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采用经典的执行功能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通过自由报告法让被试对每次分类反应进行元认知监测、控制,以探讨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元认知控制、执行功能在元认知监测对认知操作输出(奖惩分数、正确应答比例提高指标)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执行功能指标中完成分类数、错误分类数、非持续性错误数、持续性错误数指标在元认知监测与正确应答比例提高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2)元认知监测在较低的执行功能水平上具有促进作用,即,当执行功能水平较低时,有效的元认知监测可以提高认知操作的输出成绩。研究结果支持元认知监控是与动机有关的、有意识的调节控制,为从理论上厘清元认知监控与执行功能的关系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2.
元认知监控包括自我监控和监控他人。本研究用两个实验分别探讨了小学低年级学生自我监控和监控他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实验一采用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任务,来探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我监测和监测他人。实验二采用难度不同、分值不同的计算任务,来探讨学生的自我控制和控制他人。研究发现:第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我监测和监测他人都会以前期任务表现为依据,支持MPT假说。而且,自我监测和监测他人都在二年级表现出了明显的转化和提高。第二,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监测他人时,逐渐由以自我信息为依据调整到以他人认知状态为依据。第三,元认知控制能力的发展落后于监测能力。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仍旧不能很合理地进行自我执行和计划他人。  相似文献   

3.
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的核心成分,而且是内隐程度较高的心理活动。研究采用认知操作法,对经典的Mastermind游戏任务加以改编,结合访谈分析,探讨了适合考察元认知监控的任务难度和有效的元认知监控指标。研究结果发现:(1)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游戏4(要求从六种颜色中选出四种正确的颜色,且排列位置也要正确)中当知觉难度最大且又可以经过努力选择策略、根据反馈进行有效选择时,才会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元认知监控,使得游戏成绩提高;(2)“监测时间”是元认知监测的有效测量指标,而“违背反馈次数”是元认知控制的有效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和访谈法对城乡初中生进行元认知水平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初中生元认知水平总体差异显著,农村初中生的元认知水平总体低于城市初中生的元认知水平。2)城乡初中生在认知前元认知体验和认知中元认知知识维度上差异显著。认知前元认知知识、认知中元认知体验、认知后元认知知识、认知后元认知体验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建议加强教师和学生元认知训练,提高学生元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5.
元认知监控中信心判断和再认答案的调整不仅受到个体学习后掌握程度的影响,还会受到社会性线索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掌握程度和社会性线索对元认知监测和控制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掌握程度和社会性线索独立影响元认知监测。第二,掌握程度和社会性线索显著影响元认知控制,并且掌握程度还起到了调节作用。具体来说,掌握程度高时,个体倾向于坚持自己的最初选择,较少受到社会性线索的影响;掌握程度越低,社会性线索的影响越大,个体倾向于使自己的选择与社会性信息保持一致。最后,研究总结了学习任务中掌握程度和社会性线索对元认知监控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元认知是指个体对当前进行的认知活动的监测和调节。通过对元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的梳理,归纳出两条研究主线:一条主线以具体元认知加工的脑区激活研究为主,主要考察元认知与认知过程的分离及典型元认知加工的共享性和特异性。研究发现元认知加工主要与前额叶有关,还涉及脑岛、顶叶、颞叶和楔前叶等部分脑区。另一条主线探讨广泛的元认知功能与广泛大脑网络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大脑的“元认知网络”的概念,发现脑损伤或病变造成的元认知功能损伤与脑功能网络有关,而非固定在某一特定脑区。建议未来的研究应重视四个方面的研究:元认知加工的具体脑区和脑功能网络,元认知神经机制的分离,元认知脑功能的损伤和元认知训练的改善作用,以及基于神经机制研究的元认知模型的建构与修正。  相似文献   

7.
元认知是以监测和控制为核心的动态调节活动。本研究以9岁儿童、年轻人和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选点任务和词对学习任务,在知觉元认知和高阶元认知层次考察元认知监测和控制及其关系随年龄变化的特点。结果显示:(1)儿童的知觉元认知和高阶元认知监控能力大都低于年轻人;(2)老年人的知觉元认知能力与年轻人相似,但高阶元认知能力则低于年轻人;(3)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能够在记忆监测中利用控制线索,而9岁儿童尚未表现出这种能力。本研究从发展的角度,支持了知觉元认知与高阶元认知能力具有领域特殊性的理论假设,并对监测和控制的关系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元认知与临床医生的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元认知的形成及功能[1] 元认知是指认知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元认知不是人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学习中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外控到内控、从局部到整体,逐步发展起来的.最初,个体毫无监控学习活动的经历与体验,当在他人指导下或无意识的自我监控获得成效后,可强化再次的体验与监控,从而逐步转化为自发的有意识地自我监控,但监控范围较窄,常为学习活动中的某一环节、某一侧面或某一学科内容.通过有意识地反复运用,这种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控制逐渐变得娴熟起来,最终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其监控范围也从某一环节扩展到学习的整个过程,并可迁移到不同的学习内容上.由此可见,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有感知、调控自身认知能力的功能,与学习、创新等能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用出声思维法对大学生进行个别实验,考察在矛盾式与潜藏式两类情境中问题发现过程的元认知评价、元认知监控和元认知策略的特点。40名大学生参与实验,高低能力组被试各20名。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自评分数与问题总数量和总评分之间相关显著,高能力组学生的自评分数高于低能力组。(2)大学生倾向于使用价值性判断和原文分析两个标准来选择问题,高能力组学生对选问理由的阐述优于低能力组,大学生在矛盾情境中对选问理由的阐述优于潜藏情境。(3)高能力组学生在修正策略的使用上多于低能力组。  相似文献   

