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79,自引:1,他引:78  
邢占军 《心理科学》2002,25(3):336-338,342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研究大致自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考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不难发现,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仅对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的渊源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加以回顾,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求对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尤其是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了解研究生的婚姻态度,探讨婚姻态度在自我价值感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使用婚姻态度量表(MAS)、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SSA)和幸福感指数量表(IWBQ)对470名研究生进行测查,采用Bootstrap法检验婚姻态度在自我价值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MAS、SSA和IWBQ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247~0.997,均p<0.01)。Bootstrap法检验结果显示,自我价值感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效应为[0.58,95%CI(0.46,0.67)],以婚姻态度为中介的间接效应为[0.11,95%CI(0.06,0.17)]。研究发现,研究生的婚姻态度总体较为积极,但在性别、婚恋状况和学科背景上差异显著; 婚姻态度在自我价值感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对了解和调节研究生婚姻态度,提升幸福感体验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学业成就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自尊和流动性的作用,采用自尊量表和幸福感指数问卷对西安市两所中学的847名初中生(流动298人)进行三年的纵向追踪,同时收集青少年在初中三年的学业成绩(语数外)。结果表明:(1)青少年初一时的学业成就可直接预测初三时的主观幸福感;(2)初二的自尊在初一的学业成就与初三的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学业成就、自尊和主观幸福感间的纵向中介模型在流动与普通青少年间存在显著差异:结果(1)(2)仅适用于普通青少年,流动青少年初三时的主观幸福感仅受初二时自尊水平的影响。研究揭示了青少年早期学业成就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对提升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499名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性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情感平衡量表,探讨其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与其主观幸福感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时间管理倾向和主观幸福感得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2)时间管理倾向不同因子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存在一定差异。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指数,时间效能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情感平衡,同时也能显著地负向预测其消极情感。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影响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内在机制,该研究采用体育锻炼量表、自尊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以及Campbell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对521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人际关系困扰与体育锻炼、自尊及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体育锻炼、自尊、主观幸福感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人际关系困扰和自尊在体育锻...  相似文献   

6.
心理韧性、孤独感、自我效能感都会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但三者影响程度的相对大小尚不清楚。为考察其影响力的大小,本研究采用了优势分析的方法。选取心理韧性量表、UCLA孤独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分别测量老年人的心理韧性、孤独感、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量表、费城老年中心信心量表测量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孤独感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力大于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的预测力大于自我效能感。本研究提示减少孤独感是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的心理韧性和自我效能感对提升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自我决定的视角,探讨了内隐和外显成就动机的不一致性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的可能机制。分别以成就动机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作为成就动机的外显和内隐测量方式,同时采用自我决定量表和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对303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结果表明:(1)大学生内隐成就动机和外显成就动机没有显著相关;(2)外显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内隐成就动机调节了外显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3)不一致性成就动机结构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自我决定在不一致性成就动机结构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应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残疾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同情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大学生自我同情量表对普通高等特殊教育学校206名在校残疾人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残疾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同情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 自我同情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2)残疾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不能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但通过自我同情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自我同情在残疾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永杰 《心理科学》2007,30(6):1460-1462
本文主要论述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研究的现状及其测量研究的内容,并讨论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测量研究的发展趋向,旨在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五因素正念量表(FFMQ)、情绪调节量表(ER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幸福感指数量表(IWB)对44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正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正念、重新评价、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2)重新评价和心理弹性的链式多重中介效应在正念与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一方面,正念可以通过促进心理弹性提升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正念不能直接通过重新评价策略的使用提升主观幸福感,存在"正念→重新评价→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