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报纽约8月29日电 记者符福渊、周德武报道: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团长、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傅铁山主教今天在世界宗教领袖和平千年大会上发言,呼吁各国宗教界高扬和平旗帜,维护宗教的纯洁性,提倡宗教宽容与和解,创造和睦共处的环境。 傅铁山说,几千年来,注重和平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人文精神,它孕育了中华民族对不同宗教和不同文明开放的胸襟和宽容的态度,中国各宗教在宽容的环境中形成了讲求和谐、崇尚和平的优良传统。中国是多宗教的国家,各宗教彼此和睦相处,历史上从未出现残酷的宗教战争。他指出,宗教信仰自由早…  相似文献   

2.
第八届世界宗教和平会议于2006年8月26日至29日在日本京都开幕,以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为团长的中国宗教代表团一行25人出席了会议。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刘柏年、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秘书长、昆明教区马英林主教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不同宗教为了和平而聚会,消除一切暴力,共同保护所有生命”。会上,大家畅所欲言,纷纷献言献策。为世界和平而努力。中国佛教学诚法师代表中国宗教界在大会上做了发言。刘柏…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社北京六月二十六日电“超过世界总人口半数以上的信仰各种宗教的教徒,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这是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今天上午在世界宗教者和平会议国际理事会第二次大会上所发表的讲话。赵朴初在题为《通过工作和祈祷争取世界和平》的发言中说,环顾全球的现实,世界局势依旧动荡不安。尽管没有发生世界大战,但战争的威胁,特别是核战争的威胁依  相似文献   

4.
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于8月21日出访美国,并将出席于8月28日至31日在联合国举行的由各国宗教领袖参加的“世界和平千年大会”。8月1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会见了由中国五大宗教的七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 为响应“世界和平千年大会”的召开,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还于8月16日举行了“中国宗教界世界和平问题研讨会”。研讨会由傅铁山主教主持。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成员、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在研讨会上做了“建设和谐美好的人间仙境”的发言。他说:“道教是一个重视现实人生的宗教,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茗山今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五十年前,法西斯——军国主义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回顾和反省这段历史,对促进各国人民之间...  相似文献   

6.
9月11日至15日,由以色列外交部、美国犹太人委员会、世界宗教理事会共同主办的"宗教与文明"大会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召开,来自中国、印度、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缅甸等国的近四十位宗教领袖代表出席大会。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道教协会会长陆文荣应邀出席大会并发言,他们向各国宗教领袖介绍了中国宗教情况,阐述了中国宗教界希望多元文明和谐共存与和平发展、各宗教间开放交流互鉴的愿望。本期特摘编两位代表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国际动态     
卡塔尔国家元首呼吁三大宗教对话和解卡塔尔国家元首哈马德6月29日呼吁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进行合作,通过对话解决历史分歧,实现和平与和解。来自三大宗教界的一些学者和代表也在会上纷纷发言,呼吁为了人类的尊严、自由与信仰,加强三大宗教合作与和谐的共同  相似文献   

8.
学诚 《法音》2014,(12)
正在意义深远的第17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大会上,我就佛教本具的和平思想和其实践作基调发言。在复杂多端的现今时代,尤其处于直接面对两极化危机、生态危机、不曾间断的纷争危机等状况,真切需要恢复和平的宗教教导。目前虽在物质上极其丰饶,但跟随的问题也在增多。现代人的生活并不能真正称之为丰饶,一些人虽然在丰饶的物质中生  相似文献   

9.
9月26日,庆祝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成立十周年座谈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忠禹在讲话中指出,“中宗和”是十年前由赵朴初居士和丁光训主教发起,我国各大宗教联合倡议,在全国政协及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的。“中宗和”作为我国各大宗教代表人士共同组成的以维护世界和平为主旨的社会团体,以独特的地位和优势,在国际宗教舞台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中宗和”成立十年来,高举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为发展同世界各宗教和平组织的友好往来与交流,维护祖国统一、民族…  相似文献   

10.
1986年6月15日第三次亚洲宗教者和平会议在各国宗教徒为和平而祈祷声中于南朝鲜的汉城开幕了。这是一次世界宗教者和平会议亚洲地区的宗教性的和平会议。我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对话已经成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间处理相互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当今世界各式各样的对话中,宗教对话无疑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当代著名神学家、宗教哲学家、“全球伦理”和“宗教对话”的倡导者孔汉思(Hans Küng)有言:“没有宗教间的和平,就没有国家间的和平;而没有宗教间的对话,就没有宗教间的和平。”我国各宗教自古以来就有和谐与合作的优良传统,为我国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面对全球范围内日益兴起的宗教对话浪潮,我国各宗教有必要深入挖掘自身优良传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宗教间业已存在的和谐与合作,为推动社会繁荣发展与世界和平进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9月6日中华文化学院举办了纪念中华文化学院成立20周年暨"中华文化与宗教中国化"论坛。论坛邀请了我国五大宗教团体的宗教领袖和国内宗教研究权威学者共话宗教中国化。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作了精彩发言,现征得同意,特刊发他的发言。  相似文献   