10.
刘儒德 《心理学报》1997,30(2):166-171
对58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在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下自学加法法现(规则学习)以及应用法则进行简便计算(技能学习)时学生学习控制水平(即选择学习内容和控制学习步调的适当性)与元认知监控水平(即对自己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准确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在规则学习中,CAI学习控制水平与元认知监控水平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但在技能学习中,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2)规则学习的学习控制水平显著高于技能学习。(3)CAI学习控制水平和元认知监控水平两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时间两者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黎坚  李一茗  张厚粲 《心理科学》2012,35(5):1190-1195
离线元认知调节指脱离具体任务情境后,个体在整体层面对自身活动的规划、管理、归纳反省并重新评价的过程。与在线元认知调节相结合,可以使元认知对行为的调节作用得到更加完整有力地发挥。本研究探索了离线元认知调节的测量学结构,开发出相应的测量工具,并且在职业测评领域通过实践检验。研究一编制离线调节量表,对离线元认知调节结构进行探索,得到全局规划、洞察力和整合概化三个维度;研究二对工具的效度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层次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公司中层领导与普通员工在离线调节水平上存在差异,验证了该工具的实证效度。研究结果证明离线调节量表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学品质,可以应用于相关的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12.
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   总被引:110,自引:0,他引:110  
汪玲  郭德俊 《心理学报》2000,32(4):458-463
该文就元认知的本质和要素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对已有的相关观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元认知的内涵界定为“个体对当前认知活动的认知调节”,并确定了元认知活动的三要素,即元认知技能、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论述了每一要素在元认知活动中的作用,并以元认知三要素关系示意图描述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认知操作背景下在线元认知调节能力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黎坚  张厚粲 《心理学报》2006,38(3):342-348
利用认知任务为载体,对在线元认知调节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在线元认知调节的跨任务一致性和规则特异性。实验采用字母记忆与跟踪击键两种任务作为在线元认知调节的载体,通过逐步增加“提示线索”,观测个体在任务作业上的“成绩”(字母作业任务)或“成绩提高量”(跟踪击键任务),以此作为评价在线元认知调节能力的指标。结果发现,随着认知任务中潜在规律线索数量的增加,被试能够通过在线元认知调节过程提高其认知作业水平;被试通过认知任务与追述报告分别反映的在线元认知调节水平具有一致性;在线元认知调节一方面具有跨任务情境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具有规则发现的差异性。因此,基于认知操作为背景的元认知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评估在线元认知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结构知识归因的方法,以学习判断和项目优先选择作为元认知监测和控制的指标,考察重量对元认知监控的影响是否是无意识的。被试学习粘贴在不同重量纸盒上的词对,进行学习判断(实验1)或项目选择(实验2),并报告其判断或选择的依据。结果:(1)重量影响学习判断和项目优先选择,相对于轻纸盒,被试给予重纸盒上的词对更高的JOL并优先选择重纸盒上的词对进行学习;(2)重量对学习判断的影响只发生在判断依据为猜测的情况下,重量对项目优先选择的影响只发生在判断依据为猜测和直觉的情况下。上述结果支持了元认知的具身性,并提示重量对元认知监控的影响可能是无意识的。  相似文献   

15.
刘海燕  邓淑红 《心理科学》2007,30(2):454-457
以217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计算机监控的活动操作法,探讨课堂成就目标定向、任务难度对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元认知监控策略运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课堂掌握目标定向下均比在课堂成绩目标定向下更多地运用元认知监控策略;(2)高学业学生在较难任务上比较易任务上更多地运用元认知监控策略;低学业学生,在课堂掌握目标定向下.在较难任务上比较易任务上更多地使用元认知监控策略;在课堂成绩目标定向下,与课堂掌握目标定向情形相反;(3)临场动机中的自我效能感、目标方向、努力程度在课堂成就目标定向、任务难度对元认知监控策略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反馈一直是学习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主题之一。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人们对反馈的研究逐渐深化与综合化。一方面从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模型出发,考察了反馈的不同因素对自我调节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作用;另一方面以自我调节学习的社会认知理论为框架,探讨了情绪、学业成绩等个体因素以及目标定向、任务难度等情境因素对反馈作用的交互影响。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内部反馈信息以及学习者元认知监控的调节作用,结合个体和情境因素揭示反馈对自我调节学习的整体动态过程的影响,并设计出促进学习和教学实践的反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