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你自信心不足,英国心理学家克列尔·拉依涅尔提出的10条规则可以帮助你增强自信心。 第一条:每天照3遍镜子。清晨出门时,对着镜子修饰仪表,整理着装,务必使你自己外表处于最佳状态。午饭后,再照一遍镜子,修饰一下自己,保持整洁。晚上就寝前洗脸时再照照镜子。这样一来,一整天你就不为自己的仪表担心,而会一心去工作、学习。 第二条:不要总想着自己身体的缺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缺  相似文献   

2.
心灵的空间     
正我曾经帮朋友代课,带大学舞蹈系先修班的孩子,他们大概都是大一的程度。因为要代三个星期的课,我很想认识他们,所以请他们画自画像,然后准备两分钟的自我介绍。他们不是美术系的学生,当然自画像画得不是很好,我的目的也不是要他们画得好,只是希望他们可以在镜子里看看自己。课后,好多学生告诉我,这是他第一次透过镜子好好地看自己。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好好地在镜子里看过自己,他对自己是  相似文献   

3.
心里的水银     
有一个人一直为自己的书房太小而苦恼不已。后来他就在书房四周镶上镜子。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还是觉得书房小。一个有智慧的禅师告诉他说:“你的书房四周都是镜子每天只看到自己,感觉当然小了。你何不把镜子里的水银拿掉呢?”他把书房临街的两边打掉,装了两扇落地窗,书房果然感觉开阔起来。他每天都站在落地窗前,看外面的景象,到后来他竟无法安心工作。最后又去找禅师。禅师说:“你何不给心里装上水银呢?”禅师说:“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面对外面用窗子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面对自我用镜子…  相似文献   

4.
认识你自己     
正拜读过黑格尔先生的哲学笔记,感触颇多。其中有一句话,曾摘记到我的文学手记中,这句话就是:"要认识你自己。"通过多年的文学实践,我深知"自识"对行文从艺的重要性。其实,黑格尔先生这句话,演绎成中国的古训,就是"人要有自知之明"。人,每天都要洗脸照镜子,对自己的模样肯定一清二楚。镜子里的自我,是"奶油小生"的  相似文献   

5.
有的人每天照一次镜子,看看脸上有没有灰尘和污物。端盆热水,洗去征尘,容光焕发地继续上路。  相似文献   

6.
污点     
正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站在镜子前,镜子朝他大声嚷道:"快看,你脸上有污点!"年轻人下意识地摸了摸脸颊,又朝镜子看了看,突然对着镜子笑了起来。镜子疑惑不解地问他:"你笑什么?难道我说得不对吗?"年轻人笑着指着镜子说道:"镜子啊镜子,是你自己脸上有污点啊,你连自己脸上身上的污点都看不到,又如何能断定别人脸上的污点呢?"这则寓言适合那些凡事都好指指点点,却对自己缺点一无所知的人。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在无意中,我目睹了这样一个场面:主持人问在场的嘉宾一个问题:“电梯是大家所熟悉的,那么请问电梯里有一面镜子它是干什么用的?”嘉宾们都非常勇跃地回答。有人说:“是用来对着镜子检查自己的仪表”,也有人说:“是用来扩大视觉空间增加透气感”,还有人说:“是用来看后面有没有跟进不怀好意的人”……虽经主持人一再的启发,但没人能说出正确的答案。最后,主持人终于说出了即简单却又出乎人意料的答案:“电梯里的镜子是用来给残疾人摇着轮椅进来时,不必费力转身即可从镜子里看见楼层的显示灯”。“原来是这样!”在座的人都忧然大悟,也…  相似文献   

8.
为自己的长相而苦恼,或为自己的“貌丑”而焦虑不安,郁郁寡欢,甚至自卑、孤独,心理失去平衡,是中学生心理咨询热线中经常出现的话题。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成人感和独立性的发展,中学生比任何时候更关心自己的外貌、体型、衣着打扮。如有些曾经不讲究穿着的男孩,变得爱照镜子,有时还对着镜子挤眉弄眼的,希望自己长得帅帅的,高高的;有些在小学时连梳头都  相似文献   

9.
你为何为镜     
张姚 《天风》2004,(9):20-21
人需要认识自己,所以人需要镜子。也许镜子算得上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别的东西让我们认识自然和人,而镜子却能让我们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10.
水是天然之镜,临水自照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镜子的产生和发展是人们追求美的结果。镜子的审美意蕴在于镜子的特性以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镜子可以汇聚光芒,所以镜子是日月的化身,是光明和正义的象征;镜子如实成像,但自性不变,因而镜子代表心性的清静澄明;镜子可以观容照面,因而镜子与女性的爱美相关;同时镜子影像虚幻,使世间真假难辨,造成扑朔迷离、似真非真的美感。法国心理学家拉康的镜像理论深刻地说明了镜像与自我的关系。镜子所充当的不仅仅是自我意识的道具,人们迷恋镜像是和人与生俱来的美的感觉有关,而这种感觉却很难用理性所道出。  相似文献   

