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岁月不禁过,一晃,似乎与刘心武先生有十年没见了。在我这儿,一直读他的书和文章,不陌生;但在他那儿,就很难说他是否还记得平凡的我了。谁知一见面,他就十分亲切地说:"咱俩真有十年没见了?你可别吓唬我啊!"我笑,心说心武先生没变,还是那位不摆名人架子的"平民作家"——这年头,"平民作家"不多了,无论是著作等身的大名家,还是刚刚出道的小名家,个个都觉得自己  相似文献   

2.
正清晨,起床去卫生间,下了床却习惯性去拿手机,先看下时间6:20,然后就瞄到有个未接来电,上面显示"老王",脑子里立即血往上涌,心里咯噔一下,一边回拨电话,一边胡乱地想着,是不是我爸脑梗又犯了?未接来电是二十分钟之前,可千万别有什么事呀!这么害怕的原因是,前段时间,我爸来我家小住,可能是由于天气突然变冷,有天中午,他突然觉得左侧的手脚发麻,说话也说不清楚,我赶紧把他送去了  相似文献   

3.
咨询老师: 您好!我是一位初三的女学生.我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总想和男同学接近,对我们班男生的一言一行都很留意,最近对我们班张勇产生了好感,我觉得他学习虽比不了我,但长的很帅,因此我总是找机会接近他,和他说几句话:就是站在他旁边听他和别的同学说,也觉得很快活。有一天,他约我一起放学回家,我高兴极了,马上答应.  相似文献   

4.
家书     
家里来信了,两封。一封是爸写的,一封是哥写的。都沉甸甸的。爸的字体,依然是那么有力,那么熟悉,“雨儿”——爸仍是象在家时那样称呼我,可是接下去的话却使我流泪了,爸说“我想你,”在模糊的泪光中,我分明地看到爸正坐在书桌旁,燃着一支烟,写着思念的话儿,给他远地求学的小儿子,爸说这段时间家里一直都很好,而且家人都很高兴,高兴我——他的小儿子考上了大学,尤其是妈,从我考上大学的消息传来。到她送我入学回来,直到现在,  相似文献   

5.
<正>罗国杰先生走了。我们伦理学工作者都很沉痛,都在深情地纟面怀他。罗先生是我1957年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本科时的高班同学。接触中感到他待人诚恳友善、和蔼可亲,有兄长之风,也知道他博学慎思,个人藏书很多。记忆最深的还是他作为伦理学教研室的老师,在我们读大五时为我们班开设了《马  相似文献   

6.
正再过几天是父亲的周年祭了,与母亲商量祭拜事宜,母亲长叹一声,问我:梦到过你爸没?我答有,但都是很模糊的影子。母亲眼睛有点湿:不知你爸在那边怎么样,需不需要添些东西,要是成服时化给你爸的那个手机真能用就好了,你爸那么爱打电话,他会打电话告知我们的。是的,父亲生前是多么爱打电话啊!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我非常钟爱国画。碰巧,我家楼上住着一位画家,他闲暇时喜欢和我爸聊天。一天,他看到桌子上一幅我画的国画《凤尾鱼》,惊喜地问我爸是谁画的。我爸回答说:“是我儿子画的。”于是画家当即表示愿收我为徒弟。那天下午放学后,我和小妹回到家,爸爸就对我们讲了画家要收我为徒的事。  相似文献   

8.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 您好,我今年12岁,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我 认为自己是个活泼可爱、有责任心的好孩子,但我 现在很不快乐。上学期竞选班长的时候,我偷偷为 自己投了一票,最后当上了班长,我觉得很惭愧,在 大家面前抬不起头。同学们好像也都知道这件事,有 一次他们在一块玩,指着我说"瞧他那熊样!"我 心里很难受,您帮帮我吧。 亮 亮 亮亮:  相似文献   

9.
今年夏天,我报考上海大学文学院的档案干部专修科并被录取。一些了解我家庭情况的同志在向我祝贺的同时往往也问我,你家务重、孩子小,是怎样下决心脱产读大学的?对这个问题,我有许多话可以说,但是又觉得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于是我只能说:这真是一言难尽啊! 入学第一学期就有一门课叫“逻辑学”,老师说这是一门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能提高人们逻辑思维的能力。学了逻辑,再回想自己决定报考档案干部专修科时思想斗争的经过,思路果真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10.
正当我鼓起勇气报考中文系时,我早已预料到父母的反对,但那时的我只一味地觉得凭什么你们要干涉我的生活?所以我不管不顾地对我爸说:"如果你不让我读中文系,我们就断绝父子关系。"不吃饭,不说话,关在房间里不出来,这样的表现似乎在每一个即将20岁的年轻人身上都出现过。最后妥协的是我妈,那段日子以泪洗面,她对我说:"儿子,我问了很多人,其实学中文也没什么不好,你如果一定要学就学吧,努力就行了。"我  相似文献   

