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9年3月21日苏联哲学协会在莫斯科举行了理事会会议。会议由苏联哲学协会主席Ф. B. 康斯坦丁诺夫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协会理事会的理事、著名学者以及党、政、工会和共青团的工作人员。苏联哲学协会副主席B. B. 舍利亚格在会上作了题为《苏联哲学协会在对劳动人民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的任务》的报告。他指出,目前更加需要对劳动人民的共产主义教育任务进行科学研究,也越来越需要对共产主义教育理论的哲学问题和方法论问  相似文献   

2.
1977年6月19日,莫斯科大学附属社会科学教师进修学院,哲学教研室与校哲学协会分会就这一题目举办了理论会议。同苏联哲学家一道参与会议活动的有来自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捷克的高等院校教师和科学工作者。Д.桑金教授在“对唯物主义辩证方法的研究”的报告中,指出苏联哲学家就有关唯物辩证方法的性质问题所做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意义和  相似文献   

3.
目前,苏联正在从社会主义“停滞”时期走向全面改革,其哲学理论也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从1985年苏联科学院哲学所所长斯捷贝提出哲学研究的改革任务,到1988年10—12月苏联科学院及一些高等院校的哲学单位进行的重大人事变动,显示了苏联哲学改革的坚定立场。这场哲学改革体现着苏联全部社会生活的“新思维”,日下,改革的征兆已经从几个方面萌生了出来。政治与哲学。这几乎是中央集权社会主义国家的共性问题,直接关系到民主的进步和哲学的发展。过去,苏联哲学界大都偏重于强调二者的联系,实际上将哲学看作为政治的“婢女”,仅仅赋予其政策和决议的宣传、论证职能。现今苏联哲学界却倾向于注重二者之间的区别。一部分学者认为,哲学是意识形态,但不能归于意识形态。另一些学者走向极端,主  相似文献   

4.
今年7月1日至4日苏联科学院举行了全体会议。会议根据苏共中央六月全会的决议讨论了科学院的任务,通过了苏联科学院新章程,改选了科学院主席团和各学部机构。在最后一天的会议上,苏联科学院副院长、哲学和法学部主任Π.n.费多谢耶夫院士以“科学与思想生活”为题作了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一、大肆攻击中国共产党,为苏共纲领及其关于战争与和平、关于民族解放运动、关于和平过渡的修正主义论点作辩护,二、谈到目前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所进行的思想斗争和存在的哲学问题,指出苏联哲学与社会科学现在面临的任务,三、最后,提出“改进”理论研究工作的若干实际措施。现将这个报告全文译出,以供批判和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编辑部于1987年4月14日—16日主持召开了以“哲学与生活”为题的哲学会议。此次会议是在苏联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以及包括哲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实行改革的重大时刻召开的。会上有来自苏联各地和各城市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发言。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讨论,弄清苏联哲学的现状,认真分析造成哲学发展诸多不良倾向的主客观原因,弄清为什么基础研究薄弱,为什么存在大量毫无创见的低劣作品,为什么哲学脱离生活,等等。会议还想就哲学发展的迫切问题进行开诚布公、严肃认真的对话,以求提出新颖独到的观点和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必须具体地明确哲学在当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发展中的作用,指明进一步发展哲学科学,提高哲学研究著作和其他哲学出版物质量的最佳途径。《哲学问题》杂志自1987年第7期起至今年第2期,连续发表此次会议的发言材料,其篇幅之大,连载时间之长是该杂志历来少有的,可见此次会议受到重视的程度。本刊1988年第1期曾译载了《哲学问题》杂志关于这次会议的简单报导和会上散发的调查表及与会者的部分答询。现应读者要求,本刊特辟专栏,集中发表这次会议的有关材料,但限于篇幅,本刊只能选其要者摘译发表,希广大读者见谅。本专栏由贾泽林和本刊共同选题,责任编辑李树柏。  相似文献   

