社会的、教育的、心理或行为的因素,这就大大推动了“行为医学”的发展。近十年来迅速发展的行为医学给心理学提出了新的培训、研究和服务的任务。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形势,美国心理学会于1978  相似文献   

12.
腐败作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同领域学者针对腐败行为产生原因与对策进行探讨。普遍认为制度、权力、文化等因素是腐败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个别研究涉及到腐败主体的内在心理。进化心理学从进化和适应的视角对人类行为发生及心理内在特征具有终极解释度。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进化心理学的独特视角,从个体生命史历程(如童年创伤、贫穷经历等)去揭示腐败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当代心理学文化转向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当代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关注人的心理与行为的文化特性,揭示文化与人的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为理解人类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文化转向带来了心理学研究中文化的回归,全面而深刻地影响了心理学的方法论思想,揭开了心理学文化性质的神秘面纱,促进了心理学研究中多元取向的综合与多元方法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沈卯元   《心理科学进展》1988,6(4):45-49
经济心理学是产生于经济学和心理学结合处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这一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史,分析了其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指出了人不是一架自动的机器,而是复杂的社会动物,因此,在研究经济刺激(经济环境)和反应(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个体的知觉,评价,态度等中介变量。实例研究法,实地研究法和实验室研究法是经济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行情测验法是最具经济心理学特色的方法,对这门学科关于耐用品消费.通货膨胀,储蓄率等经济问题的研究结果,本文也作了简要地描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乡跨文化心理学刍议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张海钟 《心理科学》2005,28(5):1235-1237
城乡跨文化心理学的母体是跨文化心理学,它旨在探讨城乡两种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结构、思想观念、生活准则、价值体系、行为方式、民俗习惯、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以及语言特点等方面的共同文化心理特质和文化心态差异,中国的城乡跨文化心理学着重揭示城乡两种文化背景下个体或群体社会心理的基本差别,并因此为心理学提供研究原则和方法方面的启示,进而为乡村城市化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查明心理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宇宙飞行与心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连荣   《心理科学进展》1987,5(3):41-45
宇航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它研究宇宙飞行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从而提高宇航员的工作效率和飞行安全。本文简述宇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包括航天飞行条件下生理心理现象的研究、宇航员的心理选拔与心理训练、宇航工程心理学、宇航员小群体社会心理学研究等,並介绍美国宇航局航天飞行中“人的行为和工作效率研究近期和长期计划”。  相似文献   

17.
心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至今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的一个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与实践的关系,对心理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传统的内省意识心理学,把心理看成一种特殊的、自我封闭的内部过程,脱离开实践孤立地研究心理。行为主义心理学则排除心理而孤立地研究行为。他们都不知道心理  相似文献   

18.
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新取向--进化心理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许波  车文博 《心理科学》2004,27(1):236-238
进化心理学是近年在西方心理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目前仍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其基本主张是: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功能分析是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心理机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演化形成的;模块性是心理机制整体组织的特性;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进化心理学的发展既有意义同时也存在局限。其意义是:其发展与当代科学发展趋势相一致;它的研究促进了对人性和心理的进一步思考。局限是:具有遗传决定论的倾向;方法论存在一定的缺陷,忽视了文化对进化的意义等等。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目的、涵义与做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汪凤炎  郑红 《心理科学》2001,24(2):244-244,241
揭示中国人心理的深层内涵 中华民族是个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其心理特质不是在短时间内所能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几千年中国文化的结晶。若只从当代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人手来研究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难免会断章取义,造成研究上的偏差。只有将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因素放进自己的研究架构中,即心理学研究走中国化的道路,才能揭示出中国人心理的深层内涵,这也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首要目的。  相似文献   

20.
斯金纳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金纳(B.F.Skinner,1904-)是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从事心理学研究五十余年,对推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在国际心理学界曾引起巨大反响,以至到七十年代中期对其争论尚未停息。本文试图对他的心理学体系中的研究方法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斯金纳认为,心理学应当是一门研究有机体行为的科学,而有机体的行为和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函数关系,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就是寻找这种函数关系的具体内容,即在外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