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桌     
十多年前寄居乡下的时候,曾经托一个老木匠做一张书桌。我并不认识这个老木匠,向别人打听,大家一致推荐他,我就找他。对于木材,我没有成见,式样也随便,我只要有一张靠着写写字的桌子罢了。他代我作主张,用梧桐,因为他那里有一段梧桐,已经藏了好几年,干了。他又代我规定桌子的式样。两旁边的抽屉要多高,要不然装不下比较累赘的东西。右边只须做一只抽屉,抽屉下面该是一个柜子,安置些重要的东西,既见得稳当,取携又方便。左右两边里侧的板距离要宽些,要不然,两个膝盖时时触着两边的板,就感觉局促,不舒服。我样样依从了他,当时言明工料价六块钱。过了一个星期,过了半个  相似文献   

2.
于巡抚断案     
明朝时,有个富翁姓张,膝下有个女儿已经出嫁。到了晚年,张富翁又喜得一子,取名一非,平时只叫他张一。两年后,张富翁身患重病,女婿仲才以孝顺为名常来探望他。病危时,张富翁写下了这样两份遗嘱:“张一非我手也家产尽与我婚外人不得争执。”女婿儿子各一份,女婿看了暗暗欢喜。不久,张富翁病故,家产尽由女婿经营。204EMx了,张—非已长大成人,他心中非常气愤,便到街门状告姐夫场占他家财产。巡抚于谦,反复阅读、分析遗嘱,最后宣布:“将全部家产的七份归张仙F,其余三份给张一非的姐夫仲才。”仲才一听反驳说;“岳父在近日…  相似文献   

3.
饼擀厚处     
小时候在乡下,我们族里有一位木匠奶奶,她不识字,却又非常了不起。因为她生了六个儿子,娶了六房媳妇,是我们族里儿子最多却又从来没有找过家族长调解纠纷的人家。 木匠奶奶家是四世同堂,老老少少好几十口人生活得阳光明媚,生机盎然,像一棵繁花似锦、叶茂枝盛的大树。老大老二当过兵,所以分配在城里工作,生活稳定宽裕。老三老四在家种田,农闲时赶庙会做个小买卖儿,赚个日常花销。老五老六继承家传衣钵,一手的木匠绝活儿,每年的活儿早早就排满了。  相似文献   

4.
木匠和绅士     
英国诗人乔治·莫瑞是一位木匠的儿子。他从不隐讳自己的出身,这在当时的英国社会是很少见的。一个纨绔子弟与乔治·莫瑞在一沙龙相遇。这人对乔治非常嫉妒,想要中伤他,于是,就高声问道:“对不起,请问阁下的父亲是不是木匠?”诗人回答:“是的。”“那他为什么没有把你培养成木匠?”乔治微笑着很礼貌地回答:“对不起,那阁下的父亲想必是绅士了?”“是的。”这位贵族子弟傲气十足地  相似文献   

5.
找伯乐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凡高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富翁吗?他的画那么值钱!”“不是,凡高是住连妻子都没有娶上的穷人,他的一生都要靠别人来接济,最后也是自杀而死。”父亲摸了摸儿子的头说道。  相似文献   

6.
很久以前,泰国有个叫奈哈松的人,一心想成为大富翁。他觉得成为富翁的捷径便是学会炼金之术,于是他把全部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用在炼金术的实验中了。3年后他  相似文献   

7.
陆玉瑜 《天风》2002,(6):46-46
施洗约翰是主耶稣眼中一盏点着的明灯(约5:35)。如此高的赞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享此美誉是当之无愧的。首先,这盏灯是用福音点亮的。从古至今,世人对耶稣的反应不尽相同:有人看到他是木匠的儿子,也有人看到他是个先知,甚至有人看到他是个与罪人和税吏为伍的人;施洗  相似文献   

8.
20年前的一天,一个年轻的乡下木匠走进上海市第一百货公司商场。他是第一次来上海,商场内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他眼花缭乱,虽然买不起,看看也算长了见识,开了眼界。他的脚步在一处柜台前停住了,货架上一件商品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一只木箱,樟木箱,不用尺子量,以木匠的眼光,一看便知是28寸。出于好奇,他叫服务员取下来看看,香樟木,箱面上刻有“龙凤呈祥”图,漆是枣红漆,问价钱,答曰:260元。服务员还算耐心,补充道:这种箱子是进口货,已脱销了,这是只样品。  年轻的木匠无心再逛商场了,走出商场门口又不舍离去,那只木箱2…  相似文献   