6.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罗夫,于1986年4月20日和23日访问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就蒙古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研究的有关学术问题,与蒙哲史研究室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布罗夫是苏联研究中国哲学史的专家,也是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开展蒙古哲学研究工作的召集人。他们准备编写十卷本的《世界哲学史》,包括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在内。计划从1986—1995用十年时间完成此项任务。但由于以前只限于对蒙古思想方面的研究,而对蒙古哲学的研究则无人作过,特为此专程来访,希望了解我们蒙哲史研究的收获并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7.
1985年4月在莫斯科召开的苏联东欧诸国国家科学院哲学所所长第十二次会上,专门讨论了社会主义国家科学院哲学所1986—1990年哲学研究的现实方向和学术合作问题。苏联今后五年的哲学研究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苏联学者计划撰写《世界观及其实质和形成的途径》、《哲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等著作。这些著作将考察那些与说明意识的世界观形式的性质,以及与说明世界观形式的性质同人们生命活动的历史发  相似文献   

8.
1985年6月8日至20日在南宁市召开了全国苏联哲学讨论会,这是我国第一次全国性研究苏联哲学的专业性学术会议。来自各地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共56人参加了讨论会,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一些苏联哲学研究中的新问题、新见解、新材  相似文献   

9.
苏联自1985年以来兴起了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改革,改革逐渐波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触动各种科学,其中包括哲学和伦理学。苏联伦理学界开始对伦理学的状况进行回顾、反思,批判地分析已经取得的成果,思考存在的问题。1986年9月在莫斯科举行了全苏伦理学科学会议。会议是由苏联伦理学学会和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联合发起的。会议参加者分析了苏联社会的道德状况、伦理学研究的基本趋挚、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研究了伦理学在改革中的任务。1987年在莫斯科由《哲学科学》杂志、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和苏联哲学会的心理调节和自我完善哲学问题组联合召开了园桌会议,讨论了在改革中完善个人的问题。此外,在一些重要刊物,首先是哲学刊物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五年中,苏联哲学家,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领域中的专家,对苏联发达社会主义发展所达到的质上的新阶段进行了哲学思考,对社会主义社会中发生的实际过程着重从其全部复杂性和矛盾性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学术研究的实际方向性、对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哲学理论同部门科学和社会实践的联系的新途径和方法、对及时把理论研究取得的所有成果运用于完善社会关系、完善经济和思想教育活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八十年代前半期的重大事件是出版了一系列有关作为马列主义社会哲学理论的历史唯物  相似文献   

11.
1987年1月在莫斯科召开了苏联哲学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苏联哲学协会副主席B·斯托利亚罗夫作了《关于1982—1987年苏联哲学协会活动和从党的二十七大决议看协会工作改革》的总结报告,他在报告中谈到,在协会的第三次和第四次代表大会之间,在探讨马列主义哲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成果。如发展理论的哲学基础、科学知识发展的辩证法、当代科学发展的辩证法等等。这些问题由论辩证法的多卷集专门进行了论述。同时第一次试图撰写关于科学共产主义问题的概括性著作。这项工作成果拟在《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历史》一书各卷中加以论述。还有,对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进行了积极探讨。报告人还着重谈  相似文献   