13.
在争取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中,宗教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宗教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当今世界上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如果全世界的宗教徒能团结起来争取和平,必将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世界各大宗教中,佛教是具有和平精神的宗教,这已为它自身的全部历史所证实,也已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共许。所以,传播和发扬佛教的和平精神,以佛教智慧启发众生、净化人类的心灵、制止和消除人类的暴力行为、求得个体心灵的和平和群体生存环境的和平,肯定是有积极意义的。佛教的慈悲精神佛教被称为慈悲的宗教,…  相似文献   

14.
庄严的承诺     
回眸千年,和平与战争交织着上演了一部人类历史剧。多少年来,和平,不仅是历经了战争血与火煎熬的人类的终极渴望,更是人类的企盼理想。千年之交,“和平”这一主题又一次成为宗教界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焦点。2000年8月,世界各国宗教领袖在联合国相聚,出席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千年世界和平会议。中国五大宗教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与其他来自各大宗教派别的2000多名宗教领袖相会,探讨在新的千年,如何发挥宗教的精神力量,为推动世界和平作进一步的努力。在会议的闭幕式上,宗教领袖们庄严地对全世界作出了如下承诺…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08,(21):F0003-F0003
本刊讯:以"构建亚洲和平"为主题的亚洲宗教和平会议(亚宗和)第七届大会于2008年10月17日至21日,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中宗和)派出涵盖中国五大宗教的28位代表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为期5天的大会,并在大会和各专题委员会会议上围绕宗教参与构建亚洲和平、宗教对话、生态保  相似文献   

16.
唐勇炜 《法音》2003,(1):35-38
2000年5月21日,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居士化作清风明月而去。就在赵朴初居士逝世后3个月,联合国在美国纽约总部召开“宗教和精神领袖世界和平千年大会”。这次大会无疑将具有世界性的深远意义。除去德高望重的赵朴老,谁还会代表我国千万佛教徒并以佛教领袖的身分登上那庄严神圣的国际讲坛?人们翘首以待。2000年8月31日,为期4天的世界宗教领袖千年大会进入尾声,各国宗教领袖共同签署了《全球和平宣言》。在大会闭幕式上,从中国宗教领袖代表团席位上稳步走出一位法相庄严的法师。他站定讲坛…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个记载着中华民族苦难与光荣的时刻,我们重温60多年前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更加坚定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与信心。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60多年前,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积极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战争的硝烟虽然远去,但历史不能忘记,和平需要珍惜。8月14日,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在京举行座谈会并发表了《中国宗教界和平文告》,进一步昭示了中国宗教界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天职。会上,五大宗教的代表人士,从各自宗教的角度,重温和回顾了那段历史,得出了“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的深刻结论,发出了“携手维护世界和平”的共同心声。正如抗战的胜利离不开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的积极参与一样,中国的和平发展也离不开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共同努力。本期,我们摘要刊登五位宗教人士的发言,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相似文献   

18.
千年之交,风云际会,世界各国的宗教与精神领袖聚会联合国,探讨如何促进世界和平,很有创意。作为来自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的宗教领袖,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圣经上说:“缔造和平的人是幸福的。”我们的先哲也曾教导我们说:“礼之用,和为贵。”几千年来,注重和平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人文精神,它孕育了中华民族对不同宗教和不同文明开放的胸襟和宽容的态度,中国各宗教在宽容的环境中形成了讲求和谐、崇尚和平的优良传统。中国是多宗教的国家,各宗教彼此和睦相处,历史上从未出现残酷的宗教战争。 在今日中…  相似文献   

19.
著名天主教学者孔汉思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汉思(hanskung,又译“汉斯·昆”),著名天主教学者, 1928年生于瑞士,现任德国图宾根大学荣休教授,并曾担任图宾根大学普世宗教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有:《基督教和世界宗教》、《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当基督徒》等。自1979年以后多次来申国访问讲学。他是宗教对话的倡导者,曾为1993年在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议会大会上达成的《走向全球伦理宣言》的主要起革者。他把宗教对话与世界和平联系在一起,提出了著名的论断:没有宗教之间的和平就没有世界和平,没有宗教间的理解就没有宗教间的和平。 今年9月,孔…  相似文献   

20.
纪华传 《中国宗教》2018,(10):24-25
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平,首先需要社会上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乃至不同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处。当今世界上的各种种族暴力、恐怖主义,有不少是由宗教之间的隔膜与冲突而引起的。因此不同宗教或文化间的和平对话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就佛教教义看,佛教是主张和平的宗教,在其传播的过程中是靠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进行的,未曾因为信仰的原因而发动战争。中国佛教史上的儒释道关系,可以对文明交流互鉴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