11.
正"他叫什么名字?"我问。"不知道啊,好像是高二(三)班的,你也觉得他很帅对不对?""哪有。"我撇过头去,却被阳光刺痛了眼睛。高二的校园运动会上,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你,你身穿一件海蓝色的T恤,在起跑线处正做着热身运动。阳光洒在你的头顶上,像波光粼粼的湖面,  相似文献   

12.
我一直记着一个寓言故事,那是我读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的。他说,从前有三只小鸟,一起出生,一起长大,一起从巢里飞出去。一只小鸟飞到树梢,看到地下的鸡鸭牛羊,觉得自己已经高高在上了。便心满意足地停留在树梢。  相似文献   

13.
正初一下半学期,开学的第一天,班主任径直走到我跟前,望着我旁边的坐位,对跟在他身后的女生说,坐这儿吧。我悄悄打量了一下女生,她文文静静的,个子和我差不多高,和我一样不胖不瘦,也留短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觉得我有点儿喜欢她。当我听见班主任说她叫竹君时,我的心猛地一沉。我的名字里也有一个君字,我不喜欢别人  相似文献   

14.
正那年我读高一。喜欢了他三年,所以到了高中我觉得应做点什么。海海是优等生,他初中那三年数学、物理都拿了省里第一名,所以中考时被市里的学校争抢着要。那些学校都开出了优惠条件,但他最终都没成行,因为他妈妈是我们市一中的老师,所以便顺理成章去  相似文献   

15.
正7岁那年,我父母离婚了,我跟着妈妈。单亲家庭的孩子小时候都有一项必修课——听父母说对方的坏话。我是听着爸爸的坏话长大的。离婚之后,妈妈、外公、外婆每天轮番上阵,在我耳边念叨一件事——你爸是个人渣。其实他们一点都没冤枉我爸,爸爸是个瘾君子,败光了家里所有的钱,我和妈妈最后是被他逼走的,因为他卖了房子,我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爸爸卖了房子之后,准备去海南做生意翻身,结果赔得血本无归。爸爸  相似文献   

16.
真是开卷有益。过去我读过梁启超先生一些小传,尤其最近我读了北京大学吴荔明副教授写的《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一书,很受启迪,进一步懂得了家庭与国家的密切关系。作为父母的人们都应该认真地读一读,主要学习他抚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为什么他这么多孩子都成了国家有用人才,而且都是爱国者,并在新旧社会都对祖国作出了程度不同的贡献。 梁启超(1873年—1929年),是戊戌变法领导者,是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大作家。他一生写下了1400余万  相似文献   

17.
正我8岁那年,家里的日子过得很拮据。父亲去外地学手艺,小半年没有回来了。母亲带着我和哥哥艰难度日。那段日子,我们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哥哥在学校里连上学期的学费都没交,如果再交不上就要失学了。哥哥天天叹气:"妈,我爸怎么还不回来?他挣不来钱,到时候我的学费交不上怎么办?"母亲正在菜窖里忙,她回过头来对哥哥说:"这不还没到交学费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岛屿     
我读初中时的班主任来自一个渔民家庭,也许长久面对大海,养成了宽阔胸怀,从未见他发过脾气,更没有惩罚过我们。所以,作为学生,我们并不“怕”他,倒是经常给他惹麻烦。而我们所在的班级,也是全校有名的“差班”。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个渴望成为作家的年轻朋友,他开始的时候非常相信灵感之说,在那些岁月里,他除了读大量的古今中外的书籍之外,就是等待那他以为能使他成为伟大作家的灵感的到来。然而,这些灵感并没能真正地催生出他渴望中的伟大的诗篇或文章。终有一天,他忽有所悟:我连遣词造...  相似文献   

20.
角度     
计文 《天风》2008,(24):1-1
记得孩子读小学时,有一次放学回家后兴奋地喊:"爸,你知道吗?苹果里面有五角星。"他那份新奇感,并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说着,他拿起水果刀把苹果拦腰切开,结果真的令人兴奋,被切开苹果的两个侧面都露出了"五角星"的形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