12.
苏辛   《心理科学进展》1988,6(1):99-100
苏联心理学者协会将于1988年8月在莫斯科召开第七届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的任务是:1.根据苏共27大决议精神,讨论心理学的迫切问题,它在解决苏联经济、政治、社会、精神发展方面的任务中的贡献;2.总结苏联心理科学的发展;3.指出它的发展前景。大会的基本工作方向是: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苏联和东欧某些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界有不少人在大谈所谓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具体社会学研究问题。苏联建立了全苏社会学协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成立了社会学研究组,许多高等学校成立了社会学实验室,许多大城市建立了具体社会学研究中心,举行了许多次有关具体社会学研究的讨论会,在许多工厂和农庄进行了大量的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仅在1960-62年就发表了三千种专著、小册子和论文,派出了庞大的代表团去参加西方资产阶级的国际社会学会议。在东欧某些社会全义国家中也发表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专著和论文,波兰还出版了专门的《社会学研究》杂志。苏联哲学界的代表人物对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作了很高的评价。苏共中央书记、苏联科学院副院长П.伊利切夫说:“具体社会学研究不仅对于从哲学上去理解现实是必需的,它还是认识现实的极重要的方法;这种认识对党、企业、机关和社会组织的实践活动是必需的……虽然在社会研究的领域内,这一工作才刚刚开始,但现在已经不仅取得了理论的成就,而且取得了实际的成绩。”苏共中央委员、苏联科学院副院长П.Н.费多谢耶夫说:“具体社会学研究不是一个特殊的知识领域,不是一门特殊的科学,而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必然要求。在任何一个社会科学领域中……,都需要进行具体研究。对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的广泛社会学概括,也需要进行其体研究。”对于所谓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具体社会学研究,近几年来苏联哲学界一直在进行争论。其中主要争论问题有:“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马克思全义社会学”和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具体社会学研究的关系;具体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等等。为了反映这一争论的情况,我俩这一期选译了苏联近一、二年内发麦的六篇文章。由于篇幅限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有关这一争论的文章都没有选入。本期附有苏联和波、德、捷、匈、保、罗哲学杂志1962-63年社会学论文要目,以供查考。  相似文献   

14.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64年第11期上,报导了苏联哲学研究所一年来在研究历史科学的哲学问题方面的情况,现将这篇报导摘译如下: 1963年未,在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历史唯物主义组之下设立了一个小组,研究历史科学的哲学问题。同时,在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设立了历史方法论组。这些科学家的主要任务是研  相似文献   

15.
根据苏联《哲学问题》杂志文章透露,第八届国际逻辑学、方法论、科学哲学会议将于今年8月17日至22日在莫斯科,由国际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协会、逻辑学、方法论和科学哲学部主持召开。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苏联科学院哲学所共同举办的中苏双边哲学讨论会,于1990年111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题是“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中苏代表围绕着这一主题,针对本国当前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双方探讨了新的条件下社会规律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处理人及其活动等一系列问题。 会议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苏联代表团团长、苏联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米特洛欣各致了开幕词。苏联方面首先发言的是Л·米特洛欣博土,他探讨了马克思有关人的问题的理论。他强调必须以马克思提出的原则为基础,才能对人的问题提出全面的解释。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土、原哲学所所长Н·拉宾以组成人类历史的三个  相似文献   

17.
在苏联批判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著作中,批判地介绍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主要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的著作占有一定的地位。60-70年代,我国出版了不少饶有兴味的书籍(A. C.鲍戈莫洛夫、B. H. 库兹涅佐夫等人的著作),这些书籍向读者介绍了美国、英国和法国的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本文评介的这本书,主要想对最近20年西德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若干最新流派和最新现象,广泛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本书的作者们并不想全面地阐述该国的现代哲学生活;他们的任务是要指出  相似文献   

18.
Т.И.奥伊泽尔曼院士,苏联著名哲学家,苏联哲学协会副主席。1914年5月14日生,1938年毕业于莫斯科历史、哲学、文学学院的哲学系。毕业后考取该系研究班攻读学位课程,1941年研究生毕业,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哲学副博士学位。1941—1946年,在苏联红军中服役,参加伟大的卫国战争。  相似文献   

19.
1982年10月22日,著名苏联哲学家、1945年入党的苏共党员、哲学博士、教授、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主任、苏联哲学协会伦理学分会委员会主席,(?)阿尔汉格尔斯基逝世,享年58岁。他1925年2月3日生于赤塔州希洛克  相似文献   

20.
1987年4月14日——16日苏联《哲学问题》杂志编辑部召开了题为《哲学与生活》的讨论会。这次会议旨在讨论苏联哲学的现状,分析影响哲学发展的消极因素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进而找出解决问题,推动哲学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提出哲学改革、提高哲学水平的具体措施。与会者认为,苏联哲学界的主要问题是哲学脱离生活,多年来,缺乏有重大价值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