11.
智慧语丝     
正凡是自己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没有意思的生活;凡是自己说得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有意思的生活。——胡适不要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而要用对方喜欢的方式来对待他。——乐嘉如果一个一直对你不好的人偶尔对你好一次,你会无比感动;如果一个一直对你好的人偶尔对你不好一次,你就会无比愤怒。——木心不要光研究胜利者的传记,也要研究一下失败者的传记。胜利者的传记里有很多夸张的东西,而失败者的传记里有很多东西都是真实的。我的经验是,碰到任何困难都要赶快往前走,不要欣赏让你摔倒的那个坑。——黄永玉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持快乐,你必须注意如下几个禁忌,如果你一条也没犯的话,相信在生活中,你会是一个很快乐的人。   “杀手”一:完美主义  虽然,对美好的追求是人之常情,但若是过了头,就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烦恼。完美主义者凡事都要求完美,凡事都要追求最好。殊不知追求完美很多时候会给自己带来不快乐,甚至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有一位女士,她是个在卫生方面有完美倾向的人。每天,她都要把家里彻底地打扫一遍,门窗桌椅,任何一个小角落都不放过。床单被套每星期都要换洗,每一次洗手都要抹三次以上的香皂,每一次吃完饭,都要把…  相似文献   

13.
与自己较量     
拳王阿里在自己还不是拳王的时候,经常击打一个重量和形状都和他自己差不多的沙袋。有人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做这么一个沙袋呢?”“为了与自己较量,”阿里如实相告,“我只有一次次地从技能、力量和心理上不断地战胜自己,才有可能战胜别人。”后来,当他的拳头终于可以叱咤风云时,他也没有忘记较量自己、战胜自己的信条。阿里在拳击生涯中一共输过两次。据说,在他第一次失利后,他一气击碎了自己的“肖像”沙袋;在他第二次失利后,竟对着镜子中的自己大打出手,结果弄得满手是血,狠狠地给自己一次教训。与自己较量,一次次地战胜自己,也许就是阿…  相似文献   

14.
早安物语     
正"人之所以要努力,是为了把命运攥在自己手里。"正月初五,如常于天光大亮中自然醒来,这句话冲破行行重重的疫情刷屏,抵达视野,如窗外灿烂的阳光一样清新。每天宅在家,小区少有的安静,不知是没人,还是都如此蛰居起来。少了喧嚣的声浪,也少了惯常的人气。如果不是手机里铺天盖地的消息,或许会错觉身处一角远离尘世的孤岛。  相似文献   

15.
心里的水银     
有一个人搬进新房子,一直因为自己的书房太小而苦恼不已,后来他想出一个方法,就是在书房四周镶上镜子。刚开始的时候,果然觉得书房大了不少,过了一段时间,书房又一天天地小起来。他每天在书房里苦思缘故,事实上书房的空  相似文献   

16.
心灵账簿     
曾经听到一个很有趣 的故事:一位杂货店的老 板每年都要做两个账本: 一本账本记着这一年当 中自己所犯的错误;另一 本账本中则记着这一年 遭遇的不幸,看着自己所 犯的过错,再看上天让他 遭遇的不幸与厄运,然后 他就会跪下祈祷:"老天 爷!这一年来我犯了很多 的过错,但您也给了我许 多的不幸做惩罚,我愿意 原谅您,希望您也能原谅 我。" 如果我们每个人手中 都有这两本心灵的账簿, 到了年终结算时,或许我 们心中都会找回一个平 衡感吧!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持快乐,你必须注意如下几个禁忌,如果你一条也没犯的话,相信在生活中,你会是一个很快乐的人。“杀手”一:完美主义虽然,对美好的追求是人之常情,但若是过了头,就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烦恼。完美主义者凡事都要求完美,凡事都要追求最好。殊不知追求完美很多时候会给自己带来不快乐,甚至会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有一位女士,她是个在卫生方面有完美倾向的人。每天,她都要把家里彻底地打扫一遍,门窗桌椅,任何一个小角落都不放过。床单被套每星期都要换,每一次洗手都要抹三次以上的香皂,每一次吃完饭,都要把碗洗净后放在锅里蒸煮半个小时。别…  相似文献   

18.
圣周讲座     
圣周四--爱的日子我很高兴帮助你们明白这三日庆典的深奥意义。在这三天里每天都要花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深入我们所庆祝的逾越奥迹的意义。今天是建立圣体瞻礼。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过今天这个瞻礼,我们每个人都要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临在于那个大厅中,因为这是信德--信德使我们临在于耶稣在当初在做的这事里,亦使那天建立圣体的耶  相似文献   

19.
感情人生     
一个富人去拜访一位哲学家,请教他为什么自己有钱后变得越发狭隘自私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银子。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  相似文献   

20.
感悟人生     
在金钱与世界之间一个富人去拜访一位哲学家,请教他为什么自己有钱后变得越发狭隘自私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银子。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人们都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个著名的慈善家,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洛克菲勒也曾被薄薄的一层银子蒙住了双眼。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创业初期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