9.
8月里的一个下午,在莱克星顿的一个小农场里,西奥多·帕克怯生生地问他的父亲:"爸爸,明天我可以休息一天吗?"西奥多的父亲是一位老实巴交的木匠,他制作的水车远近闻名。他惊讶地看了一眼最小的儿子,这可是活儿最忙的时候啊,小伙子少干  相似文献   

10.
学会转身     
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遍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找,就找到了。这虽然是一个笑话,却体现  相似文献   

11.
虾米不是米     
儿子在城外的河滩玩耍,竟然从水坑捞到几条一寸多长的小草龟。儿子若高采烈地将鱼带回家,还用压岁钱买了鱼缸喂养。  相似文献   

12.
施洗约翰是主耶稣眼中一盏点着的明灯(约5:35).如此高的赞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享此美誉是当之无愧的. 首先,这盏灯是用福音点亮的. 从古至今,世人对耶稣的反应不尽相同:有人看到他是木匠的儿子,也有人看到他是个先知,甚至有人看到他是个与罪人和税吏为伍的人;施洗约翰却有超然的眼光,一针见血地指出耶稣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  相似文献   

13.
成功的秘诀     
有两个关于年轻人寻求成功秘诀的故事,第一个说的是一个青年和一个富翁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寻求成功之道的青年到一个富翁家“拜佛求经”,索求成功的秘诀,富翁很热忱地接待他,并把他带到客厅内,接着富翁吩咐佣人端来三个大小有别的苹果放在桌子上,富翁借物启语,指着桌子上的苹果问青年:  相似文献   

14.
心路随想     
下面的这个小故事,是从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主内的朋友们一定会从这个小故事里得到启发。1945年的伦敦,有一位木匠为教会制作一批小木箱,用来装运发往中国的一点物资,以帮助那里同日本法西斯做斗争的教会人士和民众。这是一个志愿性质的工作,木匠不领报酬。工作结束回到家,木匠发现他早晨刚配好的眼镜不见了,  相似文献   

15.
机会与陷阱     
一位富翁在非洲狩猎,经过3个昼夜的周旋,一匹狼成了他的猎物。在向导准备剥下狼皮时,富翁制止了他,问:“你认为这匹狼还能活吗?”向导点点头。富翁打开随身携带的通讯设备,让停在营地的直升机立即起飞,他想救活这匹狼。直升机载着受了重伤的狼飞走了,飞向500公里外的一家医院。富翁坐在草地上陷入了沉思。这  相似文献   

16.
五颗稻粒     
一天.一位年迈的富翁为挑选自己合遗的继承人,特地把三个儿子叫到身旁。老人对三个儿子说:“我给你们每人五颗稻粒,你们要好好保存,一旦我向你们要时,你们要还给我。”三个儿子异口同声地答应了,然后每人拿了五颗稻粒走了。  相似文献   

17.
虾米不是米     
儿子在城外的河滩玩耍,竟然从水坑捞到几条一寸多长的小草龟。儿子若高采烈地将鱼带回家,还用压岁钱买了鱼缸喂养。  相似文献   

18.
很久以前,泰国有个叫奈哈松的人,一心想成为大富翁。他觉得成为富翁的捷径便是学会炼金之术,于是他把全部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用在炼金术的实验中了。5年后他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家中变得一贫如洗,连饭都吃不上了。  相似文献   

19.
富翁和狼     
佚名 《思维与智慧》2007,(11):30-30
一位富翁在非洲狞猎,经过三个昼夜的周旋,一匹狼成了他的猎物。在向导准备剥下狼皮时,富翁制止了他,他想救活这匹狼。[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渔夫的选择     
有一个富翁,乘自家的海轮出海观光,不想出了事,海轮沉没了。就在富翁做最后的挣扎时,一个渔夫驾着小木船经过,救下了富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